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电脑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7      字数:3985
  果然如同赵安所言, 很快食安集团就进入了一个相当繁忙的阶段。

  但这种繁忙谁也没想到竟然与实质的工作没有关系, 而是在熟悉新的办公设备。

  赵安突然购买了十余台电脑安放在公司之中,虽然还不能够保证人手一台,但是所有需要档案管理的岗位都已经配备上了, 其他市场业务人员也基本能保证两人一台。

  与此同时, 赵安还让公司采购人员专门去购买了office1997的公司企业版。

  采购员向微软员工说食安集团要购买正版软件, 微软员工还十分诧异,因为这是他们在华夏设立办事处以来, 第一个华夏本土企业主动找他们购买软件。

  赵安听了采购员的讲述后, 有些想笑,但最后还是化作了沉默。

  这就是20世纪末期华夏电脑行业的现状,个人电脑(那年还叫微型计算机)进入华夏,掀起了华夏互联网之风。

  然而华夏的版权意识甚至还没有开始萌芽, 无数互联网企业死在这个被称为“互联网春天”的寒风里。

  由此及彼,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 各行各业山寨的情况层出不穷。

  虽然赵安对于自己之后的计划颇有自信, 但也有阴沟里翻船的可能性, 包括跃华和红秀也是如此, 只要跟不上时代的浪潮,就会被淘汰。

  之所欲花费大价钱购买电脑和软件, 赵安可不是为了让公司看起来更高端大气, 也不是单纯支持正版,而是在加快公司的转型。

  现在跃华集团的供应链越来越庞大,每次各种材料极其繁琐, 大幅度降低了办公效率,导致经常出现商品滞销、以往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食品公司会尽可能控制自己产品线种类的原因,因为产品种类一旦过多,销售、管理、运输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

  所以把所有信息尽快地汇总于电脑之中已经成了当务之急,而且赵安之后也有一个重大的计划,这些都是前期工作而已。

  然而赵安还是低估了电脑对于公司众人的杀伤力,除了赵安和计嘉树以外,公司行政管理人员最小的就是王泽刚,也已经二十五岁了。

  就算赵安一直有意识地控制公司的年龄层,但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接近三十了,其中拥有本科文凭者不超过半数。

  对于他们而言,在过去的人生中就没有电脑这个东西,学习开机、关机都能花费一两个小时。

  这一点都不夸张,就连王泽刚这个高材生都要拿着电脑使用说明书半天,才敢小心翼翼操纵着鼠标,点开电脑上那个名为“我的电脑”的图标。

  无奈之下,赵安不得不找来了电脑老师,专门给食安集团开办培训课。

  电脑操作不熟悉,赵安也不愿意匆忙展开后续的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赵安确信电脑会给公司办公带来旁人难以想象的提升。

  哪怕是培训,赵安也不会占用员工的下班时间,于是最近食安集团每天的工作就是学习电脑课。

  每天早上的公司,大家就愁眉苦脸地相互问对方:

  “你昨天那个复制粘贴学会了吗?为什么我一次只能复制一个文件啊。”

  “这个五笔输入法也太难了吧,那个字根表我真的背不下来啊,我以前读书都没这么认真过。”

  “还有那个什么沃尔德,我菲斯,操作太难了,比我写字满多了。”

  大家都快三十岁的人了,结果还聚在一起讨论课业有多难,对于他们也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现在多学学,以后就快了。”

  赵安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打了个寒蝉,就像上课聊天的学生突然被老师发现一样。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赵安可是他们的工资袋。

  有人讪笑着回答说道:

  “老板,我这不是担心你花这么多钱给我们培训,最后什么都收不回来吗?主要是我们是朽木啊,没法和你比啊。”

  其余众人如同小鸡啄米,快速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可是看过赵安操作电脑的速度,开机、输入、word、打字、打印,那操作叫做一个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任何人怀疑电脑真的能极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学习的时候也格外认真。

  赵安也很汗颜,又有一种普通人假扮天才的感觉。

  对于赵安已经如此精通电脑,还会出现在这里,众人看了看站在赵安身旁的计嘉树心中一片了然。

  大家都是老员工了,对于计嘉树和自己老板关系,他们都很清楚——绝对是最好的兄弟嘛!这种兄弟实在太珍贵了!

  这年头民风淳朴啊。

  没一会,电脑老师便来了。

  在电脑老师的指挥下,众人先打开显示屏电源,再按下主机开关。

  说实话,这么多年以来赵安都没有想通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按键顺序而导致及机器损坏过。

  这个问题就暂时不去深思了吧。

  对于这基础的电脑入门课,赵安实在没有兴趣,就在一旁装模作样地处理办公文件,实则偷偷摸摸地观察他的小树。

  这个时候的计嘉树就像赵安印象中那个五年级,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的学生,背还是那么挺直。

  赵安之所以觉得计嘉树像小学生,那是因为计嘉树对于学习有一种从骨子里出来的尊重,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对于新鲜的事物不会急于否定,也不会盲目共从。

  谦逊,这是计父计母带给计嘉树的特质,也是计嘉树让赵安迷恋的闪光点。

  偷偷望向计嘉树的目光,尽是温柔与欢喜。只不过这种深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崩塌了。

  虽然计嘉树学得很认真,但是计嘉树在电脑方面的学习进度实在惨不忍睹。

  赵安觉得他都可以出一本,就叫做《计嘉树:坎坷电脑录》。

  只不过这个想法再让他心动,也注定不可能成真。毕竟对象大于一切!

  此时正在做输入法联系,计嘉树用左右手两根食指在键盘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敲打。如果不是计嘉树依然做得笔直,光看他敲打键盘的双手,还会以为是一个带着老花镜的老年人在打字。

  差一点赵安就忍不住笑声了,他只好把视线移开,让自己平复一下心情。

  一向自制力强大的赵安,还是没能抵挡住计嘉树的诱惑。没两分钟他就又转过头来继续偷窥计嘉树。

  十足十的痴汉。

  一直以来赵安对于手机的需求都不是特别高,尤其是拍照这个功能。因为平时见到的镁光灯实在太多了,多到有些让他厌恶反感的程度。

  他很清楚他的粉丝、歌迷都想看他发自拍,然而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做这件事情。

  然而这个时候的赵安却无比希望自己手中的手机,是二十年后的最新款,能够把找计嘉树此时笨拙使用电脑的样子给记下来。

  其实计嘉树很早就想学计算机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华夏是从92年开始在中小学推广计算机,而蓉城有计算机课则是95、96年的事情,当时还叫“微机课”。

  那个时候计嘉树刚刚升入高中,再加上跳级高考的事情,阴差阳错又与计算机课错过了。高三的计嘉树正在和赵安一起为高考拼命,哪有时间去考虑计算机的事情。

  本来进入大学后,计嘉树有无数机会与计算机进行亲密接触,毕竟大学周围网吧可不在少数。

  不幸的是适逢“计算机有害于青少年健康发展,是电子毒/品”的言论甚嚣尘上,京城便直接实施“禁止未成年进入网吧”的规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严打状态。

  计嘉树那七个无良心的室友无论如何都愿意带计嘉树进网吧。

  他们一直的口号是网吧不利于计嘉树这个未成年人的发展,他们这些做哥哥的当然有责任要呵护计嘉树的健康发展。

  根据计嘉树的推测,他们就是害怕带自己去网吧,然后被警察查了之后耽误他们上网!对于这件事情计嘉树可以说是愤懑不平。

  当计嘉树把这件事情告诉赵安的时候,赵安却在旁边偷着乐,大言不惭地说了一句:

  “没事,我带你去。”

  然后被计嘉树一句:

  “得了吧,就你,不也还没成年吗?”

  因为这句话,赵安数次看着自己的身份证无语凝噎,就因为没有成年,不能去网吧,也不能开车,还不能“开车”。

  好不容易赵安现在成年了,然而他已经在食安集团购买了足够数量的电脑,与其让计嘉树去嘈杂的网吧熟悉环境,不如就让计嘉树就在公司里学习,加上计嘉树本人也愿意,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幕。

  其实计嘉树学习能力相当强,电脑老师所说的各种操作,他早就熟记于心,真正对于他困难的地方在于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这也算是计嘉树半个职业病吧,他的双手太过于熟悉钢琴按键了,以至于很多时候肌肉会有下意识的动作。

  别人都是双手的动作跟不上大脑,然而计嘉树恰好相反,大脑根本没还有下达指示,双手就在键盘上敲下了许多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字母。

  其实这个频率并不高,只会在计嘉树大脑放空的时候发生,但是每次都会造成很不好的使用体验。

  计嘉树苦思冥想得出的办法便是——只用一根手指敲打键盘,当双手与弹钢琴的姿势不一样的时候,肌肉记忆便不会发生。

  于是便有了计嘉树刚才如同老太太打字的一幕。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而已,赵安估计要不了多久,等计嘉树便双手操作建立了另外一套记忆系统就不会有这样的下意识反应了。

  看来计嘉树这辈子是与网瘾少年这个词搭不上关系了,最近学习电脑给计嘉树造成了很不愉快的印象,现在完全是靠着那股毅力在学习。

  但世事无绝对,也许计嘉树以后会被繁乱复杂的网络给冲昏了眼呢?

  想到互联网,赵安突然想到了几个未来华夏的传奇人物,无不是在这一轮互联网的浪潮之中崛起。

  未来华夏的二十年都可以被称为互联网时代。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互联网市场可以说是一片荒芜,到处都市创业的机会,而赵安却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根据赵安对于未来发展的大概了解情况,只要赵安肯创业,不说一统江湖、千秋万代,但尽力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帝国却也不是难事。

  但这个想法也仅仅在赵安脑海中停留了片刻便消失了。

  说实话,赵安对于自己赚钱的本领没有任何的怀疑。说一句狂妄的话,赵安在意还真不是钱这个东西,他对互联网市场并不感兴趣,为了钱而赚钱并不是赵安的性格。

  不过以后有机会的话,未必不能投资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