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326节
作者:一倾山水      更新:2023-06-01 09:11      字数:3398
  顾细转移话题,说了胎动的事情。

  果不其然,孟兰立马关注起了这件事:“总算有了动静,想当初,我怀你的时候,四个月你就动了。”

  朱昶烨这个刚有女朋友的人,神奇地看向顾细的肚子。

  天黑后,大家睡下。

  沈青松把暖暖的大手覆在顾细微微鼓起一点的肚子上,肚子里的小家伙似乎是在回应沈青松的轻抚,十分给面子地动了一下。

  沈青松用气音说道:“动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神奇。

  一个未知的孩子,通过这种神奇的情感联系,回应自己。

  顾细放柔了声音:“我有种很满足的感觉。”

  可能这就是从头开始见证一个生命逐渐成长的感觉吧,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每一天和小家伙的相处,都很珍贵。

  回来后,林教授和研究员要专心研究带回来的植物,顾细和沈青松除了要做好空间的事情,基本没其他事情。

  也幸好他们回来得早,在他们到家后的第二天,新的大寒流生成,这次寒流范围大影响广,好多人在自己家支撑不住,跑去救助站。

  这次顾细一家人没省着,炉子烧得旺旺的,各种保暖手段使出来,有点燥就喝炖雪梨水。

  顾细穿着毛绒外套在炕上,听沈青松念诗。

  说实话,之前他们俩并不怎么重视胎教,美其名曰生活就是最好的胎教,最多就是放放音乐。

  有了胎动后,倒是莫名重视起来,好像突然之间和孩子有了更加直观的联系,他们做父母的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纵使他们已经养了好几个世界的孩子,这种胎动的体验却是第一次。

  莫名其妙有了一种新手爸妈的感觉。

  杨予过来检查,也是这么说的:“新手爸妈比较紧张,是正常的,有了胎动是好事,到了七个月,就要开始数胎动了,每天规律地数,多了少了都要告诉我们,不要怕麻烦。”

  顾细和沈青松郑重点头。

  孟兰关切地看向顾细,朱昶烨莫名有点紧张,好像面对教导主任那样。

  “不过,”杨予也安慰两人,“我这大半年也观察过不少孕妇,接生过不少孩子,发现天灾后的孕妇体质都比较好,孩子的存活率更高,生命力也更顽强了。”

  她说了一个让人欣喜的数据: “目前为止,我接触到的孕妇当中,全都顺利生产,没有人陷入危险。”

  “我和其他城市的产科大夫交流过,他们接生的案例同样十分喜人。”

  沈青松和孟兰可以说是如释重负。

  “而且,我们这儿有不少孕妇都是家里人帮忙接生的,所以你们就算到时候真的自己接生,也不用太过担心。”杨予道。

  顾细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之前我看新闻,生孩子真的很危险。”

  相比之下,朱昶烨就比较冷静,他刚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会不会是因为遭遇过了低温,大家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求生意志比较强?”

  同行的叶书影接话道:“医生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可惜没有定论。或许这就是生物界的自然调节,你们也知道,这次天灾造成的危害比较大,好多人在此丧生,而出生的人数却远远比不上死亡的人数。”

  沈青松和顾细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杨予点头道:“这也是我们主流的两种观点。”

  “以前,孕早期会有胀气、精神不佳、孕吐等症状,孕中期会有漏尿、发胖、便秘等症状,孕后期会有水肿、耻骨痛、痔疮、呼吸困难、抽筋、尿频等症状。”

  “可是,这段时间我询问过孕妇们,就算是有某些症状,基本都会很快过去,到了后期,肚子也不会太大,就像小顾你一样。”

  “我记得,你妈妈孟阿姨还说过,你基本没有孕吐的症状?”杨予看向孟兰。

  孟兰连连点头:“我当时是这样说过。”原来不仅是女儿这样,其他孕妇也这样。

  “总之,怀孕的症状比以前轻了很多,孕妇也更舒服。这样的变化,我也说不清楚原因,可能是人类的身体已经发生了某些改变,这些都需要研究和大量的数据佐证。”

  大家探讨了一会儿,这事注定没有结论。

  送走杨予和叶书影,几人坐下。

  朱昶烨还在不舍和女友叶书影的分别。

  孟兰心情不错,女儿不受罪,她万事大吉。

  顾细和沈青松知道自己接生基本没多大问题后,两人第n遍研究怎么生产比较好。

  寒流好像在这片土地住上了,一波寒流过去,又有新的寒流来袭。

  天气更冷了。

  顾细他们在家也要全副武装,衣服里贴满暖宝宝。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场更大的寒流把不少人直接冻在了街上,他们被人发现的时候,还是原来的姿势,只是有的人被救回来了,有的人没有被救回来。

  常勇过来拿秧苗的时候,说不少巡逻的人脚趾都被冻黑了。

  “外面的雪又大了,你们有空就快点清一下,忙不过来就喊我们。”常勇叮嘱道。

  沈青松当然说不用,自家的事情自己搞定,不给常勇他们添麻烦。

  沈青松和朱昶烨出去院子铲雪,万一真的像常勇说的,会堵住门,那可就只能从二楼跳窗下去,这样很不方便。

  就算他们要收集雪,收集的速度也赶不上雪落下的速度。要铲的雪还是很多的。

  顾细和孟兰在屋里烤红薯,热腾腾的红薯化出蜜来,屋里都弥漫着一股甜滋滋的味道。

  沈青松和朱昶烨铲完雪进来,一人吃了一大个。外面有时候会有一点太阳,可那点太阳好像只是装饰,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温暖。更多的时候还是肆虐的风雪。

  他们需要把雪铲到院子外面,常勇他们会把这几家院子的雪运到外面去。

  常勇的提醒很及时,沈青松记录了一下数据,如果五个小时不铲,他们可能就推不开门,可想而知雪有多大!

  晚上,顾细和沈青松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不由感慨天灾生活真的难。

  沈青松轻轻摸摸顾细的额头,“睡吧。我和昶烨半夜还要起来铲雪。”

  孟兰和顾细一个年龄大,一个是孕妇,为了不出事,就做好后勤工作。

  因为从外面回来一定很冷,所以她们也必须起来煮点热水热食,让沈青松和朱昶烨补充热量。

  大半夜的,顾细打了个哈欠。

  孟兰:“你要是困,先去睡吧?”

  顾细摇头,眼角沁了一点生理反应的泪水,“没事,反正都醒了,明天白天再补觉就行。”

  现在不是日夜颠倒,大概安排是每隔两个多三个小时就得出去一下,沈青松和朱昶烨在外面铲三十分钟到四十分钟回来,休息二十多分钟,再睡,再起来。

  “以后有了孩子,差不多也是这个作息了,”孟兰作为过来人,道,“有些天使宝宝,晚上可以睡个长的整觉,要是闹腾的,比这个起身的频率还要高。”

  顾细突然道:“那我呢?”

  孟兰愣了一下。

  顾细见孟兰不解,添了一句:“那我当时有没有给妈妈你添很多麻烦?我是几个小时闹腾你一次呢?”

  孟兰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那个时候丈夫已经没了,她又没有亲近的亲戚,全靠自己一个人撑着,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撑过来的,好在一切都挺过来了。

  一眨眼,当年小小的那一只现在变成了面前的姑娘,还已经为人母了。

  “不好也不坏,一般般吧。”孟兰笑道。

  小丫头当时精着呢,饿了就哭。

  顾细忽地抱住孟兰:“那妈妈辛苦了。”

  孟兰鼻子一酸,更多的是感动。

  可能这就是养孩子的意义吧,看着孩子从小变大,活得幸福,自己也似乎有了生命的延续。

  “不辛苦。我高兴着呢。”她摸摸顾细的头。

  像是现在,就算外面情况再艰难,她们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她就高兴。

  沈青松和朱昶烨进来,看到的就是母女俩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他们不由自主跟着笑出来,外面铲雪虽然冷,可是一想到这样做是为了家人们更开心,就都值得了。

  要看天气越来越冷,顾细的月份越来越大,大家也更加担心。

  要是孩子在这么冷的情况下出生 ,保暖措施肯定得做足,说不定到时候不能去小手术室里生了,得直接在炕上生孩子,小手术室干净是干净,可是里面没有炕,冷啊。

  不光是顾细一家,有更多的人可以说是绝望。

  【这么冷的天,我感觉我要冻僵了】

  【每天醒来,我都疑惑,我怎么还这么冷……】

  【瑟瑟发抖中躺在救助站里,人再多相互取暖,但还是冷啊】

  现在已经五月了,去年的五月,大家都能穿短袖出去晃悠了。

  只是一年之隔,情况却相差巨大。

  有更多的娱乐设施也起不了作用,这种由于低温所带来的悲观情绪,可以说是只是温度升高才能排解。

  在民众情绪陷入极端低迷的时候,国家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防寒物质终于有了新进展!

  顾细和沈青松有幸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因为这个成果正是隔壁林教授所带领的学生研究团队发现的!

  上次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林教授的学生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没见过的植物,他们将其取名为寒草,这种草在这种低温下也能存活。

  他们从中提取到了一种材料,发现将其加入到衣服制作中,能大大滴提高抗寒性!

  很神奇的一种功能!

  可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

  【呜呜呜呜,太好了,大自然没有抛弃我们!!!!!有希望了!】

  【我们什么时候能穿上啊!】

  【什么时候才能领种子?我已经迫不及待要种了】

  官方机构说,考虑到去野外发掘的难度大,他们暂时不提倡个人这种方式。

  研究团队已经掌握了寒草的种植特性,官方会尽可能地外出寻找这种草,找到种子后,再将其发给民众,回家种植,种植完后,可以选择自行制作衣服,也可以拿着寒草向国家的制衣厂定制。

  一时间,制衣厂成为了香饽饽,名声和农业基地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