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索银
作者:则美      更新:2023-07-28 08:11      字数:10615
  贾敏和薛太太在以前关系挺不错的。但是最近几年两人是越走越远,除了各种纠葛之外, 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两家地位极度不对等。

  林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薛家的日子就差强人意。

  薛家想通过贵妃娘娘拔高自家门第, 几年过去了,没什么成效不说, 如今连祖宗传下来的皇商名头都丢了。

  薛宝钗让人往林家送了一回帖子不管用。所以觉得还是回头找姨妈来得更妥当一些。

  王夫人这一会儿心里正不痛快呢,抓住王熙凤在那边儿吐苦水。

  “宫里面吴王和三殿下两位都要在宫外建府, 少不了的咱们这些人家都要出一份贺礼。”

  这也是今天早上才收到的消息, 嫡出的二皇子封了王,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三皇子四皇子没点儿动静。

  但是宫外建府的事儿却不能把这两位皇子落下了。宫里面传话说因为二皇子三皇子属于哥哥, 先让两位哥哥建府, 两位哥哥的王府建好了之后就轮到四皇子和五皇子了。

  王夫人一想皇上有好几个皇子,要出好几份贺礼, 心肝脾肺肾同时疼了起来,要命的是这几位皇子里面就数林家的外孙多,而且这些皇子没有一个是贵妃娘娘生的,不痛快又增加了几分。

  送贺礼可不是巴巴的把银子送过去就行了, 少不得要收罗一些古董或者其他宝贝献到皇子跟前。

  有的时候这些宝贝可遇不可求,就算是能遇到了没有银子也拿不下来。

  王夫人就把心思打到了巧姐的聘礼上。

  所以就拉着王熙凤说话了, 吐了一圈苦水之后就等着王熙凤为自己分忧呢, 王熙凤又不是个傻子,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接话。

  王夫人又不能直接开口要, 两个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你来我往说了半天话, 王熙凤被他们院子里面的丫鬟叫走了。

  王夫人心里不痛快,正巧这个时候薛宝钗来了,少不了要在薛宝钗跟前也吐吐苦水,薛宝钗这个时候正有事相求呢,当然上赶着要为王夫人分忧。

  不管怎么说,王夫人今天达到目的了,郁闷减轻了几分,心里那种不痛快也略微少了一些,对于薛宝钗的所求也一口答应了,“好孩子,咱们这些人家跟其他人家不一样,不说宫里面的贵妃娘娘,单说你舅舅在京城里面说话也是响当当的,再过十天半个月他就回来了,到时候不管是你舅舅还是我,都会替你们家奔走的。”

  薛宝钗听了心中欢喜,赶快回去找薛太太去了。

  王熙凤心里面儿装了一肚子的事儿回到院子里面,遍寻不到贾琏,就知道又出门鬼混去了。

  拐到女儿住的厢房,看见巧儿姐正坐在炕上跟着丫鬟一块儿学打络子,炕桌上放了一桌子的丝线,炕桌下面又放了一个小盘子,里面满满一盘子打了孔的珍珠。

  王熙凤的眼神好,一眼就看出来这珍珠不是自己家的。

  坐到女儿身边,先搂着女儿说了两句话,伸手捞出来一颗珍珠,放到眼前仔细端详。

  珍珠圆圆润润的,还散发着点儿宝光。

  “好东西啊,这是从哪儿弄的?不会是老太太赏的吧。”

  巧姐细细的说话,“是爹爹拿回来一荷包珠子扔给了女儿。”

  王熙凤把珍珠又扔回盘子里,搂着女儿又说了一会儿话,重点交代了女儿,“崔家送来的东西你收好,咱们家大业大也不差你这一点聘礼,到时候你出阁的时候全给你塞到嫁妆里带走。”

  又把这屋子里面的丫鬟婆子们赶了出去,交代女儿,“这些东西你可收好了,别来个阿猫阿狗的找你借你就借出去。到时候借出去了,要不回来有你哭的。”

  巧姐抿着嘴答应了。“要不然妈替我收着,我缺什么直接找您要就行了。”

  王熙凤也想这样,但是贾琏不同意,贾琏就害怕王熙凤收着收着变成自个儿的了,到时候不愿意给巧姐。

  这一些夫妻间的龌龊事儿就不用跟女儿讲了,“你收着吧,你也不小了,也该学会着理一理这些东西了。我刚才说的话你可记好了,把你的东西看好了,到时候要不回来,我可不替你去要。”

  母女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王熙凤看着天色不早了就去伺候老太太吃饭,伺候完了老太太又要看着王夫人邢夫人吃饭,把这上面两层婆婆伺候完了,才回到自己院子里。

  贾琏已经回来了,由平儿服侍着美滋滋的喝了一口小酒。

  王熙凤二话不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灌下去了,张嘴就呛呛他,“我今天可是见到了你给了咱们姐儿一荷包珍珠,你是从哪儿弄来的?是不是崔家的分红银子你没有全部交给我?”

  贾琏的眼睛一斜,“你去查账,要是查出来有一两银子我没交给你,你再来找我说话。我昨天碰见崔兄弟带着他们家老二老三出来办事儿,正巧路上碰见了,就一块坐着吃了顿饭,珍珠是咱们姑爷塞给我的,我一看都是些女孩喜欢的东西,就随手给咱们巧儿了。”

  王熙凤郁闷了一天的心情终于平缓了,“要是他对咱们家姑娘一直这样,我也放心了。

  他们要办什么事儿你问了吗?我叔叔快回来了,到时候要是有什么难办的事儿,咱们请我叔叔出面,这才是亲戚间来往的长久之策呢,也是给咱们姑娘先撑着面子。”

  贾琏又喝了一杯,“又不是什么难办的事儿,人家自己就能办成了。

  崔兄弟跟我说孩子大了,现在想买两个院子,把年纪大的这两个娶了媳妇儿分出去。

  外城的又看不上,内城片刻之间没有合适的。就随便买了两个三进的小院子,跟我说往后会有大院子的,先买两个小的给他们凑合着。”

  平儿听了在一边跟王熙凤说,“三进不算小了。”

  王熙凤眼睛一瞪,“亲家说小了那就是小了,我还等着他们买更大的呢。”

  王熙凤又问贾琏,“你跟着看了吗?咱们姑爷的院子在哪儿?”

  “跟着看了一回,俩院子都不错,崔兄弟让他们小哥俩选,他们家老二是哥哥,先选了靠近内城门的那一处,就在兴隆街上,背后挨着寿春公主府。剩下的那一处在庆隆街上,靠近朱雀门,都是好地段,听说咱们姑爷那院子隔壁将来是三皇子的郡王府。”

  王熙凤在心里面盘算了一回,确实都在好地段上,周围的邻居不是皇亲就是贵戚。

  “要说起来这些地方让他们兄弟居家过日子已经足够了。”

  贾琏点了点头,“我估摸着崔兄弟想买大院子,只是内城已经没什么大院子了,可能要买只能买外城了。”

  叫王熙凤自己说,住在内城才是贵人呢。王熙凤对于内城的院子已经满意了。内城那真是寸土寸金,崔家能给他们小哥俩置办起两个院子,已经说明家里有钱有关系了。但是亲家要是能买个更大的院子给他们小两口,这样的好事当然不能拦着呀。

  “咱们也有不少亲戚在外城住着呢,要是在外城有大院子也行,只是他们小两口住那么大院子也空旷,到时候让他们先在内城住着,等子孙多了再挪外城去。”

  心里面想了一会,美滋滋的盘算着什么时候出去从朱雀门那里过,打门外看看崔家给姑爷买的院子气派不气派。

  既然崔家那边已经把脸面撑起来了,自己家这边也不能露怯。

  王熙凤把自己的嫁妆盘算了一下,当年嫁进贾家的时候嫁妆不算少,但是这么多年管家又当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出去……留给女儿的东西就没多少了。

  再想想贾家的库房,女儿虽然是长房嫡出的孙女儿,但是架不住她前面还有三个姑姑没嫁出去呢,这年头讲究一个长幼有序,要不然崔家也不会等前头两个儿子成亲了再娶第三个媳妇儿。

  要按照长幼有序的说法,这一辈儿还有三位小爷三位姑娘没有嫁娶呢。特别是宝玉,那是老太太的心尖子,他娶了媳妇儿以后库房里面可能什么都不剩下了。

  王熙凤不禁有些着急,“咱们姑娘的嫁妆怎么办?”

  贾琏也在发愁这个呢,“崔家给的聘礼已经很丰厚了。”

  王熙凤赶快点了点头,“你说让咱们姑娘把这一份聘礼带回去,我也愿意。只是咱们不能一样东西都不添进去啊,要不然女儿到了婆家,肯定会被那些妯娌笑话。可是如今你再看看咱们的家底儿,你再想想库房里面,轮到咱们家的姑娘,家里还有没有那仨瓜俩枣都不好说呢。”

  夫妻两个一块儿叹了一口气。

  而且贾琏还有一个想法,他想着自己总会有儿子的,不能为了陪家一回女儿把儿子的家底儿都给花了。

  但是这钱又从哪儿来呢?

  说完忍不住又喝了一口酒,问坐在一边的王熙凤,“这么多年来我往家里面也拿了不少银子,现在有多少了?”

  这个数字王熙凤记得清清楚楚,张口给贾琏报了一声。

  贾琏就和王熙凤商量,“你看崔家还有俩媳妇没娶呢,这中间应该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往后我再拿银子回来,你分出来一半留着给巧儿做嫁妆。等到崔家的两个媳妇儿娶进门了,咱们再拿着这银子买一些东西做陪嫁。”

  也只能这样了,总觉得银子不够花。

  这年头不是家里面有钱就能不发愁的。

  这一段时间银子跟流水一样的花出去。琳琳跟麒麟说自己的心一抽一抽的疼。

  麒麟看着琳琳盯着账本儿盯了好一会儿了,心里面不禁有些好笑。

  “母后别看了,怎么看这笔银子都是省不了的。”

  “你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你娘我为了攒钱耗费了多少精力?如今全花出去了。”

  哪有全花出去?麒麟也不会跟琳琳顶嘴,如今麒麟总控全局,已经明白家里面儿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有点不够准确了。

  他早就从庄子里面抽身,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天下,居高临下地看着朝廷这架机器是如何运作?也以洞察全局的眼光看着母后手下的那群人是怎么赚钱。

  但是他怎么也理解不了作为一个守财奴把自己赚到的银子花出去的时候,心是怎么个疼法。

  “母后往好处想,这一次花的钱有一大半是到了白泽身上了。”

  琳琳心里说不是还有一小半儿跑到了老三身上吗?

  正说着呢,要钱的人又来了一波。

  寿春公主前不久生下了个女儿,颜家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是皇家要对这个新出生的小女婴给一波赏赐证明对这个小女孩儿有着十足的喜爱。

  琳琳又一次正式上升了辈分。

  寿春公主的女儿出生给一次赏赐,满月再给一次赏赐。

  虽然说人情来往都是有来有往,琳琳收到的礼比送出去的礼更多。做出一副守财奴的样子,也只是让儿子看而已。

  让他也知道花钱的时候不要大手大脚的,哪怕是该花的钱越要斟酌了再斟酌。不该花的最好别花。

  麒麟完全没有体会到母亲的一腔苦心,他现在所有的重心都放在马上就要来的科举上。

  每一次科举都是让朝廷上下慎重对待的大事。若是出现了科场舞弊案,那真的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就目前来说,科举是那些寒门子弟唯一鱼跃龙门的机会。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公正,科举不管是对那些考生还是对朝廷都是大事。

  因为在江南的表现,颜驸马是上一届科举考生中最出彩的一位。

  他在短短的三年当中已经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娶了皇帝的女儿,做了顺天府的主官。

  他的事迹已经在考生当中被传颂的神乎其神。

  只是这些考生们不知道的是,颜驸马手下还有两个很有来历的小吏。

  都是他的小舅子,一个是二皇子吴王,一个是三皇子。兄弟俩隐姓埋名在顺天府干活儿,因为年纪太小,被许多老油子呼来喝去。

  天稍微暖和了之后,科举正式开始。

  在科举当天,顺天府全部倾巢而出,在各处大街上巡逻,特别是贡院附近,几乎每个角落都有顺天府的人。

  三皇子崔显和二皇子白泽因为上头有人,被特意照顾分到了一个不需要来回走动的地方。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劝那些来往的车辆转道,告知他们前面封路了。

  兄弟俩虽然穿着普通,但是两张小脸儿长得白白净净,气质斯斯文文。

  这个时候笑眯眯地跟着几个人坐在条凳上说话。

  就见那边儿来了一辆马车,早有衙役过去拦着他们劝他们改道。

  谁知道车夫趾高气扬甩了一个鞭花,“知道我们是哪一家吗?我们是荣国府的,我们奶奶要去走亲戚,快点让开。”

  拦路的衙役也有脾气,“就是皇亲国戚从这边过了也得绕道,前面封路了,今天是大考,你们出门之前也不看看黄历啊。”

  白泽兄弟两个已经站起来了,要说起来两个人和荣国府都有些关系。

  对于荣国府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兄弟俩都皱了皱眉头。

  白泽把三皇子往前推了一下,“我不方便过去,你去把他们劝走。”

  三皇子点了点头,走到马车跟前看了看,这一辆马车打头,后面又跟了两辆马车,不知道自己的小未婚妻在不在这几辆车里面。

  “你们是荣国府的吗?是长房的二爷家的吗?我姓崔,家中行三。”

  车夫刚开始没反应过来,“我管你姓什么排行第几呢”。

  马车里面有人呵斥了一句,“瞎了眼的奴才,那是姑爷。”

  第一辆马车里面坐的正是平儿和王熙凤,王熙凤听见外面有人说话,得知就是自己的女婿,悄悄地掀开车窗上的帘子往外边看了一眼。

  就看到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少年,第一眼还是非常满意的,气度非常好,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也没有骄奢之气。最起码甩了荣国府的那几个庶子十八条街。

  马车上的车夫已经跳下去点头哈腰的请安了。

  三皇子朝着马车拱了拱手,“给您请安了,前面封路了不能走了。您要是急着走亲戚,就绕一条路吧。”

  王熙凤就不是一个羞手羞脚的妇人,被发现了掀开了帘子大大方方的跟姑爷说话,“往年科举也没封过路,今年是怎么了?”

  “听说今年要请武圣关云长巡场,牛鬼蛇神都要回避,也是为了防止舞弊,故而封路了。”

  王熙凤才不管人家科举舞弊的后果怎么样呢,看着天色还早,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了,逮着这个机会多说几句话。

  “你怎么在这儿了?不在家读书吗?”

  “家父说先让小子在衙门里面跟着做事,学一些人情长短。每天回家也读书,家里还有师傅们盯着。”

  正说着呢,眼光瞄到第二辆车上的车窗帘子掀开了一点儿,在阳光下能看到一个巴掌大的小脸儿,惊鸿一瞥觉得长得还不错,皇三子对着第二辆马车呲着大白牙笑了。

  谁知道车窗帘子马上放下去了,皇三子就笑得更欢了。

  少年男女只看脸,皇三子暂时没考虑到岳父家里面儿会不会拖自己的后腿儿。

  今天能见到未婚妻真的是意外之喜,笑的是见牙不见脸。

  王熙凤就觉得这姑爷脸皮厚。

  晚上回家和贾琏说起这事的时候就有些担心,“我看的那小子猴头猴脑的,不像是好辖治的人。”

  贾琏无所谓,“你没见过崔兄弟家的那个大的,两只眼珠子一转就把薛大呆子打得半死。用崔兄弟的话来说,这个和老大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老大是天上老三是地下。”

  这句话说的,你女婿比不上人家你还挺高兴的。

  女婿精明一点也没什么,王熙凤先把这事儿放下,埋怨贾琏,“今天去我叔叔家里,我叔叔还问起你来了。我说你去送外祖家的两位表弟进场了,我叔叔虽然嘴上说好,但是有些不满意。”

  “我明天就去给他请安赔罪。”

  王熙凤又嘱咐了几句,让贾琏明天去多说几句好听话。

  贾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往心里去。反正在王子腾眼中,贾宝玉是个好孩子,又是亲外甥,跟宝玉比起来,自己就离得远了些。

  果然第二天去王子腾跟前转了一圈儿,王子腾对贾琏的态度就特别严厉。先是批评贾琏把女儿轻易的许配出去了,又说他这几年连个正经事儿都没有,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早点儿上进才是正事儿。

  贾琏心想要是想让我上进办法多的是,只要肯动动嘴托个关系自己就能谋个小官儿,可偏偏每次这位王大人也只是嘴上训斥。

  早些年贾琏也是想要过一过当官的瘾,这话一说出来,长辈们都骂了回来。贾琏也知道,他们怕自己太上进了往后不好管教。

  这些年年纪大了,这话也就不提了,想着弄点儿钱做一个富家翁也行。所以听了王子腾的话也没往心里去。

  过了几天贡院开了门,贾琏把两位表弟接了回来。

  等到殿试的那一天,又把两位表弟送进宫。两个表弟进宫的时候信誓旦旦说是能考一个好名次,出来的时候魂不守舍,看见贾琏的时候,两个人的脸都扭曲的厉害。

  贾琏心想,这难道是考得不好。

  也不敢问,先把两个人劝上马车,回到小院子里面让人端上饭菜,看着两个人吃了就催着他们俩去睡一觉。

  贾琏的两个表弟真的睡不着,等到贾琏走了之后兄弟两个跑到一个房间里面。

  做哥哥的问,“表哥知道不知道他那位挚友是什么人?”

  做弟弟的那个回答的斩钉截铁,“肯定不知道。再说了,那一位也不想让他知道,要不然咱们两个出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侍卫拦着咱们俩,交代不让把那位崔爷的事儿说出去。”

  做哥哥的就有些忧心忡忡,“表哥还傻乎乎的,这可怎么办呢?”

  做弟弟的比较看得开,“你放心好了,他们两家现在是亲戚了,虽然表哥天天无事忙,但是好歹有一个做王爷的女婿,往后也算是吃喝不愁。”

  两兄弟齐齐的叹了一口气。

  都觉得生活真不容易,京城这地方果然是权贵遍地走。

  “要是真的能当官,咱们就外放吧,不要做京官。”

  “是呀,就算长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的时候也看不见真龙啊。”

  贾琏的两个表兄弟每次见到他的时候,脸色总是不自然的扭曲了起来。

  贾琏觉得他俩可能对这次的考试不太满意,劝他们两个出去与人喝些酒,能排遣一下郁闷还能结交其他人。

  谁知道这两个人一直摇头,就怕自己出去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到时候出事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过多久皇榜贴出来了,这两个人榜上有名一同成了进士。

  还没来得及往家里面报喜,就收到更部的传信,他们兄弟两个被授予了县令之职,要求两个人立即上任。

  兄弟两个回来跟贾琏说了之后,贾琏趁着晚上带着他们约见了林皓。

  林皓把他们要去的地方详细的跟这两个人说了,总共就一句话,是太平地方没有什么盗匪,不算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也不是什么贫瘠的小县。

  只要平时表现的四平八稳,到最后能落一个不错的考评。

  这边兄弟两个觉得可能是托了贾琏的福。贾琏觉得这事是林皓在一边出了手帮忙。

  所以私下里又请林皓吃了一回饭。

  贾琏的两个表兄弟想在走之前拜见一下贾赦,只是眼看着朝廷催促的日子越来越近,贾赦的头疼也没痊愈。

  而且为了装得逼真一些,贾赦这人最近一段时间就没出过门。

  贾琏不好意思拆穿父亲,只有跟着一块儿说谎,眼看着天气稍微热了,路上赶路并不受罪,兄弟两个一块儿出了京城。

  在城外告别的时候,他们又了托贾琏一件事儿。

  “我们请表兄往家里面送一封信,若是有余力就把我们各自的家小送到我们的任地去。这次一出家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出去做官就如眼前这样,青年就离开家乡,一辈子太太平平的到了满头白发才能回到家乡去。如果愿意中途挂官归隐,可以直接回家,只不过这么做的人非常少。

  再有就是中间生病或者因罪致死,到时候连家乡都看不到……

  兄弟两个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在一座亭子边儿吟出了一首送别诗。

  他们在京城也没有认识什么人物,因为一直读书也没什么和别人有着密切的来往。

  这个时候送他们两个的只有这一位表兄,可能往后他们兄弟也要仰仗着这位表兄。

  分别的时候表现的情真意切,这首诗也写得刻骨铭心,贾琏这种读书不多的人听了之后忍不住用袖子抹了抹眼泪。

  只有加倍保证自己派人妥妥当当的把两位表弟的家信送回家去,再把他们的妻儿送到任地去。

  这事交给其他人贾琏不放心,把自己的两个奶哥哥找出来,给了他们盘缠银子,又把母亲当年的陪房找出来了两家,带了两位表弟的家书去了外祖家。

  这边刚把人打发出去,另一边儿贾政就派人来找贾琏了。

  贾琏这一段时间一直惦记着甄家的女眷上京。所以贾政派人来找贾琏的时候,贾琏给这个人塞了不少银子,打听出来了这一次二老爷找自个儿的目的。

  甄家的人从年前走到年后,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奶奶小姐们,全凭着一双腿在解差的带领下走到了京城。

  路上解差们避开她们三丈远,平时也不跟这群女人说话,沉默地带着她们往京城走。所以这群女人们也不能知道外边的消息,眼看着前面就到京城了,来了一道圣旨,将这些女眷分出三六九等后发往西园为宫奴。

  甄家的女人们这个时候才有一种逃出升天的感觉。西园是贵太妃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才能找到庇佑。

  圣旨里面所谓的分出三六九等是针对甄家的女眷,这群女人里面还有不少是甄家的奴仆,这些奴仆们能不能到西园去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荣国府就想抓住这个时间差,在这些人还没有全部编入宫册的时候弄出来一两位要紧的人物。

  如果解差看的严实,就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人变成自家的人想办法送到贵妃娘娘身边去。

  其实荣国府的人更想用后面的一种办法,只是接触的时间太短,不知道这些人真的对贵妃娘娘忠心。

  贾政派人找贾琏,也是因为知道一些贾琏和林家来往的事情。

  贾琏最近几天都在忙什么,贾政都看在眼里了,以往的那些进士都是在京城里面等着授官,等个三年五年都是常有的事儿,贾琏的那两位表弟刚出考场就拿到了县令的实缺,加上贾琏最近几天请林皓喝了两次酒,谁在这中间使了力气是一目了然。

  贾琏不想参与到这些事里,立即带着人逃出了荣国府,跑到了朱雀门附近给皇三子准备的宅院里面。

  美其名曰的要来看看姑爷家的院子收拾的怎么样了。

  隔壁的院子是郡王府的规模,若是再加上这一处院子就是亲王府的规模。

  皇帝打算等儿子成亲了之后,先封他一个郡王,到时候太子上位了加封。这些庶出的兄弟们为亲王。

  院子早晚是要给儿子,现在也只是先隔出来一块应付一下贾家。皇帝还没想到日后真相大白的时候自己怎么面对,心里面想着先过一天拖一天吧。

  贾琏背着手在这三进院子里面转来转去,周围进进出出的全是一些工匠,让贾琏自己说这些人的手艺不错。

  眼看着天都快黑了,这一群人想着收工,却碰见这位爷跟工头似的转来转去。

  不少人着急着下工,就问贾琏,“您看着哪儿不行,我们明天给您改改。”

  贾琏是来避难的,可不是真的来看人家做工的,摆了摆手让这些人先走,自己带着人在院子里面里里外外地晃悠了两三遍。

  再大的院子这么晃悠下去也不是办法,兴儿就说,“要不然咱们今天去宁府凑合一晚上?”

  贾琏想着这也是个办法,这一处院子再好终究是还没收拾利索,况且又是姑爷家,自个儿住着也不合适。

  派一个人回去悄悄的跟平儿说了,带着人摸到宁国府去。

  贾珍不在家,贾琏在他们正堂坐了一刻钟才看到贾蓉从后院里跑了出来。

  贾蓉看见贾琏先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叔叔,“叔叔,您怎么在这儿?刚才二老爷派人来找您呢,没找到您人,倒是把我爹叫去了。”

  贾琏心想这倒霉差事不会让珍大哥接手了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不碰这事儿千好万好,“蓉哥儿,你们这边给我收拾一个院子,先收留我一两天。”

  贾蓉答应的特别爽快,带着贾琏去客院了,刚进了院子,就听见隔壁有女子说话的声音。

  贾琏一想八成是珍大嫂子娘家的那两个妹子,这两个人在贾家的爷们里面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听说和贾珍贾蓉父子两个不清不楚,以至于岁数不小了还没嫁出去。

  贾蓉刚把贾琏送到这个院子里面,话都没跟贾琏说几句,想了个理由告辞跑到隔壁院子去了。

  贾琏听了半晚上隔壁院子里面欢声笑语和唱小曲儿,自己在这边怎么都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忍不住也想去隔壁。

  就这么半晚上跟贴烧饼一样来回翻身,后半夜隔壁没声音了才睡着。

  白天醒过来的时候贾珍已经回来了。

  果然不出贾琏所料,自己逃了,接手这事儿的就是贾珍。

  贾琏随口说扯出一个和王熙凤吵架的借口,说是昨天心情不好出去走了走,晚上也不想回家去,又问贾珍事情办得怎么样。

  “他们现在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当然是咱们说什么人家听什么了。而且一群老弱病残,拿主意的老太太和老一辈儿的管家媳妇儿在查抄的时候都把自己给吊死了,如今这些全是小辈的年轻媳妇儿,羞手羞脸的。”

  说完呵呵笑了一下,彼此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对方笑得又这么猥琐。

  贾琏心头一紧,“你该不会是轻薄他们家的人了吧?”

  “也就碰了几下,你那是什么眼神儿,装什么正人君子,咱们都是兄弟,彼此什么德性都清楚。”

  说完之后让人把二姨和三姨请过来,贾琏心里面翻来覆去还在想甄家的事儿,上头是个什么意思怎么打算的……就听见院子里面有年轻女子的嬉笑声。

  抬头一看,一个十分温柔的女人走了进来。

  贾琏的心顿时扭巴了起来,心里面想着光看这身段就比家里面的母老虎强。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他两眼放光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痛揍一顿。

  这两姐妹风情各不相同,姐姐温柔和顺妹妹俏丽泼辣。一起进来陪着他们兄弟两个大早上喝了两壶酒。

  贾琏什么东西都没吃,灌了一壶酒下去,稍微站起来晃两下,就觉得肚子里面似乎全是水在晃荡。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犯恶心,随手捞了一个花瓶,抱着花瓶吐了起来。

  贾珍的两个妻妹,年纪大的叫二姐,年纪小的是三姐。

  二姐就上去扶着贾琏,要扶着他回隔壁院子里面躺一躺。

  贾琏走路的时候觉得像是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的,下意识的把全身重量靠在旁边人的身上。

  两人一起走回院子里面,酒壮怂人胆,贾琏不客气的搂着人家,自己的脸就贴在了人家的皮肤上,手开始不老实,忍着胃里面抽筋儿似的疼,贾琏觉得可以往下再进行一步的时候,外边儿有人拍门。

  “二爷,家里面有事儿,平儿姐姐让小的请您回去。”

  贾琏有几分不满,脑袋晕晕沉沉的,对着门外喊了一声,“别嚷嚷,等爷睡醒了再回去。”

  来找人的小厮扒着门缝一看,全身的皮都紧了起来,王熙凤的口头禅就是“扒了你们的皮”。

  这小厮的胆子小,“二爷,赶快回去吧,奶奶那边急着呢。”

  贾琏的火气起来了,好言好语的劝着二姐,“美人先等一会儿,等爷去把那碍事的东西赶走了,咱们再好好的说说话。”

  一开门脸色吓人的提起小子的衣领子,拖着这个小厮就往门外走,刚走了几步,这个小厮吓得已经回过神来了,赶快抓住贾琏的胳膊,“二爷真出事了,甄家的一个奶奶来了,来咱们家要银子呢。”

  甄家!银子!

  贾琏被这两个词儿惊得头脑顿时清醒了过来。

  “别胡说八道,咱们家又没拿他们家银子……不是说她们要全部带到西园里面吧,怎么有人出来了?”

  “出来的那位奶奶是个节妇,看在她寡妇失业的份上,她那死鬼丈夫又没做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她就被放了出来。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位小小姐,姑嫂几个看着脸色不成脸色,枯黄黑瘦,一张嘴就让咱们家老太太还银子,说是全家就剩下这几口人是要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