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安置妥当
作者:炼意      更新:2023-07-24 11:26      字数:3416
  “圣人下旨修复傅家祖宅一事嬷嬷应该清楚, 在离傅家祖宅不远, 就是当年依附傅家而存在的小镇。我印象中小镇当年也是很繁华的,只是这么多年来无人管理,加之那边离傅家和白家太近, 所以现在荒败了不少。”

  宋嬷嬷掐着手心,一字一顿:“老爷是想恢复那个小镇, 并让托孤所搬过去?”

  “没错,那小镇虽然有镇长,但是管理依然归属京城府尹,一切事宜都不需要变动,只需前去将地址做个更改。那边入城是走十七坊, 跟这边的外城没有相通, 并且十七坊多是商户,没谁闲的无事去跟人作对。”

  “若是这样,自然好。但是先生说那边荒败,可需要提前去收拾规整一下?”

  托孤所的孩子们苦惯了,住得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啥好计较的,只要能活下去, 生命不受威胁就行。

  “不需要。那边虽然荒败, 但是自工部派遣匠人过去之后, 有很多商户也闻风而动跟了过去。傅家在小镇附近有一别院,位置不大, 以前是专供外面的管事掌柜的前去家主跟前禀事时临时居住,所以设施都很简单, 该有的也齐备。我看托孤所并没有太多的人,稍微挤一挤,住下没问题。”

  宋嬷嬷知道傅子寒是在自谦,那地方就不可能比现在托孤所住的地方差的。想想当年的傅家,不敢说权倾朝野,那也是一流顶级的世家,他们家就算下人住的房子,搁平民那也是没法想的。更别说这庄园是供管事们住的,档次就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少年很高兴,眉眼间都是笑意,他搓着手,问傅子寒能不能把这个消息先跟阮嬷嬷和南大娘说一声。

  傅子寒不阻止他,他也想知道那两位老妇人对再次搬迁有何意见。

  过了没一会儿,两鬓花白,穿着靛蓝色土布衣裙的老妇人跟着少年出来,怯怯的对着傅子寒行礼之后,确认了少年跟她说的没有一点差错,她顿时神情一松,慈爱的看了眼少年。

  “傅大人慈悲。”阮嬷嬷是个虔诚的信徒,她早年守寡之后,就将所有的爱心都给了托孤所的孩子,“老身替他们向大人磕头。”

  “可别。”傅子寒吓一跳,赶紧闪开,并伸手扶住阮嬷嬷。

  到底人家年长,又是一心为了孩子们,傅子寒可没那么恬不知耻的敢受她一拜。

  推托一番后,是少年替托孤所的所有人给傅子寒磕了个头,这个头傅子寒还是受下了。他不受也不行,门口那儿可挤了一堆萝卜头,他这边再推托,估计那边就要一拥而上了。

  “你这两日先在这边帮忙收拾一下,到时候坐船过去。那边我会让人提前准备好。”

  刚刚交代完,闻讯赶来的村长拦住了傅子寒。

  这个托孤所是府尹大人亲自给找的,要搬走还得跟府尹大人说一声,否则对方怪罪下来,村长和里正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是自然,等会儿本官回去之后会亲手写一封信送至府尹大人处。这几日托孤所还请村长继续帮忙照看一番。”

  村长和里正自然是不会得罪傅子寒,而且托孤所在这里其实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小,毕竟他们也要进城买卖东西,这几年为此也受了不少气,村人也不是没有意见,只是是府尹亲自安排的,他们有气也不敢发。再说到底村人淳朴,对这些孤儿其实能宽容的还是很宽容了。

  等回去之后,傅子寒一个人坐了会儿,心里总有点感觉不对劲。不是说他后悔帮助托孤所了,而是他潜意识中觉得宋嬷嬷在给他下套。至于这个套到底有什么目的,他想不出来。

  “傅先生?傅先生?”门口有个小脑袋露出半张脸,看那僧衣颜色就知道是谁。

  “四皇子,进来说话吧。”对四皇子露出个笑容,傅子寒坐到旁边的茶几边,烧水泡茶。

  “傅先生,我想问问,这个是真的吗?”

  四皇子犹豫了一小会儿,小心翼翼的从袖子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上面写的一个和尚西行去往天竺的游记。

  别误会,这真不是西游记,跟唐玄奘也没有任何关系。是先帝时期的一位行僧因怀抱对经文的不解,想要学玄奘西行,从古丝绸之路出发,一路上的见闻记载。当然,这位行僧最后并没有到达他心目中的圣地天竺,而是到了木鹿城那里,就遇到木鹿城的动乱,最后跟随大宴的商队很艰难的回到中原。这本册子最远也就记载到木鹿城而已。

  四皇子对这本游记有兴趣,也是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生母就是来自木鹿城,对那里有种天然的向往。反正他在京城里也处境尴尬,若是有机会,他是真的想要出去看看。

  争抢皇位什么的,他一点没有兴趣,若能选择,他想要像傅先生口中的那些旅人一般,走遍天下。

  傅子寒也没走过这条路,他所有的见识都来自与当年看电视得到的那些咨询,还有就是这些年他翻阅典籍书册收集到的关于西域的一些资料记载。因为有老婆孩子,他不可能抛下一切,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程。

  但就傅子寒的那些见识,应付一个孤陋寡闻的四皇子是绰绰有余了。现在他还小,就算圣人愿意放他出去,也不可能是现在。

  不能教导四皇子军事政治方面的知识,但是经义和文学不受限制,所以傅子寒在知道他对这方面有兴趣之后,特意选出了很多人文文学方面的书籍给他,希望他能在看名人文章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

  四皇子是个很单纯的人,也可能是他生活的环境太单纯,所以他能专注的只做一件事。

  傅子寒教导他的最初,还觉得这孩子恐怕被国师教傻了,但是几天之后这个想法就彻底改变了。他很聪明,读书天赋比立文强。就算是四门学堂里最擅长读书写文章的那几人,跟四皇子比较也只能算一般。

  最恐怖的是四皇子的记忆力,他典型的过目不忘,短时间看了那么多书,你随意抽问,他都能跟你说出是什么书,那一章节里的内容。

  这样的天赋反倒让傅子寒有点担心,怕圣人知道后会忌惮这孩子。

  但是转头傅子寒就发现了这孩子的一个弱点。不管是不是真的,总归有弱点的孩子比完美的孩子更让人容易接受一些。

  这个弱点就是四皇子他完全不懂迂回委婉,他太单纯太直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在他的思维力,没有可能或许这样应该也行这一类的说法。而且他对书籍的专注是傅子寒都自认赶不上的。

  赶在立文跟明敏离开之前,傅子寒现将托孤所迁到了祖宅旁边的小镇上。

  因为傅子寒的请求,傅家祖宅的继承者是傅立文,这是上了户部的文书的。而旁边的小镇也归属在了傅家名下,是圣人对傅家亡者的歉意,也是对幸存者的补偿。

  傅立文收下了,他不收不行,得让圣人安心,才有傅家存在下去并生活得很好的可能。

  傅立文也很聪明,他直接将小镇委托给户部下面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有点类似后世的托管,而户部会派遣专人担任镇长,这位镇长就相当于职业经理人。

  小镇的税收归国库,剩下的收益中有百分之十归到了圣人的私库,百分之五给了户部做管理费,剩下的才是归傅立文的收入。而这份收入是计入傅家的公账的,每年除了傅子寒和傅立文之外,还有户部的税收官员来共同查账,账本也都会封存至户部专门的小库房里。

  对圣人这样安排,傅家父子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横竖这个都是平白得来的,就算圣人不给他们也只能看着,给了就是圣人的恩典。

  说什么这是傅家一家老小的命换来的,傅子寒嗤之以鼻。

  不管傅家到底是不是无辜,牵扯到夺嫡之争里面,就算死也是自找的。他身为傅家后人,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个而去怼天怼地。也别说他是什么圣母,他只是太清醒的知道,傅家的一切都在圣人手里握着,给什么都只能受着。这就是皇权社会的悲哀,反抗无能,只能躺下认命。

  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傅子寒这几年也只求在压力下能尽量让家人活得开心一些,并坚决不参合势力派系的斗争。这样一来虽然升迁无望,但好歹他在圣人心里印象还算不错,只要他不作死,那就轻易不会死。

  像何大人和文昀他爹文大人那样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宁愿外放出去做官,一方诸侯手握实权,只要不生反意,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

  留在京里只是多了个京官的名头,但实际上的日子一点不舒服不说,时刻还得提防来自同僚的背后插刀,也要防备不经意就着了道,成为派系的牺牲品。

  这几日傅子寒借着身体不适和突击训练立文明敏的借口没去四门,不就是因为四门这几天一点不安静嘛。

  “先生是说四门的夫子之间分成了两个派系?”

  “也不是说两个派系,而是主战跟主和之争而已。”

  说到底,还是附属诸国事件的后续,现在虽然被圣人强压下去,但是事态就如同冰下的熔岩,稍不注意就要喷发出来,会引发大概率的事故。

  “皇后娘家那位小姐不是已经借口生病需要静养而被送到皇恩寺了么?”

  “就是去了皇恩寺,才闹成这样的。”傅子寒摇头,对那个骄纵的女孩子一点好感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