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林黛玉(2)
作者:一鹤三金      更新:2023-07-24 05:40      字数:3773
  大观园原先是世外之地,在今天全数打破了。

  贾政格外珍惜自己这个官拜二品的姑爷, 在林如海表示想去看女儿时, 叠声儿答应,立时让人去请林姑娘来。

  偏林如海出奇招,说想看看女儿住的地方。

  原是有男女顾忌的, 但父女多年没见, 现在不同意, 总带着点迂腐又理亏的意思在里头。

  贾政就不理会王夫人紧张的目光, 直接同意了,命众丫鬟媳妇回避。

  又询问林如海是否要去观赏其他人的院子。

  林如海:“我是去看女儿的,又不是去看大观园的。”直接否了。

  贾政忙点头应是,前头开路去了。

  顿时,大观园里一片忙乱。

  ……

  一会儿后,林如海走到了潇湘馆,路上没一片花瓣叶子。

  潇湘馆矮门大开,得到嘱咐的粗使丫头撑着精气神俯身行礼问好。院外, 竹叶晃动声淅淅入耳, 带来一股凉意,给院内的房子添了几分韵味。

  贾政心有燥意, 被竹林穿风一吹,感叹道:“好凉爽的风。”

  林如海也点点头,有些满意,这院子挺适合他女儿的才气的。因问道:“我家小女缘何在大观园安居,住在这潇湘馆?”

  贾政恭敬朝皇宫拱手道:“元妃娘娘下旨令林姑娘入住潇湘馆的。”

  林如海点点头, 和他从外探知到的消息并没有太大差异。

  便入院。小厮等外男留在院外,媳妇丫鬟簇拥着林姑爷和贾政进了房内。

  林黛玉俯身行礼,未全礼就被老迈的王嬷嬷扶了起来,被劝慰道:“几年没见了,先别拘着礼数了!”这才和林如海厮见,各都洒了几行泪。

  只碍着贾政在旁,不敢尽诉心中思念之情。

  茶已经备好了,热气袅袅。黛玉逐一端给两位长辈。又请他们坐下。

  贾政喝完,闻得盏内余香蔼蔼,感慨道:“好茶。”

  茶一入林如海之后,甜味满腔,仰脖一倒,更有两粒已经去了核的小枣子。他不动声色,嚼了咽下,也笑道:“好茶。”

  原来,南方有一习俗,来做客的,或者是出外回家的,俱要喝一杯甜茶,以示欢迎。林如海觑得差异,是故不发一言。

  他们说些闲话,问两句住的如何。林黛玉自然挑着好的来说。

  院外竹声涛涛,院内气氛融融。

  聊了两句,换盏添茶之事不免有婢女上手。林如海见雪雁出来晃悠了几回,没见着另一个,不免疑惑,开口问道:“紫鹃呢?”

  贾政心下一惊:姑爷如何就知道紫鹃了?

  黛玉道:“去伺候宝哥哥了。”

  林如海问道:“没再添一个?”

  黛玉答道:“老祖宗派了琥珀过来,刚巧她的老子娘病了,昨日就告假出府了。”

  林如海点点头,忽然觉得屋内有些凉意翻涌。四顾看去,连窗户都有点“砰砰”的声音。

  贾政也觉得心中有寒意上涌……京中可不少林姑娘的才名。

  “炭火可足够?”那头,林如海还在关切讯问。

  “阁内点着一盆。”黛玉道。

  厚布笼上了屋内闺阁,林如海见着就觉得憋闷,烦恼下就道:“怎么不多点几盆?又不是只在里头闷着。”

  黛玉不好答,沉默了一息时间。

  雪雁大着胆子,行礼回禀:“春季按例是只得一个炭盆的。”

  林如海冷笑道:“按什么例?”

  自然是贾府女儿的例。但没人敢这样子和他说。

  贾政也听出来了,林如海语气不善,有来挑刺问罪的架势的。

  气氛忽然凝滞。

  林如海冷笑半晌,和贾政说:“姨祖母千里奔波,也是为难她。但晚辈为了女儿,或许是得费心请她来京一场了。”

  寄养女儿养出仇?贾政心里也有些不乐意,想黛玉病歪歪的,能长到现在就不错了,吃贾府的用贾府的还挑剔呢?点那么多火盆不浪费吗?

  忽然一阵风猛烈了,黛玉不免咳了一声。

  林如海心下慨叹一声:“也罢,姨祖母和黛玉身子都不妥当,不好长途跋涉。”他直截吩咐跟来的一个婆婆,“让外头的小厮请太医院院判来。”婆婆答应一声去了。

  没人说,婆婆不是贾家人,没有往贾家招人的道理。

  众人眼睛都只看着林如海和贾政。

  贾政不则一声。

  林如海笃定院判能进的来,继续说道:“既然荣国府是你当家,那我就直问了。——宝玉年龄大了,婚配之事你有安排无?”

  贾政觉得不好,硬着头皮道:“这事凭王氏做主。”

  林如海点点头,也不恼,再问:“王氏有安排否?”

  贾政憋红了脸:“……”

  林如海轻笑一声:“你知道宝玉今年年岁几何吗?”

  贾政涨紫了脸:“……”

  林如海的脸色一下子垮下来,黑着脸,吼道:“你就让我的女儿和个到婚配年龄的小子住在一个地方!!!”

  贾政被这吼一吓,惊的跳起来,朝外躲了两步,口不择言:“贤德妃娘娘下旨让他们住在一起再说他们从小时候关系就很好老祖宗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在一起!”

  一长串,林如海听了一会儿才听明白意思。

  他气的掳袖子就要上去——

  “爹,别气,”黛玉道,“我心昭昭,问心无愧。”

  林如海心下一宽,又苦笑一声。

  谣言之烈,哪里是问心无愧就能解决的。

  他密查盐政之事,自知十死无生,谁料想还能活着出来,迎面还是滚滚红尘裹挟的家长里短。

  林黛玉的名声被贾家那些碎嘴的仆从在外宣扬,他内疚焦急。见贾政殷勤,还以为他是上道的,能妥帖安排。

  可惜他忘了,人一急起来,往往就成混帐,不管是不是本意,什么话就都说了出口。这是普通人性的卑劣之处。

  嘿,可他贾政好歹也是官场人物,结果是普通人?林如海晕。

  苦笑完,林如海朝黛玉郑重的说道:“你准备好招婿吧。”

  黛玉:???

  盐税底下的污浊翻出来后,各家都遭殃,和甄家交好的贾家,必然是逃不过的。

  林如海心下计较,可恨贾府糟践女儿名声,为着孝道要留史太君一命,管贾府其他人去死。

  他甚至不用当推手。

  ……

  贾政被吓跑了,林如海安心坐着。院门口全是丫鬟婆子,也不怕什么。

  一会儿,院判带着女医来了,隔着帘子问了黛玉的面色和舌苔色,再给黛玉诊脉。

  “如何?”林如海担忧问。

  “无妨,一些小病,养养就好了。”院判如此说着,又开了一些太平方子,再说了些禁忌。

  禁忌之一,就包括不吃些大补的,例如人参……

  “贾府按例是有人参养荣丸吃的。”雪雁开口。

  “虚不受补,以后别吃了。”女医断然道。

  院判知道点贾府里些富贵习惯,不发一言,只摇摇头,心下叹一声,再给了林如海一个眼神。

  林如海就送院判走。

  在马车上,再无闲耳,院判才颤巍巍说了实话:“林姑娘内里枯耗,已是大限将至……”

  “原因?”林如海咬牙切齿,心下甚至开始猜想着贾家图谋孤女财产下毒的可能性。

  “……让她心胸开怀,不郁郁过完余生罢。”

  林如海再问一次:“所以,她为什么会大限将至?”

  院判碍着和林如海的关系,不愿敷衍,思来想去,婉转说明:“大宅院里,磋磨人的手段太多了。”

  林如海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很好。”

  ……

  林如海走了没一会儿,就有人抬了银丝炭来,说是供屋内保暖用。

  雪雁送那两个辛苦抬炭的婆婆走时,一个婆婆好心劝她:“雪雁姑娘,我们好歹也看你从小小的一团长到现在,有些不忍心……”

  那婆婆小心的瞥了眼潇湘馆院口的矮木门,“我们家多富贵?可林姑爷觉得自己面圣了,就纵容着林姑娘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这这这,以后肯定得不了好啊!要我说,雪雁姑娘还是寻个机会,求个恩典把自己的奴籍挪到我们这来吧!”

  雪雁听了半晌:“……哦。”

  她扭头就走:“她是大家小姐,哪有你们说嘴的份?”

  婆婆一番好意被弃之不顾,恼道:“她吃贾家的喝贾家的,凭什么不能说嘴?”

  雪雁无语:“吃你家的了吗?”

  她早憋狠了,之前年岁小,林府教导不得生事,又碍着紫鹃的面上,她没敢和别人吵闹。可方才她可看明白,老爷恼了贾二老爷,这下可不是能回一嘴是一嘴,不回白不回么?

  婆婆哪想得到,平常机灵又懂事的雪雁开口能不带脏却憋人,愣了一会儿才想开口骂。可雪雁早进屋去了。

  黛玉在里头听到了动静,戳了戳雪雁的脸颊,笑道:“各为其主,以后不用生气的。”

  雪雁眨眨眼,笑道:“奴婢也是‘各为其主’啊。”

  黛玉一想,也是,看着雪雁弯弯黑亮的眼睛,一会儿也跟着笑了。

  ……

  荣禧堂。

  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围坐着。贾母居主位,王夫人次之,王熙凤居末席。

  贾母传了他们两来,却半晌没有开口,只瞧着她们身上的金银装饰。

  一时气氛沉沉。

  她们都在为一件事担忧,但没人挑明。

  还是贾母,慨叹着明白说明:“林姑爷回京了,黛玉也到了相看的年龄,嫁妆该准备了。”

  林黛玉的嫁妆关我贾府何事?

  这是王夫人的第一想法。可凤姐的神色已经变了,似笑似哭的样子。

  贾母看了看两个人的反应,悠悠道:“王氏大概是忘了,当初林姑爷托孤的时候,有说过,林家一半的财产是黛玉的吃饭钱,一半的财产是黛玉的嫁妆。”

  作者有话要说: 贾府众人:我不是我没有!林姑娘好端端的还什么泪忧什么思?分明是警幻仙子设定的错!

  警幻仙子:我不是我没有你们别乱说!小世界我哪能干涉,这分明是曹雪芹设定的错!

  曹雪芹:冷漠.jpg

  众路人:对,都是曹公的错!不填坑是曹公最大的错!!!

  曹雪芹:……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