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阿nyaa      更新:2023-07-29 05:14      字数:3396
  “现在这边没别人了, 书儿, 其实你小时候叫妞妞的, 现在还是景书书这名字好听点。”景大壮有点不好意思,也不是说景书书这名字有多好听, 实在是景妞妞这名字和眼前人有点太对不上号了。

  “书儿,永富,盖房子的事儿你们两个怎么看?”

  景永富显然还在生刚才他爹景大壮没有立即拒绝主任的气“还能怎么看,我坚决不同意!”

  “永富你冷静下来,别意气用事, 爹是农民, 不跟你说那些文绉绉的,但是这道理大家都明白, 有些事情你还年轻,看不清楚,主任的意思是,你不能拒绝。”

  景书书微不可闻的点了点头。

  看来她的观察没错,老爹看着是个大老粗,心里都明白,也难怪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慢慢积累出来了的。

  “爹,不行, 这事真的不行, 老祖宗留下来的地, 怎么能让出去呢?”

  “永富, 咱们先看大环境,现在最忌讳的就是谈自家的东西,包括你这个人,都是公社的,没有公社你什么都不是,公社问你要地,你还不给。难道你等着让他们斗地主吗?而且主任的意思,你还没听出来呢,要是咱们不同意,你工作都要没了。”

  “他敢!我这工作是靠自己本事得来的。走的是正规途径。考试打分,凭什么他说没了就没了。”

  年轻人啊,景书书心里默默摇头。

  “永富你的正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啊。你是人民的公仆,遇到这种事,还不牺牲小我,成全大家,就这一个理由,就能让你丢了工作。你年纪也不小了,对象还没谈吧,万一没了工作,你爹真不知道上哪儿去给你找媳妇儿。”

  听到这话,景永富低下了头,景书书觉得,他被压抑了太久,每个月挣的钱要寄给老爸,自己又不剩多少了。在镇上工作估计住的是集体宿舍,也没哪个丫头愿意嫁条件这么差的人吧。要是在村里说个媳妇,难道跟着他去镇上?那他岂不是更养不起?而且村里媳妇还要面临城里的各种不适应。总之一个字难。

  现在有了景书书这个姐姐,明摆着以后留在戚家村,爹这里总算有个帮衬了,他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而且如果户籍顺利的办下来,姐姐应该也是能顺利的在生产大队某一份工作赚工分,经济压力也会少很多。然而以此为代价的就是自家老宅后面的空地要见要拿来做知青点。景永富不说话了。

  成年人的世界困难太多。

  其实景书书倒不觉得有什么困难。毕竟主任这个人,从面相上来看还是非常善良的,不是故意要欺压,只是为了公社在谈条件。他跟他们谈条件,那他们也能反过来跟他谈条件喽?景书书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爹,弟弟,我有个主意,你们看看妥不妥。”

  ...

  等景书书、景大壮、景永富一家人从公社主任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脸上都喜洋洋的,景书书手里多了两张纸头,一张是她的户籍证明,上书:景书书,女,生于1948年12月28日,住址戚家村9街23号,与户主景大壮关系:女儿。

  有了这个证明,景书书就可以去生产大队报到,从今以后她景书书,再也不是可怜的流浪汉,而是戚家村第一生产大队的一员,干的是正经农活,赚的是女性工分。普罗大众看来,她算是一个有名有姓,又能养活自己的女农民了。

  第二张纸头是一张合同书。

  景大壮一家同意人民公社在戚家村第一生产大队9街23号建立知青点,建成宿舍20间。宿舍的设计和构造必须征得景大壮一家的同意。征用方式为租用,租期5年,并且每一年续签该合同,每次续期时,景大壮一家都可根据当时情况以合理理由拒绝续签,例如不可抗力,天气原因导致的房屋塌陷;知青对景大壮一家的无理行为以及知青个人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房屋污损等…

  景书书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字,总算把合同写完了,最后景大壮按了手印,景书书和景永富签了名字。

  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内容和形式他可以妥协,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小看景书书了,他决定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奇女子。

  所有事情都办妥了,各自就要四散回家了,主任说:“永富啊,你爹腿脚不好。你们怎么过来的呢?”

  景永富说:“刚好赶上队里的牛车来,我们就搭了个便车。”

  主任点点头又略略思考了一下,然后手指办公室外面的一处停车棚:“过来一趟不容易,你们是计划现在就走呢?还是住一晚上在镇上”

  还没说完,景大壮就打断了他:“主任,我今天就要回去,队里还有很多活。”

  主任突然叹了口气:“哎,大壮啊,你这个人。算了,不说你什么了,责任心强是好事,可千万别再累着自己了,以后有闺女养你了,心稍微放宽一点。养好身体是第一要务啊!”

  景大壮点点头:“谢谢主任。你很体贴。我们队队长还天天动员呢,人少活多他也压力大,我们这些残废总不能真的也废了。”

  “我能理解,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嘛,前段时间为了躲台风,抢收,我跟我老婆都去生产大队了下地了呢。”

  景大壮:“我听说你的这件事儿了,你说你一个主任都在帮我们干活,我们做农民的怎么好意思不干活?”

  主任说:“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不管是主任还是农民,咱们都是平等的,都是为了人民工作,不分你我,不过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咱们的劳动人民,咱们的社员有一个好的身体,看到外面的自行车了吗?是咱们公社的车,永富,你骑自行车把你爹送回去,要平平安安的,慢慢去,慢慢回,自行车用完放回来就好,要是赶不及今天回来就明天,反正我们的办事员也可以走路去的工作的。”

  景永富是在机关单位上班的,虽然一开始因为自家地的问题没有对主任好好说话,但现在他对主任的好感提升了180个层次。主任干活也不容易,还能这么体恤农民,帮父亲着想,还借公社的自行车给他,这一刻景永富居然有点感动。

  “主任放心,这是我亲爹,我肯定毫发无伤的给送回去,并且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按时回来,争取不影响公社用车。”

  主任安排了这边的事情,又转向了景书书:“听说你现在住在清泠庙?

  景书书点头,“既然爹那里房间不够,我就暂时先不搬过去了,希望主任和爹都能理解。”

  “清泠庙是个三不管地带,你的人身安全我也很关心,而且在那里村民们有一些传说,当然我本人是坚决不信的,我只相信科学。”

  主任每说一句,景书书就跟着点一次头。

  “如果你还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我帮你安排村里的其他住处,有些家里有女儿没出嫁的,可以挤一挤……”

  “主任,谢谢您的好意。村里人说的,关于清泠庙的那些传言,我是坚决不信的。而且我在清泠庙住了这么多天。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呀?不仅运气没变差,还找到了亲生的爹,还有弟弟,一家人团团圆圆,清泠庙有什么不好的?所以在知青点建好以前,我不接受组织的帮助,如果以后知青点建好了,我家面貌一新,爹也不用发愁我住房的时候,爹让我回去,我就回去。”

  “我的好闺女,你真体贴人!”景大壮又是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似乎他当年决定把女儿送出去,是今生最错误的决定。想想人生中无数个困苦时刻,如果都有个如此贴心懂事的女儿,是不是也会好过一些呢?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

  主任哈哈大笑:“景书书你可真疼人,那就先暂时委屈你了。等知青点建好了,你第一个来选房。”。

  —

  送走了爹和弟弟,又忙完了所有的大工程,景书书看着手里的两份文件,心满意足的笑了,要不是戚小白喊她,她差点儿就忘记了李宏光的事儿。

  “景书书同志,事情办的还顺利吗?”问话人是李宏光。

  几日不见,李宏光的脸色还是一如前次见面一般的憔悴。

  倒是他身旁的戚小白很好看,不知是因为他本身长得美,还是因为他穿了景书书送的衣服。

  自恋的景书书想:果然是人靠衣装啊,穿了这衣服,阳光下一站,戚小白还真是农民中最亮的崽。

  “全都办成了!”景书书亮亮手里的纸,“户口就在这里,从今天起我也是有身份的人,有爹、有地、有家,谢谢你啊,李宏光同事,你出了不少力呢!”

  “不客气,恭喜你!”李宏光真诚地说。

  简单寒暄以后景书书想,言归正传,李宏光的事儿先解决了吧,景书书看着戚小白,微笑着问:“怎么样?谈好了吗?他有没有选一个合适的地点?只有我们三个人的。”

  这是早就和戚小白商量好的,景书书相信戚小白的办事能力,跟做菜一样流畅。

  然而。

  李宏光脸色不好看,景书书想那是因为他长期脸色不好看,但是戚小白的脸色也突然暗淡了下来。

  “宏光说,想请我们去他家,他家里人要一起商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