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80节
作者:一倾山水      更新:2023-06-01 09:00      字数:3336
  高中后,因为是寄宿,顾昭进厨房的时间少了很多,不过他有空还是会进厨房给家人做点小吃。

  ‘我也来,’杜浩搓手,兴致勃勃,“我们做麻辣烫吧!”

  过年时顾细做了一次,他彻底爱上了那个味道。

  “你看看你脸上的痘痘,还吃麻辣烫啊。”顾细从电脑屏幕上收回视线,警告了两句。

  杜浩吐吐舌头,在吃上他绝对服从顾细的安排,不敢撒野,这可是掌管他美食命脉的女士。

  “好吧。”

  “等你痘痘好了,我再给你们做。”顾细安抚道。

  杜浩得了便宜还卖乖:“顾姨,那我一定要吃你做的鸡肉丸子。”

  顾细回答:“过来帮忙,想做什么都行。’

  顾昭这会儿已经从厨房溜达出来了,问顾细:“妈,我看有艾草。”

  “对了,这是蓝姨今早去菜市场看到买的,很新鲜,要不你们明天过来做艾糍吧?想做什么馅料,让你们刚子哥明天准备,然后你们过来包,蒸完就能吃了。”

  厨艺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沈青松虽然不能把食物做得好吃,但他能判断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这一点顾细比不过他。沈青松怕其中混入其他野草,那盆艾草还是他一根根挑过的。

  杜浩再学习野外生存技能之前,也不会做饭,不过从那儿回来之后,还挺愿意和顾昭一起进厨房,就是味道吧,一般般,而且他进厨房更多是为了好玩。

  不过这也行了,愿意做就很好,顾细鼓励道:“相信你们,你们也可以自己做馅料。”

  “那还是刚子哥做吧,”杜浩一秒怂了,还撞撞顾昭,“对吧?”

  顾昭摸摸手臂,无奈点头,“嗯,有你在,准备馅料的时间都够包好了。”

  “嘿!”杜浩反对这种说法,但反对无效,其他人都同意。

  翌日,顾细让刚子准备了三种味道,一个是芝麻花生,一个是红豆,还有一个是咸的,用萝卜虾米猪肉瑶柱香菇混合而成,咸香可口。

  两点多钟,餐馆已经过了饭点,基本只剩下自己人,大家一起坐下来,一边看电视,一边包艾糍。

  顾细仰头看电视:“我们大家各自找找喜欢的选手吧,如果谁能猜对最后的冠军,我包个大红包!”

  “顾姨,豪气!”杜浩听到有钱,第一个呼应。

  刘半月呵呵笑道:“‘截止到什么时候啊?”

  “就总决赛阶段开始前,五月底吧。”

  蓝姨听到有红包,背立刻挺直,双眼望向电视,虽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是听歌,多简单啊,好听就行了,她听力也没问题,还不能听出谁唱得最好听?

  邓刚更是目光灼灼,他科目一考过了,正是信心十足的时候,挺起胸脯道:“这个大红包,我要定了!”

  “刚子哥,花落谁家还不一定呢。”杜浩争道。

  顾昭幽幽道:“‘同样的话,反弹。’”

  “哎你还要和我争啊?”

  蓝姨幽幽道:“红包谁不想要呢?”

  沈青松给顾细喂了一个炒熟的香香的花生米,看她一句话,就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简直是搅动风云啊。

  顾细朝沈青松弯眼一笑,这样才好玩嘛。

  人多力量大,艾糍很快做好蒸熟,每人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吃起来,一边吃一边讨论出现的选手。

  “我觉得她唱得好听。”

  “我喜欢刚才那个女生,唱得很不错,长得也可爱,评委都很喜欢她,不忍心说重话。”

  “实力!冠军肯定要有实力啊。”

  “那你不许冠军长得又好看唱得又好听!”

  小小的餐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辩起来,各自有心仪的选手。顾细听得津津有味,选秀就是这样才爽嘛。

  门口突然传来顾客的声音。

  “老板娘,你们看的是什么?给我来一碗白粥咯!”

  听到声音,蓝姨立即起身,去拿打包好的白粥,顾细跟着起身一看,原来是这些天一直在店里买白粥的一位病人家属。

  她笑着回答:“您看海报,就是这个节目,看谁唱歌最好听。”

  顾细顺便把两个艾糍装好递过去,“我们刚做好的,您尝尝。”

  “这……”

  “拿去吧,都是我们自家人吃的,您回去有空也看看这个节目。”顾细对这个节目是真爱,找到机会就安利。

  顾客笑着感谢回去了,没多会儿,竟然来了几个顾客,问有没有艾糍卖。

  “刚才老李说你们这儿有,我们老家到这个时候,也会做这个,还以为在这儿吃不到了。多少钱?我们买两个成吗?’

  顾细想了一下,锅里还有,于是低价卖了一些出去,之后竟然还陆续有人来问。

  不过这回就没有了。

  顾细抱歉摊手:“原本是做来自己吃的,没做太多。”

  “老板娘,你们明天做不做?”

  “做吧,刚才有人分了我一个,我妈尝了点,说好久没吃到味道这么熟悉又好吃的艾糍了。”

  细心餐馆的饭菜干净卫生又不贵,医院的工作人员爱吃,病人和家属也爱吃,靠的是口碑传播。

  顾细想了想,“行,做。不过应该是放到早上来卖,早上卖完就不做啦。”

  眼下正是艾草的季节,让大家尝尝传统点心的风味也挺好。

  而艾糍的确很给力,卖得很好,每天早上基本售罄,可能是一些下夜班的医护人员买回家里,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每天还有人特地从较远的地方过来买。

  顾细小声和沈青松道:“我们是不是成了网红餐馆?”

  现在还没有网红这个概念,但顾细想表达的就是那个意思。

  “很厉害。”沈青松竖起大拇指,“说不定有个平台给咱们,咱们就飞升了。”

  没想到,真的如沈青松所说,有报纸的美食专栏记者过来采访!

  这天早上,有个年轻的顾客买了艾糍,走进店里,坐了下来,还拿出了相机进行拍摄。

  其他顾客不由多看了两眼,顾细当然也看到了,但人家喜欢拍照,他们不可能阻拦,于是也就没管,继续卖早餐。

  那个男生和周围顾客交谈,声量很正常,她自然也听到了他和其他人的对话。

  “小伙子,你拍照是为了什么啊?”

  '“大爷,我是城市晚报美食专栏的记者。听说这儿的艾糍特别好吃,我专门过来。”

  听说这是记者,大家一下子热情起来,上报纸啊,多有面子的事。

  “哎哟,那你可找对地方了!”

  “是啊。”

  其他顾客纷纷响应,还主动和男生交谈。

  “我特别喜欢这个咸馅儿的,有滋有味。”

  “甜的好吃,甜丝丝的,但不齁甜。”

  记者搭话:“您几位常来吃?”

  隔壁桌得大爷相当健谈,主动说起自己的经历,“对啊!我是一开始在旁边的医院住院,医院的食堂菜不太好,我看到医护人员经常点这家外卖,所以跟着试了试,没想到,食材真不错,可以吃出是真的新鲜。而且店家很贴心,你可以点病人餐,就是少油少盐,甚至你和老板娘说不要盐都行,她也会给你做。”

  “后来我身体好了,出院了,特地过来这儿吃了正常的饭菜,哎,更不错,不会重油重盐,味道刚刚好,既有家常菜的风味,但又不失滋味。我自己一个人住,子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开火太麻烦,后来就习惯了每天来这儿吃早餐,甚至有的时候一日三餐都在这儿搞定。”

  “哈哈的,大爷,你住得近可真好啊。”

  “就是,吃艾糍都比别人方便点。”

  “被老板娘和老板记住也不是什么好事,她不让我多吃艾糍,说是贪多不好,物极必反,现在每天只让我买一个。”大爷这话听似是抱怨,但一看嘴角上扬的样子,谁都能明白,他这是很享受老板娘和老板的关心。

  记者感受到了这家小店有人情味。

  另一个顾客道:”老板和老板娘是好人啊,看到门口的那个白粥和馒头没?”

  记者点头。

  “低价吧?我平时自己买菜,清楚价格,这个价基本是成本价啦,老板和老板娘在这两样东西上基本没得赚。”

  记者的声音难掩惊讶,“真的?”

  “哎,是的啦,”大爷又开腔了,“我之前隔壁病床的人,从就吃白粥和馒头,还有店家赠送的咸菜,他说好吃又便宜,馒头跟自家做的差不多,很扎实,他吃那个基本没饿过肚子。”

  记者刚出社会,对这样温暖的事无法抵抗,心中的感情一下子涌了上来。

  “那位穿着白衣下裙的是老板娘吗?”

  “对对对,老板娘可有气质了,说话也好听,旁边那位身材挺拔的就是老板。”

  记者下意识问:“店里的主厨是老板吗?”

  一众食客哈哈大笑。

  男生不明就里:‘怎么了?’

  “错啦,店里的主厨是老板娘,老板专做病人餐,你待会等等,等到九点多十点,让老板娘给你炒两个菜,再尝尝病人餐,就明白我们为什么笑了。”顾客指点道。

  记者还真有耐心,一边和店里的顾客聊天,一边拍照,等早餐时段差不多过去,才去前台点菜。

  顾细早就听到他们的对话,也知道面前这个年轻男生的身份,不过,既然对方没向她主动介绍,她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好的,不过需要等一下,我现在去厨房给你炒两个菜。”

  记者问:“平时您也是这个点开始炒菜吗?”

  “那倒不是,平时这个点都是备菜。不过既然客人点了,我们当然要做。”

  男生这才表明身份,“我是城市晚报的记者,叫陶尺,听说您这边的艾糍特别好吃,所以想要采访您一下,不知是否可以?”

  顾细毫不犹豫点头:“当然,欢迎你来我们小店做客。”

  沈青松这是开了金口啊,真的有平台来采访他们。

  记者问:“您贵姓?”

  “我姓顾,”顾细礼貌打完招呼,神色如常,“现在我要进厨房了,你要一起进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