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老爹太强悍(一)
作者:木鱼念念      更新:2023-07-14 22:49      字数:3402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转眼就过去了三个月。

  朱高炽在教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个月后,早上便让他们自己练习,晚上的时候偶尔过去纠正动作和呼吸吐纳,两个小家伙也练的似模似样的,口诀背的很牢,朱高炽非常满意,觉着两个弟弟还是很上道的。

  这日朱高炽训练回来,看到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好像出了什么天大的喜事,便问自己的贴身丫鬟青梅:“今日可有什么喜事?”

  青梅脸有喜色的对朱高炽说:“回殿下,今天前方传来捷报,王爷打了大胜仗,未损一兵一卒,活捉了敌军大将乃什么不花的,捷报传回来了,估计王爷也就快班师了呢。”

  朱高炽也装作很高兴的点点头,心中想到历史上朱棣这次确实劝降了太尉乃尔不花,就是派那个叫观童的人劝降的,这个观童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专干劝降的事,第一次是洪武二十年大将冯胜远征北元纳哈出时,被派去劝降纳哈出的就是他,这次劝的是乃尔不花,朱棣倒是会资源在利用,或许可以见一见历史名人也说不定。随后又晒笑,这里哪个不是历史名人呢。

  朱高炽边走边想,去到兰亭院,徐冉英果然也很高兴,见朱高炽过来拉着他跟他说朱棣打了胜仗,不日便班师回府的事,朱高炽点头微笑的附和着。

  朱棣这次北征是赞足了劲儿,想要做出点功绩来给他爹朱元璋看的,同时也是为了圆自己多年统帅征战天下的梦,数万人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指挥下勇往直前,是何等的豪气冲天?!

  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在这一个名将成堆的时代,从小听到最多的就是别人谈及今天斩下多少敌军头颅,缴获多少战资,长年混迹于各个名将中听别人怎么打仗,怎么能不让他年幼的心里烙印上这个最深的念想?

  就和朱高炽在现代的小时候一样,他们心底最深处都有这样一个梦想,他们都爱上了这样一种残酷的美。

  打了胜仗的明军三军之内皆是大喜,朱棣心中也很高兴,张玉和朱能更是喜不自禁。

  朱棣这一战成名,未废一兵一卒拿下乃尔不花及其麾下所有战将士兵,与之相比的晋王朱棡则毫无作为,连敌人的毛也没找到一个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朱能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找了那帮兔崽子这么久,居然都没能动手揍他们一顿解解气,谁让王爷不准呢!

  原来朱棣带军出征后,并未鲁莽进兵,而是派了几只骑兵四处查探,经过多番查找终于找到了乃尔不花的部队,朱棣带领部队悄悄的向北元驻扎之地行军,在即将到达的时候天突降大雪,好多人都认为不祥,不利在行军前进,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朱棣却下令军队继续前进,这时朱棣从各个名将身上吸取的多年经验得到了验证,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当明军到达乃尔不花的营地时,元军惊呆了,更让元军惊讶的是明军并没有马上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张玉和朱能当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冒着风雪找了这么长时间,找到了怎么还不打了?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不应该是这个时候最好的决策吗?

  朱能多次想开口问一问朱棣,却都被张玉给瞪回去了,张玉是相信朱棣的决策的,朱棣既然做这样的决定,那么肯定就是有他的道理的,他们要做的就是等。

  朱能瞪着拦住自己的张玉,张玉也不理他。等到观童出现在大帐的时候,张玉略一细想就明白了朱棣的想法,在心里直叹王爷好谋算。

  朱能就这样看着观童进来了,又出去了,等他在回来的时候他们就胜利了?!

  张玉拍了一下还在发愣的朱能脑袋一下说:“憨货,还愣个什么劲儿?就你那脑袋能想

  出什么来?你只要记住,打了胜仗高兴就行!还有可以班师回北平过年了!”

  朱棣班师回到北平的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朱高炽带着两个弟弟在北平府城门口等候迎接朱棣大军的归来。

  因为通讯问题,只知道今天到北平,具体几点未知,所以朱高炽这天一早便带了两个弟弟在成门口等着,这一等就等了一上午,没办法虽然将士们也归家心切,但是毕竟好几万人马,还有粮草之类的,所以行军并不算太快。

  这可要了两个小的亲命了,这俩小祖宗哪站过这么久啊!

  但是必须得站,这是迎接他老爹呢,天地君亲师,这在古代孝道压死人,后面一溜北平府内大小官员,哪敢开后门让那俩儿小祖宗找地儿歇着啊!只能借着上厕所去别的地方歇一会儿,但也不能去太长时间。

  朱高炽到是悠闲的很,单手负在背后,站得笔直,站军姿嘛!对他来说就是小意思。

  朱棣的大军,就是在朱高煦和朱高燧内心哀嚎,朱高炽悠然自得,一众大小官员猛擦汗的情况下渐渐出现在众人的眼前的。(你问大冬天出的什么汗,虚汗!累的!)

  看见大军已到,除了朱高炽以外,其他人内心都是长出一口气,朱高炽则是有些纠结的,他其实还是有点怕见朱棣的,他怕被朱棣发现蛛丝马迹,虽然已经做好了铺垫。可是朱棣这个人太厉害了,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对其他人狠,对自己更狠,所以朱高炽更不敢掉以轻心。

  朱棣能在大军找到近在眼前惊慌失措的敌人时,忍住一般人第一时间想要做的事,就可见心内城府有多深。

  一般人碰上这种情况,第一念头肯定是狠狠的打,胜利就在眼前,打他个措手不及。而朱棣却是派人去劝降,然后大摆筵席好吃好喝的招待敌军主将。

  这一仗朱棣之所以能够一战成名,就是因为他能兵不血刃的取得胜利。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少有人能够在如此大的诱惑面前,还能沉着冷静的思考如何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更高利益。

  更何况此时的朱棣是第一次坐上住帅的位子,儿时的梦想近在眼前,他还需要急着向自己老爹证明自己,但他忍住了,这也为将来靖难之役时,如此多的人愿意跟随朱棣造反,有莫大的帮助!

  朱棣另一个可怕之处在建文帝削藩之时可以体现,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的,当然他没有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无耻,逃跑时老婆孩子都可以往马车下踹,当时的朱棣还没做好起兵的准备,装病的套路已然没有用了,朱棣就装起了疯,减轻建文帝的戒心,最后获得了准备的时间会师南下。

  这样的朱棣让人胆寒,他太可怕了!

  朱棣的大军就是在朱高炽想东想西的时间里到了眼前,朱高炽稳了稳心神,带着两个弟弟上前恭迎朱棣:“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恭迎父王凯旋。”

  朱棣骑在马上,看着下面三个单膝跪地的儿子叫起,只是匆匆一撇后,后面等候的北平府官员便上前恭迎朱棣大军,朱高炽兄弟三个自然是要退到一边让位置的。

  一番迎接过后,大军进城,朱高煦和朱高燧坐马车,朱高炽骑了一匹枣红色的马跟在俩小孩儿的马车旁。

  朱高炽的骑马的技术不算太好,只是没参军时经常去马场溜几圈,但是抛去这个,除了火箭,他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没有不会开的。

  俩小孩儿本来看他们大哥不是跟自己一样坐马车而是骑马就想要闹,但是被朱高炽沉着脸骂了句:“站起来还没马腿高,骑的什么马?”就乖乖去坐马车了。

  这几个月跟着朱高炽练拳,朱高炽恩威并施的小鞭子抽着,小礼物送着,把俩小孩儿唬的乖乖的,让徐冉英直叹可有人能治得住他们两个了!

  朱高炽三兄弟回到燕王府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朱棣等人,大军回城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所以朱棣没有直接回燕王府,而是去了军营坐镇指挥安排,张玉和朱能等人是肯定也要跟随一起去的。

  朱高炽等人回来的时候去了徐冉英的兰亭院,徐冉英听了情形,就交代朱高炽用了午饭后先上山去,上午为了迎接朱棣没去,下午朱棣不会回来太早,只是赶上晚上的庆功宴前回来即可,

  徐冉英是真的怕朱高炽的身体在变回过去那样,她觉得现在的朱高炽很好,真的很好!

  徐冉英在交代了朱高炽以后,就吩咐碧翠准备膳食给朱棣送去。他还要再去厨房看看,晚上的庆功宴也不能有什么差错。

  朱高炽听了徐冉英的话后并没有什么异议,并在心里再次肯定徐冉英是一位很好的母亲。吃了午饭后朱高炽便上山自己训练去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累坏了,吃了午饭便去睡觉了,上午真是太痛苦了,朱高燧都没来得及和白白玩闹就睡着了,小奶猫白白看主人朱高燧都睡了,就也钻到朱高燧的被子里睡觉去了,朱高燧身上的肉软软的暖暖的,睡在他身边正好眠。

  作者有话要说:不留言,我就不让朱棣上场!

  不要看标题上写的 “老爹太强悍” 就以为很快就有他的戏份了,告诉乃们我不高兴的话就算标题上写着“老爹要吃肉”我也会让他关键时刻一卡到底哒!

  灭哈哈哈哈哈!

  乃们能耐我何?

  识相的交出花花,我就让老爹戏份多一点,不然的话,我就把他太监掉,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