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者:阿nyaa      更新:2023-07-29 05:21      字数:4119
  “退婚?”卢书记和卢思佳同时震惊!

  “小白,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卢书记不可思议的向戚小白确认。

  景书书:“他当然知道。”景书书心里暖暖的,戚小白刚才的样子很帅, 她心里很畅快。

  “对不起, 卢叔叔,卢小姐, 初次见面我本无意冒犯,我已有了意中人,但刚刚得知母亲和叔叔之前有过婚约,对不起, 如果我早知道这件事会早一点来,耽误卢小姐一阵时间, 对不起。”

  戚小白把那块玉掏出来:“这可能是卢小姐的东西,今原样归还。”

  卢思佳面前出现了戚小白的手,小心翼翼的捧着那块玉,卢思佳双眼已经迷离, 今天第一次看到戚小白,不仅惊为天人, 心里也暗自庆幸,但转眼人去楼空,镜花水月一场梦。

  她的心情跌落谷底。

  卢书记看出了女儿的悲伤,戚小白他考察过,的确是人才, 他口中的意中人他也略有耳闻, 但他有办法, 为女儿争取一下。

  “小白,你说的这些,我也理解,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母亲会怎么想这件事?”

  “叔叔,母亲已经入土为安,她就算活着,应该也是希望我幸福。”

  “自古有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是具有生活经验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一辈,经历过的很多,对于婚姻比你们看得通透。门当户对,互相匹配,婚姻关系才能长久幸福。那个父母不是希望孩子幸福的?所以我们安排的就是最好的,你现在还年轻,以后你会懂的。”

  戚小白:“叔叔,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包办婚姻,青年人应该自己追求幸福,您也是新时代的领导,您对这一点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五十年代,婚姻要服从组织安排,但从六十年代起,婚姻法颁布实施,包办婚姻逐渐成为历史,即使是在戚家村这样落后的地方,农民也知道可以自由恋爱了,就连结婚证上都写了双方自愿的字眼,只要新人高举伟大旗帜就好,跟谁结婚不再服从父母。”

  卢书记:“可是……”

  戚小白这一次不让卢书记打断:“父母的确为了都是孩子好,但是时代在变化,母亲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如果她还在,她的想法也会变的,如果她还在,我会好好跟他交流,她是通情达理的人,一定也会理解我的决定。父母为了孩子好,是会引导孩子,但最终的决定还是应该我们自己来做,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了。卢小姐,你我素昧平生,根本不了解对方,更不用提互相有任何的爱慕之情了,所以初次见面我就提出退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你我本不相识,今后也无往来甚好。”

  景书书听的很舒心,小噪忍不住鼓掌:“啪啪啪!戚小白说的真绝情,赞!”

  景书书觉得其实戚小白说的很礼貌周到,如果不是卢家人有点意思的话,并不绝情,意思也表达的很明显,很决绝。对方反正也没深入接触过,不至于绝情。这个时候,卢书记那么多生活经验,随便说两句话,给自己一个台阶,这事儿不就解决了嘛!

  不过显然,卢书记不是那样考量的。

  “小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件事咱们先不提,你先坐下,刚才你也说到了你母亲,她是那么阳光开朗又爱孩子的人,她为什么会自杀?她临终时留下的遗愿里,就希望我们两家变成一家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戚小白显然不知道卢书记说这句话用意何在,但戚小白不想把卢书记当成坏人:“卢书记,很多事情我不明白,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随随便便就可以定义的,但我想,现在的世界,我是明白的,我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如果母亲还在,她会看到这个世界充满生机和可能性,在这样的世界,一切都是会变化的,她的想法也会变,我现在有很不错的对象,母亲见了也会满意的。卢小姐,您的条件也很好,相信你也会找到让你满意的,值得你去爱的对象。”

  卢思佳没有言语,她感觉自己刚才太过热情了,真把自己当未婚妻来自居,结果对方根本不是来提订婚的。

  卢书记当然也忍不了这样的被退婚,在他看来,自己女儿哪里都好,要退也是自家先提,戚小白凭什么要退婚,更何况,戚小白是他的良婿,这件事先不提,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先说别的。

  卢书记:“小白,这东西也就是个定婚信物,放谁那里都一样的,佳佳,你收起来。”

  卢思佳听了爸爸的话依言收了玉,模样还是不情不愿的。

  戚小白:“谢谢。”

  在戚小白看来,这件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景书书看好戏,也打算回去了,小噪:“现在就回去?不去国营商店观光吗?”

  却听见卢书记继续说:“小白,虽然有些事情你不想追究了,但我不会不追究的,白婷绝对不是自杀,她是被人陷害的,我一定要还原事实的真相。”

  景书书第一次听到白婷这个名字,原来戚小白的妈妈叫白婷。很好听的名字。

  戚小白:“卢叔叔,谢谢你,事到如今,我们家人都不想再追究了,请你也放过自己。”

  卢书记突然表情悲怆。“放过自己,这么多年来心里的魔障什么时候放过过我?”卢书记说完,身体微微颤抖了下。似乎想起了什么悲伤的往事,卢思佳马上向前,扶住了自己的爸爸。

  见爸爸呼吸渐渐平稳,坐在沙发上沉默,卢思佳转头对戚小白说:“你妈妈的事,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父亲的一块心病。”

  戚小白:“……”

  小噪:“这是什么情况?我看戚小白走不了了。”

  景书书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苦情戏码,戚小白可以走,但他不会那么做,景书书特别希望卢家人不要在纠缠了,一遍又一遍的拿戚小白的妈妈出来算什么事儿!何况,戚小白好不容易放下了过去昂首前行了,这家人日子过得也不差,为何早不提晚不提偏偏现在提?

  最好笑的是,如果卢书记真的这么深情(景书书觉得可能真不是爱情),那为什么他不早一点联系戚小白,偏偏要赶在戚小白这边上门的时候,把自己这么长时间来收集的证据和困扰自己的心魔一起和盘托出?

  景书书摇摇头,不地道。

  卢书记:“小白,你妈妈的事情你到底知道多少,今天既然你来了,咱们就弄清楚。”

  戚小白:“叔叔,你这是何苦呢。”戚小白不知道,很多事情他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妈妈活着的时候有多痛苦,妈妈的憧憬被现实折磨的让她失去了信心,生的信心,所以她选择了死亡,戚小白以前不理解,但后来他慢慢懂了。

  “小白,以前你妈妈拿不到行医资格,我也为他跑了不少路,如果换作是今天,她一定能成为一名大夫。”

  大夫,听到这个词,景书书想起了什么,刚认识戚小白的那会儿,她就在卫生所搞事情,戚小白听说医生的事情,眼神总是暗淡和若有所思,现在想来,原来都是因为他妈妈啊!不过,戚小白应该是真的走出来了,所以后来他也支持景书书做医生。

  景书书对戚小白又一次充满了信心。

  卢书记:“小白,你认识戚微寿吧。”

  景书书一愣,一个陌生的名字。一旁的小噪却像是呛了一口水,咳咳两声,景书书:“怎么了?戚微寿是谁?你认识?”

  小噪:“戚家村没有不认识的,一个老人,死了很久了,是中风吧。具体不清楚,但是村里都传,说他好像是白婷弄死的。”

  景书书看戚小白,他脸上凝固了,显然这个名字触动了他心里的神经。

  卢书记看了看戚小白,继续说,声音里面饱含沧桑之感:“戚微寿突然得了中风,手抓人很紧,但腿脚走路不利索了,那时候戚家村没有卫生员,这个病一看就很严重,戚微寿的女儿算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知道你妈妈懂医术,就向你妈妈求救。”

  戚微寿的事情,戚小白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但具体是什么事情他不清楚,没有治好戚微寿不是妈妈的错,妈妈去世的时间也是戚微寿死后一年,戚小白从来没觉这两件事会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医生,治病救人,难免会遇到死亡,妈妈经手的病患肯定也不止这一个死亡的,这跟妈妈的死一定没关系。

  直到这里戚小白都觉得,妈妈一定是因为心里的大义得不到施展而死的。

  “戚微寿当时得的是中风,这病很严重,也很难治,纵使白婷医术再高超,没有专业的辅助设备和健全的药物也是无计可施的,所以当戚微寿的女儿找到你母亲的时候,你母亲劝她马上去县里或者市里的大医院。”

  “那个时候,村里的人有病确实是找不到医生治的,只能找蒙古大夫或者赤脚医生,一方面生的都是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另一方面也便宜,要去大医院路费不知道要多少,治疗费也不便宜,再加上舟车劳顿,并人过去病情还要再加重。”

  “戚微寿的女儿不想让老人受那份罪,就决定不带老人去大医院,留在家中。白婷虽然说自己不能治,但也前去看望了,她心里很苦恼,那时候她与我的书信往来里她反复的提到这件事。”

  书信往来?景书书:“刚才卢书记拿了一堆东西,里面似乎没有书信之类的,是不是看差了,等会儿要再检查一遍。”

  小噪飞过去,钻进纸张里面:“虽然我认识的字不多,不过这里面没有信,起码没有白婷落款的,或者以卢书记抬头的。景书书,你怀疑卢书记的话?”

  景书书点点头:“只是感觉不太好,也可能是我看错。”但怀疑一旦开始就会停不下来。

  景书书怀疑不碍事,关键在于戚小白,白婷是戚小白的生母,别说是死的不明不白了,就算是死的明明白白,生者回忆死者,都难免悲愤啊。

  景书书绕着戚小白,戚小白看不见,但景书书很想出现,她觉得她能体会一丝丝戚小白的悲痛,说走出去了,不假,可是人的情绪总是会禁不住。

  景书书摸摸戚小白的头发,不管发生什么,她都会站在他身边。

  戚小白终于还是没忍住:“妈妈是会为了病人苦恼,但治病不是简单的事。”

  卢书记:“说的极是,白婷当时也知道她没有药,但她的医者仁心促使她不断地想要去做好这件事。”

  “戚微寿的家人基本也都放弃了,他们没钱治病,眼看着病一天天严重起来,戚微寿基本都瘫痪了,一个大活人,因为中风,几天下来瘦骨嶙峋半身瘫痪,你妈妈看不下去啊,可是没有办法,没钱,没人,没药。白婷说她很痛苦,因为她看着活人在等死。”

  卢书记说着说着,也动了真情,七尺男儿,人到中年,眼里竟出现了泪水。

  旁边的卢思佳已经泣不成声:“这故事我听过好几遍,每次还是忍不住,阿姨太惨了。”

  卢书记继续说:“后来,白婷突然想起了一个偏方,是一个老神棍留下来的,于是她就跟戚微寿的家人说了。他家人一听,不用花钱不用去县里,喜出望外,马上就答应了。”

  戚小白,景书书,小噪三人同时惊叫:“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