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珠衫
作者:则美      更新:2023-07-28 08:12      字数:12049
  来旺有几分急智,“小的没见过大官儿, 看到了心里有些害怕。”

  颜驸马冷哼了一声。

  “那你说说, 你从哪儿弄的东西?”

  “东西是……”来旺的眼珠子往贾琏身边闪烁了几下,“东西是院子里面的姑娘交给我的。”

  颜驸马步步紧逼“是谁给你的, 让她来与你一起对质。”

  来旺在下面抖得更严重了,扑通一下跪下来,“都是小人的错,小人猪油蒙了心了,与其他人并不相干,求驸马爷饶了小的吧。“

  他这一行动表现出来的意思似乎是受人指使, 这个时候努力护主想要把所有的错拦到自己身上。

  贾赦和贾政兄弟两个盯着贾琏, 心想该不会真的是小王氏胆大, 做下了这些事情吧?

  贾琏心里面这个时候怒火升腾, 想着对这婆娘千叮咛万嘱咐, 难道她没记在心里面吗?

  来旺这个时候已经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趴在堂上砰砰砰的磕头,额头上已经是血肉模糊了。

  驸马叹了一口气,其实堂上这些人都明白, 所谓的节妇嫁妆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甄家妇是想把家财要回来,颜驸马是想把未查抄的甄家财货找出来。这会儿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堂上几个人都不说话,来旺磕头磕了很久,到最后体力不支,自己趴在地上晕了过去。

  驸马爷根本不愿意走, 贾家今天要是不把这些银子交出来, 他是不会走的。

  所以端起茶盏又喝了一口, 让人把来旺拉下去收押,又让人去扣押来旺的妻儿老小。

  这一番动静太大,早就惊动了后院里的老太太,老太太也装不知道罢了,毕竟无凭无据的事情,驸马也没有证据,不能把自己家怎么样。

  可现在这位大神就在正堂坐着……老太太先是派人去外边儿传话儿请北静王过来。

  又派人打听来旺的事情,趁着这个空挡把王熙凤叫过来骂了一通。

  王熙凤算是受了无妄之灾,自己气得牙根紧咬,心里面想着肯定是内鬼拿我作伐子,暗地里面发誓,要是知道是谁,到时候非要剥了他的皮扒了他的舌头,全家发卖了。

  贾家本身就是上下窟窿一大堆,不一会儿老太太就知道了这事怎么和来旺牵扯上了。

  荣国府对下人管理的比较松散,而且这些下人之间除了平时贪主家一些东西之外,那些水性杨花的小媳妇儿经常和管事儿的发生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来旺有一个姘头,就是荣国府后面住在下人胡同里面的一户人家,这家的女人前几天弄了一个古董交给来旺,说是让他出去帮忙当了,弄一些银子回来给自己花花。

  像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来旺当然没有怀疑,抱着这个东西当了之后,拿出一部分银子给了那个小媳妇儿,剩下的自己留了一些,其余的交给了自己的婆娘。

  然后贾家老太太又顺藤摸瓜地查到这个小媳妇儿的婆婆和周瑞家的关系比较好。

  因为这个小媳妇儿颇不安分,经常被自家男人抓住打一顿,但是两府下人之间这种事儿多的是,虽然丢人,但是这小媳妇儿也能从外边儿弄不少银子回来,所以家里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做婆婆的常常在人家跟前吐苦水罢了,常有一些老姐妹安慰她……

  老太太人老成精,听了这些事情看了看王夫人,闭上眼想了一会儿。

  有些事情不能交给鸳鸯去办,毕竟是一个没出过门的姑娘家。

  老太太让人把赖家的老婆子叫过来,如此那般吩咐了一通之后,自己换了衣服,打听北静王的轿子已经到了荣国府大门口,让人去前面通报说自己要见见王爷和驸马爷。

  北静王比较年轻,人长得也够俊美,和驸马爷两个人见了面儿之后一块儿坐了下来。

  两个人都是青年装扮,都长得面如美玉目若群星,穿着锦衣华服,姿容正恰和这华堂……北静王心中对颜裕起了欣赏之心,想着果然能迅速登上高位,这人的品貌在京城难寻,可惜了以前怎么没有结交一番。

  北静王叙礼之后就跟贾政说,“怎么不见贵府的公子?”

  又转头跟颜驸马拉家常,“驸马不常常在京城,自然是不经常见到他们家的宝二爷,那真是才名冠京华……”

  贾政赶快站起来谦虚,“怎么敢在王爷和驸马爷跟前夸耀才华,王爷精通诗文,驸马爷也曾经榜上有名,皆是当世才俊,他一个黄口小儿……”

  正说着,有人通报说老太太来了。

  老太太来了之后也没说其他的,让人绑了一个仆妇到了堂上。

  接下来的事情,在老太太那三两拨千斤的叙述里面,就变成了这个妇人不安分,和外边的人有了来往,得到了一些东西,想要把这些东西变成银子,又跟来旺有了首尾,借着来旺的手这些东西当了出去,换一些银子花。

  老太太当时声泪俱下,在驸马爷跟前一直说自家有错,没能约束好下人。

  颜驸马看着这位老太太的架势,就知道今天白跑了。

  谢绝了荣国府请他留下来吃饭的事情,带着人走了。

  不提其他的,单说贾琏一身冷汗的回到家,两条腿跟弹琵琶弦一样的抖了起来。

  在上房门口,他的女儿巧儿扶着他坐到位置上,王熙凤端了一碗茶送到他嘴边儿,贾琏就着老婆的手喝了一口茶,安了安神。

  “好孩子,没什么事儿,你回去吧。”

  巧儿一步三回头地看了看父母,带着人回厢房去了。

  王熙凤看着屋子里面没其他人了,赶快坐到贾琏旁边。

  “二太太真是想弄死咱们呢,谁曾想颜驸马那个鼻子比狗都灵,闻着味儿的找过来了。”

  贾琏拍了拍桌子,“到底怎么回事?你今天没看见,颜驸马当时摆明了绝不会善罢甘休。”

  “上回不是说这些银子到了赖家手里吗?我早就该想到了,当年老太太让赖家去江南给姑妈送东西,结果回来的时候弄了人家几十万两银子,这里面老太太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全是赖家的听了二太太的意思。

  那个时候她们就应该勾在一起了,现在老太太收下的银子放在赖家,赖家就从家里面拿了一个东西出来给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又给了那杀千刀的荡.妇,来旺那眼瞎心瞎的人不跟我说一声,她们就把这事嫁祸在了我头上。

  今天她跟没事人一样坐在旁边,我六神无主,人家看都没看一眼,要不是老太太临危决断,恐怕今天咱们家的人就不得团圆了。”

  嘴里面咬牙切齿,心里面堵咒发誓,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了。

  贾琏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给自己跑一个小官到外边躲几年,家里面不成摊子了。

  要真的能去外边儿当官儿……把老婆和闺女都带上。

  站起来让平儿给自己找衣服。

  王熙凤追着问,“这天都快黑了你去哪儿?”

  “我去找表弟,你把银票给我几千两,我找表弟喝酒跑跑路子,咱们找一个地方当几年的县令去。”

  “凭什么咱们出去?”

  “凭咱们斗不过人家,你也不想想,到时候你跟人家斗起来,老太太站在谁那边?她闺女如今是全家的依靠,她儿子是将来全家的指望。咱们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了再说,熬到姑娘该出嫁了咱们再回来。”

  平儿已经把衣服抱出来了,贾琏换上之后,王熙凤从旁边的匣子里边拿出来两三张银票。

  递给贾琏的时候万分不舍,殷殷切切地嘱咐他,“你跟表弟说,咱们不去穷地方,也不去太远的地方,要找一个安生的地方呆几年。”

  贾琏答应了一声出门去了。

  宫里面琳琳刚收到了几麻袋的珍珠。

  宫女在地毯上铺了一块布料将珍珠倒在上面,这些珍珠大大小小的一起滚了出来,有些扁平有些圆润,看的时候仿佛能晃花人眼。

  獬豸跑过去蹲下来挑几个玩,琳琳赶快跟着过去也蹲下来,抚着儿子的背,“这个东西不能吃。”

  獬豸如今听不懂话,而且刚学会走路,为了让他走得更稳当一些,所以这一段时间琳琳不许人家抱着他,让他慢慢悠悠的在甘露殿里面晃悠。

  獬豸蹲下来把手插进珍珠堆里面啊啊了几声。

  眼看着口水就要掉下来了,琳琳赶快用自己的手帕给他擦了。

  好不容易拉拔了三个儿子长大,又开始养这个小的,虽然有不少养崽的乐趣,但是崽越长大越不可爱。

  皇帝带着邹吾过来了,周五看到地上的珍珠,大喊了一声跑过来,整个人往上一趴,珠子飞溅的到处都是。

  满宫的宫女们举着灯满地找珍珠。

  皇帝在邹吾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就没见你安分过。”

  这个时候獬豸有样学样也趴进了珍珠堆,在上面爬来爬去。

  皇帝伸手拉着小儿子的衣服将他提了起来,把身上的珠子抖了下去,跟琳琳开玩笑,“看不出来你如今已经富到如此地步了,居然已经开始拿珍珠铺地了。”

  “这话你可说错了,往后这些珠子将会越来越便宜。我跟你说,农夫在田里面刨收成,猎户在山间找收成,这些渔民呢,就从海里面捞收成。天下人都不可小看,有人前些年都弄明白了养这些珍珠,这些呀全是养出来的。”

  琳琳顺手从地上捡起一颗珠子递给皇帝,“你看看,这些珠子从色泽大小是不是都比不上以前咱们见的那些。”

  皇帝看了一会儿,“虽然比不上,但是数量庞大呀。你把这些弄过来有什么用?”

  “我让人筛检了一下,那一些好一点的,放到银楼里面做成首饰去卖,这一些等到端午的时候给家里面这些孩子们发下去,想怎么用让她们自己做主吧。”

  皇帝想了一下,离端午节也特别近了,“不如你这会儿把孩子们都叫过来,咱们现在给他们发下去,朕趁着你这会儿行赏插一手,也让这些小崽子们对朕感恩戴德。”

  琳琳心想你的脸皮可真厚,拿我的东西赚儿女们感恩戴德,这话怎么能说得出嘴?

  但是还是派人把公中的皇子公主们全部叫了过来。

  让人去找那些藤条编织好的斗,里面铺上细软的绸缎放到地上,让宫人们把这些珍珠一股脑的倒进这些斗里面。

  除了嫁出去的寿春公主和最近几天忙得不可开交的太子,其他皇子公主们很快就到了。

  这些孩子来的时候正是装珍珠的尾声,请了安之后,他们看着獬豸摇摇摆摆的在这些斗之间穿来穿去。

  心眼儿多的数了一下,发现这些斗和在场的兄弟姐妹人数差不多,心里不仅有了盼头。

  皇帝就对着这些儿女们开始训话,训了一通之后才稍微带了一下琳琳,“你们母后想着你们年纪都不小了,现在赏赐给你们一些东西,也该学着管管这些珠玉之事了,都快来谢恩吧。”

  琳琳让人把獬豸抱过来,抱着小儿子拍着他的后背,对其他人和蔼的说,“这些珠子成色不一样,有好的也有那些次一点的,全部混在了一起,到时候一人挑选一斗抱回去,自己看着处置吧。

  咱们家在我看来男孩女孩都一样,但是咱们家的公主都是些娇客,所以先让你们的姐妹选,等公主们选完了,才轮到你们几个臭小子。”

  皇子们跟着笑了一会,默默的往后退了一步。

  公主们又上来谢了恩,说了几句俏皮话,每个人挑选了一斗,让跟着自己来的宫人抱起来站到后面去了。

  这些皇子们互相谦让了一回,纷纷让年纪小的弟弟们先选。

  这里面年纪最小的是獬豸,白泽把獬豸从琳琳的怀里接过来,对獬豸说“喜欢哪个从上面拿一个珍珠,回头这一斗都是你的。”

  獬豸根本听不明白,呵呵呵呵的对着二哥笑,两只小手抱着二哥的脖子,手脚并用的想往上爬。

  邹吾就趁着这个机会,替弟弟挑了一斗。

  一群皇子皇女把珍珠拿回去之后都全部倒了出来,让自己身边的人熬油费蜡的挑选分类,将大小分开,往后用的时候不急了。

  这些东西既然是嫡母赐下来的,亲娘肯定不敢插手,如果是这些做儿女的自己孝敬亲娘……有些人会收。

  胡妃对着儿子让人送过来的珠子摆了摆手。

  “跟三殿下说,他也不是小孩子了,不必把东西再拿到我跟前了。我这里也不缺珠子用,让他自己留着吧。”

  宫人把这些东西捧回来,三皇子看了一会儿,心里面想着既然宫中女眷都有,大家这一会儿也不稀罕珍珠,不如送出去给自己的那小未婚妻。

  旁边就有太监给他出主意,“这眼看着马上天就热了,不如让人做一件珍珠衫给王妃送去。”

  三皇子一听果然高兴,因为这些珠子里面有几十颗粉色珠子,配着白色珠子在一起,这个时候做成一件珍珠衫,让少女穿上确实应景。

  过了大半个月,这一件珍珠衫才算是做好,匠作监捧着过来给三皇子看了,三皇子确实高兴。

  “让人用个盒子装起来,明天我拿着悄悄给王妃送去。”

  他身边的老嬷嬷听了皱了皱眉头,“殿下何必悄悄的呢,听说7月7正是咱们王妃的生日,拿着这个做贺礼派人大大方方的送过去岂不是更好?”

  这眼看已经到了6月份了,也没多长时间了,再等等也是可以的。

  三皇子想了想确实比自己偷偷摸摸送过去强,而且当作寿礼送过去,她也能大大方方的穿出来。

  三皇子凑了个时间跟胡妃说这件事情,胡妃心里面虽然酸不拉叽的,但是还是拿着这件珍珠衫去找皇后。

  两个人坐下就说这事儿,“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这话是真的,他得了一斗珍珠不先想着给我做一件,倒是先想着他媳妇儿。”

  琳琳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少年男女思虑不周全也是有的,你等着瞧吧,等你儿媳妇进门了,他们俩一起孝顺你。”

  “臣妾借娘娘吉言,这事就托给娘娘了。”

  琳琳觉得这不是大事儿,就点头答应了,“放着吧,我看的这盒子不够鲜亮,到时候让人做几个好盒子,放进去也好看一些。”

  胡妃站起来又谢,等到黄绸把盒子接过来之后,琳琳突然有一些好奇,“这里面的珍珠衫你看了没有?你要是看过了跟我说说什么样的?”

  “做得倒是有些趣儿,只不过是些白色粉色的珠子配在一起罢了。”

  她越说琳琳越好奇,让人打开珍珠衫,看了一会儿琳琳皱了皱眉头,“东西是好东西,但是你也没个成算。两个孩子如今还未成亲,所以这个时候送东西就要送成双成对儿的,单单一件有些不美气。”

  胡妃也想到了这一点,“臣妾那里还有一些珠子,配上一些珠玉让人再做一件,到时候一块送过去。”

  琳琳看着这一件白色的珍珠衫,“这一件就有些素了,人家收礼的还是个小姑娘呢,你手里的珍珠是个什么颜色?”

  “都是一些白色的,前几年我娘家送给我的寿礼,臣妾手里还有一些黄金,配着金珠看着也能入眼。”

  “到底不够喜庆,我手里还有一匣子碧玺,都是红色的,拿过去一块做了,你跟下面的人说,让他们做得喜庆一些。”

  琳琳说完跟黄绸交代了一句,“我记得有一匣子红色的碧玺,拿出来用了。”

  黄绸看了看胡妃,“娘娘说的不错,碧玺确实是红色的,但是在日光下面却有些发紫,不如用玛瑙。”

  琳琳一听想到现在的人比较忌讳这些,正妻就应该用大红,只有那些侧室用其他红色,“把这两匣子东西都找出来挑挑,看哪个合适就用哪个。”

  过了一会儿,两匣子宝石被端了过来,琳琳也没看,直接让人端到胡妃跟前,“你瞧着吧,看用哪个合适?”

  胡妃选了一会,发现玛瑙的成色更好,红的发黑,但是有点亮光就能看出来这是正红色。

  赶快站起来让人把玛瑙收了,“臣妾替他们小两口谢谢娘娘。”

  琳琳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没事你回去吧,到时候让人做几个漂亮的盒子,选一选装进去,送过去就完事儿了。”

  胡妃答应了一声,出门的时候看到獬豸正撅着小屁屁爬台阶,蹲在台阶边儿拉着獬豸的小手说了几句话才带着人走了。

  一转眼到了7月初,匠作监把东西送了过来,除了两个雕刻的精美的盒子之外,还有一些布料首饰。

  这些嫔妃们来请安之后,琳琳留下了胡妃,

  “他们送过来几个盒子给咱们挑选,你瞧瞧用哪个合适?”

  胡妃去看了一会儿,这些盒子都是好木料,并且雕刻的图案也异常精美。

  “是给孩子贺寿用的,臣妾觉得那个麻姑献寿还有旁边的松鹤延年比较好。”

  两件珍珠衫就当着胡妃的面装进了两个盒子里面,用小铜锁扣搭起来了。

  胡妃的宫女又检查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错儿,对着胡妃点了点头。

  琳琳一摆手,让人把东西给贾家送过去。

  去送东西的是胡妃宫里面的一个老嬷嬷,因为年纪大了,也不经常在皇宫里面走动,胡妃想着这个老嬷嬷别人又不认识她,去一趟贾家也没什么关系。

  老嬷嬷到了贾家之后,板着脸不说不笑。

  荣庆堂里面因为老太太爱说爱笑每天都有不少女眷在里面打趣逗了。

  因为今天来了这个老嬷嬷反而安静无比。

  贾家这几天的气氛比较低迷,原因是贾琏给自己找了一个差事,去保定府里面做了一个知县。

  这事儿没跟家里人商量也就罢了,以准备行李的名义把他们两口子手里的不少东西倒腾了出去。

  听说这里面就有不少巧姐的聘礼。

  虽然没能逮住人,但是对于王夫人还有老太太来说,那真是气得心肝脾胃肾都在疼。

  崔家来送聘礼的时候大家都见过,这些聘礼里面有许多都是些名贵的古董,像是前朝皇室用过的笔洗砚台和几百年前的名画都是应有尽有。

  到时候拿到宫里面去给娘娘用也能称娘娘的身份。

  这时候屋子里面老太太不想说话,王夫人板着脸,老嬷嬷又不在一边奉承,所以就变得如此安静。

  王熙凤从外边进了院子,人还没进屋子声音先到了。

  “听说崔家有管家来了?我来的迟了。”

  门口挂着的帘子被掀开,王熙凤进来一瞧就看到一个脸上全是皱纹的老太婆坐在一边的脚凳上。

  再看她身后站了十几个貌美如花的姑娘,每个人捧着一个盒子,个个低眉顺眼。

  “这就是崔家的管事儿吧?”

  老嬷嬷早就站了起来“不敢当奶奶这么说,老奴也不过是胡主子院子里面看家的老奴才。平时没什么用,这次蒙主子看重才有了这么一个差事。”

  说完之后对后面招了招手,有两个宫女上前来,打开盒子之后取出来两件珍珠衫。

  老嬷嬷的声音平静无波,指着离自己身边最近的一件跟王熙凤交代。

  “这一件是我们家小爷特意让人做的,来的时候小爷还吩咐奴才,说是想让贵府的姑娘穿上试试,不合适了我们再拿回去改。”

  这句话说完之后,平儿赶快转身回去把巧儿请了过来。

  巧儿拿扇子遮着脸,羞羞答答的过来,就有人帮着把珍珠衫套在了身上。

  巧儿今天做了一件儿嫩黄色的衣服,配上白色粉色珠子识的珍珠衫,小女孩显得清纯可爱。

  相比之下,另外一件就有些老气了。

  宫女把那件镶嵌着金珠和红玛瑙的珍珠衫收好放在匣子里面。老嬷嬷看着东西已经送过来了,也没久坐,站起来告辞出去了。

  平儿赶快送这些人出门,老太太看了看崔家送来的这些东西,对身边的几个姑娘说,“你们带着巧姐去园子里面逛逛吧,听说园子里面的花开得好。”

  探春答应了一声,站起来拉着巧儿出去了,王熙凤一看这个架势,眼珠子一转,“老太太和太太先坐着,我让人把这东西送回去。”

  “不着急,”老太太摆了摆手,“这两天你们两口子忙里忙外的,你也没来跟我这老婆子说几句话,今天好不容易遇见了,咱们也好好说说,你过来这边坐。”

  王熙凤心想这一天早晚会来,大大方方坐了过去。

  老太太就在一边问,“我听见大老爷说,你们两口子要到保定府去?”

  “不只是我们两口子,还有巧儿,她现在是崔家的人了,过几年就不在我们身边了,把她带过去也是为了多跟她说说话。”

  “你这话说的都糊涂了,已经定亲了的姑娘怎么能带着她到处乱走?”

  王熙凤和贾琏早就因为这个问题商量过解决办法。贾琏说女婿的外祖家就在保定附近。

  所以王熙凤也这么说,“这也不算是乱走,女婿他外祖就是保定人氏,听说家里也是做生意的,所以亲家那边帮忙谋了保定那边的差事。”

  王夫人的眼睛在刚才的匣子上看了一眼。

  心里面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些东西弄到手来,“老太太,保定离咱们这边也近,要是老太太什么时候想他们娘俩了,派人接了回来。”

  王熙凤心想,这人今天怎么愿意替我们说话了,就听见王夫人话锋一转,“就是因为近,他们缺什么咱们直接给送过去了,也不必大张旗鼓的收拾东西带走,这几天听说从家里面往外面倒腾东西,拉了一车又一车……就怕人家说他们年轻轻狂,这哪是去做官呢,简直是去游玩。”

  王熙凤算是听明白了,这是想让自己家的人赶快走了,好把自家的财货据为己有。

  嘴里附和了一句,赶快看着老太太,心想让自己走了也行,反正家里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但是老太太不为所动。

  “这一大家子离不开凤丫头,就跟琏儿说不许他把凤丫头带走,要带就带平儿走吧。”

  王熙凤肯定不愿意让贾琏把平儿带走,自己又不想留下来,到时候出去了,自己就是官家夫人威风八面,当地的土绅人人巴结。留在家里面还要看上面两层婆婆的脸色……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加起来还是出去好。

  这一次在荣庆堂里面算是不欢而散,谁都没有达成目的,王熙凤晚上回来之后在灯光下面看着今天崔家送来的珍珠衫。

  拉着平儿估了一下价钱,“这大概花了几百两银子吧。”

  平儿就在一边说,“他们家是开银楼的,不缺珠子,但是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看着上面的这些红玛瑙不错,要拿出去卖,这两件珍珠衫加起来得卖一两千银子。”

  王熙凤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刚才小红跟我说,太太可能看上这件衣服了,咱们就把这个给太太了,让太太帮咱们脱身。”

  平儿不相信,“留着咱们在京城,到时候他们要是缺银子了,能从咱们身上捞一些,咱们要是走了得远了,他们缺银子上哪弄去?”

  “放心吧傻丫头,要是薛家没有被他们捞干净,还轮不到咱们呢。就是因为咱们离得远了,不在京城里面,消息没这边来得快,出了事儿他们只需要到咱们那里吓唬吓唬咱们,到时候咱们肯定愿意掏银子。”

  王熙凤没有说的是太太胆子大着呢,上次对自己下了死手没有得逞,完全是因为老太太在一边阻止了,要是这回老太太离得远了,鞭长莫及,说不定太太还以为更好得手呢。

  说完之后让平儿捧着镶嵌红玛瑙的珍珠衫去找王夫人。

  于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家宴上,胡妃看到贾贵妃穿了一件珍珠衫,两只眼睛差点瞪出来。

  说是中秋节家宴,太上皇和东太后还在西园没有回宫。

  下午的时候太子带着诸位兄弟去西园请安,刚才已经回来了。

  和往年大宴宗室的晚宴不同,这一次真的是家人的聚会,自西太后往下带着后宫的嫔妃皇子皇女们陪着皇帝喝一回酒。

  如今皇帝和皇子们没来,西太后的寝宫里面,也就几位公主在院子里面叽叽喳喳的说话。

  这些嫔妃们从宫中出来之后在甘露殿排班,贾贵妃和董贵妃打头带着她们一块到西太后的寝宫去。

  皇后早就在西太后跟前坐着了,婆媳两个说些家务事了。

  皇帝人还没回来,宴席还没开始,皇后和太后两个人说些家长里短,这些嫔妃们安安静静的坐在偏殿,过了一会儿胡妃忍不住问贾贵妃,“娘娘的这件衣衫上的珠子看着挺好的,想来是新做的吧。”

  贾贵妃一直自傲于娘家的家世,“这是前一阵子荣国府送来的,贺中秋节的节礼。”

  坐在他们两个人中间的董贵妃,对这件衣服的来历并不清楚,听说了之后也只是看了看贾贵妃身上的衣服。

  带了点得意的向胡妃说,“前些日子寿春公主也给我送了一件节礼。是她亲手做的衣服,针脚歪歪扭扭的不成样子,今天我没穿出来。”

  胡妃有孩子,自然不羡慕董贵妃。倒是贾贵妃这个时候心里面酸的要死,而且还在想董贵妃是不是故意要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

  穿上这件珍珠衫带来的得意,也因为董贵妃的话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他人听见董贵妃这么说,也纷纷出言恭维她。

  没过一会儿就有宫女来请这些嫔妃们到正殿去。宴席已经摆好,皇帝已经过来了,换了衣服正坐在皇后身边陪着西太后说话呢。

  这些皇子公主们站在两边,不知道说些什么,把西太后哄得哈哈大笑,皇帝也是满面笑容,把李贵人生的女儿揽到怀里,看这模样应该是心情不错。

  等这些人都到了,皇帝大手一挥,“人到齐了就吃饭吧。”

  这些嫔妃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安排到了几个桌子上。

  再转头一看,皇帝和皇后两个人坐在西太后两边,皇后身边坐了一排公主皇帝身边坐了一排皇子。

  这才像一家人,而且人家在一个大大的桌子边上已经坐好了。

  这个时候在场所有嫔妃的心中,都有一种很酸楚的感觉。人家看这才像是一家,自己就是那种上不了台面的人。

  饭菜上齐后,皇子公主们就开始轮着表现才艺。

  表现最多的还是吟诗作对,这里面太子微微笑,二皇子笑眯眯,两个人同时起身起奏过了太后和帝后,要做弟弟妹妹们的评委。

  琳琳就知道这俩小子做不出诗,也不难为他们,自己答应了一声,对着皇帝使了一个眼色。

  皇帝这个时候尽管想看这两个儿子出丑,但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就决定对他们两个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磨了一会儿才答应兄弟两个做评委。

  这其中最出彩的还是邹吾,他的年龄不大不小,读过的诗却是非常多,而且作诗像模像样,里面不乏精彩的句子,赢得满堂喝彩。

  等到结束之后,麒麟和白泽带着弟弟妹妹退了下去,嫔妃们也告辞了。

  琳琳和皇帝又坐下来陪着西太后说了几句话,两个人才带着邹吾和獬豸一块儿回甘露殿。

  快到甘露殿了,就有太监出来禀告,“刚才胡妃娘娘来了,在偏殿里面等着娘娘呢。”

  琳琳好奇她大半夜的有什么事儿非要这会儿说,“知不知道什么事儿?要是不要紧的事让她明天再来吧。”

  “说是三殿下那边的事儿……”

  皇帝这么一听,和琳琳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一块儿把胡妃叫到了正殿,胡妃来的时候琳琳怀里抱着獬豸拍哄着让他睡觉。

  邹吾回来的时候就有一些犯困,让他回寝宫去了。

  帝后两个人已经换好了衣服,皇帝歪着问了一句“老三怎么了?”

  “三殿下没什么,就是……”

  皇帝不耐烦地瞪了她一眼,“就是什么?有话就说,你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胡妃赶快看向琳琳,琳琳推了一把皇帝,“皇上要是觉得喝酒了头疼,先回去躺一会儿,看胡妃这个样子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

  皇帝站起来扶着宫女的手到后殿去了。

  琳琳示意胡妃坐下来,自己拍着儿子,“到底有什么要紧的事儿不能明天说,今天非要跑过来。”

  “娘娘,臣妾已经忍了一天了,贾贵妃今天穿的那件珍珠衫您看见了吗?”

  “这个倒是没留意。”谁仔细看她呀,琳琳恨不得这个人就是一坨空气是透明的,永远别让自己看见才好。

  “娘娘天天忙着这后宫的事情,自然不关心贾贵妃穿了什么,上个月娘娘赏赐给显儿他媳妇一件珍珠衫您还记得吗?”

  琳琳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这人到底是谁?

  胡妃看皇后这迷茫的眼神就知道没想起来,“七月初七是臣妾那儿媳妇的生辰,那个时候您出了一匣子玛瑙做珍珠衫上的配饰,你还记得吗?”

  “想起来了,是有这事儿。你不会说今天贾贵妃穿的就是这件吧?”

  “娘娘圣明。”

  “圣明什么呀……这是打谁的脸呢。”琳琳的声音稍微拔高了一点,怀里的獬豸不安的动了动,琳琳赶快低下头把抱在怀里的儿子又拍又哄。

  胡妃看着獬豸稍微安静下来了,也压低声音,“您可要做主啊,那可是咱们儿媳妇儿的东西,他一个不亲的亲戚,凭什么把咱们儿媳妇的东西拿走了。”

  琳琳心里面还在想,荣国府现在落魄到这种地步了吗?

  胡妃还有些不忿,又不敢抱怨其他的,只能拿着贾家两房的关系说事儿。

  “咱们儿媳妇跟贵妃又不是亲姑侄,臣妾听人家说了,咱们儿媳妇的亲姑姑如今还没人家呢,要说孝顺,也轮不到咱们儿媳妇儿来孝顺她呀。”

  琳琳被她一口一个咱儿媳妇儿弄得头脑有点晕晕的。

  “这事儿就算了,你留意着凤藻宫还有没有其他咱们家送过去的东西,我想着那堆聘礼也有几件悄悄的回咱家了。这个档口因为一件珍珠衫,把皇上跟贾琏的关系闹出来,你看皇上生气不生气。”

  胡妃气得哼了一声,也知道今天再呆下去没什么办法了,站起来匆匆的告辞离去。

  琳琳把已经睡着的儿子放到自己寝宫的偏殿里面,看着宫女给他脱了衣服盖上小被子,又过了一会儿,看着他已经睡熟了,把手伸到小被子里面摸了摸温度才放心的离开了。

  皇帝早就换好衣服睡了一觉,感觉到旁边被子在动,口齿不清的问,“胡氏干什么呢?”

  “过来告状呢,说是上个月赏给老三媳妇儿的寿礼被贾家献给了贾元春。想让我出头教训人家一顿呢。”

  “别管这事儿,再等等……”说着说着又睡了过去,琳琳只好爬起来重新盖了一回被子,才又躺了下来。

  要按照做京城的规矩,八月十六这一天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走亲戚。

  琳琳是不能回娘家,辛云是娘家太远,所以这一天辛云梳洗打扮好了之后进宫来给琳琳请安。

  两个人能聊的话题不多,除了宫中的几位皇子和林家的两个小孩子之外,也只能聊聊林如海夫妻两个如今打不打算回来。

  “大爷的意思是说,请老爷和太太这个时候动身吧,再过着日子天就要冷了。

  可是前几天收到的信,却说老爷在姑苏那边认识了几个朋友,再加上人在祖地祖宗显灵,咱们老爷的身子骨看着比以前好多了。所以老爷就想着等到冬天了再动身。”

  琳琳心里盘算了一下,冬天回来也行,“要是冬天回来……要在运河封冻了之前回来,要不然就要坐马车了。”

  “坐马车太受罪了,大爷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一直催促着老爷太太带着姑娘赶快动身回来吧呢。”

  两个人正说着话呢,獬豸从外边跑过来,一路咯咯笑着冲进来趴在琳琳的膝盖上。

  “娘,糖。”

  这也是个吃货,琳琳让人给他拿了一块白色的方糖,哄着他出去再跑几圈。

  辛云看了,突然想起一件事儿,看了看周围也没外人,压低声音问琳琳,“听大爷说,皇上给三殿下赐婚了,是荣国府的巧姑娘?”

  琳琳点头,“这事知道就行了,不要去外边乱说。”

  “娘娘放心……”说完之后又有些欲言又止。

  琳琳看见之后问“还有什么事儿让你知道了?在我跟前有什么不能说的?”

  “不是不能说,毕竟有这个忌讳。不过娘娘向来福泽深厚,在娘娘跟前说来也没什么。

  刚才咱们小殿下来讨糖吃的时候,我突然间想起来,前两天那位搬到保定府去的表嫂派人来咱们家讨要些糖。

  听来人说这位表嫂如今有身孕了,只是因为年纪大且这个孩子又是盼了这么多年的,所以不敢乱说,怕说了被人知道折了福气,惊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