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 100 章
作者:时光再笑      更新:2023-07-20 05:29      字数:3112
  此为防盗章  这是跟林亦算好了的,村里现在是110户人家, 荒地是230亩地, 每家每户分到两亩地, 还余下十亩地, 这十亩地大家都看着呢, 不好办啊。

  后来林亦建议成为村里用地, 得来的收入用来建设村里, 可以修桥铺路, 修缮祠堂,甚至可以盖座私塾, 这样他们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 还可以帮助一些贫困人家。

  里正当时听了林亦的话, 心里这个激动, 到时候他们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了,在有人考个状元,那他们村会成为这十里八乡最有名望的村子了呵呵。林亦要是知道里正心里的想法,一定会说您老想多了, 还状元呢!

  做为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囧”林亦要帮助大家做登记,心里不由感慨, 现在的人真朴实,里正随便几句话,大家竟然都响应了!

  林亦写字的速度很快, 很快就把大家的情况登记完, 把登记好的纸教给里正, 剩下的就没他什么事了,所以跟里正打完招呼,他就先回去了。

  江里正看着手上的纸,心想这亦哥儿写的字是真好看啊,刘老根家的小儿子长盛写的字可比这差远了,他家儿子当年就读了两年书就不读了,说夫子讲的东西他听不懂,把他气的,当时就给了他一顿鞋底,后来看真不是那块料就放弃了,现在孙子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了,该给他们找个私塾了,家里有这条件就不能亏着孩子了,唉希望他孙子读书能比他老子强吧。

  他们村子和别的村子虽然不同,但是还是遵守祖先留下来的遗训,成亲就分家,据说是效仿皇家,你没看上百年了,皇家都太太平平的。

  家里的孩子都成亲后,老人可以选择幺儿或者大儿子一起过,分家时会按照老人的意愿分,所以他们村现在是110户独立户,那些没分家的可能就吃点亏,这是没办法的事,地就这些肯定要按照户籍分,大多数人家都没意见,你少数人有意见也没用,翻不起浪花。

  江里正告诉大家晚上都把户籍送到他家,明天用来办地契用。

  江里正摸着胡子看向人群里:“杨双柱、李二牛、刘长根、郑安生、江南你们五个明天起到亦哥儿家,跟他学习怎么培育树苗,怎么种植,这些你们都要好好学,以后村里人种的枸杞树,有什么问题都要问你们,以后不能总是打扰亦哥儿,他是要读书,是要考功名的,人家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可不能耽误人家了。”他挑选的这几个后生都是老实肯干,品行都没得说,还都有几分机灵,江南是他二儿子,脑筋比他哥活泛,就是不爱读书。。。

  被叫到的几人心里都非常兴奋,他们长这么大还没被委派过这么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好好干。

  村里其他人听了纷纷表示里正说的对,可不能耽误亦哥儿读书,心里对林亦都非常感激,扪心自问他们要是有这种方法会教给别人吗,众人在心里同时摇头。。。

  江里正看都安排完了,都没什么事了,就叫众人散了。

  众人散去后,在路上还在热烈的讨论,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里都分过家的当然高兴了,那些家里没分家的也只能暗暗叹息。

  刘老汉带着儿子和儿媳妇小陈氏回家,一路上他们家还是比较沉默的,他们家还没有分家,所以就分到两亩荒地。

  小陈氏看着相公和公公都不说话,她也没吱声,她能说什么,家里没分家也不能怪公公婆婆,毕竟小叔才15岁,没成家是正常的。

  她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他对小叔子有意见,是因为小叔刘长盛,读书读的没良心,他们家里人每天挨着累,用腰带勒紧肚皮供着他读书,但是他回报给他们的是什么,游手好闲不说,整天端着读书人的架子,竟然看不起他们。

  她就不明白了,读书不是让人能明事理吗,怎么她没在小叔刘长盛身上看到啊,真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就这样的人就算他有一天考上功名了,也是个没良心的主,啥也指不上他的。

  这样的人,凭什么让她家毫无怨言的付出啊,凭什么。在说她儿子今年都5岁了,在过几年也到年龄读书了,供他刘长盛还不如供她儿子呢。最起码她儿子是个有良心的,什么事都能想着她这个当娘的,这么小都能想着帮爷爷奶奶干活,他刘长盛整天啥也不干,还得让爹娘伺候他,我呸,瞧不起他这样的。

  李老爹带着儿子们回家,心情不错,虽说他家也就分到两亩荒地,但是他家穷啊,这两亩地以后能改变他家的现况,能让他儿子都娶上媳妇,他如何能心情不好,做人要知足啊。

  李家兄弟都很在老爹身后,心里都对以后生活变好,能让爹娘不那么苦,心里都感激里正和林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牛大婶带着儿媳妇回家后,对这儿媳妇感叹:“咱们村好啊,当年逃难来到这里,当时家里就剩我和泰儿了,那时候泰儿还小,家里家外都得我一个人张罗,那时候多亏村里人时不时的帮把,咱家才有今天。”

  今天这场景又让她想到大家刚到新安村的日子了,当时虽然难,但是大家没隔阂,都是能帮一把是一把,因为大家都知道,能活下来不容易啊。

  郑老伯一路对着郑安生叮嘱:“儿啊,你能被选上,说明里正看得上你,你是个好的,你要跟着亦哥儿好好学,到时候好好帮助大家,要对得起里正今天选的你,知道不。”郑老伯一脸开心,干瘦的身体,腰板都比平时挺得直。

  郑安生连忙应承下来,他会珍惜这个机会的,好好学,他想让他爹不那么辛苦了。

  现在都晚上七点多了,吃完再稍微活动下,还是要早点睡觉,这里的环境太差了,腿都伸不直,只能蜷着睡,虽然不舒适,但也比坐着强多了,都坐一天了,是真坐不住了!

  晚饭吃的还是酱牛肉和碎馒头,等吃过后用水漱了漱口,这时天已经全黑下来了,他对面那排号舍都点起了蜡烛,号舍墙上有放蜡烛的烛台。

  林亦没点蜡烛,他觉得没必要,一会他就休息了,于是借着对面那点亮光,站了会活动下消消食,等活动的差不多了,把上层木板取下与下层木板合并,又把油布拿了出来挡在木栅栏上方,正好遮挡到下层木板处。

  这样虽然挡住了上面的风会热些,但是好在下面有风流通,也不会太热,他这样做主要是怕下雨,这两天都特别闷热,这雨说不上就晚上下了,到时候睡得正香甜,被雨淋醒了,估计衣物都会被打湿,容易得伤寒,还是早做打算好。

  等都弄好了,拿出披风,象征的盖下肚子睡觉喽,考试一天下来是真累啊。

  程刚一天考试下来后,是完全放松了,不是因为考的好才放松下来,而是他都考砸了!

  第一场帖经就好多没答上,感觉好多题这两天都看了啊!但是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了,下午考的策问呵呵,他都不知道答的是什么了,看到题没有一道会的,都是乱写的。。。

  吃完晚饭,按着林亦的叮嘱,把油布挡好睡觉,他的经验是,只要林亦和他姐告诉过他的事,最好去照着做,现在他都不问为什么了,已经习惯了,不照着她姐说的做,结果是挨揍,不照着林亦说的做,结果都是他吃亏!

  萧荇釉就着蜡烛光线,看到对面仁兄的一番动作,皱起清秀的眉毛想了想,他本来就及聪慧,稍微想了,下就明白对方这么做的原因了,把东西收拾好,拿出油布把木栅栏门遮挡好,躺在木板床上,安心的睡觉,今天他太累了,感觉体力有些透支,要好好休息补充体力,毕竟还有两天才能出去呢。

  等号舍里的考生大多都睡下后,在贡院后院,主考官张之洞正带领两位同考官,和二十名在各地抽调过来的阅卷官,正在批阅今天上午的考卷,考卷是要全部糊名,阅卷官主要把答案全对,字迹工整,干净整洁,卷面无涂改,无多余墨迹的考卷全部挑选出来。

  主考官和同考官在看这些挑选出来的试卷,选出最出色的100名留底,这并不是说,选出来的其它考卷就没机会了。

  每一场试卷都会这样选出,前100名答题最出色的,然后最后做对比,取最好的录取。

  阅卷官挑出来的,这第一批试卷,就是头场第一印象好的,以后的每一场试卷的前一百名也会从这里出,而那些没被选上的试卷,直接揭开糊名,是要被直接剔除的,但是不会告诉考生,会让他们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