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作者:玉骨伞      更新:2023-07-22 20:40      字数:5769
  到了南京, 姜黎跟着曹迅师兄住进了城内的九霄书院。

  她的师父阚老还曾任过书院的院长, 如今书院里的半数教习先生都曾听过阚老的讲课, 对待姜黎, 他们礼遇有加, 不敢怠慢。

  休息了半日, 下午,姜黎就带着小桃和阿大出门。

  为了更好的感受繁华的南京城, 她并未乘坐马车, 而是步行一路走去。

  因着怕样貌太过惹眼, 姜黎特意戴上了纱帽。

  沿路看到布铺和胭脂店, 姜黎就和小桃说说笑笑的进去逛逛。这次南下,她不仅是跟来长见识的,姜黎有更深一层的思虑。

  在京都,南方的布匹和胭脂销量都不错, 她打算在南京城里找找商机。

  半日过去,姜黎逛了两条最繁华的商街, 有了了解后, 她也不急着操作,便带人先回了书院。

  书院建在山下, 后院包揽了半个山头。要想入内, 需要走过一条山道。这时, 姜黎刚到书院门口,就见对面的山道下来了几名书院的学生。她往旁边站了站,给这些学子让了条道。

  然而, 看到她,那群人里却有人顿住脚,讥笑出声:“好好的一片清净地,竟也能看到腌臜之物。”

  这话一出,其余几人哄笑出声。

  姜黎抬起头,掩在纱帽下的眼睛,微微的眯起。

  看这群年轻人的气势和佩戴之物,她料想他们应该多数都出自江东豪族。她南下之前,就听说过,江东一地,势力勾连交错,其中,尤其以高陈王卢四家为巨。

  这四家几乎掌控了整个江东的权势。

  她心里暗暗猜测眼前的这几名少年会是哪家的?

  这时,适才那个出言不逊的青年,他笑嘻嘻的勾住一人的肩膀,道:“高涟,你家妹子就是被这女的抢了风头,你当初不是还信誓旦旦的说,只要她敢来了江东,你必要她好看?”

  陈俊一起哄,其他几名学生都摆出一副看戏的模样。

  高涟黑了黑脸,他五官方正,颇有些男性气概,他冷冷瞥了眼姜黎,轻哼:“我堂堂一丈夫,众目睽睽之下,还能打她不成?不过一放,荡,女子,岂可和怡妹相提并论?”

  他豪言壮语,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

  姜黎也是被围观惯了,此刻全无慌张。就算对方出言不逊,她也并未生气。只听纱帽底下,传出她轻柔的笑声。

  高涟皱眉:“你笑什么?”

  她清清嗓子,清声道:“你干干净净的一个学生,嘴里怎可如市井闲汉,说出来的话腌臜不堪,你的先生听了,怕是要羞煞他也。”

  高涟讥讽:“倒是长了一张巧舌。”

  这时,陈俊怪叫道:“听说你长得极美,快叫我们看看。”说着,他竟要去掀她的纱帽。

  阿大抬手,就将陈俊的手给架住,他是军营出身,陈俊一个书生,自然不是阿大的对手。

  当下,陈俊痛的嚷嚷:“松....松手!要断了!”

  其他几名学生也欲要动手。

  阿大看向姜黎,直到纱帽轻轻动了动,阿大才放手:“还请公子好好说话。”

  陈俊痛的直揉手,他没带家仆在身边,动起手来还是吃亏。他看向高涟,恶毒的压低声音:“你就这么看她在咱们的地盘耀武扬威?她不过一弱质女子,名声也不好。你不趁机让她难堪,还怎么给你妹妹报仇?说不得,她出了丑,阚老就把她逐出师门了,你们高家的脸面就能找回了!”

  高涟闻言,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凶狠。

  可他到底是出身权贵之家,从小受过的教育并非寻常,他知道陈俊的话是挑拨离间。

  看来陈家这两年捣鼓盐引发了财后,是越发的不安生了。

  高涟冷笑几声,打算走了。

  姜黎哪肯让到了嘴边的肉就这么飞了,她还要靠着这几个人开个好头呢。当下,她笑道:“诸位公子留步。”她说着,皓白的手腕一抬,就把纱帽摘掉了。

  高涟哼道:“怎么?你就非要自取其辱?”

  他说着便转身,这一看,就看到了她那双乌亮带笑的眸子。

  高涟一怔,竟是被姜黎的美貌给看愣了去。

  姜黎颇有自信的一笑,她背过手,款款走到高涟面前,仰着形状优美的下巴,清声道:“你既不服我,那我们比一比如何?”

  高涟讥笑:“姜先生不是要跟我比算数吧?天下人皆知阚老就是看重了你在算数上的造诣,除此之外,你想跟我比什么?”

  姜黎道:“好,那不比算数。”

  这时候,山下围观的人已有好多,除了书院的学生,还有路过的百姓和商客。

  她歪着头想了想,突然笑道:“我们就比学以致用。”

  高涟还以为她会说出什么门门道道的,他嗤笑:“你说,要如何比?”

  见猎物上钩,她缓缓道:“你先别急,学以致用可是一门当今天下的大学问。譬如你念了那么多年书,不论未来是在朝为官,或成名天下,最终都是要造福天下,为着天下的黎民百姓,为着朝廷的大好河山,对吧?”

  她转过身,微笑的看着高涟。

  她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讲了这么一番大道理,高涟根本无法反驳,他已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可他丝毫反驳不了,只能沉着脸,看她到底耍什么花招。

  姜黎悠悠一笑,忽然在人群里看了看,然后随便一指。

  被她指到的那名中年人看看四周,指着自己:“我?”他一脸不可置信,他就是看个热闹而已。

  姜黎一笑:“对,就是你。”

  她转身,冲高涟道:“题目已有。”

  高涟盯着那中年男人,良久,蹙眉:“他?如何是题目?”

  姜黎扬眉,理所当然道:“他便是题目。”

  在众人的不解中,她娓娓道来:“总归学以致用都是为了人嘛,那以人为题,有何不妥?今日这题,高公子就和我断断这个人。”

  闻言,四下大惊。

  “这是要断人了?”

  “有趣有趣,我寒窗苦读多年,倒是不知,读书能断人的。”

  人群里议论纷纷,被点名的中年男人先是一怔,接着就笑呵呵道:“这位女先生,你说吧,怎么断我!”

  姜黎看向高涟。

  这时,围观的人已越来越多,不少九霄书院的学生都认出了二人,他们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几乎半个南京城都知道阚老的新弟子要和高氏子弟比试。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高涟有些慌了。

  他确实可以扭头便走,可一旦那样做了,他高氏的脸面何在?高氏子弟以后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耻笑。

  这般一想,高涟非但不能退,他必须要赢!

  他抬起头,定定的看着姜黎。

  他想着,京都的船一到南京,他们高家就派人盯着了,姜黎是初到此地,必不可能认识这中年人,与她比试吧,他不一定会输!

  高涟笑道:“那你先来?”

  “要不高公子先来?”她客气了一番。

  高涟冷笑起来,袖袍一震,道:“姜先生先来吧。”

  姜黎立刻笑起来:“那我就先献丑了。”

  她不禁心里窃笑起来,就知道如高涟这种人要搞点面子功夫。而且他肯定不会率先出丑。而在姜黎的计划里,她必须先出其不意。

  见她彬彬有礼的,高涟别过头。

  姜黎收回目光,面带微笑的走到中年男人跟前,先是绕着他转了一圈,细细打量了一遍,接着开口道:“你是个商人。”

  中年男人倒还算镇定。

  别人问他,他诚实道:“她说对了!我家中经营着几间铺子,就在城里。”

  这一点,众人倒不惊讶。

  因为看中年人的穿着打扮,衣裳是绫罗绸缎,脚上踩得靴子却有些脏污,像是经常要在外面跑。他又有钱,范围一缩小,猜测商人也没什么太让人惊讶的。

  姜黎道:“你手里的如意糕和簪子是买给你妻子的?”

  说起家中的妻子,中年男人面上流露出几分愧疚之色,他点头。

  “和妻子吵架了?所以你想买点她喜欢的送她,好让她消气。”

  中年男人已有些惊讶了。

  “我猜,你和你的妻子应该没有成婚多久。”这一句,姜黎说的极为笃定。

  这下子,人群里纷纷问道:

  “她说的对吗?”

  “看不出来,你都快三十了吧,还老牛吃嫩草。”

  中年男人被说的脸上发臊,他瞅了眼姜黎,硬声道:“你说说你还知道什么,都说出来算了。”到这时,他因着那些路人的议论声,已有些脸上挂不住。

  姜黎看向人群,解释道:“为何我会这么猜,因为他买的这根簪子,我在铺子里见过,掌柜的说,这样式的簪子深受城内年轻女子的喜爱,颜色艳丽,又怎么会戴在老妇的头上。而我刚才问他,是否是买给妻子的,他表情真挚,并非欺骗。故此,我才有此判断。”

  她说完,众人一想,越发觉得是这么个理。

  那如意糕甜丝丝的,喜欢吃的年轻女子居多,加上簪子,猜测他妻子年纪不大,也并非全无道理。

  “是了是了,她说的有理。”

  众人纷纷点头。

  姜黎继续道:“你并非南京城人,此次进城,是陪着妻子回娘家。你与妻子吵架,是因为她已经对你不满了,想跟你和离。”

  这话一出,中年男人就变了脸色。

  人群里还在叽叽喳喳的问他,她说的对不对,中年男人惊讶到话都说不通顺了:“你......你怎么知道?”

  就在一个时辰前,他还和年轻的妻子大吵了一架,他妻子嫌弃她不修边幅,样貌不整,还说她父母对他心生不满,最近就要跟他和离。

  姜黎看着呆滞的中年男人,暗暗叹了口气。

  这人当真是个钢铁直男,自己妻子都那么生气了,他买这点东西回去,当人家是纯洁的小姑娘么?随随便便让他就能哄好了。

  这时,人群中已经安静了不少。

  看向姜黎的眼神也震惊夹杂着不可思议。

  在场九霄书院的学生居多,而他们都知道,姜黎是今天上午才到了南京城,还在书院休息了半日。是以,她更不可能提前就和这人串通好。若是如此,那今日的一切都是她设的局,那她该有多可怕?

  姜黎还在劝他:“你还是赶紧回家罢,不过要我说,你便是回去了,你那妻子也是一心要和你离了的。你再想想,她年纪轻轻就嫁给了你,为何偏偏这时要与你离婚,她图什么呢?”

  “是了!是因为他!我当年娶她,她就名声不好,传闻和她表哥搞三搞四,我怜爱她,不计较这些。听说前两日,她那个表哥从老家回来了!定是了.....!”

  中年男人突然瞪起了眼睛,暴怒的转身便要走,这时,他还不忘记转回来,朝着姜黎鞠了一躬。

  “女先生高义!”

  说罢,中年男人便急匆匆的跑回去处理家事。

  高涟当下便让人去跟过去。

  “高公子,这便不好意思了。要不,咱们再随便找个人,这次你先来。”姜黎悠哉的晃了晃衣袖,朝高涟笑眯眯道。

  她倒是打了个好算盘,总归都是他吃亏!

  高涟这时候哪还有继续和她玩的心思,他一看周围,见这些人都在议论刚才姜黎表现出来的过人心智,他便更不好了!

  他自愧没有那个本事,就算是再让他找个人出来,他不一定会分析的比她还精确。

  进退两难之际,高家的仆人走过来,低声道:“家主说了,大郎可以退了。”

  高涟到底不甘心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她摆了一道,他恨恨的盯着春风拂面的姜黎,咬着牙道:“今日一见,姜先生果真让高某惊叹,是弟子踰矩了,弟子自愧不如。”

  他拱手一礼,旋即哼了一声,带着人走了。

  姜黎则面带微笑。

  她被一众学子围着,纷纷向她讨教其中的奥秘。

  她胡乱说了一通,就脱身而去。

  小桃跟上去,激动道:“姑娘,你刚才可威风了。小桃也好奇,姑娘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姜黎扭头,瞥了眼阿大。

  阿大跟着笑了一声。

  接着,她对小桃道:“你不觉得那个中年人眼熟么?”眼看小桃还迷瞪着,姜黎叹息,提醒道:“忘了么,在成衣铺子,我换衣服时,曾进来一名年轻的妇人。”

  “噢!我想起来了!”

  小桃这才猛的一拍脑壳,恍然大悟。

  原来,姑娘这么清楚,是因为见过这对夫妻呢。是了是了,当时隔着屏风,这对夫妻也没有见过他们。

  姜黎美滋滋的负着手,往书院走。

  她心想,便是让高家人查到了那中年人的家里,也找不出她的尾巴。而至关重要的是,借着高涟,她要告诉那些暗地里打她主意的人,她并非是怕事好惹的!

  这一日,姜黎来南京城的第一天,就给了江东学子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每每提到这位女先生,还有人夸赞她有识人之才。

  到了傍晚,姜黎和高涟比试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书院。晚上,在书院给曹迅他们举办的接风宴上,九霄书院的院长,也就是当今天下闻名的张公,特意提起了山前比试。

  姜黎客气了一番,便借故退席。

  她一个女子,便是再如何,也不方便和席间那么多男子一同饮酒。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实在困了!

  在河上走了那么多日,这一晚是她近来睡的最舒服的一日。

  迷迷糊糊中,她听见外面一声猫叫。

  登时,她就醒了。

  一醒来,不知怎的,姜黎突然没什么安全感的喊了一声。

  没过多久,窗外又响起那道公鸭嗓的声音:“姑娘,有何吩咐?”

  暗六坐在书院一间屋子的房檐上,望着夜空实在有些无语,别的暗卫负责暗中保护就行了,就他跟的主子事多,时不时就喊喊他。

  姜黎心满意足的扁扁嘴,这会儿,她心说:原来,他还是派了人在她周围护着。

  这么一想,她倒是觉得舒心多了。

  毕竟今日她把高涟得罪狠了,得罪了高涟,就是得罪了高氏,她突然有些后悔起来。

  于是,姜黎决定!

  下次再欺负人的时候就挑着软柿子捏qwq!

  她甚至迷迷糊糊的想到了一个剧情。

  印象里,男主在去江东后,查获了一船的私盐,还借着此事,把江东一个显赫的家族给一锅端了,也是自那以后,他就先于太子,收复了江东一地。

  这太至关重要了,在未来男主与太子夺权之时,江东豪族,可是没少出力协助他的。

  这时,姜黎翻了个身。

  渐渐的,她就睡着了,梦里,她还喃喃:“哪个呢......”

  翌日醒来,姜黎隐约还记得昨晚思虑了半天的事,她用温水净完脸。小桃见她一大早就心不在焉的,于是去外间给她端杯茶。这时,窗外的冷风一卷,有一片枯黄的落叶就从窗外飘了进来,落到了水盆里,掀起层层涟漪。

  瞬间,她茅塞顿开。

  姜黎低下头,盯着湿润的两只小手,心说:高氏大难临头啊。

  这日,她跟着曹迅,去城外的山上祭拜了师祖孙公的墓。

  下山之时,他们一行人,遇到了高氏的马车。

  那辆极为奢华,放在京都也丝毫不逊权贵的座驾上,传来阵阵女子的娇笑声。

  接着,车帘被风吹开,里面传来一声惊呼。

  姜黎站在不远处,看着有婢女将高怡扶下马车,下了车,高怡就四处寻找,当她看到跟着曹迅等文人下山的姜黎后,她便朝她招呼:

  “阿黎,你过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