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
作者:弦断秋风      更新:2023-07-16 07:12      字数:3682
  高澄勃然大怒,也不等高洋再耍赖,直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猛力一拽,就将他从滑溜溜的不锈钢台面上拖了下来。如果不是高洋好歹练过几手,在半空中及时找准了落地姿势,只怕要被哥哥如此粗暴的拖拽弄得摔个屁股墩了。

  “你这小熊孩儿,找揍呢!没事装死人很好玩是不?下次再让我看到你玩这个,打不死你!”

  高洋站稳身子,这才发现高澄的脸色已经铁青了,这绝对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真真正正为他刚才的行为光火了。仔细一想也是,如果从迷信的角度来说,和死人挨边儿的事情都不能沾,会给自己沾晦气的。只是哥哥居然也会有迷信的一面,这就让他很是意外了。

  海根斯虽然听不懂俩人的中国话,但是从高澄的愤怒情绪和动作就能猜出两兄弟是为什么起了冲突。他善解人意地出来调解,拍了拍高洋的肩膀,安慰道:“没关系,我这里有一些人体解剖过程的教学录像带,是平日里授课时候给学生看的,可以送你一盒看,整体的,局部的,器官的,肌肉和神经的,男人的,女人的,儿童的,老人的,全部都有。”

  高洋刚刚张嘴表示想要,可是高澄一个眼刀子狠狠地飞了过来,扎得他只觉得头皮凭空地刺痛起来,连忙摆摆手,尴尬道:“没关系,不需要,我刚才是开玩笑的。”

  高澄见他还算识相,这才从鼻子里重重地呼出一口气,不过还是继续冷着脸的,显然是在警告他接下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外人觉得他是个可笑的变态。

  海根斯先是带他们参观了小鲨鱼,乌贼,鱿鱼,海龟等海洋动物的标本,又给他们逐一看了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的标本。

  两人大开眼界,这才知道,原来比起这个地下室里的成品,摆在外面台子上的那条鳟鱼真的算小儿科了,只能算初级作品。

  不过,这些作品的特性,有个共同的特征,也就是全部剥掉了外面的皮肤,露出了内部的构造。有些是薄薄的切片,隔着灯光看,呈现为半透明状;有些则是从中间均匀分开成两半,和那条鱼一样,主要看内部的骨骼和内脏的结构。

  高洋忽然问出了一个傻傻的问题:“请问为什么要全部剥皮,是皮肤目前没有办法用塑化技术处理成功吗?”

  海根斯并没有因为他的提问太简单而流露出轻视和不耐烦,而是态度很和蔼地回答:“皮肤是可以同样塑化的,只不过不剥皮的话,就无法达到科教的目的。我制作这些标本的初衷是方便教学,让学生更方便更直观地观察和摸索人体内部的构造,血管和神经的分布走向,内脏的各种形态,甚至是病理,而不是像蜡像馆那样,制造一些供人花钱参观的蜡像。毕竟在医学院里,新鲜的尸体不常见,福尔马林液长期浸泡过的尸体,在解剖的时候总是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了塑化标本,情况就不同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如果制作类似蜡像馆里的那种东西,我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成品要比蜡像更有参观价值。可问题是,遗体的捐献者也是有尊严的,如果保留其皮肤,让其以生前的面目示人,这是一种不够尊重的行为。”

  高洋有些羞愧,为自己肤浅的猎奇心理感到羞耻。是的,没有几个人愿意自己死后还被人参观尸体,尤其是被别人指指戳戳,评头论足。不保留皮肤,也是对死者的尊重之一。

  不过,他还是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那么,这些用于医学研究的遗体,主要是什么来源呢?”

  海根斯回答:“在五十年代以前,主要是一些无主的无名尸,或者死刑犯,包括战争死亡的人。像二战末期,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枪决之后,尸体就被送到医学院解剖过的。

  其实在西方,解剖学已经兴起有一百多年,很多名人的尸体都被解剖过,也许在你们东方人看来,这种行为有些不人道,不过在我们从事医学的人来看,这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譬如研究病理,追查死因之类的。

  不过,在五十年代之后,很多国家渐渐废除了死刑,死刑犯这一尸体来源也就基本断绝了。以前我在东德的时候,还是有死刑的,研究资源比较充裕。回到联邦之后,主要靠说服一些愿意在死后将遗体捐赠的人。”

  高洋诧异道:“竟然会有人愿意把尸体捐赠给你们做医学研究?”

  在他的思想里,或者说是z国人的思想里,死后是要入土为安的。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推行火葬,然而大多数国人还是不愿意执行的,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大部分还是保留着土葬的习俗,甚至和推行火葬的民政局人员产生矛盾纠纷,闹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乱子来。

  把自己的尸体捐给医学院,让医生在自己的身上开刀,动斧头动锯子的,这绝对就是俗话说的“死无全尸”了。

  且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们从古至今都有保全尸体,研究让尸体不会腐烂的保存技术,利用真空或者其它方式,让一些故去的国家元首之类的大人物躺在水晶棺里几十年不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真要自愿把尸体贡献出来给人研究,真的需要突破很大的心理障碍的。

  海根斯道:“有的,但是不多,需要靠我们的耐心说服,毕竟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在死后被打扰灵魂的。当然,在我们医学者的眼里,人类是没有灵魂的。”

  许久没有说话的高澄,看着海根斯将帘子拉开,将里面的几具人体标本展示出来的时候,突然吸了一口冷气,显然被眼前的奇景震撼到了。

  高洋也被眼前的三具完完整整的,仅仅去除了皮肤的人体标本惊骇到了,下意识地朝后倒退了一步。如此近距离,又如此清晰地看到去了皮之后的人体,着实叫他骇了个不轻,险些惊叫出来。

  注意到了两人的反应,海根斯略带歉意道:“不好意思,我讲得投入了,就把你们当成了学院里的学生,忘记了你们没见过这些。”

  “没关系,其实也不是很可怕。”高澄定了定神,神色凝重了许多,开始细细观察眼前的人体标本。

  由于标本摆放在一排一尺高的矮台子上,比正常人的视线要高出一些,所以高洋需要仰着头才能看到标本们的头部。

  这些标本的头部也同样没有皮肤覆盖,清晰地暴露着颅骨上密布的神经和血管,脸部和颧骨以及下颌的白色韧带也清晰可辨。因为没有了嘴唇,从红色的牙龈里露出的一颗颗牙齿,也是完全暴露在外的。

  其实在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将这些标本当作没有灵魂死物来看,也就没有先前那样恐惧了。高洋指着标本发黄的牙齿,问道:“这是个长年吸烟的人吗?”

  “是的,我解剖了他的肺部,里面有大量尼古丁的累积,他最后的死因也是肺癌。”海根斯忽然伸手,掰着尸体的胸腔。

  高洋吓了一跳,还奇怪他这粗暴的动作会不会损坏标本时,他已经将标本的双侧肋骨掰开了。确切的说,是以胸骨为门框,两侧的肋骨分成两扇门,还是对开的,门轴在腋下。就这么抠着胸骨两侧的门缝,将两扇肋骨轻轻松松地朝两边打开了。胸腔内部的构造,顿时一览无余。从气管食道到心脏和肺叶,甚至连下面的膈膜都看得清清楚楚。

  让高洋感到骇然的是,这个标本的肺部,竟然是紫黑色的,紫色的坑坑洼洼,粗糙无比的肺部,要比健康人的肺部缩水了不少,变得奇形怪状,甚至很丑陋。近距离观察,会发现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黑色斑点,莫非这就是常年抽烟,累积在肺叶子里的?

  “这是尼古丁?”

  “不,尼古丁是无色透明的,这些黑色的斑点,是烟焦油。”海根斯回答,“标本的供体,生前曾经有四十年的烟龄。”

  高洋下意识地看了高澄一眼,果然,经常抽烟的高澄脸色也有点发白,显然是想到了自己。

  海根斯又在接下来和他们详细讲解了人体的内部构造,将里面的脏器逐一取下,展示给他们看。甚至连病理解剖过的部位,也做了详细的讲解。

  高洋现在不是很怕的,得到了他的允许之后,也开始伸手抚摸标本的各个部件。有趣的是,标本的内脏是有点软的,不像塑料那么坚硬。海根斯说,这是用硅橡胶浸渗技术做的,捏一捏会变形,但是松手之后会恢复正常形状,主要用于教学。

  高澄倒是对这些脏器的兴趣不是最大,而是踮起脚尖,伸手去摸标本的面部肌肉,最后,手指停留在了眼球上,轻轻按了按。“这眼睛也是真的吗?”

  海根斯摇了摇头:“全身都是真的,只有眼睛是假的。”

  “为什么?”

  “技术水平目前无法达到。譬如脂肪,目前就没办法做到塑化,在用福尔马林液浸泡杀菌消毒后,进行解剖时,需要将容易腐烂的脂肪剔除,所以做出的标本成品,是不容易通过脂肪分布情况区分性别的,这也正是我先前说的技术缺陷。至于眼球,塑化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人死后瞳孔扩散,虹膜收缩回去,会让整只眼睛都变得浑浊模糊,即使成功塑化了,也还是无法保持生前的状态。”

  高洋看到高澄仍旧仰着头,盯着标本的假眼睛出神。

  对比塑料做成的假眼睛,哥哥的眼睛显得格外美丽,尤其是专注凝视时的目光,好像明媚的春光映照着潭水,表面光华潋滟,水面之下却是深不见底。

  他不敢多看,只怕看多了,被摄去了魂魄,会情不自禁地投入这双眸海,把自己真正溺死。

  这样迷人的双眼,将来也会像博士说的这样,因为失去了生命力,而浑浊模糊,再也无法存在于世吗?再美的星辰,一旦脱离了星空,陨落于地球,也不过是几块丑陋的石头。

  为什么,如此美丽的事物不能永恒,不能恒久存在,永远不会消亡呢?

  高洋突然说出了自己都觉得愕然的话,“如果能在没死的时候开始塑化,不就能让眼睛保持原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