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有关国脸
作者:炼意      更新:2023-07-24 11:25      字数:3431
  四门傅大人的书舍又被不请自来的高官坐满了。

  早先学役还会心惊胆战, 现在都习惯成自然了。

  来了大佬就先上一杯清茶, 再把傅家小姐着人送来的茶点摆上,基本这里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太傅是冲着《声律启蒙》来的,而其他大人是凑热闹顺便好奇小公主背诵的是什么而来。

  这个《声律启蒙》傅子寒早就在着手回忆并记录下来, 所以太傅他们一坐下,傅立文就从父亲的书龛里取出了还未装订的原稿, 递到太傅面前的书案上。

  四门两位大佬里文先生是知道一些,但是他太忙,而总结对仗这东西对他来说一点没有吸引力,他也放手让傅子寒去做,真出了成绩, 傅子寒凭借这本书打响自己的名气, 这才是文先生想要看到的结果。

  而柳老太爷本身跟傅子寒就不是关系很亲近的那种,加上柳大将军给柳博立强求来了傅静姝这门亲事,让柳老太爷在面对傅子寒的时候也有点淡淡的尴尬。

  但是太傅等朝廷大员来了,哪怕是私人拜访,只要在四门里么,两老就不得不出面陪着应酬一下。

  太傅快速看了几篇, 将之递给祭酒大人, 还有礼部尚书等文臣。

  方大人在看到名字之时愣了片刻, 突然想起静姝曾经给他夫人吟唱过的一只曲子,当时好像就说是从这个什么声律中取的唱词, 他听过一段,觉得还行但也没惊为天人的感觉。

  “这些都是很基础的东西嘛。”

  “不错, 很基础,但是你之前怎么就没想过将之归拢起来形成文书?”太傅白了礼部侍郎一眼,当他听不出来这老东西言语里的酸气?

  傅子寒老神在在的陪坐在一旁,听着大佬们说话,心里可稳当了。开玩笑,这本书经过百年的锤炼,无数文人都推崇,就算有点瑕疵也是瑕不掩瑜。更何况他这次只按照车万育版本,写了三十个韵脚,据说最完整的有一百三十多个韵脚呢。剩下的那些足够没事儿干的文人们去琢磨了。不能他一个人把肉吃干净还带连汤都不剩一口吧。

  “圣人想要在四门之外另开一地,让皇子们入住读书,这事儿你可知道?”

  看太傅和柳老太爷都把心思放到了书册上,文先生拉着傅子寒走到廊下,对坐而谈。

  “知道,今日圣人召子寒进宫就是为了此事,还说,让立文给大皇子当伴读。”

  这事儿估摸着文老先生已经提前知道了,也没露出意外的表情,只捋着长须点头,眉宇间微微带愁。

  “这事不太好办啊。”

  文老先生对立文去给大皇子伴读这事儿没多少想法,虽说大宴朝本身没有伴读的规矩,但是圣人想要找几个孩子陪着皇子们读书,这也是件好事,况且去伴读的孩子家里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也不见得就会被个皇子欺压。

  让文老先生踌躇的是,四门本是属于国子监下属的一个学习机构,照品阶来说,还要低于太学,而大宴朝上代和上上代就没有开设四门学堂。

  但是现在的四门不管是从学堂环境还是师资配比,亦或是就读的学生身份,都不是太学能压得住的了。若非国子监的学生背后站的是一品二品的大佬,外加祭酒也在那里办公,恐怕那些学生也很愿意转入四门就读。

  之前杨嗣跟楚公子被发配来四门的时候,太学跟国子监的人还诸多嘲笑,可后来发现杨嗣已经今非昔比,不说有多长进,但人家至少不再去随意欺压良民,还愿意到军营里奔个出身,就这点,比很多在学堂混日子的可好多了。

  而楚公子的变化也是清晰可见的。圣人还没解除他的禁令,从过年到现在,也就只有上次那一天假,但是楚公子在四门的表现早就被四门的学子给传了出去,可以说,现在在那些二代三代们眼里,楚公子哪里是被发配的啊,完全是被圣人特意给保护起来的。

  这一想法上的变化,怕是连圣人自己都没想到。

  他们还在这边讨论呢,学役急冲冲上门来报。

  “你说他们在校场对阵?”

  “是。柳将军让小的来请两位山长。”

  学役的额头也全是汗珠子,快滑落到眼睛处也不敢抬袖擦一擦。

  “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这事儿可大可小,毕竟是南越国王子挑战四门排名第一的卫公子,要是输了,呵呵……

  一行人来到武校场边上的凉亭站定,凉亭所在的土坡下面就是练武场,也是现在的对阵之处。

  关于如何比试这个问题,来的路上,报信的学役已经将他所知道的东西全数倒了出来,但是具体细节方面,他毕竟不太懂,所以说得模棱两可,让急性子的吏部尚书差点气得开骂。

  还未等坐定,就看到场上各自冲出来一个年轻学子,穿着骑射服,服饰的颜色表明了对方的身份。

  甲班是天青色的学子服色,乙班是水蓝色,丙班是土褐色,丁班人最少是暗红色。除开这四种之外,来此求学的属国的学子,则是白色镶边,凭借衣服上的镶边颜色来判断对方是哪个属国的。

  跟甲班学生对阵的穿着白色镶红色,很显然是琉球国的学生。

  “不是说是南越的王子提出比试么,怎么多了个琉球国?”

  “现在已经不只是南越的学生跟咱们四门的学生之间比试了,其他属国都加了进来,站在南越那边。卑职也没办法劝阻。”

  不但没办法,他也不可能劝阻,这是关系到国威的事情,若是失败,本国大丢颜面是肯定的,若是赢了,也是在小国跟前立个威。毕竟这只是四门的学生在比试,上面还有太学,还有国子监呢。

  其实这里面也有个被大家忽略甚至无视掉的bug。

  谁说四门的学子就一定比太学和国子监的差?他们分档次就读,是因为家中长辈的官衔品阶不够,并不代表他们的学识就比这两个地方的差。但是不知为何,大家总是潜意识的将太学和国子监捧得高高的,就好像这两个地方的学生是全国最顶尖的那一小撮。

  以前傅子寒还有想法扭转大家的概念,后来发现这里面其实是有名堂的,之后他也就放任不管了,反正最后都是要看科举的结果,就跟后世看大学升学率一样。你说再多都是个p,当成绩摆在你面前的时候,才是真正讲道理的时候。

  傅子寒没有教过甲班的学生,目前出列跟属国的学生单挑的那个年轻人看得出马上功夫不错,一手长枪也有模有样。

  “这是常家的孩子。他爹是西北边关的守关将领,祖父和叔伯都牺牲在战场上,他兄长目前也在西北,留下他跟着他祖母和母亲还有一对年幼的弟妹在京城生活。”

  方大人不知何时站到了傅子寒身边,跟他讲起了这个小伙子的身世。看得出方大人对常家这位很是关心。

  想想也能明白,方大人祖籍在西北,当年若非边关战事让他家破人亡,也不会流落中原,虽然得到傅家诸多帮助,其心却是一直想要回到西北。

  琉球国的那个学生其实用错了战术。若是他直接找常伟肉搏或者对剑什么的,或许胜算还要高一些。可他选择了马上功夫,这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常伟的马术虽然在四门不算顶尖,但加上马上搏击之术,他自称第二,还真没两个人敢说自己是第一的。

  不出意料,三招之后对方落败跌下马。常伟没有趁胜追击,反而策马后退,显示出了足够的尊重。

  对方起身之后,微红着脸朝他行了个武士礼,调头回去自己队伍中。

  已经见识过常伟的马上功夫,其他人也不愿意跟他比试,纯属丢脸的事情,傻子才会去做。

  于是第二场顺利开局。

  第二场也是武斗,但不是马术了,而是摔跤,上来的是蒙古的巴达。铁塔一般的身材,往那里一杵,基本上没人能认为自家稳赢他。

  但是总不能不上场,所以片刻之后,从丙班站了一位学生出来。

  这位学生是北方人,身材算得上高大,但是跟巴达相比,也就其三分之二的样子,基本上巴达的胳膊能当他腿粗了。

  大宴的学生会摔跤的可能有,但是京城这地儿绝对没有。

  北方来的王毅也只是在家乡的时候见过几次,但从未亲身上阵过。

  “知道你们不会摔跤,咱们也就是比划比划,你们只要不上武器,怎么都行。”

  巴达这汉子倒是很直率,肉呼呼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但是傅子寒却发现对方的眼神很坚定,绝非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率直淳朴。

  “这一场怕是要输。”柳老太爷个人精,一搭眼就看出来双方的差距。

  若说巴达是头熊,那四门的这位学子最多只能算一头山羊。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果然,巴达很快把王毅压倒在地,对方小山一样的身体死命压着,围观的学生都怕他一个不注意把王毅给闷死了。

  还好,王毅虽然力量上不及巴达,但是在柔韧上要强一些,虽然没办法把压在身上的巴达掀翻,却也不至于让自己形象全无的摊成一张饼。

  计时之后,负责判罚的武夫子宣布巴达获胜,顿时属国那边的学生爆发出阵阵欢呼。

  他们没有注意,在侧面的一座三层小楼上,第三层垂着纱帘的地方,趴了十几个女孩子,都在看着武校场这边的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