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连载
作者:木鱼念念      更新:2023-07-14 22:53      字数:3244
  “╮(╯▽╰)╭刚刚还有人说要好好待我,要啥给啥的,果然只是说着玩儿的!”朱高炽捂着心口一副我果然被骗了的表情看着朱允炆。

  “无理要求一律驳回!”朱允炆嘴角噙笑不为所动。

  “我不认为这是无理要求,堂兄总要有一点诚意不是?”

  朱高炽觉得朱允炆嘴角那抹至始至终都挂着的笑容很碍眼,话说同人小肉文上不是都说朱允炆同志很呆萌好捏易推倒吗?史书上不也是正直守礼,心软又迂腐固执的书呆子皇帝吗?那为啥他眼前的这位一点那方面的属性都没有?

  “也对,为了公平你看我们是不是都上交一点诚意先?”

  见朱高炽用看禽兽一样的眼神盯着自己看,朱允炆抽了抽嘴角:“朕也不为难你,再叫两声允炆哥哥听听!”

  朱高炽呲牙笑了笑,心中纳闷这是什么爱好,其实你只是弟控吧?

  “允炆哥哥,允炆哥哥,行了嘛陛下?”

  看着朱高炽那嘚瑟敷衍的欠揍样,朱允炆冷笑一声欺近朱高炽:“但愿过两天你还能这么有精神敷衍朕。”说完一甩袖走了。

  朱高炽看着朱允炆明黄色的背影消失在寝殿,朱高炽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不知道他进城之前安排下的计划朱高煦和朱高燧能不能安排好,没想到他做的最坏的打算应验了,只盼后日不要出现什么纰漏。

  想起朱允炆之前的调戏,朱高炽在心中替朱允炆哀叹了一声空有一颗主攻的心,可惜武力值不太强悍,堂兄实在抱歉你的小炽儿他不见了,对不起我还是决定跑路。

  第二日的祭祖仪式格外的空前浩大,三千御林军开道,然后是身穿统一飞鱼服腰夸绣春刀的锦衣卫,他们手握刀柄护驾在明黄镶玉绣龙的朱允炆专属驾撵旁,藩王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紧随其后,队伍十分庞大。

  朱高煦和朱高燧骑着马跟着队伍前行,想着昨晚宫里传来大哥旧疾复发由他们两兄弟代替前往的旨意心中揣揣,虽然知道这消息八成是假的,但是想到之前大哥确实受过很严重的伤,兄弟二人仍不免有些担心,毕竟他们现在也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

  这一天的行程非常的紧,他们先是去祭拜了朱元璋与马皇后,紧接着是兴宗孝康皇帝朱标,朱允炆刚一登基便追尊了朱标皇帝的称号,转去朱标陵寝的期间朱高煦与乔装混进来了魏汉互递了蜡丸,朱高煦和朱高燧在朱高炽进宫后的第三天便去了国公府看望三位舅舅,实际是去寻求徐增寿的帮助的,而今天魏汉之所以能够乔装出现在这里全都是在徐增寿安排下才混进来的。

  徐达共四字,除老三徐添福早夭外,徐达死后老大徐辉祖继承了爵位,剩下的兄弟三人皆住在魏国公府里并未分家,朱高煦得了他大哥朱高炽的嘱咐,防着大舅与三舅想办法接触到四舅徐增寿,虽然不知道大哥为什么会这么安排,但是小哥俩还是照着朱高炽的吩咐做了。

  他们两个也不傻,到了国公府后不出朱高炽所料,徐辉祖的句句刺探让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心声警惕,徐辉祖的一句:“你们父王是否真的有心取而代之。”让朱高煦和朱高燧心中都是一咯噔,徐辉祖的语气太关切,眼神里都是再为他们着想的神色,如果没有大哥事先的嘱咐他们兄弟二人怕是还会以为大舅是在关心他们府里。

  朱高煦回答的义正言辞,一副誓死效忠我皇的口气,噎的徐辉祖直瞪眼睛半天才颤着声说了一句好。

  这之后徐辉祖该刺探的没刺探着便对朱高煦兄弟二人冷淡了许多,兄弟俩也借着由头说想去看看三舅与四舅,徐辉祖也没拦着叫了人带着兄弟二人便去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没在老三徐膺绪那里待多久,这个三舅的态度不冷不热只简单问了自己母妃几句便不再多说什么了,兄弟二人见状想到大哥的话心中也释然了,他们家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事关身家的事旁人既不想相帮冷淡些也不可避免。

  见过了三舅,兄弟二人很快就被带到了徐增寿的院子。

  “四舅,母妃和父王都很想念您呢!这次进京母妃特意吩咐我们兄弟过府来看望您,前两日大哥被宣进了宫,所以今日只好是我带着老三过来了。”介于徐辉祖和徐膺绪的态度,朱高煦有些不太敢确定徐增寿的选择,只能先是言语上的小心试探。

  徐增寿笑了笑大咧咧的由左到右的扫视了一下面前的两个外甥:“好啦,你们大哥被宣进宫去慌啦?我会想办法和他联系上的。”

  “四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朱高煦皱眉目光也定在徐增寿的脸上研究着。

  徐增寿听后大笑:“我与你父王母妃从小一块长大,你们进京后我便收到了你父王嘱托看顾你们兄弟的信,且先等等待我联系上世子再做计较。”

  “不瞒舅舅大哥在进宫之前对我们兄弟有所交代,他让我们碰上突发以外就过来找您,大哥在城外也做了安排。”

  “你是说那五百护卫?他们恐怕此时早已被看管起来了吧?”

  朱高煦嘿嘿笑了笑,眼里有对哥哥的崇拜神色:“不是他们,那是大哥特意安排在那给盯着的人看的。”

  徐增寿眯了眯眼,眼里带了些兴味:“哦?不知世子还做了什么安排?”

  ***

  重华殿里朱高炽刚刚用过早饭,宫中这一日很清静领导们都去祭祖了,宫人们也跟去了四分之一,朱高炽吃完饭打算出去消消食溜达溜达,不过还没出大殿就被人客客气气的拦了下来。

  “殿下,皇上有旨请您留在殿内养伤,皇上说晚间回来就来看您。”朱高炽看看拦在自己身前白白净净的小太监抽了抽嘴角,妈的说的自己好像是朱允炆的妃子跟这等着他来临幸一样,老子有没有伤你丫个眼瘸的看不出来吗?

  朱高炽也不跟这帮眼瞎的置气,不让出去就算了,中午的时候有人进来传膳,朱高炽一个人吃几十个菜,老阔绰老**了,朱允炆特意吩咐的除了不让出去,剩下的绝对不能亏着朱高炽要啥给啥。

  吃饭的时候其中一个留下侍候的小太监,隐晦的给自己递了几个眼神手指勾了一个暗号,朱高炽不动声色的遣退了另一个小太监,只留下了那个打眼色的小太监侍候。

  殿内虽然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但是两人却都谁都没说话,朱高炽默默的吃饭,小太监默默的给朱高炽布菜递汤,朱高炽只在快吃完的时候给小太监递了个眼色,小太监心领神会再递碟子的时候,挡住手型在碗旁放了一个蜡丸,朱高炽悄无声息的收好,又隐晦的递了一个纸团给那小太监,待那小太监收好后配合的又吃了一会才停下。

  朱棣在皇宫内有很多这样的耳目,朱允炆跟朱元璋一样对太监内侍多是不假以辞色,洪武和建文时期太监不得干政,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此时太监这个职位还没有明中后期那么大的权利与地位,他们当时的工作非常辛劳卑微,而就是这群朱允炆看不上眼的太监却成了朱棣掌控京城消息最好的利器,替朱棣打理与疏通的正是徐增寿,身为燕王府的世子朱棣早在很久以前就把京中的这一部分势力合盘告诉了朱高炽。

  今天来传信的这个小太监,就是徐增寿派来的,昨晚朱允炆走后,朱高炽就想好了对策,朱高炽打算把时机选在送朱高煦和朱高燧出城这一天,虽然危险但这也是唯一的出路。

  这一晚朱允炆没有向小太监说的那样来重华殿看望朱高炽,朱高炽巴不得他不来,想想也是今日祭祖从早到晚不知道要可多少个头下跪多少次,回来以后还不累的跟条死狗一样,朱允炆那小身板要还能没事人似的来重华殿,朱高炽都佩服他。

  一夜无话,第二日早朝朱允炆突下了一道旨意,朱允炆经过和齐泰与黄子澄的商议,直接封了朱高炽为福成王留京任职,朱高煦和朱高燧一日后则径自返回北平。

  此旨一出群臣大哗,徐辉祖更是直接上请奏议说绝对不能放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回去,要留人不如干脆三人一块留下,朱高炽是个病秧子这天下人都知道,而朱高煦虽年少却是勇猛机智的名头在外,放回去对日后实在是一个隐患,燕王的三子皆在京城就不怕他敢有异心,徐辉祖字字恳切大义灭亲的跟朱允炆细数今后可能发生的隐患。

  但朱允炆此时已经铁了心,早已打定了的主意怎肯轻易更改,一是朱允炆初登大宝正是一展抱负想要挥去祖父死后,却仍旧盖在自己头顶上的强大控制力,他觉得现在的做法也同样能牵制住朱棣,再说朱棣也未必真的有造反之心。二是朱允炆还有一点私心,他不想再朱高炽面前折了面子,已经说好了的事金口玉言他是皇帝说了就不能食言。

  不管徐辉祖怎样唉声叹气,朱高煦和朱高燧还是如愿的在第三天准备回北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