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贾琏(2)
作者:一鹤三金      更新:2023-07-24 05:40      字数:3548
  “琏哥儿,您又长高了!”为他量体裁衣的婆子惊喜道。

  贾琏拉一拉遮不住手腕的袖脚,暗地里扯了扯嘴角。

  天可怜见,贾赦好歹能称的上是将军,偏偏毫无武官的赳赳气势,一张口,旁人都要以为他是兵油子。

  偏就是这样的爹,每天大清晨把他拽起来,先去演武场跑几圈,吃个饭散步到马房那,骑马出城给祖父上香,再回来,操练刀枪。

  中午吃饭,午间休憩。下午读兵书,看驿报。

  贾赦逼他看的时候振振有词:“就算你不通四书五经,也要知晓人世道理,不堕贾家威名。”

  贾琏还能怎么办呢?只能硬着头皮,应着“是是是对对对好好好”,然后对着蚂蚁一样密集的字欲哭无泪。

  他之前非常期待,父亲不昏昧会如何。但真的逮上认真教导他的父亲……一时间还真有点不习惯。

  但,也挺好的。

  ……

  他们就如此这般的过了三年。

  到了出孝的那日,贾府小办宴席。众人纷请贾母上首位。

  贾母坦荡荡坐了,一番酒菜疏阔、忆旧展新后,贾母看了眼坐在右手,为她夹了好几次菜的贾政,清清嗓子。众人霎时都安静了。

  便听贾母发言。

  “这事在我脑中也存了久了,只是赦儿总不得空,一直寻不得机会说,”她说道——贾赦忙请罪不提——“出了孝,就要收拾器物预备搬院子了。我依旧住在荣禧堂,如何?”

  众人纷纷道:“老祖宗住在荣禧堂,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贾母继续发言:“政儿至孝至顺,赦儿扶棺我也习惯他和王氏在一旁侍候,就让政儿随我住着,如何?”

  有嘴快的已经应和贾母,而贾母,只看着贾赦。

  贾赦抖着手,晃了晃身子,仿佛是已经喝醉了。——只是脸色煞白。

  贾琏听着,却怒了!

  他本不是迎春一样温和的性子,窝里横起来,也敢提刀砍人。大概因为在宴席上喝了一盅甜滋滋的果酒,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哐当”一声,椅子被他踢的老远。

  “你!你这是在做什么!”邢夫人惊呆了,情急之下忙斥责道,又朝贾母陪笑,“琏哥儿一定是喝醉了。”

  “我才没喝醉!”贾琏冷笑一声,不理会上不得台面的继母,只盯着贾母,“老祖宗,您话里的意思,是不是说我爹不孝顺!既然觉得不孝顺了,直接告他忤逆不孝得了!”

  邢夫人魂都被吓了半条,哆哆嗦嗦的打圆场:“哪能呢?老祖宗只是喜欢贾政,觉得他陪侍更好,哪就说我们大老爷不孝顺呢?”

  万籁俱寂。

  上菜的侍从都不敢走进来,怂在门口外听戏。

  而邢夫人,话出口了,也才意识到,自己直接挑明贾母喜(偏)欢(爱)贾政的事来。

  王夫人狠狠的睨了邢夫人一眼,贾政低头,当做一切都和他没关系。

  贾母也有些发抖,在面对贾琏目光的时候。

  孝期三年,贾琏被打熬了三年的身板。现在,他只有十三四岁,声音却宏亮有底气,气势逼的她都不由瑟缩。

  一会儿,她才酝酿好自己身为老太君的威严来,恼道:“哪有晚辈这么和长辈说话的?”

  贾琏嗤了一声,笑道:“那还请老祖宗因为孙儿的这句话,去官府那把孙儿也告忤逆吧。”

  怎么可能真告忤逆?

  他们父子两都是结结实实守了贾代善的孝期的,并且每日去上香,顺路时也会做点善事,虽然孝名没有刻意宣扬,却也已经有小半京城的人知道了。

  在这种情况下,贾母去告忤逆?掰扯出要让次子住正院的事,那风头倒向哪一边,不很显然吗?

  贾母一下子想明白其中关节,又气又羞又恼,竟晕过去了。

  王夫人眼珠子一转,尖叫道:“老祖宗气晕过去了!”

  贾赦脸黑如锅底,贾琏却是想把上一世的憋屈都发泄出来,“呵”的一声冷笑:“政叔叔逼迫老祖宗要住正房,以至于老祖宗气急攻心晕了过去。”

  “你……你颠倒黑白!”

  “两个有力气的婆婆上来把老祖宗抬到榻上放平,请好大夫来诊脉。”贾琏不理会角落里的尖斥声,有条不紊的命令道,“把宴席撤了,珍珠去陪着老祖宗,其他的给府里的老爷太太少爷奶奶备座上茶。”

  贾琏本就长于庶务,又有方才直接怼贾母的威势,一番安排下来,丝毫不乱。

  贾政想辩解,王夫人想斥责,都寻不得空隙来,最终双双恨恨的坐在位子上,不知滋味的喝着茶。

  邢夫人目瞪口呆看着,绞着手帕瑟瑟发抖。

  贾赦呆了片刻,见居然也不需要他搭手,贾母榻前看顾去了。

  ……

  “……肝气上冲,面色潮红,这是虚火旺盛,受了刺激,一下子发出来了。醒了就没事了。”大夫按着贾母的人中,侃侃而谈,神情轻松。

  跟着大夫的学徒顺承道:“最近只要吃些清淡的食物就好了。”

  贾赦听不太懂那些肝气虚火之类的,不过不妨碍他遵从大夫的话,登时吩咐下去,又特地说:“厨房里原先有的锅都太油了,给老祖宗单独备一个锅出来。”

  大夫感慨道:“京城中,像老爷一样如此孝顺又贴心的,不多见了啊。”

  学徒在一旁咕噜了一下眼睛,白眼翻的转瞬即逝。

  ——他们只是平民百姓,搀和进“嫡子把母亲气晕”的八卦见闻有什么好处?但大夫也着实太造作了。

  恰好贾琏掀了帘子进来,叹了一口气,郑重道:“大夫医术高超,可老祖宗毕竟年龄大了,又哀思老太爷,孙儿只怕有个万一。还请大夫下个药方来,让老祖宗好好清热养补。”

  学徒在一旁想着,是药三分毒,哪里就能混吃的?偏贾琏已经让人备好笔墨,大夫也拈着胡子,开始像报菜名一样报着药名。

  “……枸杞,黄连。先如此吃一旬,若是没能好,来仁德堂寻我黄大夫,再开几剂。”黄大夫微笑道。

  在外头喝茶坐蜡的贾政忍不住,也过来看情况,恰好听到黄大夫说的那些。儒通医,他立时听出不对来,想出声斥责。

  “叔叔,”贾琏却抢了一步,说道,“分家吧。”

  贾政一惊,以为贾母已经不久于人世,连声道:“怎么可以,老祖宗还在呢!父母在,不分家!”

  贾琏摇头道:“与其让老祖宗因为谁居正堂而烦忧,不如索性分家,老祖宗喜欢叔叔孝顺,住在叔叔家,父亲与侄儿日日来请安,也是可以的。”

  大夫和学徒一不小心听到这么府内秘辛的事,立时告退走人。倒也没人拦,纵他们走了。

  恰好有侍女掀帘子,他们忙不怠走了,王夫人进来了。

  王夫人冷笑道:“琏儿,你还小,就说什么分家不分家的?”

  贾赦猛的站了起来!

  他如石头在旁边冷飕飕的坐了半晌,在意他的觉得气氛沉凝,不在意他的只当他不存在,但他一开口,石破天惊!

  他只看着贾政说话:“你也有官职俸禄,分家的钱加上待会儿我给你贴补的一些,够你在京中寻一个好宅,供养母亲。”

  贾琏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家是一定要分的,并且,现在刚出孝,行李什么的都备好了,就等搬院子,这是最好的时机。

  下一个时机,是贾母去世,得等十几年。那时候,再凶悍的武将都能被养成闲汉了。

  他,挺喜欢这个,连续三年,每天早上拽他起床,拉他一起跑步,骑马,在演武场上耍兵器的父亲。

  就算下一次重生,他的父亲又会变成那个彻头彻尾无药可救的混蛋,但不能代表,这一世,混蛋到用下三路把他逼倒后伸手拉他起来的父亲,不存在。

  所以,就算是赌上自己未来的一切,也要在今晚,分家!

  他信任这一世的父亲,而果然,贾赦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而贾政……贾政羞恼道:“哪要哥哥帮扶?我自寻了宅子,搬过去就是了!”

  熟知庶务的王夫人听着要气过去,忙道:“这种大事哪里就能私下定了?定是要等老祖宗醒了,并齐聚族内耋老共同商议,才能……”

  贾赦,本质无赖,立时和仆从说:“族长在隔壁宁国府吧?贾敬对吧?请他来,说说分家的事!”

  贾政不满的瞪着王夫人。但终究没找到说辞,不让人去请族长来。

  “已经把邢夫人请回去,让她管管仆从,不让四处乱跑。”贾琏偷偷和贾赦说。

  贾赦点点头。

  就算他原先不打算出头,但既然已经出头,就没有缩回去的道理了。

  他的儿子就在旁边看着呢。

  ……

  虽然已经闹到了晚上,但贾敬很快就来了,后头跟着贾珍。

  贾赦简要说了说,要分家的意思。贾敬听了索然无味,摆摆手道:“不是什么大事,分了就分了,分公库的时候让族里人见证一下就行了。”

  王夫人拐到屏风后头坐着喝茶,听着也不意外。只把飘渺希望寄托在贾政身上。

  贾政道:“身为儿子要分家,这总该让老祖宗说一句罢?”

  贾赦听了无奈,身为儿子,他无处反驳。

  偏贾敬和他们隔了一层宗亲,听了冷笑一声,说道:“贾家人分家,关史家人什么事?难道还会少了族嫂的嫁妆不成?”

  贾政咬咬牙,说道:“但终归要听老祖宗的意见吧?更何况,若是老祖宗愿意我去奉养,分家时也能多分点罢?”

  “这是自然,总不能让母亲吃苦!”贾赦道。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使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