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作者:细鱼      更新:2023-07-24 03:28      字数:3455
  索额图势力的倒下, 很明显在朝廷上造成了不少冲击。

  太子一派的势力在这些日子明显地蜷缩了起来,不似以往那样的张牙舞爪,之前的太子党仗着背后的靠山是太子, 没少在朝廷上横行霸道。

  他们所依仗的无非是觉得康熙对太子偏爱, 他们也能爱屋及乌,沾点儿光。

  可如今,康熙明显对太子的态度冷了下来,这些人哪里还敢嚣张?

  一时之间, 朝廷上倒是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

  然而,在这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却是暗藏着一股涌流。

  直郡王胤禔和太子胤礽一直都是你消我长的情形。

  如今太子势弱,不少官员暗暗投向了直郡王一边。

  直郡王这些日子可谓是春风得意, 连瞎子都能瞧得出他的喜意。

  这日。

  临去南巡。

  胤禩从惠妃宫中出来, 他三步并做两步追上了胤禔,“大哥。”

  胤禔站住了脚步, 回过头来,“老八,你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找大哥吗?”胤禩面带笑容, 长身而立, 如竹如松。

  胤禔爽朗地笑着伸出手拍下胤禩的肩膀。

  “你这话说得,自然可以。这会儿快到用晚膳的时候,你要是不嫌弃, 去我府上, 咱们边用膳边说话,怎么样?”

  胤禩也正有此意。

  他想说的话,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怎么方便说。

  到胤禔府上, 那就方便得多了。

  “那我可不客气了,听说大哥府上有个会做一手好粤菜的厨子, 今晚也叫我饱饱口福。”胤禩笑着说道。

  胤禔道:“兄弟俩客气什么,跟我走便是了。”

  直郡王府内。

  胤禔命人拿来了一壶上好的竹叶青。

  碧绿色的酒水在酒杯里荡起阵阵涟漪。

  “这酒不错。”胤禩嗅了嗅,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胤禔笑着说道:“招待你,我能拿不上档次的酒吗?这酒是我老泰山送的,一直舍不得喝,也就是今儿个你来了,我才叫人拿出来,要是其他人来,那我可是不会这么大方。”

  “大哥待我的好,我心里一直明白。”

  胤禩点头说道。

  “咱们哥俩说这话就见外了,八年前那桩子事,要是没有你帮忙提点,我恐怕这会儿跟老三一样圈着呢。”胤禔感慨万分地说道。

  “这八年来,变化真大,连十三、十四都长大了,也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心思了。现在啊,咱们这些兄弟当中,旁人我是不敢信,只有你老八说的话,我会信。”

  胤禩知道胤禔这话没有半点儿虚假。

  这八年,他和胤禔算是守望相助,彼此之间的感情可以说得上亲如兄弟。

  “既然大哥都这么说了,我有句话,可能不合听,但想请大哥听一听。”胤禩搁下酒杯,脸色严肃地说道。

  胤禔脸色也跟着变得严肃起来。

  “老八,你有什么就直接说。我听着。”

  “这些日子来,大哥这边增加了不少人吧。”胤禩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太子和老爷子是离了心,可他一日是太子,便一日是储君。这次南巡,大哥还是收敛些好,凡事莫要强出头。”

  胤禩清楚地记得这次南巡回发生那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而在这件事里面,胤禔的动静是最大的,后来被罚的也是最重的。

  如果可以,胤禩不希望胤禔如他梦里面一样,受那种罪。

  “老八,你别的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了些。”

  胤禔听到胤禩的话,却是嗤笑出声来。

  他左右看了一圈,压低了声音对胤禩说道:“我晓得你在担心什么。不过是怕太子死灰复燃,日后找我麻烦罢了。你且放心,连索额图都被老爷子斩了,太子这次是翻不了身的。你的心思我明白。这件事,你不必多说了。”

  胤禩张了张嘴,却又无奈地闭上。

  他知晓胤禔是劝不动了。

  也是,胤禔和胤礽斗了这么多年,眼瞧着死对头倒霉了,他怎么可能不开心?不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心里必定打着趁他病要他命的念头。

  殊不知。

  太子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即便日后被废,不一样又被重新立了起来。

  这件事说出去,天下间恐怕没多少人会相信。

  胤禩食不知味地陪着胤禔用完膳。

  胤禔把胤禩送到了门口。

  在门口的时候,胤禔的手自然而然地搭在了胤禩肩膀上,他压低了声音,“老八,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你放心,我心里都有数。”

  胤禩带着无奈笑了笑。

  “我知道了。”

  “我这府上还有不少好酒,日后你想喝酒,只管来找我。”胤禔这才爽朗地笑了一声,对胤禩说道:“咱们兄弟俩得常来往才行。”

  “是。”胤禩道,他看了下天色,对胤禔说道:“大哥,时辰也不早了,你不必送了,我坐马车回府去。”

  “嗯。”

  胤禔点了点头。

  胤禩上了马车后,低声叹了口气。

  果然,要想改变大哥的主意,不是那么容易的。

  “王爷,咱们现在是去哪里?”

  车夫在外头低声询问道。

  “回府上去吧。”

  胤禩捏了捏眉心,沉声说道。

  明日就是去南巡的日子了,也是时候该做些准备了。

  翌日。

  晌午时分。

  康熙带着后宫妃嫔、皇子龙孙离开了京城。

  安宁在屋子里绣着花,总有些心不在焉。

  “福晋是在担心王爷吧。”张嬷嬷笑着捧上一杯热茶,低声询问道。

  “嬷嬷怎么知晓?”

  安宁停下手头上的活计,抬起头来,笑着问道。

  张嬷嬷笑着指了指安宁手头上的绣花,安宁低头一看,好端端的一朵牡丹花愣是被她绣成了狗尾巴花,安宁红着脸,若无其事地把东西塞入桌子下面。

  “哎呀,今日的天气有些闷热,不知道他们在路上会不会觉得热?”

  “估计是有点儿热。”

  张嬷嬷配合着安宁回答道,“不过,一路上都有冰供应,王爷又是骑着马,估计热不到哪里去。”

  这倒是实话,身为皇子龙孙,又是这几年颇得圣意的廉郡王,底下的人怎么样也不会少了胤禩那边儿的孝敬。

  “听说承德那边天气冷,我准备了几套冬服过去,也不知道够不够。”

  安宁有些担心地说道。

  往常南巡,她都是陪着胤禩一起去,但是这回,胤禩却说让她在京城里呆着,虽然胤禩寻了个借口糊弄她,但是安宁哪里不知道这件事里头必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福晋这是头一次和王爷分开那么久,担心也是正常的。”

  张嬷嬷安慰道,“内务府的人跟着呢,怎么也不会亏待了王爷。况且,王爷不是说了,隔三差五便差人送信,福晋且放宽心吧。”

  安宁这才点了下头。

  胤禩承诺写信给她,这才是她同意胤禩自己去的原因。

  “这花我是绣不下去了。”安宁从桌子底下把绣坏了的花拿了出来,笑着说道,“今日天气也好,我们不妨去白马寺拜拜佛吧。”

  张嬷嬷心知安宁是去替胤禩祈福,她含笑着点了下头,“奴婢这就去吩咐人备马车。”

  ……

  “京城外的空气就是比里头的清新。”

  胤誐深吸了口气,满脸愉悦地大声说道。

  和他并肩骑着马的胤禟翻了个白眼,“老十,别说的好像你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女似的,你可没少往城外跑。前几日不才刚刚跑出来和人斗鸡呢。”

  “小声些!”听到胤禟暴露他的事,胤誐连忙嘘了一声,对着胤禟严肃地说道:“皇阿玛就在前头呢,要是被他听见了,我这手还能要吗?”

  胤誐的手现在还肿着呢。

  如今他成家立业了,老爷子给他留颜面,不再像以前那样罚他,但是该罚的还是得罚,前不久胤誐闯出一件不大不小的祸来,把老爷子弄得哭笑不得。

  回头愣是罚了他把《春秋》抄了个一百遍,还命他把作业抄完后交给胤禩检查。

  胤禩别的事情对胤誐、胤禟是能帮则帮,不能帮也尽量出手瞒着。

  但是这件事却是没办法帮他的忙。

  胤誐没日没夜地抄书,结果把右手抄得肿得跟马蜂叮过似的才把书抄完了。

  “什么事不能让朕听见?”

  都说白天不能说人,胤誐的话音一落,就瞧见前头的御辇掀开了一个帘子,康熙一双精光闪烁的眼睛在胤誐、胤禟两人身上转了一圈。

  “皇、皇阿玛……”

  胤誐干巴巴地叫了一声,心里暗道,老爷子的耳朵怎么这么好使?

  怕不是顺风耳吧。

  “老九、老十,你们两个骑马过来。”

  康熙对两个儿子招了招手。

  胤禟没好气地偷偷瞪了胤誐一眼,双腿在马肚上一夹,纵马骑上前去。

  胤誐连忙跟上。

  “你们两个出了京城,一路上就在那儿嘀嘀咕咕,到底在说些什么?”

  康熙随口一般问道。

  胤誐偷偷瞧了胤禟一眼,指望着胤禟帮他说话。

  胤禟却直接了当地说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在说十弟之前在城外和人斗鸡的事。”

  胤誐脸色一白,心里头颤了一下,额头上冒出虚汗来。

  老九把他卖的可真够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