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3)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7-16 04:12      字数:20717
  战功封爵的常胜将军了。

  纪博瞧着纪安呆呆的小样子,心里一叹,有些担心的说道:“安儿,你身子骨自小也不好。虽然这两年你学了几手功夫自保,可那毕竟是些粗浅的功夫。遇上武艺好的,你只有吃亏的份。明正书院最为崇尚的就是能上得战场,入得翰林的文武全才。你进去可去除了好好学文读书,也可多读些兵法。以后,等你回来,爹再教你一些功夫,以后也能多些保证。”

  纪博的一番话,让纪安颇为感动,这一刻,他相信纪博是想做个好父亲的。有些亲近的往纪博旁边坐了坐,笑着说道:“爹,你不反对我学武?”

  纪博点了点他的小脑袋,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本就是武将,怎么会不希望你子承父业。可你身子骨却从小就不好,能保住命我就心满意足了,哪还有心思让你习武?前几年,我瞧着你对习武有兴致,就私下里教你几手。”

  瞧着纪安清澈的眼神,纪博垂下眼眸,声音有些黯哑:“当年是爹一步错,步步错,可手心手背都是肉。晨儿必须是府里的世子,爹除了能给你置办一份家业,其他的都要你自己了。你可曾……”最后的话却没说出口,只是徒留一声叹息。

  纪安乖乖的听着,心里有些震惊,他是有些怨怪纪博的花心滥情,让他处于这个尴尬的地位。可这个时代是个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遵守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社会主流。纪博的行为虽然有些出格,但在一般人看来,他最对不起的不过是白家罢了。对于他这个做儿子的,纪博能锦衣玉食,关爱有加的把他养大,就已经超过许多官宦父辈了,勉勉强强也可算得上是有良心了。

  但今日纪安才发觉,他爹比他想得要更好一些。这么一想,纪安把小手塞进纪博的手里说道:“爹,儿子得爹用心养育,精心爱护才能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长到今天。儿子知晓爹的良苦用心的,能投胎做了爹的孩子,儿子很是满足。”虽然最后一句话说的有些夸大,可大部分也算是纪安的肺腑之言了。

  纪博一听,心中一松,面上却是水波无痕的。只是握着纪安的手紧了紧,半响没有说话。

  明正书院的门口,纪博让小厮提着东西进了书院。纪安跟着在后面,门口已经有一位中年男子在等着了。只见纪安上前,带着稍稍热情,和他说道:“于贤弟,劳你久等了。这是犬子,单名一个安字。以后在书院,还望你多多看顾。”

  被纪博称为于贤弟的男子国字脸,和纪安瞧过的班级教导主任有十分相同的气质,而后纪安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感觉十分的靠谱。他就是明正书院中明学院的堂长,也就相当于现代的教导主任一职。

  纪安乖巧的给于堂长行礼,彬彬有礼的对着他喊道:“纪安给于世叔请安!”

  于堂长和纪博是以前明山书院的同窗,学问顶顶好,中了榜眼,做过翰林。是公认的博学之人,可从古至今官场不是做学问,谁妙笔生花就能升官发财的。于堂长是个古板的人,兢兢业业的在翰林院干了五年,好不容易做了御史,结果,没出一年就被炒了鱿鱼。

  原因很简单,于堂长最见不得不平之事,对着皇亲国戚也是分毫不让。于是乎,自然是把人得罪光了,就连皇上行事,他都敢上书,毫不买账。皇帝不开他,开谁?

  虽然官没做长,可他正义凛然的姿态打动了天下很多的有志之士。其中,就有明正书院的山长王渊,把闲赋在家的于堂长请来做讲书。这么几年下来,慢慢的成了明正书院的堂长了。

  纪安原本以为这个于堂长一定是他老爹关系很好,可接下来于堂长的话却把打破了他的幻想。

  于堂长脸色严肃,略带一些告诫意味的对着纪安说道:“纪安,读圣人之书,不光天赋用功即可。还得品行端正,恪守君子之礼。万万不可学那等有才无德之人,做那背信弃义的无情无义之徒。你切记之!”这话直白的就差指着他爹告诉他,你千万别学你老子,做事那样不上道。

  纪博听着面上不动,细瞧还能看得出他衣袖下的手握的紧了紧。

  纪安偷瞄了瞄他爹,就怕他还未进书院,他爹和这位堂长先来个你死我活。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嘀咕的,他爹就找这么一位明显和他不和的同窗照顾他,这真的不是要锻炼他的意志,磨练他的胆识,考验他的智慧?

  纪博不愧是朝廷重臣,侯门勋贵,脸上并未露出半丝不悦,好似听不出刚刚那意有所指的话音。对着纪安叮嘱道:“安儿,你进书院好好读书,万不可贪玩调皮。不然,你于世叔可不会下手轻饶了你。”

  于堂长却是有些不满的说道:“纪侯爷,白兄把纪安托付给我,我自然会好好照顾他,你就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说着,对着纪安稍稍露出些慈爱说道:“你白世伯是个学问渊博之人,他对你很是看重,你万不可辜负了他对你的期望。”

  纪安心里一愣,白世伯?这是谁,瞧着纪博有些难看的脸色,纪安心中一闪。明白了,这是他的亲舅舅白旭。因为妾的亲戚不算正经亲戚,他的舅舅按礼法来说应该是郑氏的兄弟。白家和纪家沾亲带故,这喊法是按照纪老太太的侄子叫的。已经明明白白的断了和纪博的姻亲之实,纪安也只能唤白旭为一句世伯。

  果然,这就是做妾的悲哀,如果白家不断了姻亲,恐怕多年的清贵门第就会付之一炬。白家也会被众人讥笑嘲讽,所以,他娘为妾的那天,其实也就是白家没有女儿的那日。妾,是万万不能出现在白家的,这是家族,这是长辈,这是文人,承受不起的耻辱。

  纪博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让小厮跟着进去,他借口公务在身,匆匆离去。于堂长一瞧纪博走了,立马从阴雷阵阵幻化为多云转晴,仔细的带着纪安进了书院,直接去了生员六宅之中的有别宅。

  生员六宅分为六个大宅,分别为有亲宅,有义宅,有别宅,有序宅,有信宅,有齐宅。每两大宅为一个学院的生员食宿区域,纪安被分在了有别宅。一路走过去,纪安发现,有别宅很大,从里到外,有许多相隔的厢房。于堂长给他介绍了食斋,书斋等吃饭看书的地方。

  差不多一盏茶的时辰,于堂长带他进了一个小门拐了弯到了一个小院子,这个院子不大,于堂长直接领着他到了东边的一家屋子前面,安明白这就是他的屋子了。

  果然,于堂长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踏进屋子里,映入纪博眼前的是一张书桌,靠近屋子里东边的窗子。一个大大的衣柜,一张多宝格似得的书架,一张木质罗汉床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于堂长开口道:“纪安,这院子里有五间厢房。这间厢房位置向阳,你以后就住这个厢房了。旁边的四个学子也都是豪门勋贵之子,或许还有你熟悉之人。”

  纪安明白了,这书院还是按出身划分了住所区域的。瞧着一个人的宿舍的基本配置他还是很满意的,和于堂长道了谢之后,带着两个小厮就开始布置屋子。

  小厮常德带着人手脚很是麻利,没一会,就把屋子归整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说衣裳床铺,就是书架上也装好了各色的书籍,书桌上也拾掇好了笔墨纸砚。这动作,这速度,让纪安大大的夸了常德一番。

  而这档口,于堂长也从前院回来,继续带着纪安去了以后上课的地方中明学院甲级一班去看了看。纪安去的时候,班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学子。纪安一问才知道,书院每年五月开始招生学子,七月开始正式上课。

  纪安属于插班生,现在班上已经入学一个月了。甲级一班连纪安总归三十个人,一小半是勋贵之家的庶子,一大半是学识顶尖的平民学子。从这可以看出,学院的用心良苦。

  纪安瞧着木质的课桌课椅,心里给大秦太祖点了个赞,据说,当年是大秦太祖引领了课桌课椅的风潮。理所当然,现在的书院都有了课桌椅。纪安瞧着自己被排在前排的位置,第一次十分的痛恨起自己那不争气的身高来。

  转了一圈,纪安心里有数,书院的模式和以前他上的学校相差不是太大。他以前能从幼儿园一路披荆斩棘考到大学,对此种上学模式很是适应。

  不管如何,对于明正书院,要是纪安打分表示满意度的话,至少能给个八十分。

  ☆、同窗

  用完午膳,纪安就正式入学了。他的位置在东边靠窗的前排,一张红木桌椅,右边堆了一排书籍,抽屉里放着笔墨纸砚和一个背包。

  纪安在这儿认识的第一个同窗就是班上的管干许茂,管干相当于现代的班长。纪安一进学斋,许茂就被书院里的斋长叮嘱过了。为此,徐茂对着纪安很是热情,带着他熟悉环境。

  徐茂比纪安大一岁,是武定侯府的庶子。他长得斯文俊秀,待人亲热而不显俗气,很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他在班上人缘很好,瞧着纪安是于堂长带着进来的,又问得姓名,心中就对着纪安的出身知道了大概。

  对着纪安,徐茂细细的给他讲了夫子们教的文章和一些书院常识,还给了纪安一本册子,告知他这是书院学子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纪安对着书院两眼摸黑,有了徐茂帮着,很快熟悉了周边。

  趁着下午的讲课还有半个时辰开讲,学子们都到了,徐茂拉着纪安去了和自己相熟的学子们中间认人。纪安刚刚受了徐茂的照顾,自然是推辞不过,再说他也想趁机多认识认识同窗。

  还未等他们过去,其中一个身着宝蓝色提花袍子的少年冷笑的朝着徐茂说道:“徐茂,你这又是扮好人吧。哼,这学堂什么时候成了你家的,你倒是很会以主人自居啊。”

  徐茂瞧着少年,脸色不变,好似前面的故意找茬的少年是爱胡闹的亲人,脸色带着一丝无奈一丝包容,略带歉意的对着纪安说道:“纪贤弟,让你见笑了,姜曜心地纯善,脾气心直口快,对我有些误解,让你见笑了。”

  纪安一听,心里对着眼前的少年有些无语,这是多二啊,大庭广众之下,不管有什么理由,这么的咄咄逼人,出口伤人,只会显得他自己的刻薄无礼。对着徐茂是不会有什么伤害的,瞧着少年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周围的人面上不显,可对着少年的眼神里倒是有些轻蔑。

  加上刚刚徐茂慷慨大度的一席话,两人高低立见,周围人对着徐茂眼里大部分都是同情。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让周围一边倒的站在徐茂这边,只有两种可能,徐茂很优秀很完美很让人信服,第二种吗,就是徐茂很会装很有城府。可不管哪一种,姜曜如此做法却是浅白的让人厌恶。

  纪安还未说什么,一个略带沙哑像公鸭叫唤的声音响起:“姜曜,你别欺人太甚。自己无才无德,比不过徐兄就处处和他作对。有本事你别私下里嚷嚷,等下次小比的时候,咱们文章底下见分晓。你敢不敢啊?”

  说话的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少年,只是眼睛明亮,因为激动而显得脸色潮红。少年的话一出,周围倒是有附和的声音响起,让姜曜脸色越发的难看,衣角下的拳头越握越紧。

  他冷哼的说道:“我怎么不敢,就怕徐茂到时是又不见踪影,说我胜之不武。临阵脱逃的胆小鬼,有什么资格作为一班之首。”

  徐茂脸色也有些难看了,不过很快面上有些难言之隐,欲言又止的模样。果然,有人见不过,跳了起来,对着姜曜说道:“你神气什么,要不是你使了手段,让徐管干没有参加小比,这头名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姜曜瞧着说这话的人,眼睛里冷的能冻死人,一字一句的说道:“我敢指天发誓的说如果我使了手段就让我不得好死。你敢保证小次小比之时,他定能胜我?如果不能,你待如何?”

  那人本想巴结一下徐茂,也有些打抱不平的意思。可要为这个和姜曜死磕却是万万不可能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文章各花入各眼,谁也不敢保证能得次次都能得第一名。

  姜曜此话一出,全场就静了下来,徐茂对着姜曜有些头疼,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说道:“姜曜,我从未说过自己的学问好过你,更未说过上次的事情和你有关,你如此的咄咄逼人是何意?”

  姜曜瞧着徐茂发怒,姜曜却是半点不惧,开口说道:“简单,只要你与我比试一场,输了,以后我遇着你退避三舍,执弟子礼。赢了,你就让出管干之位,让

  有能者而居之。”姜曜眼睛直视着徐茂,语调平平,语中的笃定却越发显得他自负极深。

  徐茂气势不减,对姜曜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退让,声音带着些许高音:‘姜曜,

  看在同窗一场的份上,我原先不想与你争执,可你处处为难,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下次小比见真章。诸位同窗,你们给我做个见证,下次小比谁能夺得案首,谁就是咱们甲班的管干。”

  姜曜得了想要的答案才回了自己的座位,不再出声挑衅。徐茂有些歉意的对着纪安说道:“纪贤弟让你见笑了,愚兄不才,平日招惹了是非,倒是累了你了。”

  纪安忙道:“徐大哥,你别这么说,我初到此地,万事不熟,得你热心帮忙才不至于乱了分寸。我感激尚来不及,怎么会有其他想法。”

  徐茂瞧着纪安说话滴水不漏,也不再说这件事情,和纪安交代了几句,就回自己桌位了。和姜曜的对峙,徐茂直觉总有一些地方不对劲,他要好好的盘算一下。

  纪安心中理了理刚刚的事情,有些感叹,果然到哪儿也避不开纷争。一个管干之位都能引得这群人针锋相对,不得不休。徐茂和姜曜刚刚的一场争辩,倒是让纪安瞧出这个班的人小心思太多。

  纪安细细的观察,班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的。一种就是整日手不释卷,眼不离书的书呆子们。刚刚的纷争吵闹,这些人就好像听不见似得,半点也不参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而另一种又分为两类,一是如他这样的勋贵子弟,虽然是家中庶子,可举止投足之间礼仪规矩尽现。一如跟在勋贵子弟后头的附属学子们,虽然没多那种为奴为婢的卑躬屈膝,可也看着旁人的眼色行事。刚才的争辩大部分是他们在其中捣乱起哄,让徐茂和姜曜下不来台。

  纪安一来就瞧了一出戏,不可谓不感慨,想到纪老太太说的话,调整了心态。这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净土,他生来就在个名利圈里,要是不思进取,终究只会是旁人的往上爬的踏脚石。

  这个时候,纪安把学院当做桃花源的假想已经在一场争辩之后烟消云散。更加激起了纪安好好用功,低调做人的动力。只有积累了自己的实力,才能在纷扰中挣得自保之力。

  下午的讲课的讲书是位头鬓稍稍有些发白的老者,他的课说的并不生涩难懂。纪安在侯府已经学了不少,可那些都是他自己的理解,有些局限,在这位讲书的口中却变得有趣深奥,纪安听得津津有味,连下课了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身后的少年对着纪安很是好奇,大大咧咧的对着纪安说道:“喂,你去不去练武场啊。听说今日学院专门请了京郊的总把头带着人来给教我们练剑哎,好多学子们都去,你要不要去啊?”

  纪安瞧了瞧四周,发现没旁人,指着自己说道:“你在和我说话吗?”

  少年这才想起来刚刚的称谓很不礼貌,不过却装作不在意的说道:“就是你,我叫顾詹,你叫什么?”试图告诉纪安他真不是故意不叫他名字的,而是真的不知道。

  纪安也没介意,介绍道:“我姓纪,单名一个安。”

  顾詹一拍脑袋,对着纪安说道:“哦,你就是那个嫡子变庶子的倒霉鬼啊。”说完顾詹忙捂住了嘴吧,睁大眼睛,一副懊恼的恨不得打自己一顿才好的模样。

  纪安瞧着这位说话很是好笑,这么直白单纯的孩子到底是谁家养出来的,隧起了

  逗他的心思,故意点头道:“对啊,我就是那个倒霉鬼。”

  顾詹挠头挠脑的有些着急的解释道:“纪安,那个,我是说你……”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顾詹急的脸越发的红了。

  纪安心里好笑,装出一副黯然失色的模样,对着顾詹表现出一副:你什么都不用说,我都知道的样子。瞧着顾詹越发的着急,心里大大的感叹,果然,这才是少年该有的天真和善良。

  会为了自家戳到了旁人的痛脚而显得手足无措甚至很是愧疚,尽管这个人并不是太过的相熟。会为了在旁人面前无意揭穿了他人的隐私而心虚气短还没有学会世俗的厚脸皮。

  而顾詹心里则是特别的故意不去,他也是在家听闻自己姨娘说京城各大八卦的时候才听了一耳朵。心中还曾经觉得有些同病相怜,当然他姨娘可不比纪安的亲娘是做正妻休了再成妾的。

  他姨娘是府里的大丫头,只不过,在他十三岁之前,虽然是庶出可却是唯一的男丁,他爹把他作为世子养着,觊觎厚望。但现在他有了嫡子弟弟,地位一落千丈,世子之位也变的遥不可及。

  所以,心中甚是觉得他和纪安很能感同身受。

  这么一想,顾詹心里越发的过意不去,直接低头认错道:“对不住了,我这人说话不禁脑子,刚刚真不是有意的,只是,只是觉得你和我有些同病相怜,才脱口而出的。”说完,又觉得自己说错话了。

  纪安瞧着顾詹挺有诚意的,忙说道:“没事,顾詹,我不是小气的人,怎么会为了你的无心之语生气呢。对了,你刚刚说的练武场是怎么一回事啊,我刚刚来学院还不清楚。”

  顾詹瞧着纪安不计较还给他台阶下,心中大发好人卡给纪安。感叹道纪安的心善大度,下决心要和纪安成为好友。当然,多年后,顾詹直恨自己当年的有眼无珠,他当年怎么就把纪安这个披着羊皮的狐狸看成懵懵懂懂的小羊羔了?误交损友,误交损友啊!

  随着纪安的问题,顾詹细细的给纪安解释道:“学院里不仅崇文而且尚武,每过半旬就会请在朝为将或是解甲归田的有名将士来练武场和练武堂教武艺授兵法。这次是请了京郊总兵过来,听闻带了不少悍将过来,指点学院中学子的武艺。我对读书兴致不大,倒是武艺尚过的去,所以,才想去瞧瞧,要是能得了总兵的另眼相待,指点两下总是好处多多的。”

  纪安听着才明白是这么回事,他的武艺就是三脚猫功夫,并不是很拿的出手。被顾詹这么一科普,立马来了兴趣,说道:“顾詹,练武场在那儿啊?我也想过去看看。”

  顾詹本来还想着没人陪着去呢,一听立马来了精神,直接拍胸脯表示:“纪安,你就跟着我吧,到时候在我身边,我带你熟悉一下练武场。咱们没事,以后还能去比划两下子。”

  班上虽然有勋贵之家的孩子,可走的多是文人才子的路线,习武的很少,愿意大庭广众表现自己武艺的更是少之又少。于是,瞧着纪安有兴趣,顾詹立马决定就算纪安没什么武艺,他也要好好的传授,找个志同道合的同窗他容易吗?

  于是,顾詹和纪安就去了练武场。

  ☆、邻居

  去的时候,纪安兴致勃勃,信心满满;回来的时候,纪安是被顾詹拖着,垂头丧气如漏了风的气球般半死不活。顾詹小心翼翼的在心里想着怎么安慰纪安,他实在没料到,看着对武艺有兴趣的纪安,连一石的弓都拉不开。早知道这样,他一定不会提议去射箭的,更不会提议下场去比划两下子的。

  纪安大部分的体重都压在了顾詹身上,瞧着顾詹架了他大部分的重量还像没事人一样,心中更加的不服气了。明明和就比他大一点,拉的却是大弓,射得却是远距,准头却是百中。他累死累活之堪堪拉了一石的弓箭,不说膀子上的酸涩难忍,就是身体也都有些脱力了。哪还像顾詹那样活蹦乱跳,刚刚拉弓射箭就好像吃饭喝水那样简单。最最重要的是,他拉开了弓,却射出了一条抛物线,直接脱靶。

  然后,他不死心的和顾詹一道比划了两把,实在是从外在到内在的又完虐了他一次,让纪安直叹上天不公平,为啥要给他身边来个这么一个武功达人,让他这个小身板如何有继续练武的勇气啊。

  顾詹今日瞧过纪安的身手随后就过了把为人师的瘾,好好的指点一下纪安的武艺。纪安第一次和人比划武艺,心中自然是既期待又兴奋的。他想的倒好,拉弓比的是力气,顾詹占的是体力的上风。可手脚功夫却是拼的是技巧与经验,他应该能过上几招,好歹捡回一下脸面。

  可惜,四招,纪安就败给了顾詹。要说明一下,顾詹出于礼貌还先让了三招,实际上顾詹一出手就击败了纪安。把纪安打击的不行,原本以为三年的苦练好歹能算得上有些身手了。可在顾詹这样同辈人中,一招都打不过,还谈什么其他人。

  纪安去了一趟练武场就把脑子里成为独孤求败那样的绝顶高手的没梦打的烟消云散。顾詹和纪安很是投缘,瞧着纪安那耷头耷脑的丧气样,心中过意不去,就自告奋勇的送纪安回住所。

  一路上,纪安哼哼的有些气不服,看着顾詹眼睛中直放飞刀。顾詹瞧着好玩,原本以为纪安是个循规蹈矩的贵公子,没曾想还有这么直来直往的一面。顾詹想想说道:“纪安,其实今天你那几招还是不错的,以后,你就跟着我去练武场习武。我教你怎么对打,习武如果不和旁人演练,自己苦练再多也提升不了多少。你觉得如何?”

  纪安瞧着顾詹真诚的小眼神,忽然觉得这一路上对着顾詹有些过分了。忙摆出笑来说道:“行,顾詹,兄弟我以后的武艺就全靠你了。”

  两人刚刚进了院子,顾詹就兴奋的说道:“纪安,你竟然和我住一个院子。咱们真有缘分,哈哈,以后你去用膳正好叫上我,省的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没人陪着。”

  纪安带着顾詹进了屋子,常德他们早已经离开,屋子里布置齐全了。顾詹坐在椅子上,纪安瞧着茶壶里的水都冷的。好在这天气热,纪安就就着冷水给顾詹倒了一杯,又找出几个梨子和一盒糕点出来。

  随着纪安拿出吃的,顾詹的眼睛就亮了,等瞧着梨子,顾詹就乐了。也不客气,拿了一个,用水冲洗了一下就“咔吱”一声,咬了一口。等一口吃完了,高兴的对着纪安说道:“好兄弟,这贡梨才刚刚上京没多久,我都盼了好多天了,可惜家里的弟弟喜欢吃,我就得了一盘子早就没了。今天可沾了你的光,又吃上了。”

  这梨子是纪老太太给他送了一篮子,好像是宫里皇后赏赐到府上的。纪老太太作为府里的老祖宗,自然是得了不少,除了用些炖糖水,纪老太太都给纪安送过来了。

  瞧着顾詹喜欢吃,纪安也不小气,留了几个自己吃,剩下的小半篮子都给了顾詹,说道:“瞧你这么喜欢吃,我这儿还有不少,给你拿些过去。”

  怕顾詹不肯收,纪安故意说道:“你也不准小气,有什么好吃的赶紧给本大爷送些来尝尝。要是没有,那你可就得给本大爷做牛做马了。”纪安故意学出的纨绔小霸王的调调逗乐了顾詹。

  顾詹吃着梨子,一笑岔了气,半响才说道:“纪安,你太好玩了,你这个兄弟我交定了。以后,你我就是兄弟了,在书院,旁的不说,要是谁敢欺负你,谁就是和我过不去,我一定打得他满地找牙。”

  纪安听着一本正经的说道:“学院规定,在院内打架斗殴是要严惩不贷的。我们是品行兼优之人,怎么能这么的不君子呢?不妥,不妥!”

  顾詹瞧着纪安的模样,笑得更厉害了。

  两个人逗乐了一会,纪安这才知道顾詹就在他旁边的那间屋子。为此,纪安趁机问了问院子里其他的邻居。

  顾詹直接开门见山的给纪安一一介绍,院子里除了纪安和顾詹,一共还住了三个人。分别是徐茂,姜曜和刘忠。

  纪安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今天徐茂和姜曜闹出的那么一场,不管什么原因,至少他们两个是摆明了无法和平共处的。现在他们和自己又住在一个院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他弄不好就会卷进他们的是非里去。

  顾詹瞧着纪安的表情,差不多猜到纪安的心思,忙说道:“纪安,你也别担心了。其实,徐茂和姜曜人都挺好的,我以前没来书院之前和他们都认识。徐茂虽然城府深些,可为人还算磊落;姜曜脾气不好,心气高些,心肠却是不坏的。”

  纪安听顾詹这么一说,心里有底了,问道:“既然如此,他们怎么会闹了起来?”

  顾詹瞧了一眼外面,叹了一口气道:“姜曜是保定伯的庶长子,一生下来生母就过世了。他是跟着嫡母养大的,他家嫡母无子,按理他为长子又养于嫡母身边应该被立为世子的。可惜,他爹宠爱一名贵妾所出的幺儿,想立小儿子为世子。他嫡母自然是不愿意,他爹就拖着,说要等自己过了四十无嫡子出生才考虑世子之事。实际上,保定伯今年才三十出头,待过上七八年,他那小儿子刚刚十来岁,也是有一挣之力时候了。他嫡母无法,就送了他到书院读书,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另寻助力。”

  :“那这又和管干之位有什么干系?如姜曜这般处境,不该广结善缘,多多交好同窗好友吗?他这么急吼吼的为着管干之位拔剑出鞘,只会让人觉得他私心甚重。”纪安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

  顾詹一愣,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纪安,声音有点大的反问道:“难道你不知道做满了三年管干,就有可能被直接举荐入朝为官?再不济,也可得一次书院设座入内的机会。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在,管干之位历来都是能者居之的,哪次不是一番龙争虎斗啊。”

  纪安傻了眼了,他可没打探到所谓的管干还要这样的用法。纪安只好解释道:“我以前身子骨不好,多年只在内宅呆着,这次来书院是第一次离家哪里能知道这些。”

  顾詹一想也是,也没盯住不放,而是细细的解释道:“管干之位,能做满三年的的人,极为出色的会被学院直接推荐给朝廷为官。学问出色的,也可在每三年中,书院设座中入内。书院设座之时,来交流宣扬文章学识的都是天下有名的大儒,如果抓住机会得了他们的青眼成了他们的亲传弟子,以后的仕途也是有保证的,就是有人不喜做官出仕,也可在书院留职。你可明白了?”

  纪安点点头,原来管干之位就是一种能力和捷径的代表,怪不得这么多人争破头要抢呢。

  顾詹头一次碰到这么没常识又是被自己认定的朋友,心里憋着一肚子八卦终于有机会出口,又说道:“姜曜想用管干之位证明自己的优秀,一入学就虎视眈眈的。可惜,徐茂也有心相争,两个人本来还客客气气,保持明面上的和睦。可没想到就在第一次小比的时候,徐茂被人下了药,闹了一天的肚子,没能出席比赛。最后,姜曜成了头名。有好事的人说,瞧见姜曜曾给徐茂下了药。最后,虽然因为没有证据事情不了了之,可管干之位还是给徐茂得了。”

  纪安听着徐茂和姜曜的恩怨,心中则是思量,若是按谁最后获利谁就是凶手推算的话,那徐茂恐怕也不干净。可这事情他能看得出,旁人也应该能瞧得出,这不应该这么一面倒啊。

  纪安问道:“就算这事情真是姜曜干的,可无凭无据的,也做不得数。怎么徐茂就能得了管干之位了呢?”

  顾詹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姜曜他当时不知道怎么了,知晓流言的时候直接找上了徐茂揍了他一顿,正好被于堂长瞧见了。于堂长认为姜曜对于同窗没有仁善之心,私心过重,不适合担任管干。而徐茂不仅不计较姜曜的冒犯,还代为求情,实在是品行尚佳。于是,就让徐茂做了管干,姜曜从此以后就恨上了徐茂,处处跟他作对,事事针对于他。”

  听了这么一耳朵八卦,纪安心里直感叹,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到那儿都少不了勾心斗角啊。这事情怎么会这么巧,太巧了,纪安是不相信事事如此凑巧。与其相信那发生不到百分之一的概率,还是剩下些时间直接去查查,寻些蛛丝马迹,说不准就能解开谜底了。

  纪安心中如何想的,也只是想想,听人家的八卦无事,要是掺和进去了才是真傻。他想想,问道:“顾詹,你说了半天,还没说最后一个人呢。那刘忠是个什么样的?”

  顾詹撇了撇嘴,没什么兴致的说道:“他啊,出生于平江伯府,因为他亲娘是武定侯一个庶出叔叔的庶女。因为这层关系,刘忠一直以徐茂马首是瞻,学问倒是不错。”

  纪安听了顾詹的介绍,对着自己的知道了个大概,两人又一道说了一会学问,顾詹就拉着纪安去食斋用饭。

  食斋在有别宅的前方不远处,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学子。食斋的规模有限像现代的食堂,不过,场子没有那么大,桌椅布置更为显得古雅一些,上档次一些。

  顾詹和纪安都不是会亏待自己的户,两个人要了不少的菜。纪安尝了尝,意外的发现,味道竟然不错。

  ☆、老乡

  回去的时候,纪安和其他的三位邻居碰面,微笑着打了招呼。徐茂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姜曜也没有了第一次见面的尖锐,很是和气的和他说了几句话,大意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找他。让纪安一度以为他下午瞧见的那咄咄逼人,刻薄尽显的姜曜是错觉。

  至于没存在感的刘忠,果然和徐茂一道,不怎么和他说话。

  顾詹瞧着直爽,可却对着旁人保持三分客气,一点也不见刚刚和纪安的自来熟。纪安细细瞧着,差不多要自恋的以为顾詹对着他这个认识不到半天的人,比其他住了近一个月的邻居还要亲近些。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顾詹知道自己是个直肠子,和徐茂这样九转回肠的比不了。想要不吃亏不参惹是非,只能奉行算计不过避的过的原则。而姜曜脾气和他又和不来,顾詹虽然是庶子可也有少爷脾气,为此,两人也只是泛泛之交。如此,顾詹在院子里一直是独来独往的。

  而之后在书院的日子纪安慢慢的和顾詹成了好友,两个人每天结伴而行。徐茂倒是想来和纪安套套近乎,瞧着顾詹和纪安慢慢的抱成一团,也就歇了这个心思。

  纪安的字写的不错,书也都看的差不多。而且依着他的眼界和阅历自然是要看得深一些。虽然还没小比过,纪安不太清楚自己在同窗中的实力,可瞧着顾詹星星眼的称赞,纪安觉得他一个是个及格以上的学子吧。

  顾詹就不行了,只对兵法布阵感兴趣,一说到诗词文章就想打瞌睡,好在他武功极好,差不多可算他们这届里最为出色的。纪安知道后,好歹找回被顾詹打回的自信,果然,他说他三年苦练,怎么也不能一招就败啊。

  纪安这个时候选择醒忘记,顾詹也是比他大两岁,且只是同辈中的佼佼者,还未算算其他。

  如此,本来已经对武艺不抱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练武天赋的纪安又重新燃起了武林高手的美梦天天糖衣炮弹的拉着顾詹陪练。顾詹起先是兴奋的,可纪安的小身板不说如他这样强健就是正常少年也略有不如。顾詹和纪安比划的时候提心吊胆,就怕一个不小心把纪安给打伤了。放水的结果就是,纪安自我感觉他的武艺进步神速,已经能从一招变成三招了。

  顾詹瞧着也不敢打破纪安的美梦,于是乎,纪安一直到遇到某人才知道自己的好哥们一直在武艺这块安慰自己呢。不过,现在,纪安是信心大增。

  一晃半个月过期了,纪安在书院日子过的很是惬意,上午听课,下午练武,一天的日子过的很快。而且,纪安时常被讲书夸奖,心情愉快之下,还长了几斤肉。

  傍晚,纪安正在屋子里做一篇文章,顾詹一个劲的冲进来,大喊道:“阿安,阿安,我刚刚听到一个消息。”顾詹的脸色特别激动,恨不得吼出来才能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纪安手一歪,写了大半的文章上晕开了一朵大大的黑色墨汁,纪安眼睛一斜,顾詹也瞧见了自己闯祸了,忙讨好的上前说道:“阿安,你别生气,我这不是高兴吗。你知道我们书院一个院要来的讲宾是谁吗?”说着,顾詹的声音有变激动了,眼睛亮的就如两个一千瓦的小灯泡似得。

  纪安心中一叹,自己写了半天的文章白费了,嘴里却是有事不乐意的说道:“是谁啊?不就是那些个大儒名臣,来再多的讲宾,一给你讲《诗经》你照打瞌睡不误。”

  讲宾是三明书院的特意邀请的博学之士来给学子们讲课解惑,能被书院请为讲宾的无一不是当时大儒或者名臣功勋。明正书院虽然没有明山书院和明思书院那么声势显赫,可作为一座培养了众多人才的官办三大学府之一的学院,请的讲宾很是有来头。

  所有,纪安一点都不好奇会是谁来,讲宾一个月才来几次,还是大课堂教学,几百个学生一起坐在底下听课提问,讲宾就是再讲得好,又能抵多少用。在前世,谁也不会因为几场讲座就能考上大学,纪安觉得他还是老老实实的看书写字比较实际一些。

  顾詹瞧着纪安兴趣不大,有些不乐意了:“怎么会?如果是这位说课,我就是用竹签把眼睛撑起来也不会睡的。要是我能和他说上话,哪怕一句,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着顾詹那脑残粉的模样,纪安起了一地鸡皮疙瘩。顾詹平时可是爽朗的很,一时间说出如此煽情的话,肉麻的纪安差点没忍住,抖抖肩膀,想到前世追在各自男神女神后面的要死要活的粉丝,再瞧瞧眼前,纪安不得不承认,偶像的魅力是无穷啊。

  被顾詹这么一打岔,纪安来了兴致,问道:“阿顾,那位讲宾到底是谁啊。能让你如此推崇备至,恨不得供起来的模样。我们书院里,别的或许没有,可名儒名士也是少的。我怎么没见着你这么激动,难得这位派头名声比他们还大?”

  顾詹本来想吊吊纪安的胃口的,可心里有又被蚂蚁咬似得挠心挠肺的想把这个消息和别人分享。如此,也顾不得先前显摆的打算,忙说道:“自然,崔玄那可是我朝第一才子。”

  :“崔玄?那是谁啊?”纪安一听,没听过啊,不过很耳熟。以前肯定有人在他耳边念叨过。纪安从来了这个世界一直养在内宅,读书习字都得偷偷摸摸,更何况外面的事情是半点摸不到的。

  到了书院,他也不过才不到半个月,堪堪认识了大半学院的讲书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是没听过崔玄此人的。

  顾詹差点尖叫起来,瞧着纪安好像是从哪个八爪国旮旯里出来的。眼睛里透着责怪,好像在说你怎么可以不知道崔玄,不知道崔玄,不知道崔玄的怨念。

  纪安有些尴尬,低下头来,哈哈的笑了一声,不敢直视怨念过重的顾詹。

  顾詹看着纪安茫然兼不好意思的模样,不死心的问道:“阿安,你真的不知道崔玄是谁?真的不知?”

  纪安特别无辜而诚实的点了点头,然后,顾詹泄了气,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瞧着纪安。慢慢的抱怨道:“阿安,我觉得你一定不是生活在京城十几年的人,崔玄也不知道,幸好是给我知道了,要是你在旁人面前如此,旁人说不准会以为你对崔玄先生不满呢。”

  被顾詹如此一说,纪安被勾起了兴趣,忙问道:“那崔玄是何等人,你也知道,我身子骨不好,我姨娘不愿意我读书伤神,也不许旁人提有关读书的事情,虽然我在京多年,可这些事情,我知道的不多。”说着倒是有些惆怅了。

  顾詹一想也是,一看纪安有些苍白的小脸,立马有些心疼了,正好他也无事,就准备和纪安简单的说一下。

  :“崔玄出生定国公府,是定国公嫡子。从小就天资聪颖,不到十二岁已经是秀才了。这在京城权贵之家已经是少有的俊杰,而之后,他更是以十五岁之身得中状元,三元及第。这样的天资文采,大秦开国至今也就他一人而已。”说到这个,顾詹一副有荣乃焉的模样,好似那些荣耀有他参与一般。

  纪安听着点点头,三元及第,果然很了不起,文曲星下凡也就那样了。

  顾詹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这还不是让我最佩服的地方,崔玄中了状元之后,并没有进翰林,当时匈奴犯边,边关告急。崔玄金殿请缨,甘当先锋,率五千精兵远赴边城。朝中议论纷纷,上书直言崔玄黄口小儿,只会纸上谈兵,要皇上收回成命,不要白白牺牲了将士们的生命,误了国家大事。崔玄以迅雷之势,从匈奴后方包抄,烧了敌军粮草,使敌军止步不前。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领亲兵乔装打扮,混入敌军,一举刺杀了敌军将领。敌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我朝旗开得胜,凯旋而归。”说到激动处,顾詹手舞足蹈,兴奋莫名。

  纪安听了有些羡慕,这丫的还是人吗?文能连中三元,武能驱敌卫国,这人生来是给他们羡慕嫉妒恨的吧。不,应该是给他们仰望的。纪安暗自里庆幸了一把,好在他没和崔玄生一个时间段了,不然,还不得被这个“传说中的孩子”给压成渣渣了。

  顾詹越说越起劲,说的唾沫横飞:“崔玄回朝之后,才得知自己老父定国公病危。皇上还未有赏赐,就有大臣诬陷崔玄通敌卖国,崔玄被下了大牢。定国公忠心为国,听此恶耗,吐血而亡。好在苍天有眼,此奸臣府中有忠义之士,不齿他陷害忠良,偷出了此奸臣于敌国勾结的证据以证崔玄清白。可惜,崔玄听闻定国公身亡,痛不欲生,于国公府内闭门谢客,吃斋守孝。皇帝感念他赤胆忠心,特意赏赐了崔玄一枚龙佩。崔玄守孝三年,潜心学问,悟出了道,守孝结束在我们书院开堂设座,传授所悟之道。天下有学之士为之震撼,虽然崔玄之说争论纷纷,可无人不感叹其才华其天资之高。”

  纪安听了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不是妥妥的主角光环吗?果然,他一开始就不应该问的,好丢人啊,自己两世为人恐怕也比不上人家的小手指。纪安觉得自己的玻璃心被打击了,好羡慕啊。

  顾詹说的口干舌燥,纪安也听明白了。难怪崔玄能得了顾詹的喜欢,这样的人物,要是没人崇拜那才稀奇呢。

  纪安忽然对着要来的这位讲宾有了期待,这么惊艳才觉的人,他可要好好瞻仰瞻仰。

  顾詹瞧着纪安的神色,心中得意,就知道知道了崔玄先生的事迹后,没人会不震惊。他第一次听闻的时候,可是兴奋的半夜没睡得着觉。要不是明正书院的山长是崔玄的师傅,恐怕他还不一定来呢。果然,当年选择这个书院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对了,阿顾,崔玄之说是关于什么的?”纪安忽然有了一种知道的冲动。

  顾詹挠挠头,有些脸红的说道:“我也不大清楚,不过,我先生说过,好像是什么知行合一,哦,我记起来了,好像有这么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纪安楞了楞,这怎么这么耳熟啊?难道他遇到老乡了?

  ☆、15·逛街

  顾詹瞧着纪安楞在那儿,以为是崔玄的事迹震惊了纪安也没大惊小怪,反而生出些惺惺惜惺惺的感觉。他就说嘛,只要是人就不会不对崔玄生出敬仰之情。

  纪安回过神来,朝着顾詹问道:“阿顾,你知道书院里有谁有崔玄写的论著吗?我想借来看看,刚刚你说的那句,我觉得十分的精妙。”纪安想看看这位到底是不是老乡。

  虽然,他还不确定要不要和崔玄来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总不能知道了这么一个疑似和他一样的人而忽略不管,所以,他打算找了崔玄的著作来看看。

  顾詹听着纪安这么问忙说道:“我记得徐茂那儿就有一本,你要是想看倒是可以找他借。对了,姜曜也有,本来我也有的,可被人借走了。你知道我对这些不太感兴趣,看书的时候愣是背下一段,后面实在是太深奥了,我一看脑子犯晕,就没细瞧。不过,你学问这么好,差不多能看懂的。”

  纪安一听,起身走到门口朝着徐茂的屋子看去。顾詹知道纪安和徐茂并没有什么交情,怕他面子薄不好意思开口借书,先着纪安踏出门外,笑着说道:“阿安,你等等,我和徐茂比你熟,我给你去借。”

  说完,也不等纪安招呼,就手脚麻利的去了徐茂的屋子。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拿了一部书籍过来。纪安也没客套,拿了就坐下看了起来。

  半响,纪安心情有些复杂,他在现代没细瞧过心学。可在高中的政治课历史课上也知道个皮毛,这部书写的是有关心学的东西,可又有很多崔玄自己的见解,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妙,依着纪安现在的文学水平还不一定能瞧懂一些深奥的部分。

  拿到书籍,纪安倒是不敢确认这位是不是老乡了。毕竟,心学虽然是王阳明创造的。可在这个架空的朝代,已经没了元明,这学说换一个人悟出也不是不可能。

  纪安心中拿不定主意,虽然崔玄那一身浓浓的主角光环挺让他眼热的。可这也不代表崔玄就应该和他一样,是穿越的。世界之大,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就算崔玄百年难得一遇,也不是没有这个概率。

  顾詹瞧着纪安沉思,也不去打扰,看着天色已近晚了,自己去了食斋等回来的时候还体贴的给纪安带了晚饭和一个西瓜。

  纪安闻道饭香才记自己肚子还是空的,忙放下书,对着摆饭的顾詹谢道:“阿顾,还是你最好,不然,今天我就得饿肚子了。”

  顾詹笑笑,略带得意的对着纪安说道:“那是,也不看小爷是谁。你这么瘦,要是再饿着就该风一吹就飘了。阿安,我瞧你也太瘦弱了,男子汉大丈夫,就该像我一样身强力壮。所以,你得多吃些饭菜,长得壮壮的。哎,每次和你吃饭,我就觉得自己是个饭桶,一顿能吃你一天。”最后一句话,顾詹说的哀怨至极。

  纪安也知道自己比同龄人瘦小很多,脸色还有些发虚,他也想多吃些,可胖子也不是一天就能吃胖的。他的胃口就那么大,每天已经拼命地吃了,每顿还是只能吃到顾詹的四分之一。

  为此,每次两个人吃饭的时候,顾詹总是觉得自己像个饭桶一样,太有损他的形象了。搞得每次瞧着纪安吃那点猫粮总是两眼盯着,恨不得让纪安再多吃一些。

  纪安果断的转移话题,指着西瓜说道:“阿顾,你这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书院里还有西瓜卖吗,我怎么不知道?难道是你家里人送来的,这个时候西瓜好像快没了吧。”

  顾詹拍了拍西瓜,嘴里一乐:“这是我在书院门口前面买下的。书院周边有农庄,这些都是农庄里边的。因为靠着山里,温度比外面低,所以这个时候还有西瓜。农庄的老农们下晚的时候就会带着一些西瓜来咱们书院门口卖。书院悯恤他们生活不易,倒是不禁止,只是不能入内。我是赶巧了,要是再去迟一些,就没了。”

  :“农庄是没主的吗?不然,这些老农怎么敢私下卖农庄的东西。”纪安自己手里有一个庄子,自然知道这庄子里的东西都是主子的。里面一般是各自的仆人或是签了契的佃户,庄子上的一丝一毫都是得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拥有买卖。

  顾詹被这么一问,很高兴的说道:“这是山长的庄子,他为人最是宽和,对着下人也甚是宽容。这个庄子每年的租子都收的很少,像这些瓜果时蔬除了他家自己吃些,剩下的都给老农们自己安排。”

  纪安想想自己快要回府了,总不能空手回去,趁着这会,他对着顾詹问道:“阿顾,我们马上要回家了,我第一次离府这么久,想着回去要总不能空手而归。你上次回去的时候带了什么?这儿有什么特产吗?”

  顾詹脸色一僵,随后转了过来。对着纪安说道:“我考虑不周了,你第一次回府是要带些东西。正好明天下午我们无事就去山下的镇上转转,虽然来了快两个月了,我只听说过镇上的书画笔墨十分的不错,一直没去瞧瞧。”

  纪安看见了顾詹刚刚脸色的不自然,也不说做这个话题了,又说了一会话,顾詹临走前迟疑了半响。最后对着纪安说道:“你回去给你嫡母和弟弟妹妹们不要带吃的,最好是带一些笔墨首饰。这些东西不易做手脚,自然也做不起文章来。”说完,也不停留,就回房休息了。

  顾詹的话落在纪安耳朵里,纪安就明白,恐怕顾詹是经历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才特意提醒他的。不知道怎么的,想着整天嘻嘻哈哈,直来直往的顾詹有一天会因为一时的好意被冤枉被误解,纪安的心就失落了几分。

  第二天下午,纪安和顾詹换了儒生常服,穿了特意带着的寻常富人家少爷的衣裳出门。

  纪安十分的兴奋,这是他在古代第一次独自逛街。从来这个世界起,他有一半的日子都是在家卧室度过的。这三年来,除了陪着纪老太太上香参佛就是去参加了几次其他府上的红白喜事。平均下来,一年一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这次到书院,纪安一开始就打算自己好好逛逛,可一进书院他就忙着读书习文,交友练武,一时间倒是没生出出来逛的兴致。

  小镇靠在京郊,又离着明正书院不远,来来往往的人流量很大,镇上商铺林立,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还有不少小孩跟在卖糖人,卖冰糖葫芦的摊主后面跑,热闹极了。

  纪安就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得,对什么都好奇的紧。顾詹瞧着兴致勃勃,什么都要瞧上几眼才满足的纪安有些无奈。虽然他们不怎么出门,可纪安这个反映好像从监牢中放风似得。

  纪安可不管顾詹心里嘀咕什么,古色古香的街铺,来来往往的行人,让他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气息。一直以来压在心中的那些烦闷,那些不快,那些郁气都消散了许多。

  拖着顾詹,纪安朝着一间布行走去。他打算买上几匹布料给府里的女眷,再买些首饰基本就差不多了。至于他爹,他弟,他打算去古玩书画铺子去瞧瞧,淘一些东西带回去。

  周围的店铺有不少卖布的,生意都还不错,纪安不愿意和旁人挤着,直接找了一个人少的进去了。小二很是客气热情的把他们迎了进去,笑着说道:“两位客官,您二位要些什么。我们店可是百年老字号,布料款式质地都是上上之选。保管二位客官买的称心如意。”

  纪安瞧着店里不是人少,而是根本就没人,忽然有些后悔。他在陌生的地方买东西一般奉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跟着大众走。要是物美价廉,他自然高高兴兴。要是价高货低,有着一众人跟他一起损失,他也是能很快找回平衡的。

  他刚刚实在是走路走累了,想进店歇歇脚,才找了冷清的店面。可也没料到这么冷清,毕竟明天书院休假,好多学子和他们一样都来镇上逛逛。而这么大的人流量都没什么人光顾这家,纪安心里就有些嘀咕了:不会是进了黑店吧。

  小二引着他们到了柜上,掌柜的是一名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男子,穿着藏青色起花棉绫长袍,头发没有像别的商人一般用四方巾戴着而是用一根木簪子昝发。肤色苍白中透着一丝病态,斯斯文文的,浑身上下不见半点商人的市侩和铜臭,而是隐隐透出一种书生气出来。

  纪安瞧着掌柜这般模样,暗自想到,难道就是因为这掌柜太年轻,太书生气所以才致他的铺子门庭冷落,冷清至极。

  小二难得见有了客人,瞧着穿戴就知道出生富贵。立马有眼色的抱出两匹上好的软罗纱出来,掌柜的也开口说道:“两位,这是本店最好的布匹,此布质地柔滑细腻,轻如蚕翼,若纺制成罗纱裙,清风一拂,飘飘若仙,最是受年轻女孩的喜爱。”

  纪安看了看,发现布料轻薄,质地光滑,摸上去十分舒服。想着府里的纪芊语,就打算买上两匹给纪芊语,好歹也是他这个做大哥的一点心意。

  刚刚打算付银子,从外面就窜进来一个书生打扮模样的中年人,长着国字脸,面容刚毅,他一进来,伙计就脸黑了。掌柜的也握紧了拳头,脸上十分的难看。

  国字脸中年对着纪安大声说道:“公子万万不可买此铺货物,他家掌柜是个不愿赡养老母的不孝之人。你们若买了,可就助纣为虐了。且此等不孝不义之人所卖之物,也会脏了两位公子的手啊。”

  掌柜脸色涨红,大声说道:“马千,你欺人太甚!我这不欢迎你,你给我滚,给我滚。”

  别叫做马千的人却是轻蔑的瞧了一眼掌柜,眼睛里透着看低贱之物才有的鄙视和厌恶。他指着掌柜说道:“姓伍的,似你这等不孝不义所待之地,我羞于来也。如非瞧着旁人被你这道貌岸然之辈欺骗,我是万万不会来的。”

  店里的伙计可没有他家掌柜这么斯文,直接出口道:“你不就是那老姑婆的堂弟,想霸占我家掌柜的铺子,才处处拦着我家生意。和你那黑心肝的表姐一个样,不就是一个后母吗,欺负我们掌柜没了亲娘亲爹,端起了长辈的款,也看她配不配,也不怕折了她的福寿。”

  说着,对着纪安和顾詹笑着说道:“客官,您们挑好了,别理那疯狗叫唤。这人黑心黑肝的,说自己是读书人,都四十了,还没考中个秀才张狂个什么劲。这身儒生服怕是有三十年都没换下来过,真是不知羞。”

  马千听着脸青一阵,白一阵的,厉声道:“似你等腌渍货连给我提鞋都不配,何敢在此指手画脚。滚一边去,这儿可没有你说话的份。”

  伙计却是不惧他的,口中吐出一口痰:“呸”,说道:“你这样的人,要不是找上我们的铺子,我都嫌浪费口水。我可不滚,这可不是你的地盘,要滚也是你滚。”说着,拿了一条长板凳就举起了,要向马千打过去的样子。

  马千立马慌慌张张的往外跑去,伙计追到大门也没再出去,只是站在门口,瞧着马千跑得没了踪影,这才歇了口气,然后,伙计恶狠狠的朝地上砸了砸板凳,骂道:“什么玩意啊,我呸!”朝着空中做了个吐口水的动作。

  纪安和顾詹瞧了这么一场,两人相互看看,都是云里雾里的了。

  ☆、支招

  姓伍的掌柜瞧着纪安和顾詹的神情有些失望,心中估摸着这单生意又得泡汤了,虽然如此,他面上却没有半分怠慢,客气的招待纪安和顾詹。

  顾詹是个好事的性子,这回瞧着这么一出,脑子略略回忆了一下,就想起了听同窗提起这家店铺的事情。他对着纪安眨眨眼,纪安会意,两个人并没有要布匹就走了。

  伙计瞧着到手的生意又被搅和了,心中愤恨不已,但也知道不可迁怒客人,忍着气送纪安和顾詹出去。嘴里还说着:“客官慢走!”

  这么一来,倒是纪安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了。顾詹拉着纪安出来,找了个茶摊子两个人要了一杯茶就坐下了。纪安知道刚刚顾詹有话要对他说,一坐下就问道:“你刚刚给我眨眼睛怎么回事?”

  顾詹嘻嘻哈哈对着纪安说道:“我刚刚想起来了,这家店铺可是被人看做不详的。”

  纪安歪着脑袋,看了一眼顾詹,和纪安待在一起也有段时间的顾詹发现纪安这样是在问他原因。顾詹清清嗓子,低声在纪安的耳朵边上说道:“阿安,我曾听人说过,这家店铺的掌柜确实是个不孝之人。”

  纪安回想了一下刚刚见着那掌柜的模样倒是有些不信了,难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正好摊主给他们送上茶来,瞧着他们刚刚从布店出来,又听见他们这么说,忙说道:“客官,你们有所不知,其实这伍掌柜是好人啊。我当年是他家的下人,后来,他家败了,他把我们这些下人的卖身契都给了我们。我和我家的那口子在镇上也没个依靠,好在又遇到伍掌柜,是他给我们开了这么个茶摊子,我这一家老小才能糊口度日。”

  纪安瞧着这摊主是个中年人,衣裳洗的发白却很干净,刚刚和他们说话客气却不献媚。心中思考着他说话的可靠性,顾詹却是直白多了,有些气不服的说道:“我明明就听人说这家掌柜不赡养他家老母,让他家老母和亲弟过苦日子,自己去吃香得喝辣的,怎么他就成了好人了呢?你不是唬人的吧?”

  现在人不多,摊主苦笑两声说道:“伍掌柜是个苦命人,你们传的这老母亲弟却是后母和后母之子。伍掌柜性子倔,硬背着不孝,也不愿意去孝顺这对母子是大有缘由的。”

  顾詹来了兴趣,他忙问道:“哦,听你这么说,难道你知道这里面的难言之隐?”

  摊主苦闷的说道:“自然,我本就是他家旧仆,伍掌柜的家事自然是知道的。”

  瞧着纪安和顾詹都露出了兴致,摊主有意为伍掌柜解说一二,顺势就坐在旁边的小墩子上说了起来。

  这开布行的伍掌柜姓伍名乐,他家老爹伍老爷是前面伍家村有名的地主老爷。伍乐十岁没了娘,十三岁时,伍老爷续娶了一个秀才的女儿,就是马氏。马氏一进门,假惺惺的,装着对着没娘的伍乐很是照顾,私底下却是处处为难。伍乐还有个姐姐,比他大两岁,名叫月娘,是伍家村出了名的一枝花。她是个聪慧的,几次就识破了马氏,让伍乐提防她。

  而没多久,马氏有了身子,对着伍乐姐弟两个就更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了。不过,马氏素有心机,面上做的极好,人前总是表现出一副待他们姐弟视如己出的模样,人后却是克扣刻薄样样不落。

  伍乐当时读书很好,性子十分的傲,受不得这样的委屈,立马像伍老爷说马氏的不好。可周围的人都道马氏贤良,马氏再一闹一哭,抱着小儿子,伍老爷也就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

  伍老爷虽然没怎么罚马氏,可在月娘的哭诉下,也明白伍乐姐弟在马氏手上恐怕日子不好过。手心手背都是肉,何况这是疼了十几年的儿女,干脆把原配的嫁妆先给了伍乐,又积极的给月娘找婆家。

  等伍老爷千挑万选的找好了婆家,还未把女儿嫁出去,就被一场横祸夺了命去,伍乐本来准备考秀才也回去守孝了。本来,按照朝廷的家产分配,是原嫡最尊,理应分得财产的六成,加上伍老爷原本给月娘留好的嫁妆,马氏和她的小儿子只能得到伍家的三四成。

  马氏如何愿意,她恨不得所有的伍家财产都是她的才好。于是,马氏就生了一个毒计,说要给伍老爷上香参佛做百日,伍乐姐弟对着自己亲爹自然是孝顺万分的,哪有不愿意的。

  没想到,就在这一天,在寺庙之外,遇到了一伙恶人,月娘为了救伍乐被贼人砍了一刀,最后虽然保住月娘的命,可大夫却说以后月娘子嗣上或许会有些困难。

  伍乐虽然伤心,可他不是笨人,光天化日之下,这群贼人既不劫财又没恩仇,怎么见面会见面就下了死手,八成是被人指使的。伍老爷为人和善,并不与人结缘,伍乐长住在书院,也并不会得罪什么人,月娘更是待在家中足不出户,更招惹不到他人。

  这么一想,马氏就凸显出来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可伍乐还是从马氏的大丫头口里得知了这一切。本想请了族人把惩治马氏,可没成想马氏把那丫头灭了口,反而诬陷伍乐栽赃陷害于她。

  伍乐是小辈,子告母本就不合常理,可算一宗罪了,这下又没了确切的证据,族人们虽然没知道可能另有隐情,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准则,小惩了伍乐一回。

  马氏洋洋得意之下,更是把月娘不宜有孕的消息告知了她未来婆家,结果那家人家和十分不满月娘,想趁着月娘孝期,给自己儿子纳个二房以传宗接代。

  月娘知晓后直接去了退了亲事,去了庵堂修行去了。伍乐知晓后,找上马氏质问,却被马氏的堂弟马千一状告到书院,说其忤逆长辈,不孝其母,书院让伍乐回家思过,生生断了科举之路。

  正赶上当时外族来犯,伍乐直接去了衙门献上全部家产,说是为国出力。县官高兴非常,为伍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