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者:之昔      更新:2023-07-25 09:44      字数:3046
  真实的原因,在方铮和云烟下午放学一起回家的时候,云烟才说了出来。

  “哥,我现在没有精力去搞竞赛了。”

  不管是物理、化学或者生物。

  就算云烟有上辈子的底子在,她现在都没那么多精力去一一复习,参加考试。

  方铮揉揉云烟的脑袋,有些心疼自家妹妹。

  别人都把云烟当天才,感觉她平时看起来都没有怎么下狠劲的学,就能名列前茅。

  甚至在外面专攻imo四个月,回来后照样年级前五。

  但方铮知道,云烟每天晚上吃完饭就上楼学习。

  妈妈每次去他房间送水果的时候,都说,“我刚给妹妹送,妹妹都在学,你怎么就看起了手机?”

  方铮最开始还狡辩,“妈,我刚刚在学的时候你不进来,刚拿起手机,你就来了。”

  方妈妈其实也不是为了说教儿子,嘟囔一句她就下楼去了。

  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方妈妈心里有数。

  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剪影,就能看出来云烟学习真的很认真。

  只要她觉得自己没做完今天的任务量,从来不会碰手机。

  所以,自从方铮意识到妹妹学习很刻苦的时候,他就有些不满别人一旦看到云烟成绩好,就说‘方云烟太聪明了,考了这么高分’。

  方铮当时心里想,这些成绩有大半是云烟用汗水换来的。

  聪明,在成绩中的比重大概只有……百分之十。

  竞赛也一样,不是说考第一就能考第一的。

  云烟选择放弃,也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云烟怀里抱着自己的书包,道,“现在在我心里,高考才是第一位。”

  如果为了这些竞赛,而冷落了高考,那才是得不偿失。

  当然,如果云烟可以像记忆中的上辈子那样。

  每天学习到两点左右,早上六点又爬起来继续学。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那她还是有可能兼顾高考、阅读专著和各科竞赛。

  但那样真的太累,这么学下去迟早会秃的。

  云烟不是那种为了竞赛而不要命的人。

  再说了,各科竞赛中,数学竞赛的难度最高,含金量也最大。

  云烟有数学竞赛就够了,没有必要非要追求大满贯。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初,一中高三生进行第三次模拟高考考试。

  这回语文的文言文出了一篇很生僻的古文,不能照搬‘用什么,描绘出什么意境,表达了词人什么的思想感情’套路。

  因为打眼一扫,根本看不出来那几个词是用来写意的。

  更看不懂词人到底是被贬谪了,还是升官发财了,还是被分手了……

  云烟看到古文后,懵了一秒钟。

  她最近刷语文速度也加快了,在她顿住笔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坐在自己前面的余楠兄弟也停下来了。

  估计在想这题目出的是啥,想考啥。

  单纯就为了难而出题么?

  云烟先没看那首词,而是仔细把题目读了一遍,

  里面有提到了词人的姓名。

  云烟想,这是一个提示点。

  之前二模结束,云烟跟语文老师长谈了一番,讨论自己该怎么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老师很有经验,就云烟这几次的试卷,分析云烟的失分点。

  就古诗文欣赏这一部分,老师着重强调过。

  他还给云烟推荐了一本书,是一位退休老师编撰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欣赏’大全。

  里面倒是很没什么题目,就是古诗文和解析。

  要是放在以前,云烟肯定看不下去这种大部头的古文。

  因为那些解析还是不是全文翻译,就是挑了几个难词翻译出来。

  不过,每天撕下来几页,抽着碎片时间,耐心读一读,云烟还是能做到的。

  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那么多年的历史,除了一些知名度的高的古诗文,那些阅读起来有点晦涩的古文,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这次题目虽然难,但云烟也没有撞大运碰到自己读过的。

  该看不懂还是看不懂。

  不过,云烟倒是觉得这个词人名字有点熟悉。

  云烟先做下面的阅读题,写着写着就反应过来,

  这个词人名字好像在她之前读过的某一篇古诗文中出现过。

  那是一个女词人写的分手词……

  所以,今天这个堆叠了一堆意象,跟那一篇应该会沾点边吧。

  云烟也就是靠猜,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写了上去。

  甚至还提到了另外一句诗词中的他女朋友。

  虽然云烟也不知道现在这首词里的分手到底不是跟这位姑娘。

  不过,考场上的人基本上都觉得自己写的是对的。

  云烟更是坚信两人分手后,每人写了一首词表达感情。

  云烟想,五分啊,她能不能拿到这五分,就靠这位姑娘了!

  等到成绩出来,云烟居然跟余楠语文成绩一样。

  而她在化学上略胜一筹,居然拿到了三模的第一名。

  总成绩全年级第一。

  宏志班的老师很震惊,觉得这很出乎他的意料。

  ——方云烟才回来三个月啊,怎么就考过他们班的余楠?

  可另一方面,觉得这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他们宏志班语文老师都说了,方云烟天天往他们七班语文老师那儿跑,去问题呢。

  不过,宏志班的老师看到名次的第一想法不是催促余楠好好学习,下次反超方云烟。

  而是想着怎么给这个孩子做心理建设。

  他们带余楠两年多了,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有天赋又努力的学生。

  经过上次二模,余楠的状态已经好点了。

  但这次,指不定心态又会不好。

  第二天一大早,云烟看到成绩后,才觉得很震惊。

  她居然比余楠大佬高了一分。

  就一分,但也是她第一次比余楠成绩高。

  云烟想,她语文那道题真的在胡诌,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就在把套路堆砌上去。

  居然……好像真的给分了,不然她语文不可能137分。

  不过,看到卷子的时候,云烟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五分的题目,也就给了她一分。

  这次成绩好主要是作文立意好,分析的很到位。

  语文老师说,“云烟,你这个阅读量挺广的啊,这个人名还是我查了资料才查出来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这个古诗文真的是被贬谪,不是被分手……”

  语文老师想到自己阅卷的时候,感觉这个人名有点熟悉,就本着严谨的态度,去查了查。

  结果,真的查到了,也查到了云烟看过的那首词。

  登时,语文老师颇有点怀疑正确答案的准确性。

  后来,整个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三方讨论后,才确认方云烟同学真的在胡诌。

  因为分手和这首词的时间对不上。

  所以方云烟同学就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云烟:“……”

  童秋凑过来瞅了一眼云烟的试卷,很不厚道的笑出声来。

  她说,“你就写个感时伤怀,这都有两分啊。”

  云烟小声,“这不是那会儿考试紧张,没想出来么?”

  她感觉自己就是憋了半天的大招,最后放错方向了。

  语文老师还是有点感慨,给云烟挽尊道,“不过,云烟同学的知识面是真的广,这一点还是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顿了顿,老师继续说,“就是因为这个人名,多给了一分,老师想鼓励你继续多看书。”

  云烟:“……”

  真的好想捂脸啊,这么大一个乌龙。

  云烟甚至能想象到整个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懵逼的状态。

  不过,她语文理解能力和第六感是真的不强,这一点是硬伤,云烟承认。

  她也知道感时伤怀啊,但就是那会儿觉得不应该写上去。

  可能是真的没这方面的天赋。

  不过,幸好高考语文没有很难。

  云烟依靠自己这么一点点可怜的天赋,配着十二分的努力,觉得自己还是有拿第一的希望的。

  晚上,云烟写完作业,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余楠的消息。

  “云烟同学,互相补课,要不要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