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铩羽
作者:青橘一枚      更新:2023-07-25 22:07      字数:4133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冯驾只带了几十名亲兵给自己做护卫, 便回了京城。冯家人尽出,到了城外迎接冯驾。

  冯珲是冯驾的兄长, 他主动下马,迎上了自己远道回家的兄弟,并替他牵好缰绳。

  “二弟回来了, 回咱冯府吧?”冯珲的脸上挂着笑, 向冯驾征求意见,并热情洋溢地招呼冯驾跟自己走。

  这次冯驾回京,宫里没有人出来迎,显见得他并不是回来领赏的,自然只有他们冯家一处地方好选择。好在冯家在京城有宅子,坐落在京城大户聚居地琴台大街正中央,是冯驾与兄长冯珲共同起的宅子。若是没有这第二手的选择, 一心一意只做那康王府的上门女婿, 冯驾这次回来还真没地方好住了……

  见到自己的兄长,冯驾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他远远就翻身下马, 冲至兄长的面前, 狠狠抱了抱冯珲的肩。

  “嗯,哥, 咱们回冯府。”

  有一群人急不可耐地迎面涌了过来, 冯驾看见是随大哥带来迎接自己的冯府的家人, 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嫂殷氏, 忙拱手作揖:

  “冯驾见过大嫂。”

  “二弟回来啦!”殷氏急匆匆走在最前面,她抬头望着冯驾一张脸笑开了花。

  冯珲满脸喜色遮不住,拉着冯驾的手对他说:“二弟行了如此远,定然累坏了,这次回咱冯府住一段,我让你大嫂给你西苑收拾了一番,换了新做的锦被绣褥,上好的罗帐珠帘,保管让二弟住得舒服。”

  “小弟回来只管享受,却让大哥大嫂替小弟操劳,实在辛苦大嫂了。”

  冯驾垂手,应得恭谨。以往他长年转战南北,回京多为战后班师回朝。金鼓喧天,领千军万马,元帝亲自出迎,先至大殿听封领赏,再身披彩帛,跨骑簪花高头大马,一派花红柳绿、前呼后拥直接回康王府住,甚少回冯府。如这回这般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倒还真是头一回。

  殷氏展开了眉,“二弟哪里话,你难得回来,大嫂能有机会替你收拾房间,高兴还来不及呢!”

  说着又拿眼盯着着冯驾上下打量一番,“二弟又瘦了些。”再转过头去,望向冯驾身后那几十名随从仔仔细细一个个地看过去……

  冯驾见殷氏如此神态,自然知道她在寻什么,可如今殷氏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冯予一来得帮着冯驾守凉州,二来因着艾沙的事,怕是得在外躲上个三年五载才能再回家了。

  冯驾尴尬,不知道应该从何处跟殷氏说起,倒是冯珲心到神知,他猛咳两声:

  “瞅什么瞅!二弟奔了大半月了,吃不好睡不好的,你这婆娘只管把我们丢在这路边站着,还不赶快带二弟回家!”

  殷氏回神,抑不住眉宇间的失望和落寞。虽然早听说冯驾回京,压根没提冯予,但想到他是冯予的二叔,这次回来公干,不用提也应该想到把侄子带回来给大哥看看才对。没想到没被提到名字的冯予果然就是没回来成的,这心中的失望排山倒海,简直让殷氏快要生出些许怒意来。

  “行了,行了,快走吧!”冯珲推了冯驾一把,催他赶快上马,一行人收拾妥帖,重又骑马驾车,沿着官道,朝城门鱼贯而去。

  ……

  回到冯府的冯驾破天荒的并没有主动朝宫里递帖子求见元帝,他只是向有司通报了一下自己已奉旨回京,并报备了随行的数十名护卫。

  当天夜里,柳玥君便来到了冯府。

  柳玥君一袭华冠丽服,身披彩帔,摇曳款摆来到花厅时,她看见冯驾一个人端坐上首,低眉垂目正在等着她。

  “大人……许久不见,怎的瘦了些,可是管家没好好给您煮饭吃?”能再度看见冯驾,柳玥君满心欢喜。她双目微闪,抿着嘴儿,挑着柳眉,满眼柔情,欲说还休。

  冯驾直起身来,冲柳玥君施礼,并引着她往一旁的靠椅上坐。

  “玥君说笑,我只是累了点,养几日便好了。不过数月未见,玥君越发好气色了。”冯驾笑眼弯弯。

  “啐——贫嘴。”柳玥君冲他打趣。“久不见大人和我儿,茶饭不思,夜不能眠,怎会有好气色。”

  冯驾却不应答,只虚扶着她的胳膊将她伺候坐好,再亲手给她捧来一盏茶。

  “玥君请用茶。”

  柳玥君笑,借着接过那茶盏,抬手抚上他端茶的手,“大人可曾想过我?”

  冯驾正弯腰递茶,低着头堪堪正至她额角。抬眼便看见柳玥君那高高扬起的笑脸,香腮红艳若桃李,朱唇一点桃花殷。

  他直起身来,让自己离柳玥君能远一些。冯驾沉下眼,认真想了想,“玥君,你离开凉州后,便有契丹人围着我不停地转悠,我每日忙得脚不点地,哪有时间想你。”

  说着将手上的茶盏轻轻送进柳玥君手里,自己则抽回了手。

  柳玥君翘起嘴角,将茶盖揭开,轻轻捋了捋浮茶,浅浅抿了一口。“那么你有想过旁的人么?”

  冯驾选了与柳玥君正好相对的一张椅子坐好,听得柳玥君出此言,他缓缓靠进身后的大官椅,只手下意识地轻点官椅那油光水滑的扶手,他目不斜视地望着柳玥君的脸。良久,才唇角微动,吐出一个字。

  “有。”

  空气中有什么陡然凝固,柳玥君顿住了手。她头也不抬,只淡淡地说:

  “你是侠儿的仲父,你也不怕伤了侠儿的心么?”

  冯驾不说话。

  柳玥君轻轻将手中的茶盏放至身侧的茶桌上,抬起了头。她没有痛不欲生,也没有声嘶力竭,只用那和缓并异常宽容的声音,试图同冯驾商量:

  “大人,你不是孩子了,你应该知道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对我们大家都最好,不是吗?所以玥君想劝大人回头,这样咱们还能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你有我,也有侠儿,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

  冯驾没有立刻回答她,花厅里一个婢女都没有,冯驾将她们都撵了出去。空气里是浓浓的沉郁和晦涩,按说摊上这种事,柳玥君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冯驾明显处于劣势,柳玥君以这种姿态来同冯驾说话,他不说感激涕零,至少也应该有所触动才行。

  可是冯驾却并没有柳玥君意想中的不堪和气短,反倒直勾勾地盯着柳玥君瞧了许久,鹰视狼顾,目射寒光,似乎把柳玥君当成了他今晚需要审讯的人犯,直到把柳玥君盯到心中发慌。

  良久,冯驾终于敛回了目光,轻叹了一口气,开口说出了柳玥君进门以来最长的一段话:

  “玥君,我不止一次告诉过你,我可以给你和侠儿一个家,我们一起把侠儿养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愿意接纳你为我的妻子。你是我的嫂子,我也没想过要娶我的嫂子为妻。我已经对不起康王爷一次了,不能再对不起他第二次。不是说你不够好,而是我不是你的良人,你我二人虽不是亲人却早已胜似亲人,我不能对不起你,我不能保证在强迫自己迎娶了你之后,我还会像现在这样耐心地待你,耐心地待侠儿。

  康王府经不起更多的挫折了,我情愿做康王府的臣,也不想再做一遍康王爷的婿。就像现在,我一心一意做王爷的臣,不是就很好?或许,这么多年来,我都做错了,我不应该直呼你的闺名,让你对你我二人的关系有了不应该的误解……”

  “大人!”柳玥君急急打断了他的话,她直起身来,连眼眶都急得发了红。

  “大人,玥君想要一个丈夫,而不是一个臣子。”

  冯驾长长呼出一口气,“我从未阻拦过你寻找丈夫,在你找到你的丈夫之前,我不介意承担你与侠儿需要的一切责任与帮助。这是我对康王爷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也是在尽我一个臣子的责任。”

  冯驾如此冥顽不化,明显有些出乎柳玥君的预料。她失望透顶,柳眉上挑,乜斜着那双吊稍眼冲冯驾冷冷地说话:

  “是么?你这个臣子的确是没想过要娶我这个嫂子为妻,却准备好了要与我儿抢他的世子嫔。”

  话音刚落,空气中陡然变得紧张起来,虽然柳玥君觉得她说得十分准确又有底气,可是自冯驾周身散发出来的,浓浓的低气压依旧让柳玥君莫名的背心生凉。

  回想起康嬷嬷对自己的劝诫,柳玥君也禁不住心头陡然一颤:糟糕,我又忍不住拿话激他了……

  这样想着,柳玥君又开始止不住后悔,自己总是这样沉不住气,明明说好了要好好劝他的,没想到三两句不如意,自己的暴脾气又上来了。

  不等柳玥君再开口缓和一下现场的紧迫气氛,冯驾倒是波澜不惊地开了口:

  “玥君,你说错了,你其实一点都不了解我。且不说你们是主,我是臣,我为人臣则当忠其主。单说薛可蕊,既然是我替侠儿将她娶进门的,我便一定不会再出尔反尔夺人所爱。”

  冯驾直起了身,负手踱步走向对面的柳玥君,他低头沉着眼看进柳玥君那因着激动又开始圆瞪的眼:

  “我承认,我对世子嫔有了越矩的非分之想。所以,玥君,你知道吗?我这是回来请罪的,哪怕陛下不诏我回,我也得要请旨回京。我自请革职,请求陛下为我天家威仪,治我冯驾大逆不道之罪。”

  不等冯驾说完,柳玥君早已张大了嘴,一脸错愕地望着冯驾,半晌没回过神来。

  “你说什么?”柳玥君一把抓住冯驾的胳膊,“你的节度使之职怎么办?”

  “陛下自有定夺。”

  “你莫不是脑子坏掉了?”柳玥君一脸难以置信。

  “就算你不做那节度使,你难道就能得到她了?”

  “我从没想过要得到她,玥君,你多虑了。”

  “那你又是为了什么?冤家!”柳玥君快要控制不住了,她觉得眼前这个男人简直不可理喻!

  冯驾皱眉,深呼了一口气,“我犯了错,就得向陛下请罪,只为了我康王府的尊严。”

  柳玥君无语,简直无言以对。她转身抓起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仰头猛干完了整整一杯茶,好容易平息了心绪,再转过头来时,她已再度柔软了眉眼:

  “大人。”柳玥君温柔地揽上他的胳膊。

  “您大可不必向陛下请罪,只要大人您听我的,您可以继续做您的凉州节度使,侠儿也可以与世子嫔依旧和美,您也不必再有负罪感了……”

  “柳玥君!”不等柳玥君说完,冯驾却干净利落地打断了她的话,他转身脱离柳玥君双臂的纠缠,立定在了摇曳烛影之下。他目似深潭,内有寒冰,烛火明灭不定,打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给他一张脸生生衬托出修罗般狠戾的轮廓:

  “柳玥君,就算我从没打算过夺那薛可蕊,也绝没想过要迎娶荣国夫人您!

  夫人机关算尽,就想借陛下之手尽快诏我回京,究竟是为了什么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吗?

  虽说我本也打算了要回京,可如此不容人商量地便将我自边关诏回,全然不顾凉州如今究竟正在发生着什么。如若无事倒也罢了,如若有了其他意外,我冯驾戍边不力要承担一半责任,而另一半,妨碍边将公务,全都得由你柳玥君一人承担!

  河西七州十屯,数十万边民,军士的生命和安全岂容儿戏?我是王爷的臣,您是王爷的儿媳妇,君臣有别,还请夫人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