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文学网连载
作者:木鱼念念      更新:2023-07-14 22:52      字数:3732
  五年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再次发兵远征北元残部,主帅仍然是燕王朱棣。

  这也是朱元璋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次作战计划!

  此时朝中能够担当主帅的人,已经基本全部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肃清,那些名垂青史的开国猛将们战死的战死,被杀的被杀,朱元璋时代最后一个大器晚成的名将蓝玉也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陨落。

  罪名:谋反!

  又一个被灭了全族的猛将,株连一万五千余人,蓝玉一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朱元璋的那些个老伙计中最终就只剩下了一个中风瘫痪的汤和一人。

  午夜梦回,朱元璋回首前路,他这一生成就了太多人,也背弃了太多人!但他从没有后悔过,他要留一个清平盛世给后人。

  在朱元璋看来朱允炆是一个好的继承人,但是他太小了城府手段都太过稚嫩,他不像他的父亲,经历过开国战火连天的艰辛磨难,也没有能够驾驭群臣的手腕,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再次亮出屠刀,替他把这朝中所有的阻塞肃清,等到他登基的时候就在不会出现功高震主的前朝元老出来指手画脚,携幼主祸乱朝纲。

  再次发兵远征北元,是朱元璋要为朱允炆登基准备的最后一件重要的事,他必须在自己死前彻底把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掉,这样大明的江山才会稳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北元一天不灭,他就不能放心的把江山交给朱允炆。

  但是他老了,在这沧海桑田岁月的推移下,那个意气风发,驰骋沙场的时代早已离他远去,而选谁做为此次出征的主帅,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他放眼整个朝中也没能找出合适的人选,不得已他再次把目光放到了他的儿子们当中,老二目光短浅不堪重用,老三在上一次北征之时与老四朱棣相比立见高下,其他的儿子们要么没上过战场,要么年龄太小,剩下的就只有朱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老四…”朱棣的名字在朱元璋的心中徘徊了许久,这个儿子让他既担心又放心。

  自己辅佐朱允炆上位朱棣没有表现出一点异常,上次进京他也是进退有度恪守礼则,太子发丧过后就马上递了折子回藩,朱元璋不知道他是真的无心帝位,还是城府已经深到了自己也看不清的地步。

  在朱棣小的时候朱元璋从没有过多的注意过他,没登基之前他是没有功夫,登基之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太子身上。

  开始关注朱棣还是从他就藩以后才开始的,因为他在众多的汇报中发现这个四儿子的行事作风真是像极了自己,而真正从心底满意这个儿子还是上一次发兵北征时开始,那一次北征,朱棣身上所展现出的杰出军事头脑,大大出乎朱元璋的预料。

  这人啊,就怕有比较,洪武二十五年的北征,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兵分两路出击的,朱棡带兵根本就没有找到蒙古人随便窜蹬了几天就回来了,而朱棣却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了乃尔不花。

  俗话说的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两个儿子的表现对比让朱元璋越发觉得这个四儿子的优秀。

  自此除了太子朱标,朱棣成了朱元璋心中最喜欢的儿子,虽然他从没对当着任何人的面夸赞过朱棣,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朱棣的关注与喜爱。

  太子死后朱元璋伤心之余,最重要的是要选出下一任的继承人,经过多方思考后他选择了朱允炆,他有想过自己的儿子们会有不服气的,而这众多儿子中最能威胁到朱允炆的就只有年龄最大的老二老三和老四,因为他们手下的兵权最重,而这些兵权他却不能随意收回来,因为他们的藩地是在边关,起着最重要的守护边关的任务。

  这三个人里面,老二和老三互相看不顺眼,城府手腕都不强,老四聪明冷静头脑清楚,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亲弟弟老五帮着他,这让朱元璋开始揣测起朱棣的心思,武英殿刺杀的事就是试探朱棣的一个手段,而得到的回应让朱元璋满意之于心底仍是有些放不下心,因为朱棣表现的太冷静了,仿佛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立朱允炆一样。

  所以这一次选谁做为北征的统帅这一事,让朱元璋想了很久,不过最终无奈他还是点了朱棣。

  圣旨到达北平的那一天,朱高炽正在漠狼营和魏汉商量飞狼小队的新作训计划,魏汉就是朱高炽之前给朱棣训练的护卫队队长。

  上一次从京城回到北平后,朱棣就把朱高炽每日带在身边学习打理藩地事宜,朱棣打算朱高炽再大一些就上奏请封朱高炽为世子,这样一来一是为将来打算,二是为了减轻朱元璋的疑心。

  于是几年下来朱高炽就是整日两头跑,每日必抽出点空闲到漠狼营查看训练事宜,这几年由于第一支队伍训练的不错,朱高炽带着魏汉就开始了每年选拔新人的事项,训练任务基本上都由魏汉带着一代人员负责,几年下来人数也可观起来,虽然人数还不及漠狼营的五分之一,但他们都是按照朱高炽按照现代特种兵的要求训练出来的。

  朱棣也由着朱高炽闹腾,并不过多干涉和询问,因为考虑到将来,这些人就全充做了朱高炽自己的班底。

  朱高炽这一天从漠狼营赶回来,就被三宝截到了枫桥院,他到了朱棣的书房后就看到朱棣正和他的三人组商讨出征的事宜,朱高炽在和三宝来的路上就听三宝说了朱元璋下了出征的旨意。

  他其实早有准备,说实话他早就等待这一天了!

  朱棣的第一次北征他没赶上,这一次说什么也要跟去看一看,哪怕帮不上什么忙也圆了自己多年来披襟挂甲的热血梦想,这是真正的数十万人厮杀的征战,而对战的敌人是曾经踏遍了半个欧洲大陆的蒙古铁骑,虽然他们现在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蒙古人的凶悍勇猛仍然让他们的敌人胆寒。

  这怎能不让朱高炽热血沸腾,因为这即将是明成祖朱棣辉煌的军事霸业中的第二块儿奠基石,而他将有机会全程目睹。

  朱高炽脚下生风满怀着豪情壮志的来到枫桥院,朱棣等人此时正在商议粮草与点兵事宜,朱高炽的面上虽然依旧淡定从容,但是熟悉他的朱棣还是一眼就看出了他眼里的热切与兴奋。

  等众人彼此问过安后,朱棣开口道:“炽儿,你皇爷爷的旨意都知道了吧?”

  朱高炽拱手道:“回父王,儿子已经知道了,皇爷爷下旨要再次远征剿灭北元。”

  朱棣点点头:“对,你皇爷爷点了本王的主帅,我们商议了一下,决定让把大军后方粮草调度的事情交给你,你跟着我处理藩内各项事宜也这么长时间了,是时候锻炼一下了。”

  朱高炽一听就急了,老子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次北征!好么,您老人家现在一句话我就去不成了?

  朱高炽知道大军出征,粮草是整个军队的命脉,朱棣信任自己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但是他实在等不急了,粮草调度不是还有陈九问这个超级大管家在吗?有人才不用多浪费啊!

  朱高炽有些急切的小声喊了一句:“父王!”

  朱棣看向他,眼里带着询问:“怎么?”

  “父王,儿子想跟着您一起出征,哪怕做个马前卒也行,您带着儿子上战场吧!”朱高炽恳求的看着朱棣道。

  朱棣的脸色一变,断然的拒绝道:“不行,炽儿你不要闹,战场上刀剑无眼可不是儿戏。”

  朱高炽眼都急红了,在没了过往的从容淡定,他正欲争辩,可谁知朱棣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一般,直接封住了他的嘴:“不必再说!炽儿你先到庆寿寺去一趟,道衍找你有事,快去吧!”

  朱高炽死死的瞪了朱棣一会,脸色非常难看的告了退走了。

  朱高炽走后,书房内的气氛就有些古怪起来,就在大家在从何说起的时候,陈九问这个万年面瘫脸,居然冒出了一句有些调侃的话:“以殿下的那个脾气肯留下才怪,王爷您还不如直接带走算了…”

  朱棣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他恼怒的瞪了陈九问一眼,本王家的小崽子本王最清楚,用得着你个面瘫来提醒嘛?哼!

  朱高炽到庆寿寺的时候,道衍见到朱高炽后就很不厚道的笑了:“殿下这是怎么了?”

  朱高炽凑到道衍的旁边坐下,亲手给道衍倒了一杯茶端到他的面前,等道衍接过后,朱高炽道:“师傅,我想要跟着父王一起去北征,可是我父王他不同意,师傅你给徒弟我想想办法呗!”

  “哈,你这小徒弟可甚是不老实,平常十天半月不见,如今有事情了到来求我这老和尚。”道衍有些凶相吊稍的眼中闪烁着揶揄与算计的精光。

  “呦,师傅!您老人家又不是不知道徒弟我现在有多忙,每天要跟着父王学习藩地的各项事宜,我还得抽时间去看我训练的兵。师傅你要知道训练的再好的兵,没上过战场手里没见过血那都不能算是好兵,师傅你给想个办法吧,要不徒弟这么长时间就白忙活了。”朱高炽给道衍捏着见讨好道。

  道衍嘿嘿的笑的很奸诈,朱高炽被他笑的不明觉厉背后毛毛的,好一会儿后道衍起身来到书案旁提起笔,朱高炽一见麻利的在旁边磨起磨来,道衍手里捏着笔眯着眼思索着,等墨磨的差不多时,道衍斜了朱高炽一眼冲他努努嘴,示意他到那边等着去。

  朱高炽撇着嘴嫌弃的看了道衍几眼,无奈坐到另一边喝茶去了。

  切,神神秘秘的!

  也就在朱高炽坐下后没一会儿道衍就写好了,只见上好的宣纸上就写了几个苍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字【鱼儿已上钩】

  道衍亲自封了火漆后这才递给朱高炽:“殿下拿去给王爷看了,但是切记可不能偷看啊!”

  朱高炽接过后,看着火漆不满的嘟囔了一句:“弄得跟诸葛亮似的,锦囊妙计拆开还无效是怎么滴?”

  道衍瞪眼:“殿下是不想要嘛?那还是给老和尚我吧!”说完还真作势要去抢回来。

  朱高炽把信往怀里一揣就跑了,边跑边冲后面摆着手道:“师傅,徒弟先走了啊!有空再来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