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一窈风      更新:2023-07-25 23:29      字数:3598
  贾母自孙儿从金陵回来,便一直吃斋念佛, 一边心焦等着金陵传信, 另一边又从不让人在悟空跟前问东问西。

  贾政见儿子每日跟着姊妹们在园中游荡,倒是有心将他提到书房里责骂一顿。但老太太说了不教他再过问,又让宝玉拜了林如海为师, 也只能作罢了。

  王夫人被禁足, 宝玉又不能过问, 他每日在赵姨娘处安歇, 见多了贾环,倒对他多了一点寄望。

  谁知贾环小小年纪,却已习得了一身恶习,读书上头也天赋平平。贾政耐心教了他两日,见他连个《论语》都解不清楚,当即把砚台一摔,拂袖而去。

  清客们见他面色不虞,忙去奉承讨好, 尤其是单聘仁和詹光两个, 最能搔到贾政的痒处。

  贾政渐渐舒展了眉头,却又叹道:“虽金陵路远, 到底不该这时候还没信儿递来。”

  听他说起金陵,诸人知道是为着宝二爷的事,忙说起吉祥话。

  贾政却越听越烦心,正要让他们住口,却见有个小厮匆匆跑来, 脸上带着喜气。

  “回禀老爷,金陵来人了!咱们宝二爷中了!”

  贾政脸上怒气一滞,忙问:“可是准信,老太太那里知道了没有?”

  “报信的人已往上房去了,宝二爷也在老太太那处。”

  贾政脸上喜色一淡,摆摆手道:“知道了。”

  他这个做父亲的,如今反排到了最末。

  上房一派喜气洋洋,老太太先赏了那金陵来的二管事,又命鸳鸯传令,阖府赏一月月钱。

  姑娘们作势笑话悟空,“可了不得,中了第二名呢。如今是正经的秀才老爷了!”

  悟空却一挑眉,问那二管事:“本回府案首是谁?”

  二管事在他脸上一瞧,踌躇着不好开口。

  “是、是体仁院甄家的公子,甄……宝玉。”

  自家姓贾,他家姓甄,偏偏两个爷都叫“宝玉”。自家这个还多一块胎里带来的美玉,人人都信他有来历造化。谁知道两个“宝玉”相聚,被那一个没玉的比下去了!

  想来是应在了这姓氏上,眼前这个当真是个“假宝玉”。

  贾母笑脸一僵,把悟空拉到近前,“你原是才读书上进的,又大老远从京城坐船赶过去,不及他以逸待劳,也是有的。”

  悟空却不信这些,手指笼在袖里略略掐算,心底嗤笑一声。

  从老太太处出来,姊妹们拥着悟空劝慰,黛玉瞧他神色如常,便默立一旁不掺合。

  迎春要去凤姐那里学习管家,赵姨娘又派人来请探春,惜春惦记着未作完的画作,不多时便都散了去。

  悟空这才凑到黛玉跟前扮可怜,“妹妹,我被旁人比下去了……”

  黛玉伸手在他眉间点点,袖里的幽香扑在悟空鼻端,让他脸上一红,忙后退了半步。

  “我瞧着你一点也不伤心。”

  黛玉眼波流转,自有一段娇俏顽皮,“先前尾巴都要翘上天去了,如今知道了人外有人,正好教会你谦逊。”

  “人外有人我是信的,譬如林妹妹,譬如林姑父……”

  甄宝玉就算了吧。

  等到了林如海休沐的日子,悟空骑着马哒哒地护送黛玉回家,眼见着人家父女团聚,自己却被发配到了书房里头,和田远志大眼瞪小眼。

  田远志捋捋胡须,笑道:“宝二爷如今是秀才公了,怎么不见个笑模样?”

  悟空端起茶盏喝一口,这才道:“那甄宝玉当真胜过了我?”

  “那卷子不是都贴出来公示了,金陵的下人没有给你捎上一份?”

  田远志眯眼轻笑,“你的杂文、策论都远胜于他,却在帖经这样简单的记诵上出了纰漏,学政大人恨你恃才傲物,才点了甄宝玉做案首。”

  这老头真把他当傻子呢。悟空暗笑一声,不再纠缠此事。

  一时林如海进来,见两人干巴巴对坐喝茶,不由笑道:“没得案首,当真是挫了你的傲气,连话也不肯说了。”

  悟空不能不给老岳父面子,站起身抱拳作揖,嘻笑道:“虽不是头名,说不得我比案首还更快拔贡呢。”

  府试考中的学子被叫做秀才,正称却是“廪生”。其中文采人品最佳的,可以酌情选拔为贡生,是为“拔贡”。

  小皇帝收拾甄家的决心不可转圜,老皇帝的威信一日不如一日,不好正面和他冲突,这才在区区一个府试上动脑筋。

  梁衡在金陵盘桓太久,小皇帝不可能再让他耽搁下去。甄应嘉一月内已被皇帝下旨申斥两次,体仁院总裁的职位也丢了,正赋闲在家,离被清算查抄不过眨眼之间。

  家都抄了,太上皇出手保一个稚儿,皇帝也不好赶尽杀绝,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这甄宝玉,便是甄家留存的一点薪火,也是太上皇对甄太妃最后一点哀思。

  而贾宝玉,他在两个皇帝的斗法里吃了亏,好好一个案首也丢了,若是没一点补偿,贾元春这个贤德妃就真成了个摆设。

  元春早关注着弟弟的科举仕途,深怕他考不上、灰了心再不肯上进,听闻竟得了金陵省第二名,一时喜不自胜。

  宝钗哄睡了小皇子,进到内殿去看元春,见她脸色灰败却掩不住眉梢一段喜意,忙问缘故。

  元春招手让她坐到榻边,笑道:“宫人来报,宝玉此番考了第二名呢。”

  宝钗心中一动,笑道:“宝兄弟从前贪玩,近两年才开始用心向学,就已有了这样的成就,往后必然不可限量。”

  元春每日强延寿命,图的就是弟弟入朝为官,将来助儿子抢夺帝位。她听了宝钗的吉祥话,只觉弟弟封侯拜相就在眼前,脸上容光焕发,倒看不出病痛缠身的样子。

  皇帝刚处理完奏章,一进殿见元春难得好精神,忙过去牵住她的手。

  “今日可觉身子好些?”他抚一抚元春的脸,眼里透着疼惜。

  宝钗悄无声息地退出殿外,轻轻合上宫门,往抱琴屋里说话。

  抱琴的身子已好了,白日里却不大去前头伺候,只待在房中做针线。

  她见宝钗来,露出一个笑脸,把人拉到身旁坐下,指着那缎面上绣了一半的睡莲,道:“我依着你上回说的技法绣的,你瞧瞧可还成?”

  宝钗接过绣了两针,低眉浅笑道:“姐姐是做熟了的,我不过白说两句。”

  她见抱琴脸上还有未褪尽的残粉,心底微微讶异。

  她又不出去伺候,实在没必要上妆才是。便是一时爱俏装扮上了,又不到安寝时分,怎么就早早卸了?

  还有她先前那病……

  反复告诫自己不可心急,宝钗面上带着柔顺谦和的笑意,陪着抱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殿里没有宫女侍立,皇帝便把元春抱在怀中。两人半靠着床榻说话,软语温存间,宛如一对平凡小夫妻。

  “久不见你这样高兴,可是为了家中弟弟?”

  元春点头,笑道:“我总觉着他还是个淘气小童,如今竟也出息了。”

  皇帝在她脸颊上轻轻一捏,“才考中个廪生,就算出息了?”

  元春做个娇怯样,“臣妾家里世代行伍,先头的兄长虽也进学,却没考中什么功名,如今能中个廪生,已是天大喜事。”

  皇帝笑一声,又听她道:“也不知那案首是谁家玉树,改明儿乡试、会试若再压他一头,宝玉就该恼了。”

  皇帝笑声一顿,在她发上一抚,“他还小,不若点作贡生去国子监攻读几年,否则就是中了,也不好授官给他。”

  “这……”元春咬咬嘴唇,“这不合规矩,陛下怎能……”

  “他是荣国公的后裔,又是贵妃胞弟,只当是朕恩荫于他,谁能说什么?”

  况且,这也是贾宝玉应得的补偿。

  元春露出感激落泪的神情,柔声问:“陛下可要陪着皇儿用晚膳?虽臣妾不能伺候,但是抱琴……”

  皇帝脸一沉,半晌才叹口气,“如今是国孝,不用她伺候了。朕回去写拔贡的圣旨,晚间再来瞧你。”

  贾母吩咐厨房好生收拾了一桌饭菜,两房聚在一块庆贺悟空考中,正热热闹闹吃着饭,忽就接了皇帝的恩旨。

  送走了宣旨的宦官,贾赦笑道:“可不得了,如今做了贡生,都能直接做官了!”

  “他才多大,当什么官?”贾母嗔他一眼,又摸摸悟空头顶黑亮的大辫子,“皇上看重你,往后该更勤学才是。”

  悟空点点头,却听贾政道:“圣上是看着娘娘的情面,你不要骄纵起来,真当自己了不起。若是乡试落第,既丢了你老子的脸,也让你姑父颜面扫地。”

  这老倌儿动辄就是“畜牲”、“混账”,悟空早已不理会,就随他呵斥。

  贾母却把眉头一皱,对贾政道:“你既吃饱了,就自去吧。我们娘儿们还要说话吃菜。”

  贾政知道是惹恼了她,只好讪讪而去。

  “亏了是国丧里,没给他酒吃。”贾母哼一声,又招呼着众人吃菜,“今日是宝玉的好日子,可不能扫了兴致。”

  第二日一早,史侯府、王家各有贺仪送来。过了午,那相熟的冯家、卫家、薛家等也有东西送入府里。

  一个廪生没什么大不了,被圣上加恩拔贡却大不一样。一来证明贵妃盛宠优渥,二来,贾宝玉在皇上那里挂了号,未来的前途如何也差不了。

  贾母眼见自家复起有望,忙去祠堂叩谢祖宗。

  “老太太,北静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存稿实在是太难了qaq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uki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花朝时节 4瓶;甜就够了~、yuki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