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策划书(下)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8      字数:3675
  归根到底, 还是星爸爸便装产品的策略脱离了市场实际。

  星爸爸之所以以野火燎原之势火遍整个华夏,这和星爸爸在华的策略密切相关。

  第一家在华夏星爸爸连锁店, 便是去年(1999)年初在京城国贸开业。

  这可是华夏当下最顶级的贸易区域, 星爸爸一下子就成为杰出人士、高档生活、文艺情调的代言词。

  这一刻星爸爸就已经意识到:虽然华夏的平均gdp低, 但是土豪可不少。星爸爸立刻决定在华夏走高端产品路线。

  99年一杯咖啡30、40元,虽然看起来不可思议, 但是追捧的人可不少。

  在未来的十多年内, 像爸爸都与高级、小资、优雅、格调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喝星爸爸竟然成为了一种宣告自己阶级、收入的方式,星爸爸瞬间火爆当时的互联网。这也成为了营销学上一个相当经典的案例。

  等星爸爸占据了华夏高端咖啡消费市场后, 大中华地区分公司也就顺势成立了。

  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星爸爸在产品便携化的路上却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作为以咖啡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星爸爸,第一个批量生产的产品便是瓶装咖啡。

  星爸爸也意识到自己产品定位的特殊性以及消费者购愿意付出的品牌溢价, 所以星爸爸的瓶装咖啡也坚持走高端路线。

  在便携饮料界其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降低冰柜、纸箱、运输等渠道的规格费用,所以饮料体积大同小异,而包装材料选择基本上则是塑料平或者铝材、马口铁的易拉罐。

  然而星爸爸的瓶装咖啡却选择了玻璃,这样的设计的确让星爸爸的瓶装咖啡看起来格调十足。

  但是包装再精美, 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便携饮料的印象。

  当人们从货架上拿起星爸爸瓶装咖啡, 发现它的价格和现调星爸爸的价格相差无几的时候, 人们便默默把它放回了回家。

  星爸爸的许多客户是在使用金钱购买星巴克的仪式感、服务与其他社会附加值, 而非咖啡本身的品质。

  赵安很清楚星爸爸在瓶装咖啡这方面的失败教训,所以赵安会尽可能地避免类似的错误。

  “你准备按照5元这个档次进行销售?”

  这几年“一棵树”奶茶的价格也有了涨幅,一般的单品在8元左右,而豪华型单品则能达到十几元。

  对于自己亲自收集的各种数据, 鲁剑锋自然是烂熟于心,他向赵安继续解释:

  “嗯。这是市场调查的结果,我们采访了近千名一棵树的会员,购买意愿主要集中在5元左右。”

  这个数字也基本上参考了两款可乐在华夏的价格。

  说起可乐的价格,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饮料界的标杆了,十数年如一日,没有涨价。因为可乐的存在,未来华夏饮料市场的价格变化一直很小。

  “除了瓶装的液体奶茶以外,再设计了可以冲泡的奶茶粉,可以在一个纸杯中自己冲泡,甚至还可以模仿雀巢咖啡的条形包装,做奶茶条。奶茶还是热饮比较受欢迎,而且热水的获取难过也不大。”

  根据市场上的类似产品以及对于未来便携奶茶市场的了解,赵安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鲁剑锋连忙记下,作为“一棵树”的老员工,他很清赵安的决策在“一棵树”乃至红秀、跃华的发展过程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起码到现在还没有犯错的例子。

  “不过价格方便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你重新做一个市场调研吧。虽然是在使用一棵树的品牌,但既然是便携包装,价格的定位一定要明确。

  你需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概念是现调奶茶更好喝,而且有更多配料。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的策划案就算成功了。”

  赵安原本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然而在正月之前,鲁剑锋再次拿着策划书来找赵安商议。

  这次的策划书明显更加详细,已经基本确定了产品的制作流程、宣传方案、预期利润表,甚至带来了包装样品。

  只要原材料供应到位,随时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然而今天鲁剑锋来找赵安就是为了原材料供应的事情。

  “老板,国内有几家奶商主动找上门来说,可以为我们提供优质且廉价的奶房。”

  听到这话赵安瞥了一眼鲁剑锋,语气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起伏:

  “真的是他们主动找上来的?和之前奶粉商一直没签合同?”

  听到这句话,鲁剑锋冷汗直流,他知道赵安这是在很严肃地询问他,立刻解释道:

  “我已经和国外的奶粉商都已经谈过几次这件事,只不过对方知道我们这次奶粉需求量大,所以有了涨价的想法,一直没谈拢。”

  鲁剑锋虽然没有直接回答第一个问题,但事实上他已经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在食安内部,所有员工都知道赵安有两条底线,一条是安全,一条是卫生。

  而食品行业之中最容易出线的现象就是以次等品滥竽充数。所以食品行业里,一直说采购部门是油水最多的地方。

  “一棵树”作为赵安亲自创立的品牌,每一种原材料都经过层层选择。而且食安集团还专门找了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经验。

  在“一棵树”即将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以往的供应商突然不续约,然后有其他的供应商主动找上门,赵安难免有所怀疑。

  鲁剑锋也知道这些奶源供应商找上门的时间太微妙了,所以才会解释其中原因。

  看了一眼鲁剑锋,赵安轻轻地说了一句:

  “你回去调查下是谁通知了这些供应商。”

  赵安其实相信鲁剑锋不会触及他的底线,但是泄露信息也是事实。他准备借此机会敲打敲打公司内的员工,他的确很久没有立威了。

  “知道了,只不过这个奶粉的事情……”

  说到一半,鲁剑锋就停了下来,他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赵安一直坚持使用国外的奶粉。

  看着那些供应商的报价,他也有些心动。如果采用国产奶粉,可以把产品的成本压低一大截。

  看着鲁剑锋的表情,赵安伸出手:

  “把国内奶粉的报价单给我。”

  鲁剑锋立刻从手中的文件里抽出提前准备好的报价单。

  这就是鲁剑锋工作能力的体现,无论什么文件、材料,鲁剑锋都会提前准备好。

  在工作方面鲁剑锋的信条就是:宁可多做百事,不可漏做一样。

  看着手上的报价单,那些熟悉的名字,一些极度不好的回忆涌上。

  之前赵安选择国外奶粉,就是因为赵安一直记得国产奶粉的耻辱历史。而现在再看到那些厂商的名字,赵安回忆起更多的细节,“毒奶粉事件”恐怕已经在酝酿了。

  赵安不是没有想过提前做些什么,但哪怕是现在的食安,在那些国字头的企业面前依然如同三岁小孩一般无力。

  但这些奶商主动向赵安报价,未尝不是给赵安提供了一个机会。

  虽然这个机会并不一定能解决这个事情,甚至还有很大的风险,但好歹也能够给有关部门提个醒,而且也为之后食安集团自己的食材采购标准树立一个模板。

  “以前的奶粉供应商那边怎么说?”

  “他们坚持说现在市场变化比较大,想重新报价。”

  “那就告诉他们这一次一棵树新品的奶粉使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同时你也邀请国内这些奶源供应商,一起投标。”

  “这样的话,国内的供应商占有很大的优势啊,毕竟国内奶粉不仅没有关税,而且还有政策的扶持。”

  赵安突然的招标计划让鲁剑锋很迷惑,他能够感觉到赵安并不是真的想使用国产奶粉,为什么又突然提出了公开招标的方案?

  “你之后把公开招标这件事直接告诉那位华夏地区的总代理商,让他们递交一份标书,然后暂时就不要和他们联系了。”

  说到这个份上,鲁剑锋也知道了赵安的想法:通过国内奶业公司向对方施压。如果对方失去了“一棵树”这个大客户,估计这位华夏区代理的位置就不那么稳当了。

  “但如果招标真的被国内厂商拿下……”

  “你去把国际奶业标准拿出来,加到招标合同里。然后多方取样送检,异地政府直属检测机关、民营检测机关,还有国际上具有公信力的检测机关,这件事不能让别人挑出毛病。”

  逼供应商降价是赵安的第一个目的,而借此机会公开我国奶业现状则是赵安的第二个目的。

  如果检查结果一切正常,那“一棵树”使用国产奶源又何妨?

  只不过赵安绝对会选用严苛的安全标准进行招标,对于那家国外奶商也是如此。

  “老板,这么做会不会太大张旗鼓了啊?”

  “这就算大张旗鼓了吗?之后我还准备把招标的流程和结果全部公布在网上,让大家一起看看。”

  听到这的时候,鲁剑锋突然有些冒冷汗。

  如果奶制品检查真的出了什么问题,真的会掀起无法想象风浪。

  但鲁剑锋也很清楚赵安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为了食安盈利,而是想让华夏食品市场更加透明一下。

  联想到之前从计算机与互联网部分负责人周立伟那里传出来的一些工作计划,鲁剑锋自认为把自己老板的想法看透了。

  他在为自家老板的魄力而折服的同时,又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然而鲁剑锋所猜测到的两个目的,只是赵安暂时敢说出来的想法而已。

  如何通过这件事去达到更深层次的目的,赵安在公司里也不敢乱言。

  晚上回到家中,赵安在钢琴面前弹奏《c小调第五交响曲》,琴声顿挫,悲愤不已。

  一曲结束后,计嘉树坐在赵安的身旁,说道:

  “压力不要太大了,我们只是普通的人,做我们能做到的事就好了。”

  看着计嘉树的笑容,赵安点了点头: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