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挑灯夜读 与茕共眠
作者:舟小凤      更新:2019-11-28 23:15      字数:5454
  遂宁城射洪镇曾是三百年前汉国的首都,汉国兴法家,法官们将汉法刻在三尺竹简之上,故三尺之法便由此得来,唐朝灭七国后,李世民曾特意派人将汉国刑部所有书简统统运往朝歌城,这如今的《唐令》、《唐律疏议》等唐朝律法便是在汉法是基础上再度改编得来的。

  按照梁衡的说法,如今现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可不就得目无三尺之法?

  昨日沈庆文的说辞或许是把梁衡这位遂宁知府唬住了,又或许梁衡本就不愿与这位沈驸马撕破脸皮,论赋税归论赋税,对于招待沈庆文这位贵客,终究还是不能含糊。

  陈茕很快便寻到了射洪镇,找到知府衙门,见到沈庆文。

  黛蓝袍子书生喝一碗苦涩的野菜汤,挑灯夜读,王昭君在另一间栈房打个哈欠,睡得没心没肺,与其同处一室的陈茕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夜色凄迷,陈茕扶着窗,望向屋内的沈庆文,劝慰道:“该睡觉了。”

  沈庆文望向陈茕,一脸恍惚,迷茫道:“我其实根本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不睡觉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

  陈茕用手指踮起下巴,在窗外念叨着:“我记得你说过,自己每日只能专注八个时辰。”

  沈庆文摇摇头:“若是铁了心要读出点什么名堂,多熬八个时辰也是可以的。”

  “我看你是铁了心不睡觉!”陈茕怨怼道。

  沈庆文轻声念叨:“我经历过很多辗转难免的夜晚,看书是除了睡觉以外最佳是冥想方式。”

  陈茕微微点头,沈庆文却生怕她听不懂似的,赶忙补上一句:“好似习武之人打坐!”

  “我比你傻一半?”陈茕失笑道。

  苍白袍女子翻过窗子,掀起桌上另一本卷宗的扉页,她扯住沈庆文的衣襟,将他拖到床上,沈庆文哑然片刻,犹豫道:“你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

  陈茕直言道:“抱着你会好睡一些。”

  “啊,也许吧。”沈庆文这样说道。

  良久后,沈庆文与陈茕皆未入睡,分明昨夜才衣冠不整地贴在一起睡着了,今夜还穿着衣裳,俩人反而不自在起来,嘿,说来都没人信。

  二人侧枕着玉石端脑枕,沈庆文与陈茕背靠着背,陷入僵局,陈茕疑惑道:“沈庆文,我以前听店肆老板说玉枕养人,抚心,可以延年益寿?”

  沈庆文面朝墙壁:“不晓得,但想必不会有太大成效,延一天是延,延一年也是延,或许枕它一辈子也多活不了几个时辰,老板照样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童叟无欺,但枕着硬枕,自然没有棉枕舒坦,指不定多折寿好几年……或许与穴位有关也说不准,哎,人各有专嘛”

  陈茕忍俊不禁,沈庆文才意识到自己又开始神神叨叨了,话匣子被陈茕这么一打开,不好消停。

  “辗转反侧的夜晚很多,最磨人的那次,便是殿试前的那个晚上,我收拾好唯一一件干净体面的衣裳,素衣睡在巷弄里,脑袋里转悠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死活睡不着。”

  “你那时都在想些什么?”陈茕追问道。

  “有点想撒手。”沈庆文直言道。

  “不会吧?”

  “当然不是怯考,只是想着能得一个同进士出身便好。”

  陈茕沉默不语,沈庆文继续回忆道:“我依稀记得那时候哭了,哈。”

  “孤立无援。”

  陈茕祥怒道:“你十七岁的时候多没有志气啊!”

  “那你以为呢?”沈庆文反问道。

  “至少也得是那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物嘛。”陈茕嘟囔道。

  “这个嘛,我如今是,曾经是,将来更是。”

  “嘛?”女子置若罔闻。

  “陈茕,你听说过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吗?”

  “什么意思?”

  “意思是五十岁考上进士,仍然算少年。”

  陈茕嘀咕道:“哦,那你……还挺年少的嘛……”

  “嗯,应该是大唐史上最年少的探花了,不过……你跟我这样一聊我更睡不着了。”

  “对了,知道今夜我为何要喝野菜汤吗?”

  ……

  “陈茕?”沈庆文翻过身来,女子已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