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困难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5      字数:3542
  西双商圈附近, 鑫福茶楼内。

  “老板,这是最近搜集的资料。”

  王泽刚把厚厚一叠资料递给了赵安, 这是他一个多月来在京城搜集的各种资料。

  “这个月辛苦了。”

  赵安看着自己手中上百页的手写资料,由衷地感叹了一句。这些可都是已经汇总、整理过后的资料, 原始材料只会更多。

  听到赵安的话,王泽刚下意识了摸了摸自己胖上了一整圈的肚子, 很诚恳地说道:

  “一点都不辛苦。”

  这一个多月,王泽刚基本上吃遍了大半个京城。不仅仅是商圈,包括街头小巷,王泽刚都有一一探寻、品尝。食品种类、价格、口味, 都有详细的记载。

  类似的调查赵母也做过, 但是赵母在京城调查的时间不过短短三五天, 并不全面, 同时调查方法也很主观。

  而王泽刚这次的市场调研, 从一开始就有详细的方法论与指标, 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收集到足够准确的数据。

  京城实在太大,需要调查的餐饮店数以百计。所以王泽刚每天基本上要吃五餐, 除了早中午以外,还有下午茶和宵夜的加餐。

  作为工作任务搜集资料,所有的餐饮费用自然是由赵安报销。一个多月的美食生活, 王泽刚怎么可能不长胖。

  但赵安并没有因为王泽刚的自谦而就真的认为这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且不说王泽刚因为市场调研而导致的肥胖,单是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餐饮调研, 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更别说搜集资料、拟写总结报告。

  仔细看了看王泽刚提交的报告,这一个多月王泽刚花近万元的花费就很值得。

  “房产方面的情况,也搜集好呢?”

  “嗯。在资料的后面。”

  说起工作上的事情,两个人都严肃了很多。王泽刚已经越来越习惯赵安在工作时候的严苛与认真,尽可能高效地处理工作。

  “如果想要在京城商圈开办分店的话,竞争恐怕有些太大了。而且利润率会大幅度压缩,毕竟在京城没有食材的供应链。”

  王泽刚简要地把各种调研数据向赵安汇报了一遍。

  开分店是赵安早就计划好的事情,不仅仅是“一棵树”,也包括“卷饼天下”和“叶氏秘卤”。

  赵安之所以让王泽刚在京城进行大范围的试吃,就是为了详细了解京城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考虑三大餐饮店是都需要在口味上进行改良。

  尤其是叶氏秘卤,辣味颇重,不同于京菜的传统口味。赵安虽然知道未来以辣味为主多种餐饮品牌遍布全国,但是时代不同,赵安可不敢完全生硬套用后世的经营方式。

  而铺面价格则是餐饮店最大的成本之一。

  “果然京城的房价还是太贵了啊。”

  看了看京城的房价,赵安也有些头疼。

  世人都说后世京城的房产价格高到让人绝望,但是华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其首都京城的房价一直高居不下。

  尤其是90年代这十年的价格涨幅变化,一点也不比05年之后的楼市涨幅逊色。

  根据王泽刚收集的信息,现在京城的商品房就已经达到了4、5000每平,而赵安真正心仪的那些一线商圈商铺价格,更是轻松破万。

  “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购入的话,资金回笼速度很慢。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再二线商圈购买房产。”

  王泽刚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据他所了解,赵安和红秀食品之前开设店铺都倾向于直接购买下店铺所有权。

  就连另外两家“一棵树”,赵安都已经开始和对方商谈价格。王泽刚自然会认为这一次赵安也倾向于直接购买铺面。

  而在经过计算之后,王泽刚认为购买二线商圈的铺面更合适。

  “不行,店铺还是必须要开在最核心的商圈。这是红秀食品和我们第一次进入京城。品牌这个东西,一旦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第一印象之后就很难更改,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赵安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名为首因效应的理论,是指形成的第一印象虽然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这一理论在传播学理论同样适用。

  殊不见有无数的产品,在一开始通过价格优势来占据市场。但日后为了提高品牌价值、获取品牌溢价,只能年复一年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聘请形象代言人、竞价广告位,然而依旧难以扭转自家品牌在大众心中的印象。

  反倒是一些外来的企业,就因为进入华夏市场比较早,在市场开放初期站住了脚跟,一跃成为备受华夏追捧的外国品牌。

  所以赵安很清楚想要将自家的产业品牌打响,就绝对不能吝啬前期的宣传费用。按照未来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能在一开始开始就把逼格定低了。”

  更何况现在还是90年代末,是品牌形成的最好时机,赵安如何都不愿意错过。

  “叶氏秘卤”在赵安的规划中属于零食类食品,不适合在商圈中销售,但是“卷饼天下”和“一棵树”在京城的第一站一定要打响,必须要在最繁华的商圈开设第一家分店。

  赵安继续说道:

  “和那些愿意出租商铺的人联系,哪怕价格高昂一点也要租下。”

  “但是产品价格方面?如果按照原有价格的话,恐怕利润率会很低。”

  王泽刚眉头紧锁,他在衡量品牌与利润率。他明白赵安这是准备放弃短期的高收益了。

  “每款产品每款提价5毛到1元,重新做一下预期报表。”

  这也是肯德基这样大型连锁的价格策略,在房产昂贵的地段,会有小幅度的涨幅来弥补成本。

  当然赵安也不是真的打算放弃自己一开始制定的铺面投资策略,而是因为他知道华夏现在的房产涨幅有多么的惊人与反常,尤其是在京、鹏、海等城市。

  同时他也知道在2003年前后,华夏的房地产会遭遇一场始料未及的暴跌,到时候再进行购买更合适。

  这些对于未来市场大势的了解,才是赵安投资选择不会犯错的保证。

  赵安继续浏览食品供应方面的资料,这一个多月来王泽刚还走访了各大农贸市场,和一些食品供应商也有过交流。

  和房价比起来,供应链才是真正让赵安感觉到头疼的地方。

  在蓉城,赵父食品供应已经越来越丰富和健全。除了面粉这样的主粮和一些加工制品,卷饼天下、叶氏秘卤绝大部分的食材都能提供。

  但是在京城,所有的食材供应都需要重新建立。

  “一棵树”本来就是采用市面上的大品牌,这还比较好处理。“卷饼天下”和“叶氏秘卤”就麻烦了。

  如果建设新的食品供应链,不仅食材的品质没有办法得到长期、稳定的保证,而且利润率会被大幅度压榨。

  “食材供应这方面的事情,我会让我父亲来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你手上的工作还是继续吧,签约、设计、装修、培训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争取在年前全部完成。”

  赵安最终还是决定求助于自己的父亲,对于食材的把控赵安还是不如赵父专业。

  更何况如今跃华食品公司也已经正式注册,赵父也聘请了不少员工。

  因为一直和sc农业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赵父得以高薪聘请了几名农业大学的毕业生。

  毕竟跃华食品刚刚创立,如果不是教授推荐,大学毕业生还真不一定会看上跃华食品,像王泽刚这样“大胆”的毕业生可不常见。

  这一切在赵安看来都是值得的,这些农大毕业生大多数都有农业方面的实践经验,已经在帮赵父扩张农作物生产、运输的版图。

  也是因此赵安才敢让自己的父亲来京城帮忙。

  “行,我会尽快敲定铺面和装修的事情。对了,附近房租的信息也一并整理在里面,只不过时间比较仓促,搜集到的资料比较少。”

  看到远比自己预期还要多的房屋信息,赵安心中对于王泽刚的办事能力更加满意了。

  昨天晚上,赵安回到学校后才临时联系王泽刚,让他搜集一些家庭住房方面的信息。

  因为事出突然,赵安只是想让王泽刚帮忙提供一些房屋中介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结果王泽刚把附近商品房的价格、环境、位置都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

  “好的,谢谢了。”

  赵安坦然地向王泽刚表达了谢意,这件事属于他赵安的私事。在公私方面,赵安一向分得很清楚。

  “老板,下午需要我陪你去看房吗?”

  “不用了。”

  “那今天?”

  “今天是节假日,本来该放假的。我叫你出来工作已经算加班了,下午你就休息吧。”

  “谢谢老板。”

  虽然赵安是王泽刚第一个老板,但是王泽刚确信赵安绝对是老板中的异类。他有和大学同学保持联系,经常听同学们抱怨各自的老板如何变态。

  就如同赵安信赖王泽刚一样,王泽刚也认为赵安是一个值得为之拼搏的老板。

  连午饭都没有吃,王泽刚就直接离开了。他们两见面的地方如此靠近央音,再加上赵安种种行为,让王泽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老板与计嘉树有约。

  自己老板和朋友的相处方式实在太亲密,王泽刚作为一个下属无法融入。与其留在这里尴尬,不如早一点识趣地离开。

  然而王泽刚不知道的是,计嘉树今天已经陪着室友们去游玩了。今天一整天都是赵安一个人。

  不过赵安也不孤单,正好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一个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