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推广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7      字数:3554
  八月的沙市, 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炉, 正午走在街道上,远处的地面甚至因为高温而显得有些扭曲。

  这种炎热不分昼夜,哪怕黑幕高挂,也不过是没有明火的炭堆罢了。

  但哪怕再炎热也阻止不了沙市人们对于夜市生活的热爱。

  一盘刚刚从油锅中捞出来的黑色臭豆腐, 在灯光下可以看到表皮诱人的油光,浇上红火的辣酱、刺鼻的姜水, 咬上一大口。豆腐在高温热油的帮助下变得外酥里嫩,以及臭豆腐因为发酵而带来的特殊浓郁香气,先在口中盘旋, 然后顺流而下。

  一盘臭豆腐, 赛过活神仙。

  烧烤也是宵夜场上的头牌之一。

  烧烤这东西可以说是遍布华夏,西北羊肉串, 东北大烤串,沿海海鲜,中南部的辣味烤串等等,味道、食材、工具都各有特色。

  而沙市的烧烤有着明显的湘西风格, 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而精致。每串只有一小块肉丁,但总是一大把一大把的进行烧烤。

  除了视觉上的冲击以外, 这样的烹饪方式能够保证食材快速熟化,佐料入味,口感细腻。

  不过今年夏天在沙市最火爆的还是小龙虾,准确说是跃华小龙虾。

  跃华小龙虾并不是某个龙虾店,而是龙虾的种类, 最早出现在老湖龙虾馆中。

  “特供跃华小龙虾,每只都是一两大虾,更有二两重的虾王等待你的品尝!尝鲜价格xx……”

  老湖龙虾馆也算是沙城颇负盛名的老店了,一直以来走得都是精品路线。虽然这次推出的跃华小龙虾价格比一般的龙虾高出不少,但依然有不少食客愿意尝试。

  而这些客人大多是老饕,很快就发现了跃华小龙虾的独到之处。

  首先龙虾的体积、重量就不多说了,远大于市面上的普通小龙虾。

  除此之外虾壳鲜亮、虾肺干净,一看就是饲养在清澈的水源之中,以精细饲料为生。

  而且虾肉富有弹性、肉质紧实,如果用于清蒸更是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甘甜,一时间到老胡龙虾馆的食客只肯选择跃华小龙虾。

  老胡龙虾馆也有不少的竞争对手,他们自然会想打听这跃华小龙虾的供应商。他们原本以为老胡龙虾馆的老板会推三阻四,但谁知道对方就爽快地说了出来。

  老板也很无奈,从供货商主动推销上门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肯定没有办法独占货源,毕竟对方就是为了大范围推广才找上他,他所能做的就是占据一定的先机而已。

  而售卖跃华小龙虾的地点自然是“格选生鲜”。

  相较“卷饼天下”和“一棵树”开业的声势浩大,“叶氏秘卤”和“格选生鲜”则低调了很多,但生意一样的好。

  众多老板生怕自己抢不到货源,一窝蜂地涌向“格选生鲜”。而赵安和赵父早就稳坐钓鱼台多时,就等着鱼儿咬钩。

  面对大量想要签订供货合同的龙虾店老板,赵安开门见山地说:龙虾我们有,但是不多,都是s省产的,需要一定的时间运输,大家不要着急。

  反正赵安就是咬定不提前签合同,等每天龙虾从s省运过来,然后到商店内自行选购。

  不着急才怪了!现在龙虾店的常客们已经主动询问跃华小龙虾的事情,要是别家有自家没有,生意绝对会直线下降。

  而且你每天能运多少龙虾啊?反正无法供应沙市这么大的市场,僧多粥少,不抢才怪。

  除了表示小龙虾的价格一切好说外,老板们也纷纷开始和赵安、赵父套近乎,万一赵安他们就同意了呢?

  面对这样套近乎的手段,赵安一律敞开大门欢迎,赵安、赵父、王泽刚还有跃华食品h省未来的负责人轮番上阵。

  龙虾店老板们立刻开始“倒苦水”、“诉难处”,反正核心思想就一个需要小龙虾。

  面对这样的辛酸赵安表示感同身受,只不过表示他们也没有办法啊。

  自家的跃华小龙虾现在在华夏也算是品种最优良,饲养方法也已经成体系了,可惜s省适合养小龙虾的地区不够多,他们跃华公司也没有办法提供那么多小龙虾啊。

  “我们沙市就适合养小龙虾啊!”、“h省多的就是河泽。”、“要不我帮你们联系吧,我有朋友就在养小龙虾。”……

  为了向赵安他们示好,老板们纷纷表示他们愿意帮忙。

  面对别人的“盛情难却”,赵安他们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沙市毕竟不是蓉城,赵安他们在这人生地不熟,对于哪些地方适合养小龙虾,哪些地方小龙虾养殖已经有了基础根本不了解。

  跃华可以选择一家家地到处走访,然后慢慢搜集信息,但这个庞大工程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成本谁也无法估计。

  有些信息的确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得到,但是赵安、赵父可没有傻到什么事都让政府、让何局长帮忙,那才真的是自找苦吃。

  谁最了解小龙虾在沙市的情况,自然是沙市这些小龙虾店的老板。他们在签订小龙虾合同之前,绝对货比三家,选了其中最合适的虾源。

  只要通过这些龙虾店老板,就可以轻松锁定目前h省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小龙虾饲养户。

  这样的农户不仅有一定的技术基础、饲养条件,而且也多半愿意长时间的饲养小龙虾,他们就是跃华食品在h省推广“跃华小龙虾”饲养最关键的一环。

  至于赵安为什么要通过老胡龙虾馆这样的方式来与众多龙虾老板搭上关系,原因更简单。

  不仅可以免除一一寻找、拜访、交涉的麻烦外,最重要的还是身份转换。

  同样是龙虾供应与需求双方,龙虾店老板主动找上跃华食品,那跃华食品就是优势方。

  明明跃华以后还是会按照小龙虾的市场价格卖给这些老板,对方还会主动地帮他们联系农户,等见面的时候必然还会为跃华食品说好话,劝说农户改养“跃华小龙虾”。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在诸多龙虾店店主的帮忙下,赵安他们与许多小龙虾养殖户亲自见面交流。

  所谓亲自就是指他们前往养殖场所,实地考察他们养殖条件。

  而之后的谈话内容则主要是劝说对方养殖“跃华小龙虾”:由跃华公司统一提供小苗、饲料、养殖方案、技术指导,然后再由跃华集团统一收购和出售,农户不参与后续的环节。

  如果农户想自行出售的话,那对应的虾苗、饲料价格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允许以“跃华小龙虾”名义对外销售。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选择第一种方案,然后暗中偷偷出售龙虾的情况发生。一旦被发现就将面临高额赔偿。

  “你们的条款也太苛刻了吧。”

  虽然他们只需要负责养殖这个环节,但是大多数农户还是会有疑虑。

  “但是这收益是实打实的啊,只要你们精心饲养,收益绝对会比以前高出三到四层。”

  赵安耐心地向农户解释,谁让他说话农户都愿意相信呢?毕竟靠脸吃饭。

  赵父便把交流的事情全部交给赵安,自己则和技术员工查看养殖场地需要改正的地方,反正要不了多久对方就会被赵安说服。

  “你们,真的能够按照这个价格收购?”

  农户脸上满是怀疑,这也不怪他们,谁让赵安他们收购价格高出市场太多了呢?如果小龙虾的产量真的如赵安所说,那收益真的是做梦都不敢想。

  可越是好事,越得仔细考虑,害怕其中会不会有陷阱,比如把虾苗和饲料卖给他们,就再也联系不上。

  面对农户们的小心,赵安也很无奈,总不能强行压榨养殖户的利润来让“跃华小龙虾”看起来很正常吧。

  华夏普通农户付出的劳动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农民出生的赵安一家不可能因为自己如今已是商人,而就忘了初衷。

  还好赵安早就做好了准备,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拿出一份红头文件:

  《沙市农业部关于推进“跃华小龙虾”饲养的实施办法》

  同时赵安说道:“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去乡政府问一问,这份文件应该已经下达了。”

  这可是市政/府下发的文件,里面有诸多政府即将实施的措施。这些协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文件代表着政府在为“跃华小龙虾”背书。

  无论哪个年代,农民总是全心全意的相信着政府。在华夏想要推动某一农产品的种植、饲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有政府的推动。

  虽然现在还做不到让政府为“跃华小龙虾”提供补贴,但有这么一份文件,已经足以解决跃华食品在沙市的信誉问题了。

  而这也是赵父之前真正想让何局长帮忙做的事情,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沙市确定养殖“跃华小龙虾”的项目,然后再通过政策帮忙推广。

  为了这份红头文件,赵父和赵安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

  但效果也是明显的,养殖户接过文件,浏览之后立刻决定:“那就签合同吧!”

  一旁的王泽刚立刻把合同递了过来,然后双方爽快地签订了合同。

  赵安与养殖户工作就到止为止了,之后的工作就由跃华负责龙虾养殖的工作人员与对方进行交涉。今年夏市是赶不上了,开始为明年的“龙虾元年”做准备!

  当然,赵安也还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回去后再也龙虾店老板签订一份销售合同,约定“跃华小龙虾”的需求量。

  赵安也不用担心对方不愿意签合同,自己的供应商现在已经不能再提供小龙虾了,不死死抱住跃华的大腿还能怎么办呢?

  而这一切都是赵安的计划,赵安多“狠”一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