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菜市场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6      字数:3630
  午饭过后, 计嘉树就回屋休息了。歌曲创作就即将收工,再加上午饭的嬉闹, 让计嘉树紧绷的心神松弛不少,这段时间的倦意全部涌了上来。

  而赵安则收拾碗筷, 他已经和计嘉树约法三章。这段时间计嘉树在忙创作的事情, 那屋里的杂事就暂时由赵安负责。以后赵安忙碌的时候, 则由计嘉树负责。

  当然,做饭这件事情, 赵安想了想还是决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麻烦计嘉树了。

  收拾完一切之后,赵安便出门了, 他手中依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今天上午能忙里偷闲,那是因为把所有工作丢给了赵父和王泽刚而已。

  赵父此时又在京城, 这是赵安与计嘉树继续大被同眠的表面原因,而至于真正的原因大概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了。

  今年赵安他们家的产业发展十分顺利,“叶氏秘卤”、“卷饼天下”、“一棵树”已经遍布sc省的主要城市,周边的几个省份、直辖市也即将开业。

  至于鸡茸辣椒酱的足迹则走得更远,现在连长江下游的海市、华夏首都的京城也有鸡茸辣椒酱在售卖。

  其原因还是归根于政府的推动与帮助。这几年国家经济形式越来越好,与国际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今年年初的时候已经传出了华夏有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传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外贸产品在国内都获得了不少隐形的特权。尤其是鸡茸辣椒酱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力不错, 更是有一些政策的倾斜, 所以辣椒酱才得以推向全国市场。

  从1993年,辣椒酱面世到现在,五年已经过去了。负责加工的荣兴食品厂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一开始双方的合同很缜密, 鸡茸辣椒酱的配方权、商标权全在赵母手中,所以并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红秀食品与荣兴食品继续签订合约,而这一次的合同约定更加详细,属于食品代理加工合同,红秀食品的分成与权力更多了。

  当然,赵安一家也不是竭泽而渔之辈,尤其是赵父赵母,很感谢当初荣兴饰品王老板,现在应该叫王董,的帮助。

  所以目前赵安一家所有产业链中间的加工部分,只要荣兴食品符合标准又有生产能力,通通交给荣兴食品。包括“叶氏秘卤”的真空包装、卤料生产,“卷饼天下”和“一棵树”的中间材料等等。

  而荣兴食品也借着这个机会彻底转型为食品加工企业,原来的工厂早就不够用了,又在蓉城郊区申请了一大片土地建立厂房。

  荣兴王董现在特别看好赵安一家的发展,只要赵安一家的发展不出岔子,他就可以躺着赚钱。

  比起荣兴的满足,赵父赵母可从来没有忘过居安思危。当初穷苦的生活,让夫妻二人始终有一种不断向前的紧迫感,很怕被别人后来居上。

  以辣椒酱为例,赵母现在已经在研发花生辣椒酱、牛肉酱、榨菜等多种产品,等做完市场调研后,便会陆续上市。

  有鸡茸辣椒酱这个老大在前面开路,其他产品上市的宣传压力会小很多。

  而赵父的跃华食品也紧跟赵母的扩张步伐,自己妻子的餐饮店开到哪儿,赵父的“格选生鲜”就开到哪儿。而真正最重要的是,赵父的食品供应链就延展到哪儿。

  其实关于食品供应这件事情,赵安家内部已经有过争议了。目前食品供应的格局铺得实在太大了,管理成本太高,让食品供应链的利润率接近为零。

  不少员工向赵父建议是否要剔除一些食材的供应链,甚至是只做“格选生鲜”这一领域。

  比如说蓉城的花市,每年日照充足,是内陆少有适合种植芒果的地方。跃华食品在花市建立了收购芒果的供应链,但通过“格选生鲜”卖出去的芒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芒果依然是通过市价在sc省内进行销售,销售完全是靠着“跃华”这个商标进行推广。

  这些芒果的质量优于市场的平均水准,但是价格却没有明显提高。相反,跃华食品面向农户的收购价格又高于平均收购价。

  简而言之,跃华目前的产品供应链,实际上是把中间商的收益分润给了农民。再加上管理成本,跃华食品这一块的利润基本为零。

  然而这个想法,最终被赵安一家人一起否决掉了。

  赵父赵母都是农民出身,赵安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他们三人都知道华夏农民的生活情况,现在能够通过自家的商标,给农民带来一些切身的实惠在他们看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跃华食品的产品供应链还在不断扩张过程中,当然跃华食品也有自身严格的要求,那就是安全、健康、优质。

  如果说赵父和赵父在这件事上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话,那赵安的想法其实并不如二人纯粹。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供应流通受到局限,市场不够大,那是因为目前的交通运输还不够发达,信息也很闭塞。

  所以农产品市场竞争不够激烈,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但未来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商时代、快递时代后,这些优质农产品绝对不会出现堆压的现象。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赵安一家依然还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而赵父这次来京,主要是为了京城“格选生鲜”的事情。现在蓉城的“格选生鲜”数量已经突破了两位数,这证明了“格选生鲜”的可行性。

  如果问赵父想要将“格选生鲜”开在哪的话,赵父的回答绝对是京城。

  并不只是因为京城的品牌效应,而是赵父想在京城证明自己,毕竟赵父还记得自己去年在京城受到的刺激。

  所以这一次赵父还带了两名得力干将来京城,准备在京城开设“格选生鲜”,经过两个个多月的筹备,总算在京城的二环路上某个高档小区附近开正式营业。

  然而现实比赵父想得残酷得多,“格选生鲜”的生意不差,营业额也足够高,但是在顾客口中到“格选生鲜”买菜并不是因为“格选生鲜”的品质卓越,而是因为离小区比较近而已。

  如果真正想要买高级食材,他们都会去京城的四源里菜市场。

  四源里菜市场建于1992年,哪怕现在依然是大棚菜市场,但是四源里能够提供来自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食材。

  在四源里菜市场可以买到白菜、萝卜这样的大众蔬菜,也能买到新鲜的罗勒、迷迭香等外国香料。至于其他国家的海鲜、牛肉更是比比皆是。

  今天上午赵父和他的两名员工便亲自去四源里菜市场考察去了,而赵安通过手机联络后,和赵父成功汇合。

  看着赵父的脸色,赵安就知道自己父亲心情不太好。赵安直接让两名员工回“格选生鲜”工作,然后自己则陪着赵父在四源里菜市场继续闲逛。

  原来赵父发现四源里售卖的很多食材他根本不认识,那些数百元一斤的海鲜更是打破了赵父对于农产品的认知。

  “我原本以为自己的格选生鲜是最高级、最新潮的菜市场,结果发现自己还是坐井观天啊。”

  在自己儿子面前,赵父并没有保留。

  让赵父遭受到打击的是他原本以为自己在农产品这个领域已经算小有成绩,但是却突然发现自己对于农产品市场的了解还差得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赵安突然发现自己父亲的情绪,和曾经的自己是如何现实。

  赵父不希望自己被妻子事业甩的太远,所以有了自己的养殖、供应链事业;好不容易赶上了自己妻子的步伐,然后又被京城的养殖场模式所折服;重整旗鼓,带着“格选生鲜”回来,又被一个六年前建立的四源里菜市场打败……

  如果说问赵安的固执从何处遗传,赵母肯定知道这个答案,她会说:赵安他爹就是个老固执。

  如果赵父不固执,也不会和村支书起矛盾,不会带着妻儿进城打工,不会追求农产品的品质……

  这一瞬间,赵安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的父亲。但片刻之后,赵安脑海中,闪过计嘉树和他争辩时说的话。

  “我并不是因为钢琴是一门高雅的乐器,而学习钢琴,只是因为我喜欢钢琴的声音。我学唱歌也是如此,并不是因为它能让我成为明星,而是因为我喜欢唱歌。”

  赵父拍了拍赵安的肩膀说道:

  “爸,别想那么多。你的格选生鲜就一菜市场,别以为卖得贵一点,它就有多特殊。同样这四源里菜市场也不会因为它贩卖这么多高级的食材,就不是菜市场了。

  所谓菜市场,就是给顾客提供一日三餐的食材而已。而且这四源里菜市场只有一个,但是你以后的格选生鲜能有无数个。你可以给更多的家庭提供一日三餐!”

  “没想到你小子现在会安慰人了,跟计嘉树学的吧。你爸我就是一下子想岔了而已,觉得自己的格选生鲜独一无二,没事了回家吧。”

  看着自己的父亲如此洒脱,而自己曾经自己却纠结了一辈子,赵安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愚蠢。

  回到家中,赵安帮赵父把中午的剩饭热了热,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肯定还没有吃午饭。

  “赵安,不错啊,你现在的厨艺有你妈七分了。”

  赵父吃了一碗鸡汤泡饭,打着饱嗝夸奖道。

  赵安对于自己父亲的话并不意外。哪怕自己鸡汤的做法完全源于赵母,但是自己做的鸡汤在赵父心中也永远比不上赵母。

  当然,赵安也相信自己做的鸡汤在计嘉树心中永远都是第一。

  赵父主动洗碗去了,而赵安则坐在钢琴面前,随意地弹了几首流行乐。

  赵父并未察觉有任何不妥,反倒是计嘉树从自己的屋子里冲了出来,兴奋地说道:

  “安安!你居然弹了流行歌曲!”

  两人相视一笑,无声之意只有彼此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