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为你而来
作者:云水流觞      更新:2023-07-17 06:59      字数:3583
  六月的宁城。

  黄昏。

  暮色从天边漫卷而来。

  最后一车献爱心的访客离开,喧嚣了一天的福利院渐渐安静下来。地上散落的果皮彩纸,墙上装饰的气球和半落的“庆贺六一”的横幅,透着股酒阑人散的空寂,无端令人唏嘘。

  保育员们应付了一天的访客,此时均是筋疲力尽。

  沈婂帮着她们全部清扫完毕,已过了整整一个小时。

  天已黑透。

  “陈院长,我先走了。”她背着包,拎起一只黑色垃圾袋,打算出门时顺便扔到路边的垃圾房里。

  “小沈!”院长陈梅从办公室里追出来,将一盒饭团塞到她手里,“忙了一天,肚子饿了吧,吃完再走。”

  沈婂确实饿了,但仍然有些犹豫:“这是访客送给孩子们吃的吧。”

  陈梅微笑:“放心,是我自己做的。”

  沈婂这才接过,咬了一口卖相极佳的鸡肉饭团,由衷赞道:“好吃,院长手艺真好。”

  陈梅道:“小沈,今年大学毕业了吧。”

  “嗯,已经答辩结束,只差领毕业证。”

  “工作呢?联系好了吗?”

  “哦,已经定下来了,在嘉仁律师事务所,过段时间就去报道。”

  陈梅微微惊讶:“这家律所名气很大。不错,小沈,你好好干,一定前途无量。”

  “谢谢院长,承您贵言。那……时间差不多,我先走了。”

  辞别陈梅,沈婂快步出了大门。

  刚走下台阶,迎面驶来一辆车。车前大灯明亮刺目,沈婂不适地抬手挡了挡脸。等车停下熄火,她才皱眉望过去。

  这个时间福利院一向鲜有访客,若是以献爱心为名将孩子吵醒,对于累了一整天的保育员们而言无疑又是一场灾难。

  驾驶座的门从里面打开。

  车上下来一个人。

  灯光有些昏暗,那人的身影笼罩在夜色里,白衬衣米色裤子勾勒出一个修长清瘦的身影。

  他缓步朝沈婂走来,仿佛静静走过时光深处,容颜从黑暗中一点点浮现。

  沈婂有一瞬间的怔愣。

  “你好。”他开口。

  声音清润,又有着成年男子特有的磁性质感,如羽毛般拂过心头,听得人心尖微痒。

  他在她面前站定,垂眸看一眼她提着的垃圾袋,目光似月色般宁静。

  沈婂下意识捏紧袋口。

  “抱歉,这么晚打扰。我找院长,不知道她在不在?”

  ……

  沈婂没有离开福利院。

  她扔完垃圾便回来候在台阶一侧,仰头望着夜空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陈梅将男子送出门。

  男子向陈梅告辞,缓步走下台阶。

  转身的瞬间,他似有所感,目光与门侧阴影里的沈婂相撞。

  沈婂的心咚的一下。

  薄薄的月色中,他神态沉静谦和,只是微微朝她颔首,随后返身上车。

  车子在夜色中很快驶远。

  “小沈,怎么还没回去?太晚路上不安全。”

  她收回视线,冲陈梅一笑:“落了点东西,回来拿的,这就要走了。院长,这么晚了还有人过来看孩子?”

  “你是说刚走的苏先生?不不,他是替人寻亲来的。”

  “寻……亲?”

  陈梅叹了口气:“五十多年了,当年的收容领养登记簿还是土法制作的宣纸,已经发黄发脆,不当心就要翻烂了。”

  “都这么久啦,还能找到么?”

  “也算运气好,几个人一起翻档案总算查到了。孩子是从暨城孤儿院转来的,当年被扔在城里的车站,脖子上挂着一串红豆串成的珠子,约摸是家里人放孩子身上的。我刚才看苏先生的样子,似乎托他来的人并不知道有红豆珠子这回事。也难怪,好不容易抱个孩子回去养,哪个不是希望孩子和原来家里断个干净,谁还能留下个珠子等着将来认回去。”

  ……

  沈婂第二天回了老家红豆镇。

  中学时沈父调职去了宁城,她跟着离开老家,已经好多年没有回来。

  家里有一幢两层的自建房,临着街,还是父母结婚那会儿盖的。多年无人打理,屋子里里外外都落了灰。沈婂并不打算久住,所以只打算简单清扫。

  她站在屋内,静静地环视整间屋子,仿佛审视着一个与她无关的另一个人的过去。

  一切都被时光洗涤得近乎陌生。

  周围热心邻居看到老房子来了人都围了过来,冲沈婂一通打量才问:“丫头,这是沈家的房子,这么多年没人回来,你是……”

  邻居说的是方言,沈婂已十年没回来,乍一听到家乡话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愣了一瞬,习惯性地用普通话回答:“我是沈家人。”

  她的脸上绽放出盈盈笑意,眉黛间的秾滟俏丽让老邻居依稀觉得几分熟悉。没一会儿,邻居便有了头绪:“原来是婂婂丫头!我就说啊,你和你妈简直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长得这么标致!”

  “回来好啊回来好啊,咱这镇子山好水好空气好,还有千年红豆树保平安,没事就该回来看看。唉,丫头,你爸你妈呢?他们没跟你一起回来?”

  沈婂怔了怔,平静地说:“爸爸不在了,妈妈……暂时不会回来。”

  邻居愣住,一时没接上话。

  “奶奶,我从宁城带回来一些特产,挺好吃的,我给你拿一些出来。”

  邻居回过味来,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哟,是盐水鸭啊,我小孙女爱吃,谢谢你啊丫头……”

  沈婂笑盈盈地送走邻居,才拿起包准备出门。临走的时候从行李袋中取出一把方格子折叠伞。这伞已经有些年头,因为保养得宜,看起来并不显得旧。

  沈婂想了想,最后还是带着伞出了门。

  红豆镇有个红豆村,村里供着一棵千年红豆树,远近闻名。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将它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并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

  每年五月,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进入红豆院观赏红豆开花,也有年轻男女来此祈福定情。

  这时候已经过了花期,也不是红豆采摘季,红豆院里游客寥寥。

  沈婂下了公车,进红豆院转了一圈便很快出来。

  附近挨着一排特色饰品店,沿河一家独栋茶馆,黑瓦白墙,木格花窗,颇有几分古意。

  六月的午后已有几分暑意,她出来一会儿身上出了不少汗,口也有些渴,便举步进了茶馆。

  在吧台点了一壶花茶,转身去里面找位置。

  此时茶馆里的人不多,空气里漫着清淡的茶香。

  沈婂的目光扫向沿河靠窗的一排位置,看清楚后,视线不由定了定。

  那里静静坐着一个人,桌上一整套宜兴紫砂茶具,正十分娴熟地温杯、冲泡。他的样子悠然自在,出色的五官在茶烟袅袅中有一丝朦胧,透着水墨般雅致深远的韵味。

  沈婂情不自禁地望着他,带着几分复杂难言的情绪。

  一声杯盏破碎的声音突然炸响,原本闲适的茶馆连空气都似乎凝滞了一瞬。

  沈婂不由地将目光转向旁边一桌。

  那里原本对坐着一男一女,此时女子依旧坐着,只是表情掺杂着惊讶与惶恐。而男子已经站了起来,手冒青筋,表情愤怒。显然,摔杯子的便是此人。

  “玲玲,我不同意分手!”他激动地冲对坐的女子喊。

  叫玲玲的年轻姑娘缓过神,脸上露出一丝讥笑:“当初说好的,好聚好散,你这是要食言?”

  “我不管,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一定要和我分手?”

  “感情淡了,不想继续下去了,就这么简单。”

  “不,不会的,你明明还是爱我的!你是不是嫌我穷,嫌我不会赚钱?”

  玲玲拿起包,站了起来,冷声说:“随便你怎么想。总之,我们到此为止,何强,你以后别来找我了。”

  眼看着她就要离开,何强突然从地上捞起一块碎瓷片抵在自己脖子上:“玲玲,我不能没有你,如果你不要我,我宁愿死——”

  此时,茶馆里里外外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服务员更是慌慌张张地打起报警电话。围观群众窃窃私语,也有人出声劝着这对分手男女。

  “小伙子不要冲动!爹妈把你拉扯这么大不容易,还等着你养老送终呐!”

  “散就散了吧,小伙子长得也齐整,还怕将来没有小姑娘惦记?”

  当然也有很多劝玲玲的人。

  “姑娘,这小伙为了你连命都不要,快劝劝他,不要随便伤了自个儿!万一闹出人命也不好收场!”

  “现在这些年轻人啊,怎么说分就分!”

  何强的目光带着几分悲痛和希冀,他热切地盯着她,激动地喊:“玲玲,你别走好不好?你留下来,留下来,我会一直对你好——”

  众人苦口婆心劝着玲玲,玲玲不为所动,语气里带着一股子嫌恶:“该说的我都说了,你想不通我也没办法,命是你自己的,你爱活不活!”

  看客一阵唏嘘,纷纷拿指责的眼光看向玲玲。

  玲玲转身就要走,何强原本的惶恐转化为疯狂和偏执:“玲玲,我不准你走!你要是敢走,我……我……”

  这时一阵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那种最原始的电话铃音,声音很大,一下子吸引了众人注意。

  铃声来自邻桌的年轻男子。

  原本他已经站起,想要避开这场闹剧,这时一个电话打来,他下意识地去接,余光忽然瞥见何强扫视而来的眼神,癫狂中略带狠厉。

  他预感到不妙。

  只可惜还是迟了一步。

  何强一个箭步冲向他,手中的碎瓷片抵在他光洁的脖颈处。

  众人倒吸一口气,玲玲顿时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