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职业和尚太凶残(二)
作者:木鱼念念      更新:2023-07-14 22:49      字数:3705
  三宝对朱高炽说完朱棣交代的事后就回枫桥院了,朱高炽没有多想些什么,身为燕王的长子,虽还未及弱冠,但是跟随朱棣处理藩内政事,乃至将来一起上战场都是迟早的,多了解一些也总是好的。

  第二天一早,天方鱼肚白时朱高炽就起了床,洗漱完后只喝了一碗简单的白粥,四个大肉包子,两个煎蛋,配了几碟凉拌的小菜,一杯从淘小宝那里买来的蛋白质粉,两粒钙片。朱高炽现在是正在长身体时候,运动量又大,蛋白质和钙必不可少。

  吃完饭后,朱高炽看天色还早,今天也不过比平时晚了半个小时起床,燕王府占地面积非常大,因为是前朝皇宫改制的燕王府。一共八大院落,朱棣和朱高炽各自独居一院,徐冉英和还小的朱高煦朱高燧三人暂居一个院子,等他们在大些就单独搬到新的院子,两个侍妾一个院子。

  此外除了这些,还有宴客厅,议战厅,练武场,跑马场,花园亭台楼阁之类的,严格的来说朱高炽每天都去的后山也是属于燕王府的,怎么说呢就跟我们现代买房开发商多送个阁楼或者露台什么的,只不过燕王府的开发商是朱棣他爹朱元璋,赠送的面积比较多。

  那么现在这座山,理所当然的已经被朱高炽无耻的霸占了,他受到了小狗到处尿尿释放气味占地盘的启发,在山上各处明显的不明显的的地方,放了大大小小的机关陷阱。(朱高炽==,你就不能换一个比喻,尼玛老虎狮子神马的不也是尿尿占地盘,为神马非得是小狗?)

  朱高炽去了练武场,很神奇的居然看到了四人组(==朱棣,张玉,朱能,陈九问),唉?!他们是每天都来吗?

  人家当然是每天都来,朱高炽看他们各占一个地方都在忙自己的,自己也不好去打扰,就默默地做了做热身动作绕着诺大的练武场晨跑,跑了大概五千米后,刚打算例行每日一拳,就听身后有人再叫自己:“殿下。”

  朱高炽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陈九问:“陈叔?”

  朱高炽是有些吃惊的,在原朱高炽的记忆里,这个陈九问是极少主动开口找人说话的,总是面瘫着一张脸,整个人挺沉默。

  “……??”殿下的表情好像很惊讶?会不会吓到殿下了?

  “殿下,需不需要人跟您一块儿练打手?”陈九问想让面部表情尽量放松,殿下其实我很温柔的!

  朱高炽虽然觉得陈九问的表情有些奇怪,但听到有人想陪自己练推手马上就高兴了。

  ⊙0⊙:“陈叔,您会推手?”

  唉?!他好像错过了神马?

  姓陈?!会推手,也就是会太极拳!朱高炽的眼睛刷的一下变的锃亮:“陈叔,您是北平人吗?”

  陈九问被朱高炽目光灼灼的盯着有些颇感不适,怎么眼睛突然变的这么亮?听到朱高炽发问先摇了摇头,然后他诡异的马上发现对方的神情已经可以称之为兴奋了,陈九问有些摸不着头脑,肿么了吗?

  “呃,属下祖籍山西洪洞,后祖父举家搬到了河南温县。”

  听到这句话后,朱高炽稳了稳心神暗自思咐:“果真是陈家啊!唉?不对啊,推手(也就是陈九问刚才说的打手。)这会应该还没有啊,不是说明末清初陈王廷所创吗?我记错啦?”

  “哦,那陈叔咱们开始吧。”

  在两个人推手时,朱高炽明显感觉到陈九问的劲力与自己大不同,就是自己一直在揣摩的太极拳的纯刚之劲,这个发现让朱高炽很激动,陈九问此时也感觉到朱高炽情绪的起伏,主动停止了两人的推练。

  朱高炽拱手:“陈叔,高炽平日可否过来叨扰讨教拳法?”

  “无妨,殿下可以随时来。”想了想陈九问又接着说:“殿下,属下有个不情之请,敢问殿下师从何人?”

  “呃,说来也巧,我师傅他,他也姓陈,不过他老人家已经云游去了。”朱高炽非常想擦擦额头上的汗。

  “哦,殿下所练之拳与属下祖父所创的家乡炮锤拳,有很多异曲同工相似之处。殿下所炼属柔劲,而属下确实纯阳之劲。”陈九问已经破纪录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

  张玉被朱能拉着过来看热闹,朱棣练完枪后看张玉和朱能在这摇头晃脑交头接耳的,就也渡步到了近前一块儿围观。

  朱高炽刚想回答,猛地看到新加入围观团队的朱棣,朱棣一身黑色劲装,一杆长枪杵在地上,朱棣用胳膊环住枪身,身体轻倚,双手报胸,这人神马时候过来的?

  “儿子见过父王,父王您练完枪啦?父王的枪法真是精妙!呃,不知父王招儿子过来是有什么吩咐?”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一大早上的还是说点好听的吧!

  朱棣看着面前垂手恭立的儿子,心里骂了一句:“拍马屁,压根儿就没见你看老子一眼。”

  心里腹诽了一番,朱棣懒懒开口:“嗯,待会儿随我去庆寿寺一趟,你先回去换了衣服在过来。”

  庆寿寺?朱高炽马上就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和尚道衍!

  朱高炽想不知道也不行,元末明初的时候和尚实在是一个多才多艺,凶猛危险的职业,先有刘秉忠保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又有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开国,这个后来者居上的道衍更是硬在盛事年代,保藩王造反成功,这真是一个彪悍的年代造就成的高风险职业。

  去见道衍和尚?朱高炽想一想就充满了兴趣:“是,那儿子就先告退了。”朱高炽走前冲张玉三人点点头,又朝陈九问眨眨眼后走了。

  陈九问:“……?”

  朱高炽走后,朱棣看了张玉三人几眼也走了。

  张玉朱能陈九问:“……??”三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得,咱们也快些回去换衣服吧。”张玉说罢冲两人摆摆手,示意快去快回啊。

  能出去转转这古代的北京朱高炽挺高兴的,朱高炽在现代本就是北京人,从小在胡同大院长大的,如今到了古代朱高炽忍不住小幅度的四处打量。

  历史上说朱棣就藩北平,藩内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如今一看果然不错,宽广的街面,店铺林立,热闹的叫卖声不断。

  庆寿寺在现代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就是电报大楼西面,庆寿寺原创建于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元朝至元四年又建了两座塔,又称双塔寺。

  庆寿寺离燕王府不是很远,朱棣等人没多久就到了。

  估计之前已经接到通知,庆寿寺门口有小沙弥等到迎接,朱高炽跟在朱棣后面近了庆寿寺,庆寿寺不愧是被金元两朝当权者看中的寺院,寺内精蓝丈室之前,松树繁茂,树荫密布,有流水横贯东西,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建,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一路上翠竹名花点缀期间,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应成趣,红墙碧瓦飞檐翘角,相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齐庄严宏伟。

  朱高炽是在一个宽阔古朴的院落里,一棵非常茂密的大松柏下,见到了这个这历史上有名的又奇特的和尚,道衍。

  道衍俗家姓姚,江苏长州人也就是现代的苏州市,姚家在当时的苏州是大姓世族,道衍从小好学,擅长吟师作画,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最让人称奇的是,他虽身为和尚,却拜道士为师!学的也不是练丹修道,而是阴阳术数,权谋机断之学。

  人都说刘基刘伯温,乃元末明初之时天下第一谋士,作者确认为道衍与刘基的权谋之术是不相上下的,(个人之言,仅供参考,如有同好,不盛荣幸。)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都知道刘基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其实朱元璋在遇到刘基前就已经颇有些根基了,而且手下留名青史的大将颇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有了刘基霸业开创的可能会更顺利,没有刘基朱元璋未必就不能成就大业。

  而且明朝成立后,刘基作为朝廷江浙派代表与以李善长为代表的淮西集团多次发生摩擦乃至互相攻击,最后以刘基计差一招,最后落了个告老还乡,朱元璋还未必念他的好,虽然李善长的下场更惨。

  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多年以来朱元璋能够想到的,刘基想到了,朱元璋没能想到的,他刘基还是想到了,以朱元璋的性格他能高兴吗?太危险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自古以来像刘基这样的谋士虽不多,但也绝对是不是少的。但是道衍不同,你可以看一下找一找,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不说那些小朝代,单指这些大的朝代各路藩王亲王侯爵造反有成功的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不算,他是干掉了太子建成,李渊先封了他太子之位后又自己退位传给他的。且不说此时的明朝刚刚开国也不过才二三十年,正处于强大鼎盛的时期。可是受道衍辅佐的燕王朱棣就成功了,朱棣是牛逼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道衍在朱棣当了皇帝以后并不贪恋权势,仍然以僧人着装,居住在寺庙内,永乐年间的万国来朝,郑和下西洋都跟道衍的影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后世对明成祖朱棣和道衍褒贬不一,多也是因为古人迂腐,为他们造反谋得大位所不齿,其实朝代更替还不都是起兵造反得的天下?尼玛历史上的开国皇帝,谁敢说自己朝代的开创,是前朝皇帝让给自己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新朝代推翻旧朝代,新的当权者都习惯替前朝编撰史书,尼玛像朱棣这样的情况,清朝的当家人那肯定是不能大肆宣传地,太暴力,多不善良,是绝对不能提倡地!这要宣传了,那还不都返了?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在说某某是千古一帝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提过明成祖朱棣。朱棣的功绩足以称之为千古一帝,个人认为后世对朱棣的诸多负面评价,和绝口不提他如此多的功绩,是非常不公平的!

  作者有话要说:呃,被来说十二点更的,结果拖到了现在,实在是对不起大家!可是木鱼还剩好几章没修呢qaq,爽雷那章打拳那段还没改,编辑给的合同还没签,而且我突然发现今天还一个字没码!好悲剧,我到底要先干哪样?=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