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捷报
作者:花虎      更新:2023-06-06 06:22      字数:2138
  长安皇宫,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这时候有侍卫进来禀报。

  “陛下福州急报。”

  马和立刻过去接过奏折呈给李世民。

  福州距离长安很远这一来需要个把月的时间,李世民翻开奏折一看道:“福州海盗竟然想劫掠骁龙号真是胆大妄为。”

  骁龙号上有什么李世民很清楚,福州刺史的奏折上写的都是元善说的。

  “俘获六艘船倒是大功一件。”李世民说道。

  “拟旨让户部tiáo拨三万贯送去福州用做修船,六艘战船归属骁龙号舰队,任命田远为游击将军,在当地招募兵士五百人补充船队水兵。”李世民说道。

  这是明面的奏报,书案上还摆放着两本一本是暗卫们搜集的情报,再有一本是连嘉的奏报,暗卫的奏报内容很多上面记录了满意号一路上的经历,包括苏州,杭州,越州建立经发部分部以及商人成立商会的事情,上面更好捕鲸与遭遇海盗的事情。

  连嘉的奏折大体是骁龙号的航行记录与遇到海盗后他们的具体战法总结等。

  福州出现的海盗是隋朝余孽,已经好多年都没有查出海盗的躲藏之处,李世民想借这次机会将其除掉,但是问题来了国库缺银子。

  番地战斗不顺,收复的吐谷浑的土地全都要纳入大唐版图更是需要用钱去建设,按照大唐的县乡的制度需要完善,土浑人需要安置,收复的番地更需要人口,外迁需要很长时间这都是需要银钱的。

  能够tiáo拨三万贯钱已是极限,若不是因为俘获六艘船只恐怕想要从户部抠出钱来肯定要花费一番口舌。

  现在想想似乎只有经发部最称他的心意,可是现在经发部开销巨大他可不愿意现在做接盘侠,到时候每个月上百万贯的钱谁来出,他虽然是皇帝但是国库的钱也不能可一家花,否则六部等大臣们都会有意见的。

  经发部分部设立都需要经过他的批准原因无他,因为只要有经发部的地方税收会逐年增加,这就是李世民任由元善设立这么多机构的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李世民看出了经发部的作用,未来等经发部便不整个大唐之后将权利收回到他的手中便能够掌控整个大唐的经济。

  再说因为只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机构除了赚钱投资之类的事情意外便也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大唐基业的手段,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经发部是属于皇权设立的机构,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这样就算到了下一任皇帝经发部便能够稳定大唐的商业不会轻易让大唐商业有动荡,而且按照他未来的设想经发部可能给朝廷贡献银子的。

  李世民的想法挺好的,但是他忘了元善当初跟他说过的凡事经发部的投资都是有合同的,如果朝廷需要钱可以走借贷的方式,或者设立投资项目通过评审之后经发部才会投钱,而标准第一个考虑就是利国利民,然后便是是否有投资价值,想要挥霍享受,抱歉经发部是不会出钱给帝王家享受买单的。

  若是有战事资助便有另一套经营回报的说法,灾难捐款当属受以与渔而不是无常募捐,扣子必须把握但是想要动用经发部的银子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将经发部变成大唐最高的钱财机构负责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也就是说直接与国库合为一体,到时候户部将会独立出来不再与国库有任何牵连。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恐怕还早的很,在这个事情的运作中李世民是知道一些的但不是全部,现在经发部想要成为真正的财政机构还需要等待元善下一步的安排,目前他们的处境是比较尴尬的。

  但又受到陛下的支持,可朝中大臣们对经发部是无爱的,但是经发部能够增加税收也是不争的事实,谁想要触霉头除非他能够真的取缔经发部带来的作用。

  经发部就是一颗仙人球碰了就扎,再说现在大臣们心中想的都是储君的事情,毕竟皇帝越来越老,皇子们都长大了这个事情还不做准备肯定是不妥,战队站错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再有现在朝中大臣年纪都不小了肯定还要为儿子们想,这都贞观十年了,李世民几位都十年了,国泰民安正所谓饱暖思**,谁没事总是想要触霉头。

  骁龙号大胜,李世民因其推荐将领有功让其升任金紫光禄大夫,张亮十分的高兴在家中设宴没有请别人在家自嗨,周儒和田远以前都是他手下将领,现在得到重用他十分高兴。

  他本身能文能武,现在虽然授予的都是闲置,但是现在看来陛下还是非常看好他的,而且手下的两人现在可以说是掌握了大唐最大的两艘战船。

  沧州号本是一艘商船被说成战船其实也差不多毕竟上面驻扎这兵士,而且这几个月下来听说利用沧州号运输到扶桑的兵士可不少,现在算下来可能都有五百人了。

  周儒也因此从一个校尉升任到了都尉,手下也是有三名校尉跟随的。

  现在长安还在修建铁路,目的是从长安到洛阳,然后和一路向东,这个差使目前是交给了工部尚书阎立德来做的,不过大明宫正在修建阎立德可忙不过来到时候他神情为君分忧完成得好可官位还能更进一步。

  张亮在行政非常擅长,而且他最喜欢的就是在民间安chā眼线搜集情报,根据这些情报来对恶民乡绅进行整治,可能是因为出身平民对百姓十分的好。

  倒是一个在民间口碑不错的官,但是人无完人,想要追求高官厚禄这不是什么毛病,但是过于执着就是他的缺点,眼下看好了一个机会他便想要抓住,正好趁着现在陛下晋升他的机会,反正他是个闲官主动想要做事没有哪个领导不喜欢这样的员工的。

  工部,阎立德非常忙,大明宫的建设速度并不快,因为同事他们还要大批量的生产马车车厢,以快速补充大唐运力。

  “阎尚书,你怎么亲自上阵锯木头呢,可别折腾坏身子。”张亮过来说道。

  “工部现在人手不足,有一个算一个身为工部尚书自然也要帮忙,张御史来有何事啊。”阎立德问道。

  “哦,是这样陛下已经命本官来负责修建铁路的事情,这不过来跟阎尚书知会一声。”张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