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 37 章
作者:闲时听雨晚听风      更新:2023-07-21 05:49      字数:11807
  每天在杨老太太家和张家来回奔波着,徐长卿的小日子过的忙碌而又充实。白天跟着杨老太太忙着学习刺绣,晚上回来继续练习,顺便跟着画谱临摹,在她不知不觉中,很快就到三十晚上了。

  因为要过年了,杨老太太暂时停了徐长卿的刺绣课程,说是等大年初四再开始,当然了生怕徐长卿只顾着玩,没少给她布置功课,徐长卿倒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该是这样,张翩几个知道了就一个劲的说人老太太真严格,就算过年了都不让人休息的。当然这样的话就算他们说了,徐长卿还是一笑置之。杨老太太总是为她好。

  想着老太太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年挺凄惨的,徐长卿就盛情邀请老太太跟她一起去张家过年。林薇也特意找了个空闲点的时候去劝说老太太。可惜杨老太太就是不肯松口,她一直说哪有去别人家过年的道理。

  徐长卿拿她没办法,就想着是不是去陪老太太吃过早晚饭再回张家。等大舅母林薇笑着告诉她老太太已经被林涛也就是老人的亲生儿子接回家过年了,她多少放心了。不过转而又有疑惑了,不是说老太太是被儿媳妇嫌弃的吗?

  林薇叹了口气“认真说起来我这个表弟人挺不错,对我舅妈也挺孝顺的。就是太妻管严了,什么话都听他老婆的。我那个弟媳妇是个厉害人物,无利不起早,舅妈工作的时候哄着直叫妈,等舅妈干不动了,就眼不是眼了。不过就算我舅妈出来单过,但过年再不接她回去团聚,就太不象话了。他们多少也要点面子。”

  徐长卿还是有点似懂非懂,她一直挺不明白既然嫁了人,不是应该相夫教子、孝顺公婆吗。怎么还敢嫌弃老人把老人赶出家门呢?

  当然这些疑惑她既然想不明白就置之脑后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过年了。

  徐长林只在石家呆了两天就呆不住了,他毕竟跟叔叔徐定睿一家在一起生活惯了,突然跟与自己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的石家人在一起,到底不习惯。就算石家众人对他真心不错,谁都客客气气的,他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自在。所以没呆两天,他就跟舅舅石鑫说要告辞了。石家众人哪肯啊,徐长林好说歹说了半天,石家人才放行。但还是说了等初二徐长林一定要再去石家住个几天,因为徐定睿他们已经决定了初八就要回乡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许是知道要过年了,原本歇了几天的鹅毛大雪又纷纷扬扬的飘了起来。整个北京城瞬间就变成了银妆素裹的世界。天气虽冷,但百姓们过年的热情不减。

  跟普通百姓家一样,一大早张家众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林薇带着张敏几个家庭妇女在厨房里忙着炸丸子、包饺子做着各种可口的食物,那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炸年糕、炸鱼、红烧兔肉,一个个平日里基本很少吃的菜式在锅里准备的。老太太眼神不好,还是含着笑跟着女儿媳妇坐在厨房里忙活着,就算帮不了什么忙,最起码能陪着说说话啊。而且姜是老的辣,凭着老太太几十年的阅历,出口就是故事。老太太年纪大了,什么风浪没见过啊,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在身边。今年过年难得女儿也在,早就乐的合不拢嘴了。

  张灵智张灵瑞几个大老爷们就带着孩子们忙着打扫院子,大过年的总不好脏兮兮的。

  徐长卿好奇的这边晃晃,那边逛逛,她对老北京怎么过年挺感兴趣的,挺想看看北京的过年习俗跟他们那边有没有区别的。

  徐定睿一早就被老丈人张成儒拉着进书房去写对联了。从昨天开始,老爷子就没怎么休息过,很多街坊邻居知道张老爷子是大学教授,写了一手的好字,来求老爷子帮忙写对联,虽然大家或多或少都带了些小礼物,但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身边总得有人帮衬着。都是街坊邻居的,既然人家上门来求字了,总不好将人家拒之门外啊。不过通常都不是老爷子自己动笔,而是张灵智兄弟俩,毕竟老爷子年纪大了,不能长时间伏案工作。张家兄弟俩这些自然是要跟街坊邻居们解释清楚的,街坊们都清楚,哪还有不同意的啊。

  当然老张家的春联肯定是老爷子亲自动手的,早早就准备好了。

  之前是张灵智兄弟俩帮着写,后来等徐定睿来了,见徐定睿的字写的不比他们兄弟俩差,甚至还略胜一筹,他们干脆就让位了。这些年每到过年都有人求上门,还不好拒绝,又老是写同样的话,他们都快要写吐了。现在有接班人,自然求之不得了。

  徐定睿倒是觉得还好,前世尽管是个乡下的赤脚大夫,但也有要写药方的时候,他自己跟着张氏学了认字,几十年下来多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字总不至于太差。写春联就当是练练字吧。

  不过张老爷子看了徐定睿的字,还是直摇头,说他的字到底缺了几分火候,最好再去跟着任老先生练一段时间。

  任安全老先生一手毛笔字写的炉火纯青,当书法老师是绰绰有余的。

  各人都有任务,几个小的也有安排,他们就领到了贴春联和挂灯笼的任务,还特意让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着的林薇等人帮着熬了一小碗糨糊,等会用来贴春联。

  “哥,挂歪了,往左边来点。”

  “什么往左啊,你是笨蛋吗?左右不分,明明是往右好吧。”

  “你才左右不分,那是往左!”

  “别听他的,大哥,往右。”

  ……

  张溪个子最高,被家人委以重任,拿着个大大的灯笼站在梯子上往大门口挂,几个弟弟妹妹就在下面指挥,一个说往左一个说往右,他都改了几次了,还是不对,一个个叽叽喳喳的听的张溪气不打一出来,忍不住怒斥道,“快点,到底是往左还是往右啊?”外面可是在下着雪好吧,他抬着脸往上看,脸上被风雪吹打的生疼,眼睛都要睁不开了,那几个不省心的弟妹居然还在下面讨论究竟是往左还是往右。

  “大哥你急什么呀?我们在看啊。”

  “是啊大哥,慢慢来啊。”

  张溪在上面气的脸都要绿了,一个个都是什么人啊,都这个时候还能慢慢来?这是在逗他玩儿呀。也不管其它了,将灯笼挂上去,就蹭蹭的从梯子上下来了。

  “哎大哥,你怎么下来了?不是还有春联要贴吗?”张溪刚从梯子上爬下来,见张洋边嗑着瓜子,边拽着自己的衣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的回道“换你上去,我都在上面呆半天了。”

  “大哥,你是老大哥哎,你不上谁上啊。来来来,先磕点瓜子,好好休息一下啊。”张洋一听,将手中的瓜子往张溪手里一塞,一溜烟跑了。天这么冷,他才不想在梯子上去吹风呢,还不如去厨房看看顺便找点好吃的。

  “哥,我去看看老妈他们在做什么好吃的。”剩下的张流几个见识不妙,也溜走了。

  张溪一个不注意,就被他们几个给溜了,那个无语啊,又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嘀咕了句“臭小子,别让我逮到了。”他到底没怎么放在心上,就准备把剩下的春联贴了。

  徐长卿含着笑看几个表兄妹们吵吵闹闹,心里多少有些羡慕,其实有个兄弟姐妹真挺不错,不过在看到身旁的徐长林,心里又好受了不少,徐长林虽不是自己的亲哥哥,但自幼对她不错,多少弥补了些遗憾。

  徐长林笑着走上前去,“哥,我来帮你吧。”他从地上的篮子里取出叠好的春联,在一旁的长凳子上摊开,用糨糊涂了一遍,就准备站到梯子上去贴了。

  张溪手直摆,从徐长林手中夺过春联,“开玩笑,哪能让你动手啊,我来就好。”徐长林怎么说都是客人,头一次一起过年,他哪好意思让客人爬高上低的啊,梯子毕竟不是很安全的,要是跌到哪儿了,他怎么跟小姑父交代啊。

  “这有什么呀,我又不是不会爬梯子的。”徐长林笑笑。他多少能猜出来张溪的考虑,农村孩子谁不会爬树啊,梯子这点点高度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两个人推辞来推辞去,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徐长卿看的都觉得累了,不就是一个贴个春联吗?至于搞得这么纠结吗?

  “张洋,你们赶紧去给你哥他们帮忙。”厨房里一直在留意着大门口的动静的林薇见了,忙吩咐溜进厨房偷吃的张洋赶紧出去帮忙。

  老大发话了,张洋不敢不听,嘟着嘴出去帮忙了。他也不是不知道轻重,虽然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

  张流几个也很有眼色的乖乖的跟着去了。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老张家四合院的各个门窗就被贴上了春联,整个四合院立马变得喜气洋洋,仿佛沉浸在了红色的海洋之中了。

  见老张家开始贴春联,街坊邻居们很有眼色的告辞了,其实选择大年三十来找张老爷子写春联也是无奈之举,基本上都是夫妻两是双职工,没时间来找张老爷子写春联的。

  等张溪几兄弟把春联都贴好了,那边林薇他们的年夜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不过吃饭之前还得祭拜下祖先。本来老张家的院子里专门有间屋子存放祖宗牌位的,后来各种运动,那些牌位早就在动乱中不见了。张老爷子就在正房摆了香炉和祭品,带着全家人朝着正北方鞠了几个躬,算是祭拜了祖先。每到这个时候,老爷子总是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不,林薇见祭祖仪式已经结束了,就喊张灵智他们帮忙摆桌了,“开饭啦,快把桌子板凳摆好。”

  徐长卿跟张翩张然不等林薇吩咐,各人拿了热水将碗筷仔细的烫了一遍才拿上桌。

  张灵智兄弟俩把八仙桌摆好,今天人多,为了方便大家全部坐在一起,还特意摆上了个大的圆桌面,挤挤将就能坐得下。他们本来是想开两桌的,大人一桌,几个孩子一桌,后来想想大家难得团聚,过年就图个热闹,干脆挤挤算了。大冬天的,挤挤也暖和些。

  铜炉火锅、红烧肉、炸鱼、红烧兔肉、野鸡肉,一叠叠平日里用来待客的菜被端上桌,家里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这个年代不至于饿肚子,但计划经济,买什么都需要票,没有票就算有钱也没什么用。平常百姓家素日很少见到荤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敞开肚子大吃大喝。

  张老爷子和儿子媳妇都工作,就连老大张溪也毕业出来去工厂打工挣钱了,按理说日子不难过才对,但别忘了张家的负担也大啊, 5个孩子在上学,还有老太太身体不好,每天都要吃药,都是花钱的大户,家里平日也是要省吃俭用的,一个星期能碰一次荤腥就不错了。徐定睿一家到了北京这些天,也不是天天能见荤腥的。

  许是高兴,张灵智特意从屋子里找出两瓶张老爷子的学生送的白酒,让张溪给长辈们倒酒,今年张溪满18算是成年了,张灵智还批准他也能喝点白酒,乐的他赶紧重新拿出个小杯子给自己倒了小半杯。女人和孩子那是没有酒喝的,不过林薇用麦乳精冲了几碗”饮料“给老人孩子们喝。有的喝就行了,张翩他们也不嫌弃,刚倒好,他们就咕噜咕噜喝下去大半了,惹得林薇笑骂不已,还是拿他们没办法,只能再冲点给他们。

  “咳咳~”张老爷子重重咳嗽一声,原本喧闹的屋子立马就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好奇的看向老爷子,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张灵智是老大,忙问道,“爸,怎么了?”

  老爷子含着笑看着面前的儿孙,缓缓说道,“先静静吧,我有些话想说,等我说完了,咱们好好吃。”

  张敏忙说,“爸,您有什么要说的您直接说就是,我们听着。”

  林薇他们也跟着附和,“是啊,爸,您说。”

  张老爷子慈爱的目光缓缓扫过屋子里的每个人,沉声道,“自从小敏上山下乡,每年过年我们一家都想着念着,特别是老婆子,没有哪天不念叨的。难得小敏今年带着小家庭回来过年,今年过年是咱们家人聚的最齐的一次,咱们以后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和老婆子老了,都是有今年没有明年的人了。灵智、灵瑞、小敏,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以后不管我们老两口在不在了,你们都不能做出兄弟、兄妹不和的事。特别是灵智、灵瑞,小敏是你们的妹妹,你们怎么都得做你妹妹坚实的后盾。”当着徐定睿的面说这样的话,还看了看徐定睿这个毛脚女婿,徐定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啊,老爷子这还是不放心他呢。

  一番话说的张敏的眼圈立马红了,忍不住用颤抖的声音唤了声,“爸~”

  张老爷子摆摆手,用颤抖的手从兜里掏出张已经泛黄的纸递给张灵智,先是叹了口气,然后继续道,“灵智、灵瑞,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没用,除了这个老宅子,祖上传下来的基业在我手里全都毁于一旦,就更没有什么好传给你们的了。按照道理,灵智是老大,这个宅子应该是他继承的。不过这样对灵瑞一家就不公平了。所以我就干脆把这个宅子传给你们兄弟二人。也没什么好争的,一人一半就是。这是房契地契,我前些天已经去办了过户,写了你们兄弟二人的名字了。灵智你别怨恨我这个做父亲的就行。”

  张灵智忙惶恐回道,“爸,我不会的,跟老二住一起还热闹呢。”长者赐不敢辞,这世上并没有可以强行问父母要的道理。

  “那就好。小敏,你是出嫁女,这宅子是祖产,我传给你两个哥哥,就没有你的份了。不过我们老两口还有些体己,不值个什么钱,就给你做些念想了。”张老爷子又让张溪从他们老两口的屋子里报出来个四方四正的盒子,递给张敏。见张敏不肯要,还直瞪眼,张敏只好接了下来。

  老爷子这番像交代后事的举动,惹得众人面面相觑。怎么搞得像要分家一样啊?家里不是好好的吗?他们兄弟之间没发生什么龌龊啊。

  张敏忍不住嗔怪道,“爸,你这个怎么了?说这些干嘛啊?”

  张老爷子笑笑,“没什么啊。只是我跟你妈都觉得有些话趁着你们都在,一次性说清楚会比较好。我们老两口见多了兄弟争家产的事情,不想你们也闹这样的笑话,咱们家又没什么之前的东西,趁着我们还清醒,给你们分了更好。总不至于说我们偏颇哪个。”

  张灵瑞忙道,“我们不敢。不管爸您给不给我们,都是您的自由啊。我们想要什么会自己去挣的,您就放心吧。”他原本想说这老宅子应该给老大,他不能要,后来想想要是他一个人倒是无所谓,随便到哪都可以凑合着睡睡。可他还有妻子儿女啊,总不至于让他们跟着他一起受苦啊。他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有机会了,要想办法挣钱或者存些钱买房子搬出去住。老宅子该是老大的。

  张洋更是拍着胸脯说道,“爷爷,您就放心吧,看孙子给您挣个大房子来。”

  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顿时引得在场的众人哄堂大笑。屋子里原本有些严肃而沉默的气氛顿时消失的无隐无踪。

  张翩忍不住嗤笑他,“就你?还大房子?还是算了吧。”

  “怎么?不行啊。可别小看我啊。”张洋努力挺起了自己的小胸脯。

  “切,我可不信~”张翩继续吐槽。

  林薇赶紧出来阻止姐弟俩继续相互残杀,“好了,别说这些没营养的话了。你们听,刚才好几家放过鞭炮了,咱们抓紧时间去放鞭炮吃年夜饭吧。”

  这放鞭炮的时间还是很有讲究的。他们这边的规矩,三十晚上谁家要吃年夜饭了就得放鞭炮,哪家鞭炮响的早,这个年就越喜庆。所以每家都是吃早晚饭,然后夜里12点再起来下顿饺子吃。

  一听这话,老太太坐不住了,忍不住埋怨起了老爷子。“好了好了,大过年的,说这些干嘛?我就说等开过年来再说,你非要今天说,搞得吃个年夜饭都不安慰。不说了,老大,你出去放鞭炮,咱们开始吃饭吧。”

  老太太发话了,张灵智还是看了看老爷子,见他不着痕迹的点点头,就知道他是同意了老太太的话了,忙带着儿子张溪出去放鞭炮了。

  等他们回来,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开始热热闹闹的吃起了年夜饭。

  听着屋外传来的阵阵鞭炮声,边吃边喝,耳边还有一家人的闲话家常,徐长卿突然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

  大年三十一过,整个春节就很快了。剩下的几天徐家几口就忙着走亲访友。还真别说,到北京没多少日子,他们就认识了不少人家,还有好几家要去,扳着指头数一数,就有石家、杨老太太家、林旻家、还有任安全老先生家。每家跟徐家都有很深厚的交情,任家是徐定睿的师傅家、杨老太太是徐长卿的师傅、石家又是徐长林的舅家,哪家都轻忽不得,拜年的时候都准备了一封厚礼。当然,几家的长辈同样给徐长林和徐长卿包了厚厚的大红包。

  徐长卿还是头一年收到这么多的压岁钱,前世徐家并没有什么长辈,她的祖父母和外祖早已过世,过年的时候除了徐定睿夫妻俩会给压岁钱,就不会有其他的。今年收了这么多,还小小的发了笔小财,乐的她在心里窃喜不已。倒不是贪财,只是觉得多少都是长辈们的一番心意。张敏开明的很,知道女儿收到了不少红包并没有像普通家长那样把徐长卿的压岁钱收缴,而是让女儿自己将压岁钱收好,找个机会存起来。

  当然,徐长卿有的,徐长林自然也会有。长辈们都不会在这方面给人留下话柄。

  值得一提的是,任老先生之前中风住院,果然像徐定睿所说的那样,并没有什么大碍,在腊月二十八就出院回家休养了。徐定睿得到消息之后,还特意带着妻儿去探望了一番,并且跟任老约定了,等下次他们来北京上学,就正式跟着任老学习金针之术。

  当然,还有另外一件事,之前徐定睿托林志帮着找找看房子,还真给他找到了。不是四合院,只是普通的民宅,全部加起来也就四五间屋子,不过闹中取静,就在徐定睿夫妻俩的大学中间,附近又有小学和初中,离张家几家并不远。房东急着出手,要价又不高,徐定睿看了一圈很满意,就付了全款,并请林志帮忙找人打算将整个屋子好好的整修一下。反正找房子已经让人林志帮忙了,一事不烦二主,干脆就让他继续帮忙了。整个房子不错是不错,但或许是长时间没有人住,整个屋子并没有什么人气,屋顶的很多瓦片都已经破了,要是遇到下雨天,屋子里肯定得漏雨,这个屋子破败的很。他们家最起码得在北京呆上四年,怎么也得好好收拾收拾。

  京城居大不易,光是买这个宅子,徐定睿的钱包就瘪了不少。再加上在北京这些天的花费,他无比庆幸之前把那些珍贵的药材卖了换了一笔钱,不然就凭着他们夫妻俩在生产队挣得钱,别说买房了,连这次到北京探亲的花费都不一定够。

  想着要给张敏母女两一个惊喜,徐定睿并没有把买房的事情告诉徐长卿他们,他打算等下次来北京读大学了,那会儿这房子也该收拾好了,再带他们过来就挺不错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在北京城的众人都还在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时,也到了徐家一家人要离开北京的时候了。毕竟他们的家还是在云省,生产队还有不少农活要忙活。就算他们夫妻俩并不要下地干活挣工分,但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要做的。马上春耕要开始了,张敏这个会计总不好一直不在生产队。当然这次跟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林旻父子,他们是要去盛家村接林强一家人进京。回去的火车票是林志帮忙买的,他的战友多,路子广,买个火车票那是相当容易的。

  徐长卿当然没忘了去跟杨老太太告辞,顺便还领了不少家庭作业。杨老太太还将她年轻时期整理出来的一份练习的绣工笔记拿来给她看了,并且吩咐徐长卿每个月都要将完成的功课寄给她检查,如果下次见面的时候,徐长卿有丝毫的懈怠,那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石家同样舍不得徐长林离开,不过得知最迟下半年徐定睿夫妻俩就会带着徐长林上京念书,心里的不舍就淡了不少,很积极的张罗着给徐长林准备个房间等他来北京念书时给他常住的。长辈们不仅准备了丰厚的红包,还特意做了不少耐放的点心给徐长林带着,说是让他们在火车上吃的。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光是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出门在外,多准备些干粮总不是件坏事。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老张家早早吃过了晚饭,全家聚在正厅里。离别的悲伤笼罩在整个屋子里。一想到明天徐家人就要回乡,众人的心里都酸溜溜的,挺不是滋味的。

  “小敏啊,你怎么又要走了啊?”老太太不高兴了,拉着女儿的手就开始掉眼泪。老小孩老小孩,年纪越大,老太太越是受不了离别,就想着一家人能聚在一起。

  “妈,您别哭啊。小敏马上不是还要来北京上学吗?您不是又能看到她了吗?”

  林薇他们在一旁赶紧劝着,老太太的眼睛本来就不好,要是再不爱惜,那就更不妙了。

  徐长卿也轻声哄着,“外婆,没事,我们回家过些日子就来了啊。”

  话是这么说啊,众人好话歹话说的差不多了,老太太还是闷闷不乐的。

  不过大家都没什么办法,徐定睿他们的家是在云省,总不能不让他们回家吧?再说了,徐定睿夫妻俩要去生产队上工,徐长林兄妹俩还要上学呢。

  张敏看的心疼的不行,可又不能说要留下来,心里着急的不行。

  这么多年的夫妻,徐定睿只略略扫一眼,就明白她的眼中想法,他想了想,就跟张老爷子建议道,“爸妈,要不你们干脆跟我们去云省玩吧?我们那边虽然比不上北京城,但自有一番风味,还是挺不错的。过段时间再跟我们一起回北京就是了。”

  这么一说,老太太有点心动了,这几年因为眼睛的问题,整天呆在家里,她连家门都很少出去,更别说出去玩了。“我跟你们回去方便吗?”她的眼神不好,在家不能帮着儿媳妇做家务不说,还得人照顾,就怕到了云省,会给女儿女婿添麻烦。

  “当然方便啊。我们是农家大院子,咱们一家全部去都能住的下。”张敏忙笑着解释“妈,这么多年您都没去过我家,这次就跟着我们回去看看吧。”老爷子要教书,不一定有时间跟他们回去,不过能有老太太跟着去,也行啊。

  徐长卿再接再厉的劝着“外婆,您就跟我们回去吧,我不是没事吗,正好能陪您作伴。”

  林志跟着凑趣,“伯母,您就跟女儿女婿去玩玩吧。反正我请假只请到了正月底,在云省呆不了多久就要回来上班了,要是您想家了,到时候您跟我一起回来就是了。”其实林志过年单位只放十天,之所以能拖到正月底,还是他求爷爷告奶奶求来的。好在他所在的图书馆事情本就不多,之前给领导的印象也不错,不然根本就请不下来这么多天的假期。

  还正巧了,林志带着林旻刚进门就听到了徐长卿他们劝说老太太的话,原本他们来张家是准备跟徐定睿夫妻俩商量着第二天究竟怎么安排呢。自从话说开之后,林志父子之间越发融洽了,虽然彼此之间多少还是有些生疏,但比刚开始跟陌生人差不多的情形要好上太多了,林志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就算他是林旻的亲生父子,血浓于水,但他们之前并没有怎么相处过,生疏是必然的。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他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儿子林旻终有一天会真心接纳他的。

  “老头子?”徐定睿几人轮番上阵,说的老太太没了主意,特别是林志最后说的那番话,更让老太太心动不已,她转向老爷子寻求帮助。

  老爷子沉吟了一会儿,众人也不敢催他,屏着呼吸等他的回答。半晌他终于开口了“去,咱们老两口加上几个孩子都去。”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他实在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索性一大家子都去算了。

  老爷子的话音刚落,张敏就不敢置信的问着。“爸。您也去?”她说出这个提议,就没想过老爷子会一起去,他毕竟是大学教授,一直忙着教书育人。

  张成儒含着笑点点头,“是啊这次我也去。忙了这么些年了,一直没时间陪你妈出去看看。过年之前我已经跟学校交了辞呈了,打算退休了,以后就当个名誉教授,有兴致了再去上上课,没事就在家陪陪你妈。”

  “爸,您真要退休啊?”张家兄弟俩听了面面相觑,暗地里朝对方摇摇头,他们还真没听说过老爷子要退休的事。

  ‘

  “恩,我年纪大了,早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干脆退下来好好休息休息。”当然老爷子还有些话没说,他退下来也要给张灵智兄弟俩让让路。

  张敏才不管这些呢,就是觉得老爷子也是时候退下来好好享受生活了。“爸是该好好休息了。那您这次可得在我们那儿多呆些日子。”

  张成儒笑着开玩笑,“好好好,反正以后我和你妈有的是时间,可以在你们那边多住一阵子,你们别到时候嫌我们老两口烦人就行了。”

  “怎么会呢爸?您和我妈能去,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张敏忙回道,然后又盛情邀请张灵智他们,“哥,嫂子,你们要不一起去吧。”

  盛雪有点为难了,“爸,我要值班,请不下来假啊。”这一来一回最起码十多天,他们这些当医生的要在医院值班,连过年都没办法正常休息,更别说一下子请这么多天假了。

  张老爷子也知道二儿媳妇工作的特殊性,做主道,“你们要上班的不去就不去吧,我们老两口带孩子们去就行。总不能因为去云省耽误了你们自己的工作。让张洋他们几个小的跟着我们老两口一起去看看吧。”

  “爸,孩子们还要上学呢。”张灵瑞有点不赞同了,今天都初七了,几个孩子的寒假就放到正月二十三左右,就要开始上课了,这一去一来一回在路上就要耽误好几天,要是赶不上开学就糟了。

  自己的话被质疑,老爷子有点不高兴了。“开学早着呢。让他们跟我们去,等开学了,我负责带他们回来。”

  自家的孩子自家知道,就张洋这几个孩子的性子,到了云省能翻了天了,可别把老爷子老太太给气出个好歹来。

  张灵瑞还想说什么,被林薇一个眼神制止了,她打圆场道,“爸,那让张溪也跟着你们一起去吧。他们单位正好今年放假时间长,是老大稳重些,有他看着弟弟妹妹们,我们在家多少能放心些。”张灵瑞的心思她也懂,不过多少觉得他有点杞人忧天了,家里几个孩子的秉性都不错,平日里对长辈都挺孝顺的,她相信以这些孩子们的懂事,就算去了云省,也不会给徐定睿一家增添什么麻烦的。

  林薇忙吩咐张溪,“张溪,你是老大,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更要照顾你爷爷奶奶啊。”

  张溪点头应是。就算不说,这些也是他这个身为大哥该做的事情。

  这边张灵瑞也在郑重其事的交代,“张洋,你是你们兄弟几个中最闹腾的,我最担心你。你去可以,但不能给你小姑他们添麻烦,更不能惹你爷爷他们生气。你听到了吗?”

  张洋颇有些不耐烦,“爸,我有这么不靠谱吗?轻重缓急你儿子我还是能分得清的。你就别唠叨了。”

  张灵瑞那个无语啊,“臭小子,你敢说我唠叨?再说我就不让你去了。”

  “好好好,老头子,算我说错话了。我错了还不行吗?”张洋赶紧求饶,话说他一心想着离开北京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只要同意他出去,喊他说什么都行啊。

  那副谄媚的样子,看的徐长卿低着头闷笑不已。

  “这么多人去,车票怎么办呢?”张灵智想起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按照徐定睿他们的行程,明天下午就得坐上火车了,他们的车票是一早就买好着的,这一时半会到哪儿能买到这么多张票啊。连大带小要多8个人呢。

  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点头疼了。

  林薇忍不住泼凉水道,“要是真买不到票,那就爸妈去,几个孩子就不去了吧。爸妈跟小敏他们随便挤挤就行了。”

  这话一说张翩他们不高兴了,自从听说老爷子要带他们去云省,高兴的不得了,这会儿说因为没票不让他们去,那不是让人家空欢喜一场吗?

  张老爷子盘算了下,对张灵智说,“老大,你还记得59年经常到咱们家来吃饭的孙亮吗?我听说他现在就在铁道部工作,年前还给我来过信,我记得信上面好像有写他家的地址。你去我房间里把那封信找出来,去他家找他想想办法去。”

  张灵智赶忙应是。小跑着往老两口的房间去,买票这种事赶早不赶晚,要是迟了说不定真没办法了。

  老爷子教书这么多年,学生很多,上过家门的也不少,这孙亮他还真有印象。实在是孙亮太穷了,穷的连对自己都上个大学为了给家里省钱,学校给的补贴寄回家不说,连食堂的饭菜都舍不得买,每顿都是黑面馒头加咸菜,还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饿的面黄肌瘦没,走路都打颤的。他们家老爷子有时候看不过眼,会把他叫回家来给他弄些吃的。后来闹革命,孙亮就没上过门,他还以为孙亮跟老爷子之前的很多学生一样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没想到私底下跟老爷子还有联系。

  林志这会儿插嘴道,“我也去找我战友看看现在还能不能买到,我们之前的车票就是我找他帮忙买的。我先去试试看,但不一定能行。好在现有的几张都是卧铺,到时候不行大家挤挤吧。”这会儿他无比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喊战友买票的时候为了舒服,特意为每个人都买了,徐家一家四口加上他们父子俩,怎么也有6张卧铺了。要是真买不到票,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张敏有点不好意思了,“那就麻烦你了。”

  张成儒也道,“小林啊,真是给你添麻烦了啊。”之前的车票就是人林志帮忙买的,现在他们老张家又临时要买票,人家能主动开口说要帮忙已经够意思了。

  林志拍着胸脯爽朗的笑道,“这有什么麻烦的啊。不过林旻估计要在你们家多呆一会儿了。我那战友家离这里还挺远,我自己去就行,就不带林旻去了。”外面黑灯瞎火的,还在下着雪,他一个粗汉子习惯了,吹风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他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儿子跟着受累。干脆就让林旻在张家玩算了,反正张家的孩子多,林旻在这儿不缺玩伴,他也能放心的出门办事。

  说着,林志把棉大衣穿好,快走几步推开门就想出去。

  刚巧从老爷子屋子里出来的张灵智一把将他拉住,“林老弟,我跟你一起去。咱们两边都去问问,我们骑我家的二八大杠去。总比咱们走路快多了。”

  林志忙点头应是。两人急急忙忙的出了门,其他人就在家里等消息。就算大家嗑着瓜子聊着闲话,心思一直在外面,想着他们是不是到了?是不是买到票了?是不是已经回来了?

  为了上班方便,张灵智兄弟俩想办法搞了张自行车票,买了辆体积挺大的凤凰自行车,这会儿就体现出用处来了。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张灵智两人就喘着粗气满头大汗的回来。

  一进门,张翩几个小的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大伯(爸)、林叔叔,买到票了吗?”开玩笑,能不能买到票可是关系到他们能不能去云省的小姑家玩呢。

  那副急切的样子看的张灵瑞的眉毛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各人给了一个暴栗。“急什么急,没看到他们刚进门,气还没喘匀啊?”

  林志接过林薇帮忙倒的开水,咕噜咕噜几口下去,缓了好一会儿才能开口,“买到了,明天一早直接去车站拿就行了。”生怕他战友和那个什么孙强休息的早,他们把车子骑得飞快。要不是外面下雪路滑,说不定他们早就回来了。也还真巧,明天从北京到云省的火车人并不算多,还能匀出来8张卧铺的票,要是换了其他的线路,像这样临时买票,连站票都不一定有呢。

  张洋他们几个小的立马开心的叫起来了,“耶,买到票了,我们能出去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