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孙家小娘      更新:2023-07-25 09:20      字数:3376
  她不如写一个厨子,辗转各地拜师学艺的故事。

  现在学厨可没那么容易,后世只需要报个厨师学校就成了,但是现在厨艺是一门珍贵的手艺,很多人把这视为家族传承的东西。

  现在人想要送人去学厨,一般是要掏钱让孩子去饭馆当学徒,学徒期间自然是没有工资拿的。

  要问高小诺为啥知道的这么清楚,嗯,因为高家本来就是有个小饭馆的啊!饭馆虽然不大,但是里面的厨子是高家祖父花重金请的。

  高小诺小时候在饭馆里帮忙,就有跟她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子在后厨当学徒。

  以一个小学徒为主角,设定背景在灾年,小学徒逃荒,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被一家饭馆的老板救了,吃上了一顿饱饭,从此以寻找美食的味道为毕生追求目标。

  高小诺十分相信,她们这个国家的人,对于美食的执着怎么都消磨不了的,美食文肯定也是能闯出一些成绩来的。

  如今社会的商业发展其实已经十分优越了,起码各个县与郡城之间的官道,都是水泥路。

  高小诺有了初步的想法,接下来就是收集素材,她首先把目光放在了张甫远家祖传的糕点方子上面。

  张家本来就是开糕点铺子的,也就是在张甫远这一辈才把糕点铺子关掉。

  没有成亲之前,张甫远就常常亲自做了糕点送到高家给她吃,成亲了以后高小诺就再也没有出去买过甜品。

  本来被张甫远放在库房里的工具现在已经干干净净地放在厨房,一看就是经常使用的样子。

  高小诺知道张甫远手里有本糕点方子,就是从来没有看见过,每回都是她想吃什么了张甫远就直接给她做了,她也就一直没想起来这出。

  “夫君,咱家的那个糕点方子能给我看看嘛?”

  张甫远奇怪,一边起身在书架上找,一边问她:“你怎么想起来这个了?”

  “我下一本要写的话本跟这个有关。”高小诺也不掩饰。

  “话本?跟点心相关?”张甫远起了兴趣。

  “准确来说,是跟吃食有关,不仅仅是点心。”

  “我想要写一本以厨艺为主角的话本,主线就是让主角不停地学习不同的厨艺。”

  “不过现在只是个想法,所以说具体的东西,我还没有想好。”

  张甫远终于找到了糕点方子那本书,递给高小诺。

  高小诺调侃:“你就不担心我直接把你们家这方子直接写进话本里?”

  张甫远十分坦然:“本来就是应该给你的,我祖母还老是念叨着要把这方子传给孙媳妇,只是我忘了而已。你自己的东西,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高小诺当然不会把点心方子直接写到话本里去,她又不傻,这么说话只是想要逗逗张甫远而已,但是张甫远的回答让她既窝心又憋屈。

  她发现,张甫远越来做不经逗了。不,应该说张甫远在这方面进步的太快了,同一个类型的话,逗了他第一回,第二次就没什么效果了。

  并且他还无师自通了情话技能,好像是每句话都在不经意地撩人一样。

  说他不经意吧,这些话对高小诺的影响又确实挺大,说他故意的吧,他每回表情都无比正直,让高小诺觉得她这想法简直是无稽之谈。

  这回也不例外,高小诺听了这话小心肝砰砰跳,但是张甫远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低下头看书了。

  高小诺最后只能归结于是张甫远的这张脸,让她的防御能力变弱了。

  离高小诺他们动身前往郡城的时间越来越近,中间钱氏还来了一趟,主要是问高小诺手里的钱够不够。

  “你可别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没钱了就是没了,谁都不会怪你。”

  高小诺无奈,她陪嫁这么多,以她现在的开销,估计花个十来年都花不完:“有钱呢!剩的还多的很呢,你闺女我像是亏待自己的人吗?”

  “你们两口子这天天的坐吃山空也不是回事儿,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挣钱?”钱氏又问她。

  “哪里就坐吃山空了?家里不是有几间铺子?只是租金每个月都有几十两银子呢!”高小诺反驳。

  钱氏反问:“几十两银子够你们花的吗?”

  当然不够了,在张甫远一个人的时候,几十两银子不但足够他的花销,每个月他还能剩上一些。

  但是现在当然是不够了,原先是张甫远一人买书,现在是两个人,甚至高小诺比他买的还多。

  虽然只是添了三张嘴,但是每个月的伙食费也是直线上升,毕竟张甫远一个人,也不讲什么菜色,能吃饱就成了,但是高小诺的要求可就多的很了。

  还有穿,张甫远一个人,在穿这个方面,基本上没有开销,高小诺这些日子陆陆续续给他买了好几身衣服…

  但是家里的收入还只是每个月固定的那几十两银子,哦,还有她写话本挣得那五两银子。

  钱氏一看她闺女的脸色就清楚高小诺估计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叹了一口气,心里给高小诺打上了小事儿上挺精明,大事儿上老犯糊涂的标签。

  “先前亲家家里不是开糕点铺子的吗?”钱氏问。

  “对啊!娘你是想让我开个糕点铺子?那估计是不成,甫远他这回考中了秀才以后,估计还要接着考下去的。”高小诺有心说自己就打算以写话本挣钱了,但是这估计在钱氏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甚至可能她要再挨顿训,所以选择了闭口不言。

  “你是不是傻?”钱氏问。

  高小诺不乐意了;“娘你有话好好说,咱不带人身攻击的。”

  “铺子不记你名下不就成了?说你傻你还不乐意。”像是高家的饭馆,就记在高家祖父的一个兄弟名下。

  “娘你让我再想想。”高小诺说。

  钱氏自觉已经提醒了闺女,所以就转头说起了其他的事情:“先前那个陈淑棋的姑娘,跟张家的张甫东婚期定下来了。”

  高小诺分出了心神,毕竟自己在其中也出了点儿力,高小诺对这个还是有点儿兴趣的:“定下来了?定在什么时候?”

  “定下腊月里,二十八那天?”

  高小诺奇怪地问:“都快过年了,怎么不缓两天?这姑娘要多难受?”

  定在这天的话,这姑娘连最后一个年都不能在家里过了,要是离过年还有十天半个月还能理解一点,这就错两天,也太难受了。

  在家里做姑娘跟嫁到别人家是不一样的,哪怕是没经历过这个,高小诺都清楚这个道理。

  钱氏也觉得是这个理,但是听了高小诺说这话还是嗔了她一眼:“都这么大了,说话也不知道注意点?女孩子嫁人,是大喜的事儿,难受什么?”

  高小诺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

  “听说是找大师算了日子,那天是难得的大吉之日,这日子不好找,所以就定下了。”

  钱氏走了以后,高小诺默默地自身带入了一下,然后打了个哆嗦。

  就像是她,当初出嫁的时候还紧张忐忑的不得了呢,何况是普通的小姑娘。

  出嫁了就要面对婆婆小姑子,哪怕婆婆小姑子人都不错,两天的时间也熟悉不了,唯一能熟悉的人是丈夫。

  但是现在又不兴未婚夫妻怎么样,也就是逢着节日了才能真正相处一下,所以所谓的丈夫也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所以到了过年那天,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这小姑娘心里该不是滋味了。

  自身带入,高小诺就有点难受了,张甫远正好走进屋子,高小诺想都没想把人抱住了,搂着腰,头依偎在张甫远肩膀上。

  张甫远身体先是僵了僵,然后伸手拥着高小诺,右手像是拍小孩子一样拍着高小诺的后背。

  “怎么了?”张甫远语气温柔的不像话。

  “没事儿,就是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

  晚饭的时候,高小诺回想起自己下午都干了啥事儿,尴尬地恨不得把头埋在饭里,死活不愿意抬头看张甫远。

  张甫远跟她孑然不同,吃着饭还时不时的帮高小诺夹菜,或者是情意绵绵地看一眼她。

  一边的李婶子看的一脑袋雾水,这氛围怎么这么奇怪啊?说是闹矛盾了也不像啊…

  出发的那天还是要到了,就算是李婶子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高小诺也没松口让她跟着一起去。

  李婶子只能眼泪汪汪地帮高小诺收拾东西,八月里正是夏秋交界的时候,上午热的不得了,到了傍晚或者是清晨又凉快的很,李婶子恨不得把俩人的夏衫跟秋衫全部收拾好,所以足足收拾了一个大箱子。

  张甫远去租了一辆马车,后面拉着青灰色的小轿子,李婶子上去用褥子把轿子下面都铺了一层,放在轿子里头的长凳子也绑上褥子。

  时间差不多了,侍棋赶着马车往城门走。

  先前他们还想着要请个马夫呢,然后向来闷不吭声的侍棋就突然张嘴说自己会赶马车。

  侍棋说在牙婆那里,这些东西都学过一些。

  看着李婶子的身影终于消失了,高小诺松了一口气。

  张甫远觉得好笑:“这么害怕怎么不直接带上李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