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节
作者:湉喵      更新:2023-07-24 22:26      字数:5347
  说的是那个雷鸣?”

  还有哪个雷鸣能叫大家都坐直了身子?不就只有那个首都的雷鸣嘛?

  刘信点点头:“没错,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雷鸣,如果消息灵通一点,你们肯定听到过他犯了颈椎病的消息。”

  医生也是会生病的,既然生病了,就得找人治疗,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是,雷鸣最为中医界里面赫赫有名的医生,想找谁看病不行?

  他只要想,在座的这些大佬们还可以对他进行一次会诊。

  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平常人看病,想要大佬们一起坐下来会诊,那真是难如登天了,但是对雷鸣来说却不难。

  不是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是因为他本人对中医界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从业的这几十年来,他提出来的很多东西都让许多中医师受益匪浅,可以说,这几十年来中医界不少技术的发展,都和这个名字有关系。

  许多年后,雷鸣本人或许已经百年身死,但是他的名字却会留在以后的教材里,他的学术成果也会留在教材里,供无数医学生学习。

  这样的一个人,当然有资格让其他医生为他会诊。

  虽然他嘴巴坏,是个喷子,但是他的贡献也是实实在在的,不少医生们在这方面还是有轻重的。

  所以雷鸣为什么会放着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反而跑去找一个才毕业不久的医学硕士。

  难道是今天大厅的灯光太亮了吗?他们怎么觉得有点晕。

  “是我听错了吗?”一个人率先开口道,“他们在说的是那个雷鸣?”

  旁边的同样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医生点了点头:“说的是那个雷鸣,那个雷鸣现在就在那位年轻人那里看颈椎病。”

  ……

  整个会场安静了至少有一分钟。

  两位患者没有听过雷鸣的名字,但是他们也敏锐的发现,自从那个坐在主位的医生说了这么句话后,所有医生看苏茂言的眼光都变了。

  他们有点看不懂那眼神,太复杂了。

  说是惊讶吧,但也不完全是惊讶,惊讶里面还有浓浓的不解,但也不完全是不解,不解中仿佛还有一股羡慕,但是羡慕也不是普通的羡慕,总之,这些眼神太复杂了,他们解读不出来。

  刘信见状继续开口,打破了现场的安静:“雷鸣确实是在小苏那里看病,而且恢复的情况还不错,照我之前对他的判断,他是必须做手术的,但是在小苏那里治疗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以他现在的情况,已经不用手术了。”

  这就很神奇了,刘信本人的判断应该不会出错,他说雷鸣需要手术,那肯定就是需要手术的。

  但是他也说了,现在雷鸣已经不用手术了,也就说明苏茂言给与的治疗是非常非常有效果的。

  一个医生咽了口唾沫道:“您去看过雷老师?”

  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医生,称呼雷鸣为雷老师也没有错。

  刘信点点头:“我周末的时候去过药王镇一趟,目前雷鸣本人就在那里,我对他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触诊,除了触诊之外,雷鸣还给我出示了他最近的检查报告,颈椎的情况确实有改善。”

  “这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情况,雷鸣也给我看了一下他的诊疗方案,非常新颖,但是却不止是新颖,里面提到的许多办法,对我本人来说也非常有启发。”

  “我这次之所以会邀请小苏,也是雷鸣本人的提议,当然,在我看了雷鸣的诊疗方案之后,我也赞同邀请小苏,所以我们这次的会场里,才会有了一位这么年轻的同伴。”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就连刚刚那个反对的医生这会儿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了。

  刘信和雷鸣还是不同的,刘信虽然厉害,但是从中医界的地位来说,是完全没有办法和雷鸣相比的。

  因为刘信只能算是非常优秀的中医师,但是雷鸣已经是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写进中医教材里的地步了。

  所以刘信说苏茂言可以试一试,还有人会反对,但是雷鸣说苏茂言可以试一试,那么在场就没有人会反对。

  他们都相信雷鸣的判断。

  “一会儿就让小苏试试吧。”刚刚还反对的医生改口了。

  雷鸣都在苏茂言那里把快要进手术室的颈椎病给看好了,那么苏茂言本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们这会儿也想看看让雷鸣也夸赞的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

  那位肩关节僵直的患者已经懵逼了。

  这发展怎么如此的峰回路转啊。

  刚刚不是还说不要在他身上试吗?怎么这会儿大家都跃跃欲试的看着他了。

  确实,如果不是苏茂言还有一个诊疗方案没有说,恐怕现在大家已经想要站起来凑近去看了。

  雷鸣和刘信都认可的技术,但是他们却没有见过的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

  抱着这样的疑惑,接下来苏茂言说的尺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大家听的时候也难免有些走神。

  不过虽然走神了,但是这个方案显然还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不像之前的那个方案里有非常新颖的办法,但是稳扎稳打的风格还是走到位的了,如果要打分的话,也能打个95的高分。

  比起一旁的刘茂来说,方案不仅扎实许多,甚至还周全了许多刘茂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刘茂本人也觉得有些脸红。

  虽然一早就有了会被苏茂言比下去的预感,但是真正被比下去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害臊。

  哎,说起来他还比苏茂言年龄大上几岁,也不仅仅是年龄大,学历也比苏茂言要高一些,但是说起来的东西竟然还没有苏茂言靠谱,真的是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程度了。

  另一边,大家已经等不及想要看苏茂言提到的新的推拿办法了。

  作为之前就见识过的刘信笑着看了众人一眼:“小苏就试试吧。”

  哼哼哼,他当时也是被惊呆了的,现在轮到其他人了。

  这么一想他突然理解了雷鸣的心态了。

  我尝过的震惊,你们也都应该尝一尝。

  70、惊叹技术

  其实说是新的推拿方法,但在苏茂言看来, 应该是失传的推拿方法才对, 在他消化吸收的碎片里面,他即将使用的这种推拿方法,在过去非常常见, 也非常有用。

  过去没有西医的理疗, 也不存在影像学的各种器械, 但是对于一些损伤后遗症的病人, 中医仍然能给予有效的治疗,说明在这方面,中医还是有很深刻的研究的。

  不过中医传承艰难,许多东西在一代又一代中就慢慢消失了, 所以苏茂言今天是想要在伤科的各位领头者面前,把推拿手法用出来,到时候在写一篇论文进行推广,有了交流会的这个基础在,也更让人信服一些。

  他走到了病人面前,这下轮到病人有点怂了:“这个推拿方法, 没有问题吧?”

  苏茂言道:“你放心, 如果有问题的话, 我是不会在病人身上操作的。”

  这点谨慎他还是有的。

  病人见状道:“那就试试吧。”

  反正他的这种情况, 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这么想着,苏茂言的手就放在了他的肩膀上。

  接下来的十多分钟,所有医生都是睁大了眼睛在看。

  苏茂言用的推拿办法他们确实没有见过, 但如果硬说是完全没有见过也不对,因为从手法上来看,和他们现在学习到的很多推拿手法明显都是同出一脉。

  按、点、拨、晃、放等等,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的操作却是不同。

  比如在治疗肩关节僵直方面,他们多用的手法有很多,像是按肩提臂,比如扣肩扛臂,还有推肩拉肘、扣肩外展等等,病人关节的僵直情况不同,那么他们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但是苏茂言目前进行的推拿手法,不是以上任何一种,但是从动作来说,他们也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像是这位病人,他的手臂本身是抬不起来的,这是肩关节僵直带来的毛病,所以苏茂言采取的办法就是针对他的肩膀和手臂进行矫正。

  矫正的手法颇有些大开大合的意思,就连病人本人都没有想到还会有这种治疗办法。

  毕竟他是接受过很多推拿治疗的,真的是久病成医,耳熟能详了,医生一抬他的手,他就知道下个动作是什么。

  至今仍然没有多少改善,所以才会来交流会上来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被苏茂言按着抬起手的时候,他还有点懵逼,但是渐渐的,他就感觉到了有一股热流往着平常总是毫无感觉的地方涌了过去。

  他双眼一亮,虽然这种感觉很短暂,但是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病人的反应总是最及时的,从一开始的担心到现在的惊喜,说明苏茂言的推拿办法是绝对有效果的。

  特别是这还是一位几乎久病成医的老病人。

  刘信这会儿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苏茂言的动作,推拿这两个字虽然因为街边到处都是的推拿店降低了逼格,但是真正有推拿功夫的人,一系列的动作做出来是非常有美感的。

  苏茂言的动作就很有美感。

  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点晦涩之感都没有。

  才开始学习推拿,或者是推拿经验不多的医生,在给病人推拿的时候,难免会有不连贯或者不到位的地方。

  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所以苏茂言的流畅就显得格外的不正常了。

  他才多大啊?除非小时候就跟着家里人学,不然怎么会这么熟练?

  真的是全程一点毛病都没有。

  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推拿办法,但还是会看的,不管是什么手法,苏茂言做起来都是驾轻就熟,无比流畅。

  刘茂本人已经麻木了,给出的治疗方案不如别人,这会儿他引以为傲的推拿手法也被比下去了。

  如果换做是他在上面,肯定做不到这么熟练流畅。

  刘茂红着脸叹了口气,他果然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度了。

  从前总觉得自己是牛逼的学霸,哪知道学霸外头还有学霸,这个比他小上好几岁的年轻人才是真正的学霸啊。

  苏茂言花了半个小时做完了这次治疗,包括推拿前期的疏通经络和后期的缓解,照理说已经超时了,毕竟后面还有其他的交流内容,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出言阻止他,就连主持人也看呆了,这会儿正琢磨着苏茂言刚刚的那一套手法呢,至于接下来的议程?

  咳咳,不好意思,差点就忘记了。

  病人自己脸上也是透着一股红润,像是刚刚做了spa似的,倒是苏茂言累惨了,给关节僵直的病人做推拿和一般的推拿还不一样,这动作大一些,力度也大一些,再加上时间有些长,难免就累出了汗来。

  他擦了擦汗,问病人道:“感觉怎么样?”

  这也是每次治疗后的常规流程了。

  虽然说他对自己的治疗方法有信心,但是个体是有差异的,同样的毛病,同样的病因,同样的办法,效果可能也是天差地别,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医生有没有信心,而是病人有没有改善。

  病人这会儿是觉得舒服多了,当然,他这个是老毛病,不可能推拿一次就好,但是舒不舒服他能感受到啊。

  推拿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病人已经忍不住道:“感觉真的很好!”

  又问医生道:“如果用这种办法推拿的话,我的情况会不会有改善?”

  苏茂言点头:“改善肯定是有的,不过能矫正到什么程度,还得具体来看。”

  他也没有办法直接下定论。

  不过这话已经叫病人放心了,这会儿在台上的时候不好问,下去了他一定得问问这位年轻的医生在哪里看病。

  只是要对不起他的那位朋友了,朋友介绍的医生肯定也是不错的,不过明显这位医生更好啊!

  年纪轻轻的就能来参加这种级别的交流会,交流会上各位大佬们还很照顾看好,说明人虽然年轻,但是技术好啊 !

  另外一位尺神经损伤的病人默默的鸡肚了。

  她在旁边都觉得那推拿肯定很爽,确实也是很爽,不过很可惜的是,照这个时间来看,她肯定是轮不到了的,毕竟后面还有其他议程。

  不过没关系,她也记住了这位医生的样子,下来再去找他看病不是也行吗?

  苏茂言给人推拿完了,其他大佬们就开始问问题了。

  比如这手法是从哪里学来的,每一个动作的考虑是什么,如果按照这法子来,多久会有成效之类的。

  苏茂言一个一个简单的回答了,最后道:“我正打算以这一套按摩手法写一篇论文,不过现在数据还在搜集之中,等我多帮一些病人治疗了,再投稿发表。”

  写在论文里面的东西就比较成熟了,大佬们点点头,都表示很期待,他们之中还有一些就是期刊编委会的,直接对苏茂言道:“到时候论文写好了,你直接给我就行。”

  听那霸气的话,是肯定能给上了。

  倒不是他们要帮苏茂言走后门,而是他们也对这套手法很感兴趣,而且听苏茂言的意思,他们家传的不止这一套手法,这不过是针对肩关节僵直的办法。

  那其他的手法呢?他们多久能看到?

  倒是没有逼苏茂言一定要说出来,这种家传的东西,在中医界里面约定俗成的是别人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算了。

  当然了,看苏茂言的样子,他肯定是要说的,不过打算是一个一个来,而且必须是要有许多的治疗实例之后再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这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没有案例,你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那也是没有医生附和的,就像是他们现在看着觉得苏茂言的这套手法好,但是真的好不好,还得等苏茂言用了这个办法,治疗了病人之后再说。

  一个病人肯定是不够的,得找许多典型的病人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苏茂言说自己的论文数据搜集不足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因为中途有了苏茂言的这给“意外”,这场交流会的氛围就更融洽了,甚至在第一环节讨论的最后,大佬直接赞同了苏茂言的诊疗方案。

  当然,他也说了自己的,不过他的和苏茂言的就有明显不同了。

  “我私心还是觉得病人可以试试小苏的办法。”大佬说的也很陈恳,他的办法还是老一套,虽然说经验丰富,肯定也能帮助病人改善现在的情况,但是怎么说呢,他觉得病人还是可以试试苏茂言的方法。

  而且病人本人或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