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作者:花木柔      更新:2023-07-26 20:29      字数:3563
  白让微微一愣, 随即面露感动之色,低声道:“你……你不必如此。”

  他很清楚, 谢安如今才不过虚岁十四, 尚未出仕,只要在家中安坐,谢府比皇宫都安全不少。

  但她若是站出来与自己同行, 便是立于危墙之下,身处险境。

  何必如此?

  白家异族出身, 毫无根基,只有南秦一处容身之所。权势,财富,荣耀, 皆系于南秦皇室一身,利益攸关, 是真正的国仇家恨。

  但谢家钟鸣鼎食, 簪缨世家,家族屹立百年不倒, 根深蒂固,就算受此波折, 最多也不过是折些枝叶, 并不会伤到根本。

  在外人眼中,谢籍在北周手握大权, 就算最后南秦被攻破皇城, 谢家也不会受到太多波及。

  但他们哪里知道, 此刻姚玉容的处境,和白让一样深陷困顿。

  月明楼如今基本上被分化成了谢籍和谢温两部分,谢籍收拢了大部分无缺院的成年杀手,而谢温则只控制住了几位精英苗子,和剩在大本营里的孩子。

  在姚玉容的影响下,也因为教官的缺少,谢温这些年来,逐步将还未训练成熟的苗子们接入谢府,转为了明面上的家将部曲。

  这关于无缺院的部分,是两兄弟分歧最大的一点。

  谢籍希望谢温在后勤方面全力配合他随意调动杀手,但谢温一来不愿意滥用刺杀的方式,二来也不愿意把这么一把危险的武器就此交出,让谢籍完全掌握。

  而对于红颜坊,因为一般都是暗中潜伏任务,用以搜集情报或者吹吹枕边风,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会用毒杀人,两兄弟就没有那么大的分歧了——不管是谁,都对红颜坊的用法没有疑义。

  有同有异,这就导致这四年来,双方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全靠蘅翠居中传递消息,进入了冷战僵持阶段。

  但他们到底没有彻底决裂——他们皆为谢家子弟,唯有在外人眼中紧密联合,才能维持谢家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若是明面上没有合理的缘由,兄弟关系总不能说破裂就破裂了。到时候,作为幼弟,声望又不如谢籍的谢温,一定损伤更大。

  但一旦南秦被破,借着北周之势,谢籍则可明目张胆的接管谢温所掌控的一切——甚至可能包括他的家主之位。

  这岂是谢温所能容忍的?

  姚玉容亦是如此。

  她好不容易,才稍微影响了谢温,改变了些许处境,谢籍一来,岂不是打回原形??

  没了南秦之势,她也将同时失去谢家之势,没有这些,她孤身一人,拿什么去抵抗月明楼?单靠千字文吗?这是底牌,但若是当做依仗,总有力有不逮之时。

  而谢籍到时候知道了她的女子之身,万一不承认她谢安的身份——这种可能性极大——那么恐怕她就要同其他女子一样,生死尊卑,全在他人一念之间了。

  因此,她必须站出来。

  此刻,姚玉容看着白让,认真道:“我只是想让我自己的命运,能尽可能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接着道,“不仅如此,这一次,我希望我为主帅,你能支持我吗?”

  闻言,白让震惊道:“你?可是你……”

  姚玉容点头微笑道:“是,我年幼,羸弱,不曾习武,又尚未出仕……可是,若对方瞄准主帅下手,这份危险,我愿为你承担。”

  见白让还想再说些什么,姚玉容诚恳道:“君颖,我们想要的,都是保住大秦,击退伪周,这种时候,人人都该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不能上阵杀敌,只能为你转移视线。你若是成为主帅,还要提防刺杀,难免分心疲神。你专注战场,我为你处理其他一切。可好?”

  “……你叔父……可曾同意?”

  姚玉容点头道:“他已下令,谢家部曲划出一千,归我号令。留下几十人护我周全,余下的,都可归于你的麾下。”

  白让咬紧了牙关,似乎在脑海中有许多思绪,在激烈的挣扎。过了片刻,他才终于道:“好。我们一起去!”

  ……

  南秦皇宫。

  清正殿内,一片朱红贵紫。

  如今这时,能够聚集在秦帝面前,共商国事的,皆是高官要员。平日里,这些贵人们个个养气修身,一言一行,不缓不急,颇有风仪。如今却脸红脖子粗的争吵推搡,吵杂不休,纷纷扰扰,将原本威严端肃的议事堂变得宛若街头市集,甚至说到激动处,已有人伸手拽住了旁人的衣领,就要打将起来。

  “如今伪周尚未封锁水路,不趁着此时赶紧迁都,更待何时??”

  “迁都大事,岂可儿戏?!”

  “事急从权!眼下伪周大军已然合围,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难道你要看着陛下落入不忍言说之地?!”

  秦帝卢湛端坐其上,耳中听着各种焦躁、慌张、惊惧、冷漠的怒吼、反驳、陈述,脸色铁青,却一直不言不语。

  他冷冷看着朝堂中嘶吼迁都,嘶吼的最为大声之人——大将军陈道生,心中厌烦不已。

  这时,一位小太监躬着身子,从门外侧边而入,一溜烟的跑了进来。眼前的大人物们争的面红耳赤的模样,让他感觉未来前途一片飘摇的脸色苍白。但他仍然恪守礼仪,悄声凑到了站在秦帝身后的贴身太监耳边,小声的说了些什么。

  那贴身太监听完以后,脸色一变,犹豫了片刻,连忙转身趋近了卢湛,伏在他耳边低声道:“陛下……淮王世子白让白君颖,携谢中书子侄谢安谢摩诘求见。”

  卢湛闻言,微微一愣。

  淮王一家新丧连旧丧,白让之父又是为国捐躯,此刻他有事求见,无论如何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但……

  他带着谢安是什么意思?

  纵然听说他与谢安最为要好,可此时此刻,她一介白身,如何适合参合进来?

  还是说,她是代表谢家而来?

  但谢温开战后不久,便被弹劾或许通敌北周,而称病在家,以证清白。

  就算要代表谢家……也该是嫡子出身的谢珰更为合适吧?怎么嫡长子谢珰没有露面,却是庶幼子的谢安出面?

  难道说,谢温已经秘密的将谢珰送走了么?

  想到这里,卢湛便不由得抿紧了嘴唇。

  但他还是低声忍耐道:“让他们进来。”

  且先看看,他们有何话要说。

  小太监得了指令,连忙一溜烟的又跑了出去。

  而两个小小的身影,并没有引起殿内各位大臣的注意。

  卢湛默默的看着,好整以暇的观察着白让与谢安的反应。

  却见白让毕竟经验不足,这乱成一锅粥的景象,明显让他一下子愣住了。

  但谢安的目光,却一下子就落到了以嗓门咆哮,渐渐将所有反对声音压下去的陈道生身上。

  听了听他说的内容,她的眉头就蓦然蹙了起来。

  眼见着再也无人能够抵挡住陈道生,就在卢湛准备出声,令全场禁声,顺便避开他的迁都主意时,却见谢安默不作声的朝着陈道生走了过去。

  她的视线落在他的腰间——作为大将军,陈道生有着佩剑上殿的特权。

  此刻,那把宝剑的剑穗正随着主人大开大合的动作,在空中跃动。

  随即,只听“呛啷”一声,姚玉容乘人不备,一把拔出了他腰间的长剑,反手就架在了陈道生的脖颈上。

  一时间,满室寂静,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简直怀疑自己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幻觉。

  ——有人当着文武百官和皇帝的面,横剑于大将军的脖颈之上??

  随即,他们便听见一道还有些稚嫩的声音,响彻大殿的朗声道:“陛下,此人当诛!”

  卢湛一时惊愕道:“何出此言?”

  “言迁都者,皆当诛!”姚玉容深吸一口气,先把人镇住了,再开始绞尽脑汁的现编理由道:“九江乃我大秦第一坚城!城内粮仓储量丰足,铠甲兵器,弓箭枪矢,足以装备千万!纵然被围,但凭城而守,少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不愁物资匮乏之苦,岂有拱手相让,尽弃坚城,厚甲,利器,粮草之理?!迁都乃贪生怕死之人目光短浅的取死之道!”

  “只要坚守九江,陛下稳坐国门,士卒士气不落,静待各地勤王之师增援,而伪周之兵长途而来,只要袭其粮道,断其后路,伪周孤军深入,怎可长久?到那时,不出三五个月,何愁伪周不退?”

  “相反,若是轻易出奔——大秦危矣!”

  眼见她言之凿凿,似乎胸有成竹,话语掷地有声,姚玉容说完以后,朝堂之上还有许多人难以回过神来,一脸懵然。

  陈道生率先回过了神来,他盛怒之下举起手来,就想要劈手夺回长剑,再给这个无礼之徒一巴掌。

  但他看着那张正气凛然的精致面容,脑海中回响着她刚才理直气壮的声音,一时间又是心虚,又是羞恼,又是愤怒,最后反而一动不动,只是怒喝道:“黄口小儿!胡言乱语!”

  姚玉容盯着他,却脸色平静。她知道,她肯定得罪死了这位大将军,但她并不害怕。

  一来,她想以十四岁的稚龄统帅三军,就必须要展现自己的不凡之处——通常,这种行为都需要踩着别人上位,借此捧出自己。

  她踩的人越厉害,地位越高,她能登上的地方也就越有说服力。

  二来,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皇帝,会喜欢执掌兵权的外戚。

  三来,姚玉容知道平时自己怎么低调都可以,可一旦决定崭露锋芒,就绝没有半途退缩的道理,必须强硬到底。

  于是她大声道:“请陛下下令!微臣怀疑大将军恐被伪周收买!才在此惑乱人心!”

  听见这话,卢湛看着她,慢慢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