斯人已逝
作者:曲阿      更新:2023-05-29 18:23      字数:3263
  邱邱牵着崔岫云进了屋子,土泥坯子里倒也收拾得干净。

  外头起了一阵人声,是女子间的说说笑笑。

  包着头巾的三个女子进门来,邱邱喊了声“婶婶”,崔岫云捏紧了拳。

  都是她曾熟悉的面容。

  那三个女子知晓了崔岫云的身份,留她吃饭,说着多谢她照料邱邱的话。

  众人都去忙着劳作了,剩下崔岫云一个人坐在榻上看着她们做的绣活。

  她补了几个针脚,从小便不是这块料,补得丑,便索性又伸手拆了。

  她正拆着,忽而听到有人唤“袖袖”,手微顿,朝着门口望去。

  门前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崔岫云恍神起身,扶着那老人坐下。

  是三姑母。

  三姑母似乎是眼睛不太好了,眯着眼看了她许久,喃喃着这两个字,崔岫云握着她的手勉强笑着。

  邱邱进来了,听到了三姑母的话,说着:“姑祖母你认错了,这是我在宫里的姑姑。”

  崔岫云也不知道与从前相比她这模样变了多少,但曾经卧在三姑母膝下吃枣子装着被噎着后,老太太急得叫“小祖宗”,后来发现她在捉弄自己,笑着打了她几下的记忆似乎还在眼前。

  老人说着自己眼神不好了,认错人了,却还是忍不住多看她。

  午时出去垦荒的叔叔伯伯们也都回来了,崔岫云听着他们聊起如今的情景,倒是对过去几年的事绝口不提,仿佛没有发生过一般。

  “这些农具都是买的吗?”崔岫云问起。

  邱邱摇头:“是从隔壁村子里借的,那村的村正从前是我们家的老将军,知道我们回来了,帮了我们不少。”

  “姓什么?”崔岫云问。

  “薛。”

  从前她父亲手下的薛老爷子原来活下来了。

  邱邱又道:“不过他儿子的脸色倒是不好,不喜欢我们去打搅。”

  一个远房堂叔笑说:“也是应当的,想想当年我们决定叛变,手下的人也没得选,而后获罪遭难,他们也记恨我们。”

  三姑母不知为何就是觉得崔岫云亲近,坐在她身旁说:“于他们而言,一场叛乱,不论有什么内情,都不过是我们这些高高在上者的争斗,拖累了他们,自然不会给我们好脸色。只是薛老爷子知恩,也体谅我们。”

  三姑母见到崔岫云吐了鱼眼睛,看着看着就抹了泪说:“从前袖袖吃鱼头,也不爱吃鱼眼……”

  流落这些年,他们重聚后总是会提起已经失散的故人。

  云袖袖是已经死去的人了。

  崔岫云替三姑母擦着泪,垂眸不语。

  蹲在现在荒芜的田地里,崔岫云思虑了许久。

  她看到房间里放置的灵位,有她的父母。

  她想抛下一切,回到这里就好,什么仇怨,什么真相,都不重要了。

  被北风吹得头疼后她才擦了泪起身,走到正在生炉子的几个叔伯面前行礼。

  “各位前辈,我有些事,想要替太子殿下问问。”她敛眸说。

  云家的人不算记恨赵钦明,毕竟当初云州之乱前,苏协与他们也算融洽。

  这几个叔伯当初都没有亲身参与叛乱战事,故而逃过一死。

  “到底当初为何,云氏会突然谋反?”崔岫云开门见山。

  这些叔伯被流放去了哪儿,她从来也不知道,如今能再见,这样一问倒让人哑口无言。

  以当时云氏的处境,都能与太子结亲,全没有谋反的理由。

  故而叔伯也只是摇头,一个年长些的伯父说道:“我守城时才收到家主的密函,说如若我们不叛逃至大姚,必死无疑,让我做好准备带人撤离,别的也不知道了。”

  不反,则必死。

  到黄昏时,他们要将那半车的农具还回薛家村子里去。崔岫云算着时辰,他们回来不免要走夜路,便自己揽下了这差事。

  薛家村子人烟就多了许多,崔岫云将车赶到村口就有人来接应。她正帮衬着卸货,听到一阵严厉的斥责声。

  薛老爷子也有五十多岁了,仍旧声如洪钟,责备着儿孙这么着急将东西要回来做什么。

  “人家大晚上送过来,还不留她喝口水去。”薛老爷子吹胡子骂着,一个年轻人才勉强过来带崔岫云去屋内。

  她进屋时望了薛老爷子一眼,曾经让她骑在脖子上玩耍的老人也是微楞,跟着进了屋子,盯着她喝水后才笑呵呵问:“你是……”

  他全不似方才的严厉,反倒眉眼慈和,崔岫云颔首将自己的来历讲来,薛老爷子眼神微暗,却还是让人给她热了碗奶去。

  “哎,也是老了,方才见娘子,想起了从前主子家的小姑娘。”薛老爷子摆摆手。

  “云家人吗?”她勉力笑着。

  “是啊,若是活着,也有你这样大了。那你是跟太子来的吧?哎,当初若是没出这档子事,或许如今太子也不是孤身一人了。”薛老爷子笑着。

  “何意啊?”

  回忆起往昔,望着残阳的薛老爷子眼角尽是皱纹:“曾经太子跟我主子家的小姑娘提过亲的。”

  崔岫云微楞,哪有这回事。

  “只是主子给拒了,说我们家那小姑娘的心性啊,便只适合找个能受她气的,不能受别人气。”

  原来赵钦明想过她的吗……

  “哪有这样说自己女儿的。”她低头,想着父亲说这话的语气,微红了眼。

  “也不光是这样,我家主子听说皇帝其实不想云家和太子结亲的,所以想避避嫌罢了。”

  “何人所说?”

  薛老爷子倒吸一口气回忆着:“是从他哥哥,也就是我们家主那儿听说的。当时家主总是跟临州的一个将军往来通信,曾经也是有过交情的,那将军提起过此事。”

  “哪个将军?”

  “姓……姜,似乎。”薛老爷子也记不清了。

  那该是姜笙的父亲。

  “那当初家主与姜将军通信多吗?”崔岫云记忆里全没有这件事。

  薛老爷子点点头:“一向是有的,而且他们通信还得躲着人,免得惹嫌疑嘛。直到当初出事时,他们都在通信。那时候家主也信那将军,哎,若是更信一些,早些防备君王,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啊……”

  “什么?”崔岫云听糊涂了。

  但薛老爷子也不知详情,只说当初收了那姜将军的信,家主就总是忧心云氏前途,但又看苏协与他们交好,也就没上心。

  崔岫云敛眸。

  皇帝是如何利用赵钦明收拾了江南世家的手段她已经见识过了,招招把自己藏得严实,只等着自己的棋子沦落至必败无疑的境地。

  “如今的云州,的确已经是陛下的云州了。”薛老爷子感慨着。

  云州在百年乱世里一直孤悬,就算当初云氏向皇帝称臣了,这地方却也不是皇帝能掌控的。

  云州之民认云氏,而不认天子,以当今陛下的心性怎么能容得下。

  而搅乱云州,诛云氏,皇帝早先安排了江南世家的高淼来率兵平定,是要一箭双雕,既收了云州,也扶植江南人掌兵权,消掉岭北贵族的气焰。

  只是恰好病愈的赵钦明率兵平乱,拦下了这一切,让皇帝起初的盘算落空,又留下了一个云州乱局。

  之后他派赵钦明驻守云州,冷待这位太子,在朝中扶植江南势力,一步步将从前并不能与岭北抗衡的江南人抬了上来,而后又利用势力大减却还掌兵的岭北贵族一举铲除了他自己扶植的江南人。

  将这些年的事这样想来之后,崔岫云惊出了一身冷汗。

  皇帝是个诛心之人,除了云氏已死的将领和皇帝本人,再加上当年帮着皇帝做过事的姜老将军,恐怕再无人知晓背后的事了。

  临走时,薛老爷子叫人带了一些点心给她,她想拒绝,听到薛老爷子叫了声“袖袖娘子”。

  她怔神时,薛老爷子指了指她的脖子,叮嘱着:“入冬了,衣裳领子再贴一些,省得脖子冷。”

  她脖子上当初被络隐弄出来的伤疤,薛老爷子是清楚的。

  她摸着自己的脖子,忍着泪水点点头。

  军营中,赵钦明看着方才内侍送来的一卷圣旨,跟堂中众将都拧起了眉。

  早已料到皇帝派他来云州不是简单为了通商之事,但这册圣旨还是有些出乎意料了。

  “依陛下的意思,是要……废府兵,而遣散府兵之后,若不能归乡者,要全都交由殿下带回京城?”苏见深不安地说着。

  岭北各大族各自养府兵早已是惯例,苏协和庄献皇后在时,和皇帝一道已经削减了府兵的规制。

  而皇帝给赵钦明的这道旨,是让他彻底废除了府兵,再召集岭北各族手中握着的剩下的兵士,回京城。

  赵钦明皱着眉坐在营帐中许久,有人都到他三步之内,他才回过神来。

  “殿下,出大事了。”苏见深披着一身雪闯了进来。

  这废除的府兵的令已经下发下去,岭北各贵族对此事虽有犹疑,但想着若是交到赵钦明手中,倒是没有闹得厉害。

  在云州多年,那个来此驻守时才十五岁的少年早就让他们心甘情愿称臣了,也知道赵钦明不会害他们,陆陆续续的就有人带了一部分兵士过来,给遣散兵士的抚恤也都准备好了,半个月后,就能送他们离开。

  “废府兵而集兵权,于朝中自然是好事。”赵钦明这样想着,皇帝的令总是让他不安的。

  不过令他不安的还有另外一桩事。

  云州又出现染疫病的人了。

  高烧,咳嗽,呕吐,症状与数年前云州之乱后的大疫一模一样。

  他得过那病,看着这半月以来云州各地报上来的病患数激增,也知这只是个开始。

  “之前治疫病的药方用过了,是有用,但有几味药材恐怕要从大姚采购。”苏见深帮赵钦明取下斗篷说着。

  雪也下下来了,如今道路难行,疫病却横行,形势越发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