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一村(07)
作者:传山      更新:2023-07-23 07:26      字数:3585
  雯雯听超市老板娘的话,上车坐在后面, 然后小声的感谢, “叔, 谢谢你愿意载我。”

  “没事, 同路。”

  沈清和说完就启动车, 然后不再说话。两人坐的一前一后, 都没有说话的想法。

  沈清和也不问小姑娘要去谁家,现在信息发达,他以为人家早就和亲戚家联系好了, 不需要他多问。

  而雯雯坐在陌生人的车上,多少有些胆怯, 也不敢搭话。

  两人都沉默着, 半个小时以后, 抵达沈家门口。

  下车以后,沈清和才说话, “小姑娘, 你要去的是谁家?自己认得路不?”

  见到了院落外还有老人走来, 雯雯鼓起勇气问道, “叔, 我能向您打听一个人不?”

  走过来的沈父准备帮儿子搬东西,看见一位年轻的姑娘,他好奇的望着,总觉得有些脸熟。

  “打听什么人?你别告诉我,你没有提前告诉你要来的亲戚?”

  这事可不小,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搬走了。不提前通知一声,说不定要找的人不是他们八户人家。

  “是,我是来寻亲的。我想找一户姓沈的人家,沈清峰的父母。”

  “哐当!”后面走过来的老太太手中拿着的旧搪瓷杯掉落在地面,还砸掉很大一块瓷。

  “你说什么,你找沈清峰的父母?你难道是雯雯?”

  沈清和瞬间明白了,难怪没有提前通知亲戚,是没法通知。

  沈清和很镇定,只是有些诧异,可老爷子老太太就不行,已经在流泪,相互搀扶着。

  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望着眼前可能是孙女的姑娘。

  “是,我是沈宇雯。”

  老太太已经忍不住了,上前踉跄几步,瘦弱的手抓住雯雯,“雯雯,我苦命的孙女啊,我是奶啊,你还认得不?”

  老太太把对大儿子的爱全部转化给眼前快二十年不见的大孙女。

  沈家一阵兵荒马乱,哭泣成一团。雯雯被老太太惹得又哭了一场,两人抱在一起哭,一直哭到沈清和做好饭,喊他们吃饭,才停下。

  沈清和没啥感触,特别是听到雯雯说起这些年怎么过的以后。他大约知道,这孩子是被亲妈伤了心,才想起沈家来的。

  当然他也不会说什么,这是人之常情。离开多年,还能想起沈家,就已经不错了。哪怕她是想在洪水中抓住浮木给自己心理安慰还是其他的。

  不到晚上七点,村里的其他几户老爷子老太太都相扶着来到沈家,看看沈家的大孙女。

  夜晚,沈家高朋满座,洋溢着欢快的笑声。

  沈清文做着小二的活,伺候一群大爷大娘们喝茶嗑瓜子。

  沈清和借口公司有事,早早的回到自己家忙碌着,贸易公司还得经营,他还得寻找一些货源,寻找一些商家。

  他人不在公司,可每天依然通过网络管理着公司的生意。

  第二天,老爷子早早的赶着马车离开村子,至于去干什么,沈清和不清楚,也不多问。

  他走在自己承包的地里,悄然的撒下一些好东西,能让地慢慢的变的肥沃。

  果园已经规划好,开垦出来,在每一片地界都栽种好密密麻麻带着尖刺的千年青。

  一圈又一圈,只是留了前面一圈地方,已经盖了五间房,一层小楼,上面没有瓦片,直接盖的板,可以走上屋顶晒东西。

  只是屋顶四周都围的高高的,攀爬不上去。

  从大门进去,才能到果园。

  除了最中间的大屋,前后通透可以开车进去,有两间屋子,是给以后请来打理果园的技术员落脚住的地方。还有两间屋是给看果园的人住。

  果树要等到明年开春才开始种植。

  果园的规划,也是按照生态循环这方面规划的。

  除了三座山头种果树,其余的他打算全种药材。大致留出来几十亩种粮食,自家吃,还有送些给长期合作的生意伙伴。

  关系是礼尚往来慢慢处出来的,这些年原身一直把关系维护的很好。

  他的骨子里有农民的质朴也有后天学习来的小精明。

  原身的身家虽然不菲,加上分给前妻的资产已经过亿,但在偌大的西京,也不是啥真大佬。

  唯一的就是他生意做的稳当,就算一次两次生意亏本或者失败,也不会伤筋动骨。也不会让他破产,依然还能过得很好。

  他的固定资产远远超越他的生意资本。

  “和娃,在地里看啥?都收完了庄稼,地里干干净净的,没啥啦?”

  “叔,我就是看看,走走。不收啥?”

  “行,你看吧。”

  裹着不怎么温暖的旧棉衣,老爷子溜达着朝沈家去了。

  地里的庄稼一边收一边深耕,平整。

  一眼望去,干干净净,啥也没有。他一个人站在地里,望着对面的山岗。那面全是村里人各户人家的地。

  走着绕过去要半个多小时,不远不近,可是站在这边看,很近。

  只是之间隔着一段天堑,无法跃过去。要绕半个圈才能走过去。

  离开未来的药材基地,又去到远处的未来果园,开门进去。三处果园被包成一个大圈,再中间,左右分成三处。

  想连的中间空出来五米宽没有种植带刺的荆棘,其余的用荆棘隔成一道坚固的围墙。

  三处果园各自有一口深井,用来灌溉。

  走到井边滴落不少灵泉,但是他还依然在所有地方走了一遍,依次都滴落下不少蕴含灵气的能量水。

  全部走完,花费了几个小时,就连午饭也没有回去吃。

  一个人找块果园内的石椅坐下,每处果园都有一张石桌四张可以坐两人的椅子。一次可供八人休息。

  果园没有其他人,盘膝而坐,开始修炼,不知不觉,一时没注意直接修炼到下午四点。

  远远就看到自家院子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还有一群老爷子们的大嗓门。

  一股羊膻味,被西北风卷到他鼻翼下,打了两个圈又飘散开来。

  “爸,咱家宰羊干啥?”走近到老爷子身边,问道。

  “庆祝雯雯回家,哈哈,咦,老二,是你啊。一天都去哪儿了?”

  “那您以为谁,我到处转转。”沈清和没想到老爷子这么壕。平时小气吧啦,自己用个啥高级玩意儿,他都看不顺眼。

  斜着眼鄙视自己,还一天到晚在另外七位老爷子面前诋毁自己。说自己就是个败家子,啥啥都用好的,家里清一色都是贵价货,从家具到刷牙的杯子都是齁贵齁贵的。

  村里的大爷大娘大叔婶子们如今个个都知道他生活讲究。用的都是好东西。

  经常还有大娘婶子们调侃他。

  这一切都拜老爷子所赐,天天黑自己。

  “有啥好转的,一天到晚不着家。去洗洗,一身的黄土。”老爷子很不耐烦,赶苍蝇似的赶走老二。

  轮到沈清和撇嘴,真是远香近臭。以前回家,老爷子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如今倒好,胡乱挥手赶臭虫一样的赶自己。

  不爽的很,可又不能反抗,他回到自己家那边,坐在客厅打开电脑,处理一些公事。

  村里的网络也拉了过来,如今安装网络的就沈清和与沈清文两家。

  夜晚,沈家拜了两大张桌子,一桌老男人,一桌老太太。

  “老沈,恭喜恭喜啊,这下你没有啥好担心的啦。”

  老旺叔举起酒杯,恭喜沈父。

  “嘿嘿,同喜同喜,我家有喜事,你们吃肉,是同喜吧。”老爷子还难得开个玩笑。

  “对,同喜。”

  一顿晚饭一直吃到九点,老爷子们都是被老太太们扶着回去的。

  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十二月初就下了第一场大雪。

  早上起床,外面白茫茫一片,一脚下去,雪盖到小腿肚。

  沈清和顾不上洗漱,拿起铁锹,开始铲雪。从自家门口开始,一直铲,两米宽的雪路。

  从自家一直铲到隔壁父母门前,沈清和才转身回家。

  雯雯在上岗村住了一个星期才回到外省上班。几天的时间,她还是有很大的触动。

  爷爷奶奶对她真好,二叔虽然话不多,但对她也不错。三叔也是一样。

  二月七号过年,她打算回上岗村过年。已经和爷爷奶奶说好了,爷爷奶奶很少出村,可为了送她,一直让二叔开车送她送到西京。

  也是回到上岗村,她才知道。当年妈妈带着她走,爷爷奶奶是不愿意的。说是他们可以养她,二叔那时候已经做生意,虽然不是啥大生意,可也不少挣。

  二叔当时就承诺,只要大嫂愿意把孩子留在沈家。以后侄女的生活费用,读书费用,他全包。

  只是妈妈不愿意,变卖了她和爸爸所挣下的所有东西,以及他们小夫妻的所有存款,悄悄的离开了上岗村,是在一家人出门的时候,招呼也不打一声悄悄的走了。

  走之前其实妈妈已经和后爸相过亲,彼此愿意。

  只是这一切都是在姥姥家完成的,沈家没有人知道。

  也就是后来,爷爷奶奶叔叔们找去姥姥家,才在村里打听到妈妈已经改嫁。

  后面连续去了多年,可没有一次见到自己。也没有找到她们娘两的所在城市的地址。

  她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都不是正月的时候,都是年前去的。

  现在想来,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是为了避开爷爷奶奶一家人。

  她不是没人爱的孩子,她也有心疼她的亲人。

  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只是她还没有察觉到。

  石城也是省会城市,雯雯就在这里打工。两年前,她跳槽来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她的业绩不错,工资也不错。

  下班,发了一会儿信息,沈宇雯才开始每天的固定问候环节,和爷爷奶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