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绝地翻盘
作者:骑鲸南去      更新:2023-07-25 20:12      字数:6216
  不世门的天下令一出, 道门俱惊。

  上次,常伯宁发天下令, 往不世门讨说法,也只是发给那十几家为唐刀客所害的受害门派。

  魔道如何敢发天下令?

  就算敢发, 又如何敢发给所有道门?

  这是公审, 还是挑衅?

  唐刀客之事震惊全道门, 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 祸及的道门何止十六家?

  如今真相即将水落石出, 若不遣人到来,于情于理皆是不合, 哪怕是局外之人, 一来为见新任的不世门之主,二来为免被人议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必得来上一遭。

  卯时时分, 朝歌山间,无师台下。

  清晨云抱石,无风浪自涌,云色阴晦, 云之角上钩着一弦淡白残月, 仿佛文人工笔所绘。

  静静聚集在朝歌山无师台下的道门之人, 总逾三万之数, 人头如攒, 看得朝歌山上严阵以待的不世门门人头皮发紧, 心中发虚。

  但站在朝歌山下的众道门,心里也不很痛快。

  ……尽管目的是为公审罪人而来,可倒像是他们受了魔道调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似的。

  两年光景,世事更易了不少。

  文始门门主文润津因为服用丹药过度,疲态尽显,文始门中诸事已交给文忱打理,二儿子文悯从旁协理。

  然而,今日之事关乎女儿文慎儿性命,文润津还是坚持带病前来,一张青黄的容长面颊上长须纵生,持一榈木手杖,时不时嗽上一两声,是个气力不支的模样。

  文忱文悯一边一个护住他,倒也尽心。

  此刻,玄极君柳瑜极力捺着嘴角,难掩扬眉吐气的得色。

  他本意只是想将唐刀客这口黑锅推到不世门头上,反正不世门不可能信任道门,常伯宁心中又只有他的好师弟,战火一起,不世门群龙无首,必然会被摧毁。

  魔道不可有不世门这样的执牛耳者。

  万一他日,不世门率魔道一朝势起,便难以处理了。

  先要攘外,玄极君才可安心处理道门中的事宜,一步一步,让长右门取代三门位置,成为道门之首,从此一呼百应,得证他柳瑜的大道。

  孰料,半路横空降下一个门主封如故,搅乱了他全盘的计划。

  姓常的看到封如故就什么都不管了,而封如故有一手诡异剑法作为底牌,恫吓了在场所有人,逼得他们不得不先行撤退。

  然而,事态至此,柳瑜心中仍存一线希望。

  事情还远远没有了结。

  封如故身为不世门主,必须得交出一个唐刀客来。

  谁能想到,这短短几日,还真被他揪出了一个唐刀客?

  柳瑜尽管不信会有这样巧合的事情,但无论唐刀客是真是假,他都自信会稳操胜券。

  要么,这个唐刀客是假的,是被封如故拖出来的替罪羊。

  这样一来,如果封如故拿不出此人便是唐刀客的铁证,那便是欺瞒道门,践辱道门尊严。

  要么,这个唐刀客是真的。

  那么,不世门就必须担负起窝藏犯人、失职不察的责任。

  无论怎样,不世门今日都必须给众道门一个说法。

  否则,天道不容!

  因为成竹在胸,是而柳瑜不急不躁,温和地袖手而立,养精蓄锐,直待与封如故的正面交锋。

  因着是涉及人命的公案,且时间还未到天下令中所约定的卯时整,各道门中少有叫嚣者,只是各据一处,各自切察。

  独身前来的荆三钗等得暴躁不已。

  前几日,知晓封如故未死,荆三钗一颗心本就波澜横生。

  谁想没过两日,姓封的又摇身一变,改头换面,竟做上了不世门门主。

  荆三钗现今心情很是五味杂陈,直观表现便是拳头颇感痒痒,很想找个人捶上一顿。

  很快,找打的人来了。

  “……小弟。”荆一雁的手掌亲昵搭上了荆三钗的肩膀,“很久不见,想煞大哥了。”

  荆三钗一个激灵,不习惯地去拂他的手:“干什么勾肩搭背的?”

  荆一雁一身庄重的石青色道袍,面含微笑时,可谓通身君子萧萧之风:“你我兄弟,如此不是应当的吗?”

  荆三钗不耐,虚指之间,暗蕴寸劲,直敲荆一雁腕脉。

  荆一雁广袖一揽,巧妙避过,且将荆三钗右手收入了袖中。

  二人双掌在袖中相击,闪转之间,已暗暗过了十余近身之招。

  待荆三钗发觉不对时,已经迟了。

  他的狐狸精大哥近些年来竟又是修为大增,体术已臻于化境,荆三钗一只练惯了短·枪的手,竟是被他连番妙至毫巅的叩、抓、揉、点,敲得筋酥骨软。

  荆三钗还没缓过来,右腕便是狠狠一紧。

  荆一雁不知何时扯下了他雕饰着“白屋卿相”的冷玉束额,借广袖遮掩,将自己与他的左手死死绑在了一处。

  荆三钗:“……你干什么?!”

  荆一雁作温柔无辜状:“父亲说了,绑也要把你绑回家。”

  “你少打父亲的旗号!”荆三钗气得几欲吐血,想把手挣出来,“就他奶奶的是你想绑我而已!”

  “哎呀。”荆一雁左手如雷霆之势扯紧束额,右手却柔和地扶一扶心口,真诚道,“大哥冤枉。”

  荆三钗:“……”

  在旁人看来,荆家两兄弟久别重逢,执手依依,其情其景,堪称兄友弟恭的典范。

  常伯宁、燕江南、罗浮春皆立于无师台下,各怀心事。

  燕江南还在担心她家小师兄身体,尽管这人灵力已复,然而在燕江南心目里,封如故一时还难以摆脱那个常年面色苍白的病秧子形象,因而很值得担心一番。

  罗浮春袖里笼着桑落久托师叔转给他的信件,贴着信的一截皮肤火烧火燎地发着烫。

  常伯宁看起来则像是在发呆,直望着无师台方向。

  看到他这副情态的人,无一例外,都以为他在等封如故。

  常伯宁的确是在等封如故。

  但同时,他并不想等到另一个人。

  卯时整时,一道清影翩然踏上无师台。

  与魔道重玄色、紫色、赤色的服制不同,封如故仍是白衣如雪,隐透半身如焚的业火红莲,圣洁与妖异混合一处,更显明艳诡谲。

  待看清封如故面容后,宛如投石惊鹭,几日前未曾到场亲眼目睹封如故复活的众道门间先发出一阵此起彼伏的吸气声,继而轰然一声议论开来。

  “封如故竟当真未死!”

  “他这算是什么?!假死欺瞒道友,暗地里入了魔去,逍遥快活?!”

  “话也不能这样说,当时……”

  柳元穹、文忱等曾受封如故恩惠之人,在封如故死后,总算后知后觉地对他生出了满腔愧悔,午夜梦回,还有人因着未能在他生时偿恩,真心实意地落下了几滴泪来。

  如今,封如故全须全尾地站在此处,他们在统一的呆滞之余,竟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哭笑不得感。

  他只是站在这里,就像是带着讽笑,对所有人道:“对不起,死不去。”

  ……他始终是风流不死的封如故。

  玄极君柳瑜此时可没有良多的感触,袭一身道骨仙风,立于人前,似笑非笑地开口道:“众家道门都到了,你最后才出。封门主好大的派头啊。”

  封如故笑:“看来柳门主与封某不熟。天长日久,习惯就好。”

  柳瑜:“……”

  三门中各派了人来,清凉谷鬼君陆御九、应天川望舒君、盈虚君也皆到了场。

  闻言,望舒君浅浅抿嘴一乐。

  盈虚君看他人模狗样,笑骂一声:“……死小子,白替他担心了。”

  这些人经历过数年前的魔道之乱,见惯了人间大起大落,诸般风霜,如今封如故死而转生,骤登荣位,他们除了讶异,只剩故人徒儿仍活在世上的欢欣,并无苛责,亦无失望。

  因为他们知道,封如故是这世上顶邪却又顶好的孩子。

  三门素来心齐,但其他道门则未必。

  有人直入主题,喝问道:“唐刀客在何处?”

  封如故整敛表情,凌空拍击三掌。

  很快,陆护法发力扭着韩兢,将手戴抑灵铐的韩兢推跪在了无师台上。

  韩兢面纱已除,只着一袭素净青衣,如墨长发盖住面颊两侧,粗粗掩去了五官轮廓,只余一身疏冷的青竹气质。

  常伯宁微微闭了眼睛。

  人群之中的荆三钗眉头一皱,觉得此人眼熟得有些怪异,可一时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暂时看不出个所以然的玄极君则淡淡袖手,昂起下巴,冷道:“封门主有何证据,能证明此人便是唐刀客?”

  封如故也不赘言,凌空掷出一物。

  一枚灵光浮出,于虚空间流转如漩涡,将周围本就黯淡的天光又夺去了三分光彩后,辟出一片长十五丈,宽十丈的方状光屏。

  封如故:“我门中弟子身上所携的‘灵犀’效用,道门皆知,可记事录情,如实还原。此为铁证。请诸君观之。”

  这确然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灵犀”之中清晰地呈现了,在两年半之前,第一名死者是如何倒在唐刀客的脚下的。

  那人连一点挣扎和痛苦都未曾有过,面上只余一丝浅浅的、未及放大的诧异。

  唐刀冷锋过处,收割一魂,取走一命。

  他背负着尸首,翻山越岭,放在他精心策划布置已久的所在,将头脚按东南西北的方位,各自摆放平直,像是在精心伺弄摆放一盆花草。

  韩兢微微昂头,直视自己那堪称罄竹难书的所作所为,神情淡然。

  “灵犀”中记录的画面,终结在少女文慎儿的颈脉被割断的一瞬。

  这一刀,与之前他干脆利落的刀锋落势全然不同,险伶伶一刀,文慎儿便仰倒在温泉之中,喉间鲜血与滚泉相冲相涌,四周渐成一片沸腾的血泽。

  文慎儿作为最后一名被杀之人,要构成“封”字中的收尾一点,需得割下头颅,是而韩兢没有再收敛刀势,好方便下刀。

  见状,文润津悲愤狂哮一声,丝毫不觉身旁长子文忱惨白如纸的面色。

  好在,封如故没有将“灵犀”的内容继续放下去。

  常伯宁看到中途,便已哑然无声,错过脸去,不忍再看。

  在场道门,稍有血性之人,无不悲愤顿足,怒目相视,目光纷纷如刀,恨不得将那跪伏在地的唐刀客凌迟成泥,剁作肉酱!

  人群之中,亦有质疑之声:“怎么只有十五人被杀的留迹?霞飞门的外门弟子边无涛呢?”

  封如故并不急于一一作答。

  有了直证,仍需旁证。

  封如故请出两样以铁托盘盛装之物。

  “乌金唐刀在此。”

  “青铜鬼面在此。”

  封如故毫无羞惭,朗声道:“在座道友该是有见过唐刀客的,此刀,可是彼刀?”

  群情激愤的人群中,玄极君骤然冷笑一声。

  封如故转向了他:“玄极君可有话要讲?”

  “我无话可说。”柳瑜鄙夷看向封如故,“只是着实好奇,新任不世门门主封如故,是以何等厚的脸皮,才会有颜面立于诸位道友之前,毫无羞惭之意?”

  封如故四下里望了一望:“您的意思是,想让我下去,您来做这不世门门主?”

  “……哈。”柳瑜实在擅于鼓动人心,他不理会封如故对他的揶揄,玄衣一摆,面向了犹自惊疑不定的诸家道友,振臂一呼,“各位,什么是天理昭彰,什么是公理正义,今日便是了!”

  他再次转身,直面封如故,质问道:“他既是你不世门门徒,写下这‘封’字血笔,无论是何目的,皆与你脱不了干系!”

  荆三钗一听便知这人话中阴毒,是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口黑锅让封如故背上了,新仇旧恨一并涌上心头,不由火冒三丈,张口便要骂:“老匹夫!你——”

  荆一雁抬起右手,把他的话尽数堵了回去:“小弟,这个是脏话,不可以讲。你慢慢的听。你的朋友有底气把众人召集至此,必有筹码。”

  果然,封如故不顾鹊起的诘责之声,抱起臂来,微微舔唇:“柳门主把罪责全都推到我头上,我有点冤吧?”

  柳瑜:“冤?……那请封门主回答我,此人为何人?”

  封如故道:“不世门护法,时叔静。”

  柳瑜再问:“何时入门?”

  封如故道:“八年之前。”

  柳瑜步步紧逼,口若悬河:“不世门疏于管理,竟叫此等人坐上了护法交椅,不觉可笑吗?你封如故身为不世门之主,他用尸身拼作‘封’字,究竟是逼你出山,还是与你以此私传讯息,又有谁人能知?……或者,干脆就是你出于某种目的,授意他如此做的!单就这几条,你作何解释?!”

  封如故站在无师台上,陷入沉思,眉心纠结。

  柳瑜见他凝眉,唇角绽出一点冷冰冰的笑意,宛如即将狩猎到蛙的毒蛇,曲起颈项,直起身子,端看那中了毒的蛙如何逃出生天。

  封如故思考良久,问道:“听柳门主说了这么多,意思是认同此‘灵犀’中记载内容是真实的了?”

  ……他的反击,只有这样而已?

  太弱了!

  玄极君反问:“难道封门主想一推二五六,彻底不认账吗?”

  “不敢。”封如故笑了起来,“怎敢呢。”

  柳瑜阴阳怪气:“封门主的胆量可是远超常人,是我等循规蹈矩之人难以企及的。还是验明正身为好,免得封门主想要庇护这个与自己暗通款曲之人,找了一个冒牌之人前来顶替。”

  封如故深施一礼:“玄极君既然有此忧虑,封某便为玄极君解忧。”

  言罢,他转向韩兢,轻轻吸了一口气。

  这点神态的微妙变化,除却与他面对面的韩兢,无人察觉。

  再开口时,封如故的声音平静如常:“你是何人?”

  “时叔静。”韩兢亦是平静作答,“不世门护法,唐刀客。”

  一听他那平淡冷感的声音,那跑去请求常伯宁庇护、在家豢养七名魔道女子的九龙门副门主,险些跳将起来,激愤道:“是他!我听过他的声音,正是他!”

  封如故朝向柳瑜,挑起眉来:“现在算是验明正身了,柳门主可否安心?”

  柳瑜有意嗽了一声,制造了片刻停顿。

  有和他相熟的道友马上接上话:“藏头盖脸之辈!抬起头来,让众道友看看,这是怎样一张令人作呕的脸?”

  而韩兢长久地注视着膝盖前方的细细沙土,以及在青岩缝中信步来往的蚂蚁。

  直到陆护法不耐烦了,一步跨前,抓住他散乱的头发,逼他抬起头来。

  底下的常伯宁倏然一惊。

  但接触到那张脸后,常伯宁呆住了。

  乌发下,眼睛还是那深潭似的蓝瞳。

  然而他过度清秀的面容,却并不属于韩兢。

  ……属于景寒先生。

  ——刹那间,本来有无数话语要讲的柳瑜,轰然一声,后背仿佛爬上了万千虫蚁,关节处迅速汪出热汗来,周身又痒又麻,脸颊像是被人凌空甩了十来个巴掌。

  在寒山寺之事后,柳瑜就有意除掉景寒先生,但他却像是有所觉察似的,之后不久,便销声匿迹了。

  难道这是陷阱?

  但在看清他的脸后,不世门人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丝愕然。

  ……谁都知道,这位时护法从不露脸,他们只靠这一双冷似寒冰的眼睛认人。

  眼睛没错,人就没错。

  唯有封如故,对着韩兢轻轻闭了闭眼。

  ……他就知道。

  韩兢摧毁了“春风词笔”,便是断绝了与自己身份有关的最后一点线索。

  从此,韩兢彻底死去。

  世上存在的,只有时叔静,以及他百余个虚假的身份。

  稍微识得些柳瑜的人,都记得他身边跟随过的这名谋士。

  一时间,无数诧异眼光转投向了柳瑜,包括他的儿子柳元穹。

  万千芒刺落在柳瑜身上,逼得他脸颊紫涨,咬紧牙关,也只挤出了“怎有可能”四字。

  封如故长袖一摆,道:“除此之外,封某倒还有一点其他的东西,想给诸位看一看。”

  不祥的预感,宛如洪水,由天而来,将柳瑜包裹其中,唬得他面色惨白,牙关战战,一身仙气和通身修养尽数溃散:“不可——”

  然而,一切已晚。

  “灵犀”光芒微闪,带回了一段画面。

  夜半草丛中,倒卧着一具尸身。

  一双佛履从草中探出,露出白金僧袍的一角。

  海净仰面倒卧在地,脚边草丛中掉落着的佛灯燃尽了。

  “灵犀”的主人时叔静直视着他咽喉处一处血迹未干的红伤,看过之后,转身面对了身旁正在擦拭弥漫着淡淡魔气匕首的玄极君。

  柳元穹蓦然回首,望向自己的父亲,瞳孔微震,倒退了两步。

  玄极君在万千惊诧目光中,僵作了一只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