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脱胎换骨
作者:炼意      更新:2023-07-24 11:25      字数:3325
  文昀找到傅子寒请教闽南那边的事情的时候, 他正跟楚贵妃那位侄儿讲解经义。

  楚家这位公子或许是有点意气风扬过了头, 但是跟其他家的纨绔相比,他就是个比较有个性的优秀学生。

  在经历过钱家那档子事情之后,楚公子的性子要稳重多了, 这一点连楚大人都感慨不已。以前还想着等圣人气消了就想办法把儿子接回去,现在他倒是恨不得儿子天天都在学堂别回去了。

  前两日他休沐, 跟几位老友约着出去喝酒,儿子正好得了奖励有一天休息,在酒楼那边遇着了。原本是想跟过去一样敲打一下儿子的,结果没想到自家那个傲气上天的儿子居然跟换了个人似的,乖巧的朝他那几位老友一一行礼问好不说, 还在旁边伺候他们好半天, 一点没有以前的不耐烦。

  大理寺的寺丞随口考校了他一些关于律法的东西,儿子居然说得头头是道。

  一问才知,他被送去四门之后,傅大人并未让他读其他的,而是让他将律法通读一遍,还做了不下十套题。

  “读完律法小侄才知自己当初有多无知, 所以这几个月来, 小侄已经将所有能找到的律法书册都通读了一遍, 很多地方还不得甚解,傅先生说让小子可以求教大人您, 原本还想着找个适当的时间上门求教,不想今日意外得见, 小侄有些高兴过头,还望大人谅解。”

  寺丞跟楚大人也是老友了,以前不咋待见这个小师侄,现而今发现人还是很不错的嘛,而且他说通读怕是没有一丝作假,考校的很多东西他也能说出出处,就是理解不够。这也正常,他们这些家族出身的孩子,若不是真心喜欢这个,最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好了,多问一些怕是十个有八.九个都答不出来。

  寺丞也顺水推舟给了个人情,让他需要求教的时候,直接上门就是。

  难得儿子给自己在老友跟前长了脸,楚大人也没拘着他,让他先去跟朋友一起聚聚,早些回家看看他娘。

  再次跪礼后出去,楚公子的礼节态度让诸位大人满意至极。

  “说起来这位傅大人也是有点手段。”寺丞抿了口酒,眯了眯眼睛,“当初杨妃那个弟弟何等纨绔,现在听说已经在飞羽营占了个位置了。”

  “他不是在四门读书吗,怎么去飞羽营了?”

  在兵部任职的那位开了口:“他读书是没啥天赋,可这骑射很不错,而且这小子打进入飞羽营之后跟变了个人似的,每天精神奕奕的训练,再苦再累都不抱怨一句。前头几次杨大人还觉得在故意折腾他儿子,可反被他那个混小子给说服了,现在见人就说他儿子有出息了。嘿嘿。”

  这嘿嘿两声很有点不可明说的意思,但是却没有一丝嘲讽。在座的都知道,这位的次子跟那杨小混蛋可是真刀真枪的打过一场的,平日里根本都不想提起这小子,现在倒似有些莫名的改变了?

  “这个傅大人啊,在工部的时候就只埋头做事,到了四门学堂,似乎教学生比他在工部厉害。”

  谁家里都有一两个不成器的孩子,以前就只能看顾着别闹出大事来就成,现在似乎恍惚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想一想?

  这一次楚大人的酒没能喝到入夜,下午的时候楚夫人让人来请了三道。

  “混小子要去闽南?”楚大人脸都变了,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要纯心气死他的!

  “父亲,母亲,能不能听儿子把话说完?”

  “不听,反正不管怎样,绝对不许去!”楚夫人拧着男人的手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哗哗的流,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其他的又不是从她肚皮里出来的,凭啥去闽南不让那几个庶出的去,要让她儿子去受这个苦?

  楚大人震惊过后,在看到儿子眼中的无奈和对母亲的担忧后,倒是冷静了一些。

  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出去礼佛的楚老夫人回来了,听到楚夫人在哭,走了过来。

  “这是出了什么事?宝儿你又气着你娘了?”

  对这个大孙子,楚老夫人不是不疼,但是也不一定就比其他孙子疼得更多,主要是这混小子太蛮横,让爱脸面的楚老夫人在贵夫人圈里有点抬不起头。

  “娘,宝儿要去闽南!”

  “去闽南干什么?咱家的根基并不在那边。”老夫人不像楚夫人这么关心则乱,她坐到堂上,招了孙子挨着坐下,细细询问。

  “奶奶,我就是想去闽南,不是因为赌气什么的,而是我想去投靠柳大将军的公子柳博立。还有,不仅我要去,文家的文昀也要去。”

  “仔细说来听听。”楚大人在母亲另一边坐下,看着儿子的表情也有了点兴趣。

  “奶奶,爹,娘。”楚公子想了想,让书童去把自己放在书案上的册子取来,呈给了楚大人。

  “这是我这几个月在四门读书做下的笔记。先生说,笔上谈兵,坐而论道只不过是糊弄不懂的人的手段,真正想要做事的,必须得亲自去实践,还说什么实践才是检验事情是否确实的唯一手段。先生的意思是让我有机会去刑部或者大理寺学习一下,做个书吏都行,要亲眼去看亲自去想。但是我觉得吧,刑部跟大理寺都不是我现在的水平能够参与进去的,所以我跟秦兄他们讨论了一下,都打算去到地方上从县衙做起。”

  “这是好事,但为何要去闽南?若是你真想做,让你爹给你找个好一点的县也成。”

  “奶奶,孙儿知道奶奶是心疼我,若是文昀不去投奔博立兄,其实孙儿也没这个胆量去的。但是,去闽南并非现在就去,至少要到明年年后了。这一年间孙儿要学的还有很多,之所以现在想要确定目标,是想做到有的放矢。”

  看了看母亲还想阻拦,而父亲脸上也是犹豫,楚公子出大招了。

  “奶奶,爹,娘,我跟你们说啊,明年圣人说不定要有大动作,至少四门的学子这边肯定有大动作。我听文昀他们说,明年端午前后,立文兄和冉家三爷的儿子,还有四门医馆的几位学徒会参加进西域丝绸之路的商队,再度启程。就是不知道谁是领队。然后文昀那小身板是不可能掺和进去的,我的兴趣又不在那边,所以我才想着和文昀一起去闽南。听文昀不小心透露,等丝绸之路这边确定下来,说不定下一步就是南边的海路了。“

  说最后一句的时候,楚公子是放低了声音的。

  老夫人闭了下眼睛,点头拍板:“那就去,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你好好学,这边让你爹娘再给你训练几个家仆,到时候一起带过去。”

  老夫人一口答应下来,让楚夫人有些不甘心的想要开口反对,但这次,楚大人也站到了老娘那边。

  他听完儿子的话,只觉得儿子是懂事了,知道为自己的将来打拼,这是好事。但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好好想想,并不能立刻就做出决定。

  “这事儿让你娘进宫去跟娘娘递个话,看娘娘那边怎么说。如果真的可行,那么接下来的这一年,你就必须更加努力了。可不能像以前那么混了。”

  楚公子到底脸皮嫩,被父亲这么一说,顿时脸耳朵尖都红了,想起之前自己那些傻乎乎的行为,特别是跟钱家的事情差点带累到父亲,心里也是懊悔惭愧得紧。

  “哦对了爹,这次回来儿子还有件事想要跟父亲和奶奶商量。”

  “什么事?”见到孙子懂事了,老夫人也高兴,说话的声音都柔和了几分。

  “二弟读书的事情。之前爹想送二弟会祖籍的书院读书,儿子想了想,完全可以进太学或者四门。前者清贵,后者实在。但是这两者所能结交的人脉绝对比祖籍那边的书院强。儿子以后估计是走刑律这条路了,在官场上还不如靠二弟实在。”

  楚夫人眼睛都大了,恨不得上前拧着儿子的耳朵把他骂醒。

  “你二弟是庶出……”

  “可他还是您的儿子。”这话搁以前,楚公子是绝对说不出来的,“先生曾告诉我们,兄弟合心其利断金,而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若是非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博别人的长处,那肯定只有死路一条。儿子性子一直就不甚圆滑,做律法这方面也甚和心意,若是让我向爹您一样去跟人都心眼子,怕是咱们楚家得败在我手上了。二弟读书一直比我强,就是差了名师教导,若是有名师,有同窗人脉,加上他自己努力,达到爹您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咱楚家至少就还能红火个几十年,儿子也不担心一个人冲锋陷阵没有帮我守着后方不是?”

  老夫人看着楚公子,目光深邃,又看看一脸深思的儿子,和几乎气得晕厥过去的儿媳,突然笑起来。

  “这事儿是你爹该考虑的,你想这么多作甚。不过你能为你兄弟着想,这点很好,奶奶甚是欢喜。你先回去先休息,让你爹考虑清楚再说。家族的发展可不是你一个小孩子能做主的。”

  打发走了楚公子,老夫人才示意儿子媳妇跟自己去后院书堂。

  老夫人是书香世家出身,在明事理方面,比她儿子还睿智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