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最高机密 ⑼
作者:八百金      更新:2023-07-27 01:44      字数:5344
  乌衣巷的青石板中间被人踩出一条灰白的行路, 与墙壁相接的直角攀爬了许多干枯的青苔。古朴苍劲的砖瓦将院子里头窸窸窣窣的动静隔离, 探出墙头的芝兰玉树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璀璨夺目。而藏在看不见的墙内, 它的根早已腐烂成黑玉一般的颜色。

  “陛下难不成是瞎子聋子?!偏听偏信,竟关大司马禁闭, 这不是欺负……”谢延顿了一下, 把「弱郎君」三个字吞回肚子里——那个人是不是郎君还待两说,但「弱」肯定安不到贺洗尘头上——才神色愤恨地跪在谢微身侧央求道,“姑母, 你得救大司马!”

  谢微盘起的膝前摆着一张桐木伏羲式瑶琴, 手指一拨, 音韵松古,泠泠的琴声倾泻而出。待乐音缓缓消融, 她才淡定自若地说道:“朝野大事不胫而走,传得满城风雨, 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七郎以为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谢延不禁一愣。

  “王灵符哪有那么大本事能让陛下偏听偏信?她故意要做瞎子聋子, 我就算撞死在朝堂上, 也无济于事。你去街上找几个嘴皮子利索的, 往死里给梁隐楼歌功颂德, 再往死里鸣不平, 就算帮她了。要是还有能耐, 就召开文会, 让高人名士写文赋诗仗义执言, 这比什么都管用。”谢微不慌不忙,桃花眼尾虽生出几条细纹,却更显儒雅气质。

  “姑母的意思是——”谢延恍然大悟,咬唇沉思半晌后应道,“我去找杨家二十九郎,她素来仰慕大司马,肯定愿意和我出面一同筹备此事。”

  她隐约猜到帝位上那个人的心思以及这场舆论战的走向,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无法放任贺洗尘不管。谢延打定主意,便不起身雷厉风行地跑出院子,衣上的玉佩叮当作响。

  谢微无奈地摇了摇头,良久才轻笑出声,自言自语道:“梁隐楼,看来这一局我们先拔得头筹。可惜陛下是个小心眼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偏要把你拖下浑水,让你不得安生。”她扬起一个势在必得的笑容,手指勾起琴弦,「宫商 」两音弹射而出,“现在外面,可乱起来喽!”

  乌衣巷是最乱的地方。

  王陵被魏玠任命为御史丞,专查大司马通敌叛国之事。她从后门出来的时候,就见庾渺面容枯槁地候在门外,一双眼睛满是血丝,紧紧地盯住她不放。

  “你们先下去。”王陵敛色,斥退车夫和仆从,巷子里只剩下她和庾渺两人对峙。

  挂在雨檐上的灯笼被风吹起来转了几圈。

  “灵符,”庾渺声音沙哑,“洛阳城中的风言风语究竟是真是假?……吾谁都不信,吾只信你亲口所言。”

  王陵一身朱红官服,头戴漆纱笼冠,目光淡漠,隐在袖中的手却不自觉紧握成拳:“鹿神,道子只是在家中幽闭,不会有事。”她避而不谈其中缘由,庾渺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九品制变法,本就切合魏玠的心意。她不能坐视改革派独大,却又暂时不能让贺洗尘死。也是在这个时候,魏玠收到了王陵的投诚,于是她便漫不经心地透露出一点搞事的念头。

  王陵为了摆脱家族钳制 ,沉吟徘徊了一个夜晚,知难而进,决绝地成为魏玠手里的一杆枪,指哪打哪。相对的,她也抓住了权力的尾巴,至于之后她能不能跻身而上,就得看她自己的能力和造化。

  “再过几日,我便结案,到时候道子还是大司马。”王陵郑重地保证,“我不会害道子,更不会要她的命,顶多污了她的名声。……道子从不在意身外浮名。”

  「通敌」的罪名不可能扣在劳苦功高的大司马头上,但只要让自诩清高的读书人猜忌即可。

  庾渺瞬间感觉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瞬间扭曲成奇形怪状、狰狞恐怖的线条,回过神来早已泪流满面。

  “士子之名,重于泰山!她不在意,旁人在意,后人在意!”她用力抓住王陵的手腕,怒喝出声,“你难道不知世人最会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道子渊清玉絜,岂能背此遗臭万年的污名!灵符,你让道子如何自处?”

  王陵手一颤:“谁敢说三道四,我就把她的舌头剐了!”

  “不不!吾要去敲登闻鼓 !道子冤屈,吾得去救她!”庾渺是榆木脑袋,不懂朝堂不通人情,她只知道挚友身陷囹圄,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她也必须挺身而出。

  王陵却抓住她的肩膀,冷声劝道:“没用的!我已令执金吾守在那里,不会让任何人靠近登闻鼓。”

  庾渺当即愣住,难以置信地回头。她忽然明白,原来骑驴道人已然仙逝,眼前的陌生人是堂堂王氏女郎,御史丞王陵。

  悲痛之情袭上心头,她连连后退,彷如严霜凄切:“灵符!她是道子啊!我们——我们约好踏遍锦绣山河,我们说要去锄花种田!你从天上掉下来,吾和道子哪怕踩在火里,也会伸手去接你!”

  “鹿神……”王陵不由得动容,却一瞬收敛,仿佛无喜无悲的石像。

  庾渺冷冷地大笑,却忍不住泪如泉涌,忽然双手用力撕裂自己的长袖:“吾庾渺今日与王灵符割袍断义,从此两不相见!祝卿平步青云,得游凤凰池!”

  乌衣巷的树影婆娑,映在踉跄远去的庾渺身上。她披头散发,半哭半笑,状若疯癫,行者皆退避三舍。路上与唱和而归、抱琴携箫的学生们撞到一处,也视若无睹。

  “庾先生?庾先生你还好吗?”

  恐怕不太好。王陵伫立不动,见那群学生搀扶庾渺走过巷口,才抿着没有血色的薄唇笑了一下。她招来车夫,若无其事地登上马车,闭目养神。

  马鞭破空而下,车轮子骨碌碌地转动起来。王陵平复动荡的思绪后,才睁开眼睛,突见黑白两颗枭棋掉在车厢的角落里——正是五年前三人游学巧遇时,她顺手从贺洗尘的六博棋盘上摸来的,时至今日,一直没有归还。

  王陵心中一动,俯身去捡棋子,马车恰好碾过石阶,剧烈地颠簸起来。她猛地撞到额头,发出嘭的声响,引得车外的仆从惊问:“大人可有事?”

  两枚棋子最终被王陵紧握在手中,冷冰冰地十分硌手,完全没有她记忆中那个融融春日的温暖。她挺身而坐,姿态严谨,神色漠然,却泪痕满面。

  “无事。”

  古老陈旧的枭棋被扔出车窗,掩埋在泥土中。

  ***

  与乌衣巷相反,野狐巷是最宁静的地方。大司马府外围了一圈面无表情的禁卫,肃杀的氛围与府门中的惬意格格不入。檐下的梁愔在棋盘上大杀四方,梁砂屡屡落败,忍不住转向贺洗尘那边可怜兮兮地嚷道:“家主,你叫三郎让让我!”脑袋却挨了梁愔不轻不重的一下:“安静。”

  廊上一盆挺拔的企剑白墨,庭院中的两缸红莲俏生生地含着菡萏,挺立在碧绿的莲叶上,与怀抱琵琶的檀石叶的眼睛相辉映。燃城静候在一旁研磨,贺洗尘提起毛笔,在尺纸上行书,认真细致的模样好像在写治国平天下的文章。

  其实不然,上面满是菜名——鲜羊奶酥,胡炮肉,跳丸炙,脍鱼莼羹;然后笔锋一转,转到打仗时去过的巴蜀、荆州、山阳、襄邑、东夷——清脆亮丽的琵琶声荡除纷纷扰扰的尘世,他忽然抬起眼睛,恰好和檀石叶偷看他的目光撞在一起。

  檀石叶瞬间音律全乱,局促地垂下眼皮。

  四天前,七月初七,他在满座愕然、众目睽睽之下被贺洗尘抱出金殿。回过神来,贺洗尘已经大喇喇地靠在车厢里龇牙咧嘴地揉捏起肩膀:“哎呀,太久没使劲儿了。”

  马车四角镶满夜明珠,照在檀石叶金灿灿的衣饰上,一派雍容华贵,恍若贵气的异族公子。可贵公子手足无措地蜷在角落里,举止与周身气度迥然不同。

  柔软温暖的外衣掠过沉闷的空气,兜头盖在檀石叶身上,贺洗尘屈膝坐在对角线的最远处:“刚才做戏把你牵扯进来,实属失礼。等风头过了,在下送你回家吧。”

  檀石叶沉默了许久,才闷声说道:“深深庭不是我的家。”

  “你就算想要回去,我还不肯呢。”贺洗尘低眉浅笑,神色懒散,容颜在珠光下细腻宛若玉石,“还要委屈檀郎在我府中住上几天,我怕那些别有用心者会对你不利。”

  檀石叶忍不住屏住呼吸,缓缓抬起头:“……你,你明知道我就是别有用心者送来的鱼饵,为什么不把我推开?”

  “你叫我喝酒,我就喝呗。你想要活着,我就救你呗,哪来那么多为什么?”这辆马车里总是在奇奇怪怪的地方藏了许多东西。贺洗尘推开底板夹层,里面赫然是一罐桂花蜜,“你是蝴蝶扇起的翅膀 ,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要不接着,你恐怕就喝不到这碗桂花蜜了。”

  檀石叶闻言,只觉得后背的琵琶骨有些怪异的酥麻,好像真的有一对翅膀要破开血肉伸展出来。

  “我不懂。”他极少和人交谈,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但在贺洗尘面前,他似乎有千万个问题,“十天前有人把我买出深深庭,让我在婚宴上接近你,否则我就得死。

  “我……我很难看,你不可能喜欢我。我不懂这层举动背后的含义。”

  贺洗尘也不懂,这小郎君天真坦率,明显不是色_诱的料,正常的狐狸应该没这么笨,连人心都没收服就敢把人送到他身边。所以贺洗尘猜测檀石叶只是一颗问路的石子,甚至不算在局中,只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

  他暂时不知道檀石叶这颗小石子会引起多大的涟漪,至少那双绿眼睛看着他的时候,满是痛苦的求救。——那便救吧!如果这只谎称成祝英台的蝴蝶掀起的风暴,能够撼动魏、贺、谢三人一直心照不宣保持的平衡,那只能说,是他们其中一个想要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但目前看来,这仨人没一个蠢蛋。

  贺洗尘思及此,漫不经心地笑了笑,恰好将桂花蜜匀成三碗,一碗伸到虚掩的门外,递给驾车的燃城,一碗推到檀石叶面前:“我瞧檀郎顶多十七八岁,比我家阿愔还小哩。小朋友不要想太多,让大人来处理就行。”也不知道他怎么透过面纱瞧出檀石叶的年龄。

  “那个,我二十三岁了。”

  恰好比贺洗尘大一岁。

  他微微瞪大眼睛,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抿了一口甜腻的桂花蜜,嫌太甜,便放在手边,没再碰。车外的燃城不由自主地弯起嘴角,瞥了眼自己的掌心——贺洗尘端给她桂花蜜的时候,在她掌心划了三横。

  那是他们的暗号。一横是「撤」,两横是「瞒」,三横是「查」,查檀石叶的蛛网上究竟是哪只虫子虎视眈眈。

  只是贺洗尘也没想到查出来的会是王陵。她甚至没隐藏得多深,似乎就等他来查。

  “你倒是决绝,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贺洗尘攥着王陵送他的手帕,在庭院中坐了一宿,霜露沾发,恍若未觉。天光破晓,他才提笔给谢微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这一局可以顺势而为,让给小皇帝算计,如此一来虚与委蛇的小皇帝肯定不会打哈哈和稀泥,正好把之前僵持不下的整顿豪强部曲之事拿下来。

  他把信交给燃城之后,便浑浑噩噩、大病三天。三天后上朝,王陵弹劾,幽禁府门。如今想来,还和看戏一样。贺洗尘是戏台外的看客,也是戏里的权臣。众人皆以为那是一场「将相不和」,从刎颈之交走向陌路殊途的戏份,无人知晓,无人在意。

  “家主,墨晕开了。”燃城忽然说道。

  贺洗尘连忙提起笔尖,笑了笑又继续乱七八糟写下去。

  写的是那些一个个在时光中走散的友人的名字,或因生死,或因轮回,或因权,或因情……温展鹤,卢霜,陆子元,施剑臣,东亭,丫头,提尔,奈姬,小少爷……他蘸了蘸墨水,将王陵的名字写在最后头。

  此事一出,贺洗尘更不能与庾渺见面,要不恐怕也得累她遭人猜忌。他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手中的笔提起又放下。

  “道子!莫怕!吾信你!”

  贺洗尘愣愣地眨了眨眼睛,突然好像触电一般猛地把手里的毛笔摔在纸上。

  我靠!我靠……他心里只有这么一句话,又听得门外的人继续喊道:“道子!吾友!吾信你!”

  庾渺抱着从学生那里借来的古琴,脚步坚定地来到大司马府门前。禁卫顿时警惕地竖起长_枪,寒光凛冽的枪尖刺向面无惧色的狂狷书生。她只是无畏地冷笑出声,席地而坐,无视周遭不过一尺之距的枪尖,定弦调音,猛然拨动琴弦。

  山之巍巍,水之洋洋,一曲悠然洒脱《渔樵问答》 因心境激荡,琴音粗犷,倒像冲锋陷阵只为友人的独行剑客。

  贺洗尘眨了眨眼睛,心中想道这他妈的舍命陪君子谁顶得住?旋即豁然而笑,双袖一振,喝道:“燃城,拿我的箫来!”两人不说话,隔着难以跨越的高墙,琴箫相和,默契十足。

  巷口逐渐汇聚许多行人,庾渺也不慌,一曲毕,抱起古琴喊道:“梁隐楼!吾走了!”人群不由得被她凛然的气势所慑,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贺洗尘心中郁结顿解,欣然笑出声,转头对怔愣的檀石叶笑盈盈问:“再弹一曲《高山流水》如何?”

  ***

  七天后,大司马解禁,重回朝野。

  九月,九品制正式废除。

  十一月,大雪,休沐。贺洗尘给王府里的魏璟送了一篮子时兴的糕点,正要走时,她推开门追了上来:“那段日子听闻大司马出事,我整日为贺郎抄佛经。只是一直等不到亲眼见你,故拖到现在。”

  魏璟把手里的《楞严经》《华严经》和《妙法莲华经》塞到他怀中,不等他说话,又从后门钻回王府。

  调开守卫的燃城回来时,便见贺洗尘神色诧异,含笑望着手里的佛经:“她知道我是大司马,却还愿意与我相交……”

  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铁树冻成银花,只有两人手里撑的红伞是冰雪中唯一的颜色。长亭中无人送别,正是避雪的好地方。贺洗尘坐在石桌旁缓缓翻阅佛经,忽见空茫大雪中又来了一撑伞人。

  远道而来的撑伞人脚步微顿,随后从容踏入亭中,挥落伞面上的积雪,垂目叫道:“大司马。”

  “御史丞。”贺洗尘亦泰然自若地回礼。

  一人站一人坐,一人赏树影上的薄雪,一人看秀丽的佛经小楷。

  这场仿佛没有尽头的雪终于还是缓缓停了。王陵神色淡漠地目送贺洗尘的背影逐渐远去,恍惚间似乎听见冰冷的空气中传来一句话。

  他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