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危机
作者:炼意      更新:2023-07-24 11:27      字数:2671
  京城的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被子都裹在身上。

  傅子寒家里还好, 他之前就特意让人做了暖炕, 最冷的那几日,一家人都待在炕上,三个小屁孩则在暖炕靠墙的地方, 用厚厚的棉枕给围了一块地方出来让他们玩。

  下人们虽然要做事,但是傅子寒也没苛待, 男女仆佣各自拥有一间烧了暖炕的大通铺,值夜的人也配了炭盆可以取暖。

  其他家的仆佣们可没这么好过的日子。地位高一点的下人还好说,能跟着主人家蹭一点热气,地位低的粗使仆佣,取暖基本靠抖。

  文家两老今年冬天依然是跟着傅子寒一家过的。

  倒不是说文老负担不起, 主要是文昀的爹娘没办法离开任地, 文老又放心不下四门的学子,反正入室弟子也当半个儿子,更何况文老先生跟孔师娘对傅子寒跟亲儿子也不差了。

  一大家子人坐了内外两间,热热闹闹的,这过年的气氛也轻松不少。

  柳夫人的病情好了些许,眼睛是看不到了, 但癔症基本没有再发过。给她治病的大夫说她这毒伤和旧伤已是沉疴, 想彻底的治好恐怕很难, 但是维持现状没有任何问题。

  过年那几天本想请柳夫人一起来新庄过年,对方婉拒了, 也没去柳家大宅,还是带着侍女侍卫们住在自家将军府的宅子里, 安安静静的过了一个年。

  这日,天气难得放晴,一早起来,太阳就明晃晃的挂在天上。

  头一日傅子寒收到了儿子的来信,失眠半宿,等他醒来的时候,家里人都用完了早餐,在院子里玩。静姝在跟尹珂商量,要不要请柳夫人和柳家的其他夫人们过来赏梅。

  在孔师娘他们的院子外面,就是一片梅林。今年还是第一年花开得这么盛,所以静姝才想着不能浪费了美景,最好是能跟柳家联络下感情。

  在这一点上,傅子寒觉得女儿考虑得不错。不管他跟柳家关系如何,女儿已经注定是柳家的媳妇了,以后大将军这一脉就是她跟柳博立需要考虑的,这个时候娘家对她的帮助是她最需要的,傅子寒一点也不介意女儿的小心机。

  孔师娘就更不介意了。一则本来这就是傅家的产业,二来自己花费了数年心思教导出来的女孩子终于开始放开脚步踏上自己的征途了,她作为长辈,肯定是护持的。傅静姝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如何处理夫家的关系,这对她这位教导者来说,才是最想看到的。

  帖子发出去,选在正月十二这日举办赏花宴。除了柳家在京城的诸位夫人外,还有交好的其他家的几位夫人连同小姐们。

  这是女子聚会,傅子寒那日都会选择避开。

  十一这天,傅子寒就陪着文老先生一起去了傅家老宅所在的小镇别院,那边的托孤所已经搬进去,镇上还有商家也在陆续入驻。当然,都是些小商小贩,卖些生活日用之类的。大的商贾目前看不上这里,也就傅家自己的铺子和尹家的布庄绣坊入驻了几间。

  还有立文他们名下的那间茶肆也在小镇上开了分店。这次没有选择独栋小楼,选择的是临河的院子,依照文人喜欢的风格进行装修,以精致清雅为主。

  托孤所的男孩子们经过培训,可以在茶肆做工挣取生活费,而女孩子则可以选择到布庄或是绣坊做工学手艺,这对她们来说也是个很不错的出路。

  文老先生在傅子寒的陪同下跟托孤所的孩子们见了个面,有好几个天赋不错的孩子,也被允许到四门做工,还能在闲暇的时候旁听一下夫子的课。就算部分夫子不乐意,总有乐意的,而且是文老先生特许,其他教授夫子都会给点面子。

  勤工俭学在后世很常见,其他地方上的书院也有这样的学子,只是京城这地方人人都绷着面子,家境贫寒的学生也进不去四门,所以这种国家学府里面还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文老先生对托孤所的孩子们很友善,之前还通过自家夫人的人脉,帮托孤所找了三个嬷嬷跟两个男性老人来照顾。

  三个嬷嬷都是年老无依的老人,在帮托孤所的时候,也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养老。另外两位老汉,一个是帮托孤所采买东西,一个是修剪花园,也是家中无子女的那种。

  等到把托孤所的事情忙完之后,傅子寒才跟文老先生去了暖房喝茶,顺便谈一下西域那边的情况。

  “草原今冬又是大风雪,之前木鹿城那边的人态度强硬,又有蒙古骑兵虎视眈眈。但是前几日边关传来消息,说木鹿城的使者才入关就要求回去,说是木鹿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而蒙古骑兵那边似乎也有些分歧。”

  这些消息是边关传回来的,随之回来的还有傅立文的书信。

  但是那封书信是之前写的,当时傅立文跟冉明敏因为三爷的事情被商队排斥,不得已离开商队独自前行,而后面遇到巴格他们的信件还没达到傅子寒手中,所以傅子寒现在对立文等人的情况十分忧心。

  文老先生看了书信之后也是气愤不已,对于那些短视的商人更加没有好感,连带的傅子寒都被瞪了几眼,谁让他老丈人家就是商贾呢?

  “圣人应该也知道了,但是他没有任何表示,现在学生也没办法入宫,所以这两日忧心不已。”怎么可能不担心,毕竟是自己长子,更何况这几年来,他们相互扶持才走到今天,这个家缺了谁都不再完整。

  “学生想,去西域边关。”

  “你胡闹!”文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睛的看着傅子寒,这个弟子简直太不让他省心了,相比较之下,连文昀都比傅子寒乖巧。

  “学生实在放心不下立文他们,虽然现在学生不能出关,但是离得近一些,心里总要好受一些。”

  看着傅子寒的样子,文老先生心里有点难受,他很自然的觉得傅子寒是因为年轻时遭逢家变而成了现在这样的,但是孩子大了总得自己去拼搏,家长不可能一直将他们护佑在羽翼之下。

  其实吧,这句话他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他对傅子寒的护佑也不少了,很多亲父子还不如他们之间亲密呢。

  傅子寒垂头丧气的坐在那里,整个人看上去丧得不行。文老先生心好累,还得去安慰这个为儿子担忧的傻爸。

  “你要相信立文,离开商队对他们来说也不一定就是祸事。虽然说跟随商队一起可能会安全一些,但是你反过来想,若是遇到蒙古骑兵打劫,他必然是不可能抛下商队独自逃命的,这样一来,无所牵挂的他们恐怕还能逃过一劫。”

  文老先生对西域的情况也很关注,自然知道并能推测出蒙古骑兵可能的行事。

  他们俩这边还没谈完呢,吴典就乘坐小船亲自来小镇相请文老先生跟傅子寒进宫说话。

  “圣人现在比较犹豫,这是个机会,但是说不好也是个危机,文老和傅先生趁这时间多想想怎么回答圣人比较好。”

  念在以往的情面上,吴典悄声提点了几句。重点就在四皇子身上,而傅子寒摆明了态度要保着这个孩子,所以等会儿到了宫里,说不得就有人会以这点来为难傅子寒。

  不遭人妒是庸才,傅子寒虽然没有争名夺利的心思,可架不住他简在圣心,所以那些别有心思的,单纯眼红的,必然都不会让傅子寒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