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西关之变
作者:炼意      更新:2023-07-24 11:28      字数:3308
  专业的事情得找专业的人来做, 这句话一点没错。

  韦晁手下有专门分析案件的人才, 加上追踪学满分的巴格等人,这桩案子没到年三十就给破了。

  在城外的官道上,粮商家的马车被拦截下来时, 粮商家的女主人的奶娘还大呼小叫的让官府的人走开点,别耽误了他们去给老爷子拜年。

  “今儿年三十, 你们这是去拜的什么年?没听说过给老丈人家拜年还得赶在三十天儿去的。”

  外面闹成一团,马车里都没有一点动静。带着衙役来此抓人的捕快将奶娘推到一边,口中说着得罪了,一边用刀柄掀开了车厢的布帘子。

  “……太太!”

  一声尖叫差点让马匹受惊,捕快一扬手, 带来的衙役们将粮商家的车队围了起来。

  “你家老爷呢?”捕快看了眼车厢内已经死去多时的粮商正妻, 转头问跌坐在地,整个人都懵了的奶娘。

  “不,不知道,刚才,刚才还在……”奶娘整个人抖成了筛子,她不明白刚才还好好的夫人, 怎么就突然无声无息的死在了车厢里。

  早就知道粮商是个丧心病狂的家伙, 但是没想到他连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老妻都下得了手。感觉还是低估了对方的捕快放下刀, 示意手下的人来接管后续事情,他则领着一人赶回去报告给大人知道。

  才往回走不到两三百米, 就看到对面飞奔过来一骑。那人隔得远远的就在叫嚷,说是有人看到马匪余孽出没, 貌似粮商也在其中。

  上次马匪的案子虽然将马匪老巢给围剿了,但是还是跑掉了不少人,而且最重要的是马匪里面管库房的家伙漏网了,他们大人跟将军合计过,猜测城里或者说衙门里有马匪的卧底。

  这并非不可能,马匪在边关盘踞的时间没有上百年也有几十年了,甚至边疆还有句顺口溜,说什么“铁打的马匪流水的官”,可想而知这马匪的势力达到了何种猖獗的程度。这一次若非天时地利人和,说不定还跟以往一样,剿匪就只是个过场而已。

  但也正因为如此,当马匪的余孽现身城郊的时候,西关边城的人才会如临大敌。特别是害怕那些余孽对他们韦大人下手。

  相比之下,韦晁反而担心傅子寒的安全。他对粮商的身份有点猜测,而传回来的消息证实了一系列猜测中的几点关键点,所以在得知粮商的动静之后,他果断派人去追拿那家子人,同时也派人去傅府,打算严密保护傅家上下。

  被人担心着的傅子寒并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他已经让学生们都回家了,连秋家母子也都回去了老屋,等到年初五之后才会回来。整个傅家大宅里,除了无家可回的外管家外,就是跟着他从京城过来的一干侍卫了。

  巴格他们今晚也被邀请过来一起过年守岁,不过那得等过了中午才行,这边的规矩,中午必须得各自在各自家里用饭,晚上就不一定了,三朋四友关系好的可用聚一块儿,等到过完子时再各回各家。

  但话是如此说,可巴格他们来的还是比较早,因为他们一向只吃两顿,中午饭是连带早饭一起的,下午太阳落山前再吃一顿,这一天就齐活了。当然,若是晚上守夜的人,会在子时前后加个餐,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碗汤加个饼,但是最近流行起了刀削面。

  巴格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小羊羔肉,还有几把新打造的削面刀。

  铁器依然是受限制的重要物资,他们一年的配比都不多,这几把刀是巴格从其他异族人手里买来的铁矿石加工的。

  他特意带过来,就是想要给傅子寒表演下新练出来的削面的功夫。

  蒙族人其实不怎么吃面食,可汉人都说入乡随俗,他们觉得偶尔吃一点也挺不错的,可要天天吃还是算了。

  对于这点,傅子寒都懒得唾弃他们。还想天天吃面呢,真当粮食不要钱?今年若不是因为边关互市的缘故,他让童胖子和柳家人打南边儿运了粮食过来,想要在这个天气两顿都吃干的,巴格他还是做梦比较快。

  除了巴格他们,还有几位客人也不请自到。那几位都是来自中亚的阿拉伯国家的商人,自来熟的带着礼物上门,傅子寒也不可能将人拒之门外是吧,干脆就直接让人在练武场上扎了帐篷,把吃饭的地方搬到了室外。

  反正练武场这边也有房子,没有内宅装饰得那么精致,是供家里子弟在室内练习用的,除了铺着木地板外,可以说四壁都是空荡荡的。

  阿拉伯商人带来了精美的挂毯和香料,他们是想要请傅子寒帮忙给搭个线,等边关互市建起来之后,他们还想去京城走一走,说不得还要在京城里买一两个铺子做点小本生意。

  自唐之后,西域的商队来中原的不是没有,但是极少,因为路途的艰辛和不安全,所以但凡是能顺利走到京城的,带来的商品货物的价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但就这样,也是供不应求的。更多的西域商人走到边关后就会停下脚步,跟边关的商人们换购了货物之后,再循着来路返回去。

  当然,后者一般是因为边关不予放行才会这样选择,不然谁都知道东西只要进入中原,利润起码翻倍。

  傅子寒也没有见人要求就同意,他打算在这些商队里面筛选一下,找一个信誉比较好的进行固定合作。这样一来,大家的利益都有保障不说,这支商队还能给大宴朝带来西域一线各个国家和城市的信息。

  不排除这些商人会捏着消息坐地起价,但是若想要一直合作,商队的主事者会有一个底线的。

  所以当韦晁手下的人领着衙门的侍卫前来傅府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一直想要追捕的马匪余孽,还有大腹便便的粮商,已经全被拿下,捆成粽子挂在练武场边的木桩子上,任雪落了满身。

  “韦大人呢?有重要的事情禀告他。”傅子寒看到来人,放下手中的笔,将纸上的墨迹吹干之后,快速的折叠起放入信封内,“这封信麻烦帮我送到宜州宋大人处,要快。”

  接过信的是从京城过来的柳家的侍卫,他武力在一众人中只能排中下,但是机灵程度可算第一,这次除开送信,还要带口信给宜州的柳家其他人。

  傅子寒在跟韦晁手下人说的同时,又铺开了一张信纸,一边将粮商那伙人的目的告知对方,一边快速的在纸上将发生在西关的事情简略的叙述了一遍。

  这张纸上的内容不多,在写完之后,他让人送来一只铜筒,将卷曲好的信纸塞进去,封上蜡油。

  这封信是要送去京城的,毕竟马匪出现的原因太重要,他必须得抢在中原那边马匪的内应出手之前让圣人知晓这一切。

  “那边的马匪不用带回去,你们家大人不擅刑讯,这事儿交给在下派人去做即可,让韦大人小心一些,那些马匪还有余孽在外,就怕对方狗急跳墙。”

  来人心说这样不合规矩,但是在看了傅子寒坦荡的表情和室内那些隐约有着杀气的侍卫一眼后,他果断的怂了。反正这位跟韦大人的关系不错,要不就让韦大人自己去考虑怎么办吧,他一小吏,听从吩咐就行了。

  等到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负责刑讯的巴格的族人,还有擅长御蛇的波斯商人也拿到结果过来了。

  当然,不可能只让他们去,负责保护傅子寒的侍卫也分两人去旁观,一来是监督那两人,二来也是学习异邦的刑讯手段。

  “傅先生,您猜测的果然没错,他们就是杀了小疆村老小的凶手。但是那个小疆村的人也不是全然无辜的。”

  巴格的兄弟看了周围的人一眼后,放低了声音。

  “小疆村那些人就是马匪的内应,平时就是他们帮着马匪收集传递消息的。这次他们村长收了另一方的钱,故意误导了那帮子马匪,才让我们摸到了马匪的老巢。”

  “这么说来,那位小将军果然是知道这事儿的?”

  “嗯,不但那位知道,之前数次剿匪不力的将军其实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正是他们的放纵,这些马匪才存留下来的。不过之前双方有约定,不可以赶尽杀绝。”

  傅子寒冷哼了一声,搁桌上的手捏成了拳头。

  “为了一己私利,置百姓和同胞的性命不顾,他们还有脸说保护边关有功?”

  傅子寒怔了一下,突然又问这事儿跟韦晁可有关系。

  “还真没有。”巴格的兄弟其实也松了一口气,他在问出官匪勾结之后,就追问了可跟韦大人有关,对方说没有,还说几次想要收买都没能得逞,所以这次马匪其实也是想要借小疆村的案子将韦大人坑死,哪怕不丢官,也得让他被调离西关边城。

  知道这事儿跟好友无关后,傅子寒心里一定,对后续事情的处理也就有数了。

  但是毕竟是在韦晁治理之下出的事情,恐怕翻年就会让他回京述职,过后还能不能回西关就难说了。不过换个想法,年后的习惯怕是要出大事,韦晁能离开也是他的福气,真留了下来,后果如何还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