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眸
作者:不下雨      更新:2023-05-30 23:54      字数:2670
  皇叔近日不大对劲。

  长烛的影子落在纸上,一苗火在风里颤着,搅得人颇有些心神不宁。

  阿妩悄悄抬起眼,看向坐在长案另一侧的人。

  他今日又穿了从前常着的白锦袍,虽还是那副模样,眉眼间却多了几分沉静,过去穿这身衣裳是摇开的白纸诗扇,琢磨经年,如今便该是澄心如玉,浮华内敛。

  看着看着便有些出神,蓦然一道声音响起,又将她思绪拽回。

  “好看吗?”

  裴寂搁下书,清凛目光落定在她脸上,语气极淡。

  ——他近日总是这般冷淡,却又常常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看,等她追问起来,他又沉默不言,只是凉凉地看向她,平白教人从中读出几分幽怨。

  阿妩低下头,一页书在手中来回翻了几道,终究还是忍不住,抬起头委屈道:“皇叔为何总是这样看着阿妩?可是阿妩做错了什么?皇叔但说无妨。”

  裴寂冷哼一声,有些欲言又止。

  静默了会,他道:“前几日中秋宴——”

  及至此处,又顿住不语,只一双眼睛牢牢盯着她,要将她看穿似的。

  阿妩追问:“中秋宴如何?”

  她一双眸子黑得清透,如两池秋水,一眼望得见底。

  明晃晃的,是质疑、是探究,并无半分掩饰——裴寂试图寻出蛛丝马迹,以安慰自己她并未忘记那夜所说的话,可对上这样一双明眸,真如竹篮打水,空空如也。

  眉宇间涌起一丝烦躁,他顿了顿,又道:“你当真不记得了?”

  不记得什么?

  阿妩眨眨眼,转目思索片刻,试探着道:“不知皇叔说的,是户部的事还是大理寺的事?又或许……”

  又或许是枢密院和十二卫的事——莫非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动的手脚?

  裴寂有些恼,偏过头去:“都不是。”

  末了又瞥她一眼,补上一句:“与政事无关,是私事。”

  阿妩才悬起的心又落下,暗自庆幸他还未发现十二卫的事,不然真不知如何收场才好。

  “那是何事?”

  她思量一番,却怎么也想不到是何种私事叫他如此挂怀,索性单刀直入:“阿妩愚钝,还请皇叔明示。”

  裴寂气极反笑。

  她确是愚钝,自己亲口答应会记得的事,第二日便又忘了——虽说是在醉中,却也是摆明了不曾将他放在心上,不然何至于半分印象也无。

  “事关皇叔的终身大事,你再好好想想。”

  他斜斜靠在银交椅上,虽冷睨着她,眼底却暗含期许。

  “终身大事”四个字往阿妩心上一烫,烫得心底万只小蚁乱旋,密密麻麻掻弄起来。

  是了,中秋宫宴那日,许多大臣都携了家眷赴宴,其中不乏容色出众的年少女子,他若看上了哪一个,也是极有可能的。

  只是,那人是谁?

  她心底几分探究,却又有几分自甘蒙蔽,两种心思搅在一处,终是后者占了上风。

  她低下头,翻过一页书,闷闷道:“确是想不起来了。”

  殿中骤然一片寂静,仿佛无边夜色,黑沉沉地压了下来。

  裴寂并未出声,阿妩却仍能察觉到落在自己发顶上的那道目光,浓雾作雨,压下来一片沉氛,好似回潮天,缠得人心里湿漉漉的。

  裴寂寒声逼问:“自己说过什么,也不记得了?”

  难不成自己醉得糊涂了,便允诺了他?

  阿妩眼神闪了闪,不着痕迹地躲开他目光,道:“阿妩酒量向来差得很,喝醉了说些浑话也是极可能的,还望皇叔莫要放在心上,兹事体大,不可胡来。”

  轻轻柔柔一句话,无端的这样重,迎头一棒,鲜血淋漓。

  裴寂放在膝上的手一点点收紧成拳,骨节发白欲裂。

  ——莫要放在心上。

  八月里炎天,心里忽然有场雨淅淅沥沥下起来,将他淋得一身狼狈,那夜万般温存如石火闪逝,留不住,纷纷而去。

  好半晌,他终于出声,打破如山寂静。

  半日不语,声音也哑得吓人,滞涩的话语,从喉间缓缓滚出来。

  他道——

  “好。”

  -

  自这日不欢而散之后,接连许多日,一直到八月将尽,裴寂都不曾主动同阿妩说话,连盯着她看的时候也少了,偶尔与她四目相接,便飞快转过目光,好似不曾看过她半眼。

  阿妩忙着查抄贺府家产之事,心下虽有些憋屈,一时倒也无暇顾及太多。

  问斩贺允中的日子,便定在九月初。

  驾前为臣二十载,贺允中捞到的油水不可谓不多,单是清点府上的小厮婢女便点了整整半日,更不必说抄出来的金银财物,不值钱似的堆在库房,连茶碾子都是白玉镶金的,加起来直抵得上小半个国库了。

  廊外几株白玉兰,香过了一夏,此时正大片凋敝,扫过了又经风而落,不过半日,便铺了满地白瓣。

  如此大肆零落,倒惹得人生出几分惆怅。

  小黄门也有些蔫蔫的,尖而哑的嗓子唱道:“耀州窑青釉刻缠枝莲纹双耳玉壶春瓶一只,龙泉窑青釉凤耳盘口瓶一只,澄泥玉兔朝元砚一方,端石剪绿砚一方——”

  器物四件一列,置在漆盘中,一件件捧上来,往廊下琳琳琅琅摆了,逢远处日头西沉,天地间都是汤汤水水的红,淌在回廊间,一杯一盏都描了层金边,风华大茂,宛然惊鸿宴。

  阿妩抬眸扫过一眼,却只是瞧着廊外风起花落,叹了口气,才提笔在账册上画了个圈,没精打采道:“往下念。”

  小黄门张了张嘴,正欲续念,却教一道声截断——

  “慢着,剪绿砚?拿来我瞧瞧。”

  廊下美人靠几步一隔,裴寂在上头闭目晒了小半日的太阳,不知何时已醒了,目光四转,最后落定在宫人手中那方不甚起眼的砚台上。

  阿妩闻声望过去,正见他曲枕着手靠在廊柱上,神色有几分懒——目光仍是一径掠过她,冷淡如常。

  小黄门奉上那方砚台。

  裴寂接过来,对着夕照瞧了一会儿,轻嗤一声:“贺允中这老头子坏事做尽,不想还有这般酸里酸气的时候。”

  阿妩搁下笔,终究没忍住,先开了口:“这砚台哪里酸了?”

  裴寂听得她问,唇边还噙着一角笑,正欲回答,又想起什么似的,神色黯了几分,语气也淡下来:“不过是刻了几个字罢了。”

  他不再开口,二人间漫长的留白过后,仍是阿妩先忍不住,追问道:“是什么?”

  裴寂侧首,目光毫不避讳地看向她,黑眸清而润,看一眼便觉风起——该是洛水边的风,才这样凉凉地吹到人心上。

  隔了这么多日的冷落,便觉这一眼分外可贵,阿妩想他再多看一会儿,却又被他看得心慌,心里打起了小鼓,一声快似一声。

  他站起身,理理袍袖,一步步朝她踱来,行至案前,将那砚台往她面前一搁,脆然一声响。

  也不说话,只静静盯着她,目光沉沉,好似望不见底的深潭。

  阿妩小心翼翼拿指尖将砚台推正,细细看起来。

  上刻八字铭文——“楼外见云,秋眸一脔。”

  “这意思是……”阿妩有几分迟疑:“只道尝鼎一脔,这秋眸一脔却又是何意?”

  裴寂拾起案上朱笔,闲闲道:“殿下日理万机,这些儿女情长的东西又怎么会记得。”

  他倾身靠近,影子落下来,将她整个儿罩在里头,那笔尖艳红朱砂往软白脸颊上一落。

  凑得这样近,连清冽的呼吸都洒在她额上,温热缠人。

  左边一道撇,耳边是他散漫声音:“大抵说的是,满堂兮美人——”

  右边小舟过水似的落下一捺,他目光随笔尖走势一点点游走到那两汪清透黑眸中,如沉秋水。

  那声音就落在耳边,亦写在他眼睛里——

  “——忽独与余兮,目成。”

  羊毫搁落笔山,少女雪白小脸上两道八字朱砂痕,顶着张花猫脸,一双明眸一点点睁大,大得让人觉得湖水要漫上岸来,终于怔住,继而两颊烧上团团红晕,顷刻间涨红了白净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