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437节
作者:一倾山水      更新:2023-06-01 09:17      字数:3038
  这下,大家也顾不得顾细是哪儿的校长,快步走过去看结果。

  其中,当然是以县城小学的王校长和康洪这个中学校长为中心。

  王校长问:“谁第一名?”

  其他老师也十分关注。

  负责统计分数的工作人员迟疑道:“是……是……”

  旁边有急性子的老师道:“是什么,你倒是说啊,吞吞吐吐的。”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王校长,小声道:“这,第一名到第四名,都是沈家村小学的学生。”

  什么?

  县城小学的人傻眼了,王校长不相信,连忙跑过去亲眼看,除了有统计表,还有试卷,上面明晃晃的字,的确是沈家村小学。

  王校长蹙眉,拿过沈家村小学几个学生的试卷。

  他很清楚,沈家村这几个孩子的确没有作弊,出卷的过程他全程都是盯着。

  看到上面整齐的字迹,他叹了口气,这几个学生的确考得好啊。

  康校长哈哈大笑,朝顾细点点头:“顾校长啊,你这几个学生可以啊。”

  顾细无奈,这康校长说得那么大声,别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怕什么?你有成绩,不用怕,要不然以后你们小学的人单独去考试,遭受的非议更多。”康洪小声道。

  顾细知道康洪说的话很对,她有她低调的道理,但康洪也有他的道理。

  既然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她肯定不能缩回去。

  王校长和几个老师终于想起顾细这个突然来了的人。

  康校长给他们介绍道:“认识一下,这是沈家村小学的校长,也是沈家村的妇女主任,顾细顾校长,这是王校长。”

  顾细上前伸出手:“王校长好,各位老师你们好。”

  王校长神色复杂地和顾细握了握手:“你好。”

  其他老师都新奇地打量了几下顾细。

  “恭喜了,顾校长,你们的学生考得不错。”王校长虽然不太高兴,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呢,这点风度还是有的。

  况且第一名和第五名拉开了近二十分的差距,这不得不服啊。

  “谢谢。”顾细笑道。

  她没有否认,学生的确考得好,在这上面,她不想谦虚,不想否认那几个学生的成绩。

  顾细看了一下试卷,几个孩子的确答得还不错。

  王校长当了这么多年校长,县城的学生第一次被农村的学生压得这么彻底,可以说是毫无反抗余地。

  他半是认真,半是试探地道:“不知道顾校长能不能给我们传授点经验?”

  “经验算不上,王校长,我们相互交流一下,走,我们去外面聊聊。”顾细提出邀请。

  王校长想了想,答应了。

  当然,这个过程有康洪作陪。

  “校长,其实啊,我觉得有点可惜。”顾细率先开口。

  她低声道:“我多想我们公平正大地竞争一下,可惜,我很清楚,现在这个环境,这很难。”

  “我带学生来考试的时候,看到一些学生……”她点到为止。

  王校长神色一滞,叹了口气。

  “我当时就在想,您能保护好老师们和一些想要学习的学生,已经花费了很多心神。”顾细说这话,十分真心。换个位置,她也不一定能做好。

  “我们沈家村的优势在于,里面都是本村的孩子,他们不敢做出一些事情来,所以我们能全心全意扑在教学上。”

  王校长羡慕:“这才是学校啊。”他喜欢教育这个行业,要不然也不会当校长。

  顾细说的这一番话,正好说到他的心坎里。这个顾校长,虽然还没到知音那个程度,但是也是近几年遇到的难得能理解他的人了。

  “顾校长,你们也不容易啊,听说你们才开了半个学期的学。”礼尚往来,王校长也说了一下沈家村的难处。

  “对,我们现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顾细给王校长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只招收沈家村的孩子,要不然,您懂的,控制不住。”

  这也是顾细和一众老师商讨出来的结果。

  他们有胡教授,有江景志和戴思弦夫妻,还有孙文,不能冒险也不敢冒险。

  王校长惊讶之余,也能理解。

  毕竟正如顾细所说的那样,也正是因为全是村里的孩子,才更好管教。

  这县城小学里的孩子啊,各种身份都有,有一些他都不敢管。

  “这样也好。”他是真心说出这话。如果可以,他也更想管这样一所小学,而不是这县城中学。

  可是他不放心啊,要是他退了,一些老师更加压不住班里的孩子。

  顾细:“我们相互理解吧。”

  王校长深以为然。

  等王校长走了,康洪笑道:“顾主任,您是厉害的。”

  不管实在教出全县前四名这件事上,在和王校长相处这件事上,都是如此。

  “这也多亏了王校长是性情中人,正派人士。”顾细感慨道。

  如果不是这样,她都不想和对方打交道。

  “你们真的不打算向外招收学生?”康洪可惜道。

  “不了,”顾细摇头,“现在不适合。”

  她不是闭关锁村,也不是向外开放,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样做,只会打乱她和青松的部署,打破沈家村现在的基础。

  “但你要做好准备,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肯定有不少人想要把孩子转去你那儿的。”康洪提醒。

  顾细点头,承了康洪这个情:“好,多谢康校长的提醒。”

  很快,沈家村小学的学生包揽了小升初前四名的消息传遍全县。

  沈家村的人当然也知道了。

  顾细还是沿用之前说好的奖励制度——小红花。

  她说道:“这四位同学在小升初的考试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以后也是如此,在这种全县考试上,全县第一可以获得十朵小红花,剩下的名次如此类推,全县第十名获得一朵小红花。”

  “让我们一起祝贺这四位同学!”顾细带头鼓掌。

  底下的同学们比起名次,更加羡慕沈广年等人得到的小红花。

  这下,他们就是全校拥有最多小红花的人了!

  台下这四个同学的家长也很高兴,全县前四哦,那的确值得开心一下,夸几句孩子,现在也出得起钱加个菜,一家人好好吃一顿挺好。

  孩子们这样已经很开心了。对于他们来说,全县第几,都不影响他们明天要去上学。只要不是农忙,风雨无阻,上学不能停,试卷不能停,考试不能停。

  村里大多数家长都没上过学,听到没有实际奖励,连条毛巾都没有后,调侃两句连合唱队的奖品都没有,也就笑着过去了。

  可是,村民们万万没想到,这全县前四名带来的影响那么大。

  周围几个村子的一些亲朋好友,过来询问他们能不能把孩子送过来上学不说,居然一些县城的亲戚,都过来打听他们的沈家村小学到底如何。

  要知道,这些县城亲戚往常都不太爱搭理他们。

  一些村民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原来教育所代表的意义这么重要。

  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拒绝,被拜托问到了顾细这边来。

  顾细脸色平静,办公室里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她一视同仁,道:“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只收村里的孩子,又或者是能考进我们村里作坊的职工的孩子。”

  她们的作坊也需要引进人才。

  光是村里人,刺激不够大,鲶鱼效应带来的影响更加直观,更能让村里人有危机感。

  还真有人问了:“那顾校长,怎么样才能进你们作坊?”

  顾细道:“考试。”

  她早有准备,让徐小甜把写好的细则贴在外面,“上面写着各种条件,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就可以报名考试,参加完考试后,如果通过,那就能入职,孩子也就自然能在我们沈家村小学读书。”

  原本听说不是沈家村的人不能过来上学后,大家都很失望。不过顾细居然说可以考进来,外村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只是,上面的名额太少了。

  “怎么只有两个?”

  “对啊,那竞争得多激烈。”

  “你们看这考试内容,写得很清楚,可是看上去也挺难的。”

  “要不然谁都能考进来,那孩子岂不是很多?”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村民们都是看在眼里,终于有一种“我们村要火了”的实感。

  村民们不解:“你们还真的想要考进来,你们不是在城里吗?”

  城里多好啊,他们农村人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城里的学校不好啊,”无论哪个年代,注重教育的家长都不少,“沈家村小学教得好,孩子学得好,以后就能上初中高中。”

  “再说了,我们都是在城里当家庭主妇的,没有单位,在哪儿工作不是工作,试试呗。”

  当然,人家城里家长也有打算,肯定是要保留城镇户口,一方在城里上班,另一方带着孩子过来读书不就好了?

  王素和沈归黄也是这么打算的。

  顾细家里也来了客人。

  王素父母、王素还有沈归黄都回来了。

  圆圆被沈追龙和沈追凤带出去玩了,留出空间给大人们说话。

  顾细一回来,王素就拉她坐下。

  “怎么了?”顾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