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宠妃约不约
作者:花暖莺啼      更新:2023-07-16 20:35      字数:3258
  王氏对着铜镜, 萧著的脸反射在镜面中,就像戴上了一层扭曲的面具,看上去模糊而遥远, 仿佛在看她还能说出些什么话来。

  王氏见他不为所动,心中愈发凄凉, 热泪从眼眶中落出, 蜿蜒滑落到下巴上, 划出一道亮晶晶的泪痕, “陛下,就算您不看在臣妾的面子上,也得看在太子的面子上阿!”

  从被太后指定为太子妃,这一路就过得提心吊胆,她自己都不知道那些个日夜, 是怎么过来的。如果被萧著发现, 她母家的荣宠,自己的安危,都将朝不保夕。

  她几次想若是萧著早早发现便算了,早点处置自己, 可不想如今有了太子,他还这么小, 为什么是现在?

  王氏不敢揣测萧著会做出什么事来,如果他厌弃了自己, 最差不过是废了自己让位给宋昭仪, 可将来谁为太子遮风挡雨?

  王氏想到稚儿, 吸了口气回头道,“臣妾自从嫁入天家,兢兢业业操持后宫,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仰着头直视萧著,痛苦的表情就这样呈现在他面前。

  萧著深深看了她一眼,“你果然当朕当是丈夫?”

  王氏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用衣袖擦去脸上泪花,急忙道,“陛下这是何意?臣妾嫁给您,您就是臣妾的天,是臣妾的夫君阿。”

  萧著不置可否,良久方道,“是么。”他动了动,“朕与你夫妻多年,至今才听到一句你肺腑之言。”

  王氏心脏猛地收缩。在这要命的时刻,她却突然想起来,自那日萧著从宫中回来,他似乎就再也没叫过自己皇后,就只是“你”。

  萧著低着头,“你告诉朕,真的把我当成你的夫君?”

  王氏张了张嘴,自己应该骗他,就像太后教导的那样,可听别人的话太久了,她已经变得麻木,其实这话,连她自己也不信。

  人人都说龙威难测,过去萧著在她面前就像水一样透明,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喜怒哀乐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从来不叫她费力去猜。

  直王氏发现再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如果放在得知真相之前,萧著觉得自己应该,但事实是,他却笑了,“也难怪,是朕搞错了,朕强人所难。”他看着王氏,释然地点了点头,“也还好朕搞错了。”

  难怪和王氏相处会有这么多违和,因为他认错了人。不过还好,还有人懂他,这世上有一个人能和他想到一块儿去。

  王氏坐在凳上,怅然若失。萧著的视线离开了她。

  “朕的这两个皇子还年幼,心性未定。”王氏听见皇帝的声音越飘越远,“他们都是朕的儿子,朕会亲自教导,你不必担心。往后你就在这宫里。安心度日吧。”

  王氏为他话外之意所惊恐,另一面却觉得这似乎才是本来的命运。先前她有的一切,原本都是从天上偷来的。

  从前皇帝的视线过于炙热,叫她时时刻刻惶恐怕露出破绽,不得不保持距离,现在那关照的视线离去,夏末的秋老虎还,她陡然感觉到了彻骨的寒冷。冬天似乎已经提前来临。

  这一个月里,宫里内外都察觉到了暗流涌动。

  萧著自从今年大败图塔人,在国内声望空前,几乎到了万民敬仰的地步。朝臣见他有中兴之主的气象,皆欲蒙此明君大展韬略,便有才学渊达之士提出变革之法,得到萧著大加赞赏,而先帝登基前立下的几个顾命大臣却与萧著有了异心,这事儿还被太后所知,她悉知起因经过后,与顾命大臣结成私盟,得了太后的支持,保守派底气愈足,最近两党你参我一本,我参你一本,好不热闹。

  至于宫里,太后身边的李嬷嬷道,“太后娘娘,奴婢最近发现,一个不留信心,身边当差的人就变样儿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换的人,就怕哪一天,这宫里的人都是奴婢不认识的了。”

  太后岂能不知,她心里和明镜似的,这是儿子的手笔,他借着上次皇后时疫痊愈的理由,不仅大赦天下,最近还将宫里没侍寝过的宫妃都放了出去,说是宫妃,其中大部分是进宫多年的宫女,最近听说禁军的首领也换了。

  这宫里是要变天呢。

  “皇帝长大了。”太后歪在贵妃榻上,用手撑着额头倦怠道,“这是和哀家作对呢。”

  她想了一会,尖尖的指甲冒翘在空中,“你说小时候多听话阿,哀家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乖乖的,还不到哀家腰哪儿,甜甜地叫“母后”的样子。”

  太后惆怅道,“为什么现在这么调皮……要是长不大就好了。”

  李嬷嬷低头默立,当今圣上幼时就能偷溜出宫,闯了这么大的祸,太后娘娘竟然说这叫听话。

  太后也没指望她能说话,叹气着又拍了拍额头,“你听听他最近提出的那些变革法,都是些什么呀?简直荒唐!这都是圣祖爷定下来的老规矩了,到了他这儿,说改就改?那圣祖爷,这江山都是他打下的,不比皇帝更英武,更圣明?越发无法无天了,我看这样下去,过几天等他翅膀更硬,就要换皇后了。”

  李嬷嬷闻言吓了一跳,“这不能把?”

  太后讽刺道,“哀家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他从没这么久凉着王氏,这事肯定有问题,恐怕那日他撞上宋昭仪,已经把当年的事儿弄明白了。”

  李嬷嬷道,“如果这样,皇后那儿不是还稳稳的吗,毕竟她是太后您亲点的,陛下到底顾及着您的面子。”

  太后哼了一声,“这哪儿是给哀家面子?他是怕现在提出废后朝中人支援,弄得局面不好收拾,等他把什么变法之类的推下去,再提拔一批人上来,到那时候,王氏的皇后就做到头了。”

  皇后只进宫以来,经常来太后这里请安,恭谦孝顺,李嬷嬷对她十分亲近,不由焦急道,“那……可如何是好?”

  太后不怎么担心,“哀家在宋氏宫里插了钉子,罢了,宋氏已经时疫发作,现在只不过在挨日子,皇帝有气儿没出发,就随他去吧。一个死人能怎么样?这宫里,还翻不了天。”

  这日萧著陪太后用了晚膳,母子两在前朝斗得不可开交,饭桌上却一片其乐融融,太后道,“最近长时间没见到皇后了,哀家倒有些想她了。”

  萧著动作不变,漫不经心道,“王氏无能,自愿请罪留在宫里反省。”他吹了吹热汤表面的热气,“母亲就成全她吧。”

  太后碰了个钉子,讪讪收回了话头,“那宋昭仪现在如何?”

  萧著不紧不慢地弹回去,“母亲不是都知道吗?”

  “你生气了?”太后看着萧著,沉下脸,“你是在生母亲的气?气我处置了她?”

  “为什么母亲就不能让儿子快活一回?”萧著问道,“这对母亲来说,很难吗?”

  “你是皇帝阿,著儿。”太后理所当然地看着他,“为人皇者不能有太多私心感情,否则江山社稷就会危在旦夕。”

  萧著闻言放下碗筷,笑了笑,“是啊,儿子正是用这毫无私心对王氏,母亲何故不虞呢?”

  太后呼吸一顿,用不满的眼神瞅他,“你这是强词夺理,果然儿大不由娘。你这是要为了宋氏和哀家翻脸?”她语重心长道,“著儿,你是天下之主,你要多少个女人不行?你为什么偏偏要喜欢那样一个倒霉的东西。”

  太后拍着扶手道,“哀家答应过先帝,要替你照看着这太好江山。”

  萧著侧目看她一眼,站起来,“儿子先走了。”

  “至于宋氏,你知道她还能活多久?等她死了,你会后悔的。”太后在他身后站起来,“哀家才是你的亲人!”

  萧著的背影一顿。

  他在原地站了很久,太后等着他转过身来和她争辩,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只是幽幽说了一句,便离开慈安宫。

  “母亲年纪大了,该是时候考虑安心颐养天年了。”

  太后跌坐在位置上,半响才捉着李嬷嬷问,“你……你听到著儿说了什么?”

  李嬷嬷摇了摇头,什么都不敢说。

  萧著从慈安宫离开,急匆匆往舒颖宫中走去,问起病情,值日的太医摇了摇头,“依老臣看,昭仪娘娘的情况……尚需时日观察……”他憋着嘴低下头去。

  萧著心中失望,挥了挥手,仓皇叫他退下去。

  每天的说辞都一样,这个时候他身心疲倦,他还得去看舒颖给她鼓励,因为她还病着,她一定非常害怕。

  唯有夜晚萧著回到寝宫,他才有片刻的安宁,可是想不到梦中也颇多烦忧,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不知为何出现在一片雪地里,茫茫不见天日。

  雪地冰冷,他低头看了看,发现自己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十分有趣,却并不有多少惊讶。印象中他在急匆匆往前跑去,似乎着急这要寻什么人,可是雪地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梦里的他几乎都急哭了,可他就是怎么找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