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番外:出行(中)
作者:张佳音      更新:2023-07-22 20:59      字数:3087
  未免家人担心, 姜闻和林如海每到一处便会给京城去信,在某处长待的时候也会告知他们,偶尔也能收到一两封家中的来信,只要林琛说“一切平安”, 他们便能安心的继续下一站。

  原先姜闻还当林如海是真的安安稳稳的就陪玩儿了, 等到后来发现身边随行的一些护卫非同一般之后,稍微一打探, 从林如海那儿得到解释,这才知道他出门在外还笔耕不辍写的根本不是什么游记。

  只是林如海告诉她事关重大不方便多说,姜闻便也不去深问, 反正在她看来, 林如海能够出来多走走,比在京城每日殚精竭虑时身体可是强壮多了,其他都是无伤大雅之事。

  不过, “咱们有些地方也没走到, 没有大碍吗?”

  “无妨,圣上手眼通天,我此番领的差事, 不过是以便陛下能够多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一看他的王土而已。”

  他这么一说, 姜闻便了解了,抛开此事,兴致勃勃说起下一站准备去哪里, 而林如海始终含笑答应着。

  离开福建他们走的水路北上浙江, 因为再下一站便是江苏, 他们心中多少有些迫切,便未多加停留,早早的便到达姑苏。

  老族长前年已经去世,姜闻等人皆未能回来祭奠,此番回到姑苏林家,休整几日之后,夫妻两个便相携去拜祭亲人。

  姜闻先带林如海去了父亲姜明一的墓前,林如海毫不犹豫的便跪下磕头,“岳父大人,小婿林海特来拜见。”

  姜闻也跪在旁边,心道:若是林如海知道她爹不止见过他,还亲自考察过他不知道会不会吓一跳……

  旁边林如海祭拜过后,偏过头见姜闻在发呆,轻声问道:“闻儿,在想什么?”

  姜闻回过神,摇头,“发呆而已,若是好了,咱们去附近转一转吧?好像山上有一弯泉眼……”

  “你幼时未曾来过吗?”姜家老宅便在城中,这里又是姜家的地方,所以之前林如海都以为姜闻这样的性子,小时候定然是把周围都玩耍个遍的。

  然而姜闻听了林如海的话,仔细回想之后并不能搜索到原主小时候有来过这附近的印象,只有一个记忆:“我父亲在世时,单独带着母亲出门游玩更多,所以我也不记得是真的来过还是听母亲提起过……”

  林如海惊讶,随即便感叹:“岳父定是个不羁之人。”

  姜闻撇撇嘴,“任性的很,反正我至始至终都觉得自己像是抱养的一样。”

  她虽然心底里当姜明一是亲爹一样看待了,但是仍然认为,姜明一这人某些地方实在是不太招人待见,大概也只有她娘才会觉得那人做什么都是完美的。

  这一日祭拜了父亲,在家中休息一日,两人又去了林家墓地,因为贾敏是惜春和初夏的亲姑姑,也一并带着二人一同前往。

  到了目的地,姜闻直接便和林如海分开行事,她去堂族那边,林如海则是带着惜春初夏去嫡支那边。

  林如海挨个长辈拜完估计时间不短,姜闻慢悠悠的走到林渊的墓前,等丫鬟放好蒲团就挥退了人,自己一个人盘腿坐在墓前喝起酒来。

  一壶酒尚未喝完,耳边便听得一阵脚步声,望过去见是林如海,惊讶:“这么快?惜春和初夏呢?”

  “我让下人带她们先离开了。”说完,林如海直接在姜闻旁边席地而坐,拿起一个空杯子,敬面前的墓碑然后倒在地上。

  然后姜闻就听林如海事无巨细的说了些林琛和家中三个孩子的事,又说会照顾好她。

  回去的时候,姜闻才问他:“你在我爹面前都没说这么多,怎么在林渊这儿这般唠叨?”

  林如海瞥了眼姜闻,带着些许深意道:“我是想让渊大哥知道,你嫁给我之后过得很好……”

  姜闻啼笑皆非:“争这又有何用?”

  有没有用且不提,哪怕略显小心眼儿,做是一定要做的。但林如海却不愿与姜闻解释太多,背手快走一步。

  在姑苏停留这段时间,林如海去林家学堂指点了一些林家的学子,而这一批孩子姜闻不甚熟悉,但他们却都听过她的传说。

  论理应该在林如海面前更拘谨,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反倒是姜闻对他们来说更显威慑力,对此姜闻的做法就是,经常出现在族学里去看他们的表情寻开心。

  林家旁族有不几个与惜春年纪相仿的青年才俊,姜闻试探了一下惜春的想法,见她无意,便不再提起。

  她这么痛快,着实让惜春松了一口气。林夫人对她们姐妹这般好,若是真要为她做媒,她就算暂时没有那等想法,也是真的不好意思拒绝……

  她这边想的出神,贴着姐姐盘腿坐在蒲团上的初夏闭着眼睛头慢慢垂下,快要栽倒的时候猛地又抬起,晃晃悠悠反复几次之后,小小的人便靠在了姐姐的身上。

  惜春低头眼睁睁的看着初夏顺着她的手臂一点点滑落,直到在她腿上找了个舒适的位置枕好睡得香甜,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姑苏离开,众人便到了金陵。金陵薛家自从得了信儿说他们会来,早早的便在码头等候,一接到人立即便把人请回了府里。

  薛舅舅虽然过世了,但是薛家这几年又有了几个小不点儿出生,他们又待姜闻一行人极为热情,显得薛家比别处还要热闹几分。

  最开心的便是初夏,与薛家几个年纪相仿的姐姐妹妹每日都玩在一处,惜春也不管她,只跟在林夫人身边安静的待着。

  惜春品貌不俗,姜闻的舅母看她看得喜欢,还旁敲侧击过几句,姜闻就像之前在姑苏那样,随口问一下惜春,她若是没兴趣,直接便打住,绝不会多劝一句。

  金陵繁华,当年四大家族在这儿那是何等的风光,但如今甄家完了,贾家倒了,世家也不比从前,就剩下薛家,因为近些年的低调倒是保存的尚好。

  薛蝌得知他们到此,专门过来拜见,姜闻便也抽空去看了他娘,因为有了孙子,眼睛还是光亮的,并未像一般常年缠绵病榻之人那样身上难免带着丧气。

  从薛蝌家中出来,姜闻便见到林如海站在马车边,惊喜的问:“你怎么在这儿?”

  “我知你必定不会在这儿久留,想邀夫人一同去外边用饭,便提前过来等候了。”

  这算是约会了,姜闻笑容不落,等到乘马车到了繁华处,两人便下来并肩而行,偶尔在摊位上停留。

  “夫人可喜欢这木钗?”林如海见姜闻拿着一支桃木钗一直把玩,直接便掏出钱袋准备付钱买下来。

  那小贩早见到两人的衣着便喜形于色,此时见这老爷毫不犹豫的便要付钱,更是极力的夸赞夫人,只希望能赚一笔。

  然而姜闻见识过不少精致的首饰,这桃木钗虽做的精致,但比起她之前有的那些,就有些寻常了。

  按住林如海的手,姜闻摇头道:“我只是想,你送了我不少画像,以后还有那么些年呢,再送些新鲜的,可好?”

  林如海视线落在姜闻手中的木钗上,他从未做过这东西,但是此时姜闻出声,他便直接点头应下,“好,我做给你。”

  小贩可感受不到这对夫妻恩爱,只觉得到手的买卖做没了,好在姜闻还选了些有趣的小玩意,准备带回去给孩子们玩儿,倒是没让那小贩太过失望。

  中午两人在教训过薛蟠的酒楼吃饭,姜闻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与薛蟠的第一次亲情碰撞,林如海笑着倾听,半点儿不耐烦都没有。

  接过林如海递过来的茶杯,姜闻摸了摸鼻子,“是不是有点儿话多?”

  林如海点头,见姜闻果然又瞪他,便又笑道:“我早知你是何样性子,如何会嫌你?”

  姜闻撑着下巴,得意的说:“嫌弃也晚了,嫁不嫁给你是我自己决定的,能不能甩开我可不是你能决定的。”

  “我此生只与你死别,决不生离。”

  姜闻霎时便眼眶一红,倒是未落泪,只不甘道:“那我多吃亏?显见我是要长命百岁的!”

  林如海眼神极温柔的看着她,拍了拍她的手,“长命百岁甚好,只是更要活得愉悦舒心。”

  “这是自然。”姜闻撇开林如海的手,“我总是会开开心心的。”

  “那我便记在心里了,有何处不甚满意都要与我说,莫要骗我。”

  姜闻果断点头,“但凡我有不如意,承受我脾气的首当其冲便该是你,谁让你是我夫君呢?”

  “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