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作者:红尘滚滚      更新:2023-07-30 00:40      字数:3519
  套娃密室下面的空间远比时尉和路远之想象得大,两人慢慢走下楼梯,然后就被满地窖的东西给震惊了一下。

  农舍不算仓库的占地面积能有一百二十多平,地窖里的东西堆得很多,但粗粗看去绝对不止一百平米,大概是包括了整个房子的地下面积后还往仓库那里挪了一点。

  时尉敲了敲墙,从他的经验看,下面的墙不止三四米的厚度。而且以腐国这种多雾的潮湿天气,这里能保持这样的干燥,和温度,中间一定是做了很多的防护工作的。

  从上面走到下面,时尉和路远之大概爬了六七米的梯子,但这里看过去也就两米高。以时尉现在的身高踮个脚都容易撞到自己的脑袋。

  四面的墙上都用砖头做了书架一样的延伸板,琳琅满目地摆着很多用纸包起来的东西,时尉随手拆了几个,有碗有花瓶,看起来都是很有年头的老东西了。他虽然不是考古专业也不是古玩爱好者,但也跟风买过一些艺术品,眼力稍微还是有一点的。

  时尉在几百立方米的地窖艰难地在窄小过道里转了一圈,发现这里几乎没有金银宝石一类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一些小的生活用品。哦,不,是古代贵族的生活用品。时尉看着盒子里扔着的好几把精致得连花蕊上花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象牙梳,忍不住咂舌。

  时尉又发现了一些新东西。打开一个大铁箱,本来时尉以为这种看着就不怎么样像是把工厂里放什么东西的铁桶里面不会有什么好东西的。

  但他又想错了,随便抽出一张卷轴,就是一副连他这种外行看了都觉得好看的山水画,从上面红色的印章来看,应该是有年头也是很有价值的古画了。

  可惜就是污渍有些多,还有个小孩脏兮兮的巴掌印。

  时尉继续找,然后在比较外面的承重柱边上发现了好几副油画,时尉抬着木头架子的一边往下翻,找到了那副价值七位数的真品。

  “时尉,这里有信。”

  在时尉还在几根粗大的承重柱边上晃悠的时候,路远之从书架的底部发现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或者说是一本厚厚的账本。

  看到那幅画,时尉心里五味杂陈的不知道该怎么感受才好,听到路远之叫他就赶紧过去了。

  “我们上去看好了。”

  见到了那幅画,时尉对这里的东西已经不再执着了,他想要“寻宝”其实就像是想给自己的猜测一个肯定性的证据。

  路远之在看到这个账本的时候眼眶就红了,上面写着的字迹显然是他再熟悉不过的。

  厚厚的一本账本打开之后,最前面就是写给“允昱”的一封信。

  允昱:

  别后,爱丁堡一封我以收到,你信中所说的骚乱我也略有耳闻……国内也逾发的乱了起来,陈生劝我不要回去了,但我的妻儿都在国内,更何况我又如何能丢下生养我的祖国母亲呢?我决定回去了,可能再也无法和你见面,但活到了这个年纪,感情只需深埋心底珍藏便好。

  ……给你寄去的信,我未多说,但你知道,我向来是最信任你的。除了你,我也想不到能再交托给其他人。……这里的东西,多是那年我从别人手里换来的,被糟蹋的东西太多,我亦非这方面的专家,无论是从情谊还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交付与你是再好不过的。

  ……这些东西,对于你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对我们华国人来说,是血脉和历史的见证。……从人家的牛棚、井底、甚至是茅厕里换来,我的心也好像被那样惨烈地绞了起来。国家的艺术就等于国家的强盛,没有力量,这些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只能白白地让人在茅厕里熏染污臭不被在意。

  但总有一天,华国兴盛后,这些华国的延续,也同样会再次被人争抢敬畏的。

  允昱,养护这些东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费钱也费时间,我给你留了一些英镑和一些容易出手的洋画,不多,但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所有了,好好地用它们去生活去守护吧。照看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得到家人的认同,你要对你的孩子们说,这些总一天能让他们换来多上许多倍的金银的,现在的投入,总会换来几百倍甚至上万被的收益的。这些并不是垃圾,也不是废物,它们承载着的是我们这个民族苦难但是坚韧的信念。

  总有一天,华国会再次兴盛。

  它们会再次被争抢的。

  至于是否归还,我并不在意,你同样无需挂念。我的老妻是向来不在意钱财的,望儿不必多说,我给他留的家财也全部散完,他倒是比我大方得多。焚佩是个姑娘家,手里虽要留些钱财防守以备后路,我也全部考虑齐全无需担心。

  允昱,当年我们同学五人,出国留学时那样的意气风发,到了现在,却只剩下你我二人了,不知下次相见还是几时。原谅我的不负责,将这些琐事全部交给了你去苦恼。

  只希望,这些毁一件就少一件的东西能够被再次珍惜,你替我看看吧。

  ……

  一封信还未看完,路远之的眼睛立刻就红了。

  余老爷子给好友写信的时候,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乱得很,他甚至连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都不知道,但他还是准备回家了。

  在国外,他可能可以过得很好,但这里总归不是他的家。回到那个生养他的地方去,死在那里生养他的地方。余老爷子并非不怕死,但人总有比死更执着的事情。

  余老爷子一辈子上过很多年的学,看过很多的书,接受过很多新潮的思想。但他没办法,那种落叶归根的感情,愈发地开始浓烈起来。

  这么一仓库的东西,包括上面书房的密室,看着是沉甸甸的宝藏,但当年换来的代价不过一些米粮,算不得什么。

  通过余老爷子的信,时尉和路远之大概也能猜到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的了。

  说来说去,最后还是绕到了那几箱金子上。余老爷子用金子买了几船的粮食,但被石家勾结着外国人给扣下了。

  余老爷子也是硬气,偏生不让他们占便宜,宁愿白送。

  那时候腐国虽然作为战胜国赢了德,但国内经济民生差得一塌糊涂,青壮死得死伤得伤,一切为战争服务伤害得通通是老百姓。

  吃不起饭,活着都艰难。

  乱世黄金价贵但硬通货永远是粮食。

  余老爷子痛恨侵略过的腐国,但也可怜这些连吃顿饭都是奢望的百姓。

  反正粮食也运不回去,就干脆送人算了。

  但送着送着,余老爷子看到了来领粮的人手里拿着的是元代的官窑碗,心里大惊,但转念一想又是在正常不过了。

  腐国现在瞧着是可怜,但几十年前是多风光啊,抢了华国那么多东西,不说遍地都是,但数量也绝对不少。

  民国有个文物价格有个短暂的高峰期,但很快就随着国力和战争跌了下去。放在国外就更不用说了。一来遍地都是文盲,就算不是文盲,没有特意研究过的人也看不出什么。二来,艺术品这种东西和国力是能挂上钩的,说是艺术无国界,但谁不偏爱自己的东西呢?

  余老爷子用十磅的麦子换了那个碗,心里又是茫然又是可悲。

  但他也看到了一个机会。

  送粮还在继续,但余老爷子送的粮食是照着人头来的,紧紧是够一个人吃个半饱,看到有能多换粮的机会,很多人都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搜索。

  余老爷子找了几个曾经是古玩店掌柜的人来坐镇,一天就得看上千件的东西,虽然一百件里面最多只有十件是他们想要的,但耐不住多啊!

  余老爷子有钱,但没势力,战乱没枪说话就不硬。他知道这些东西不好运回去,于是就在这里弄了个可以保存的密室地窖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能活得比自己长的老友却先他一步走了。

  林允昱害了急病,收到信还来不急嘱咐什么就走了。余老爷子那封信说得不算含糊,但也只有知道“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林允昱知道,他托付给了自己什么东西。

  林允昱的儿女们在林允昱去世后就不愿在留在腐国了,转卖了东西去了更加安稳富裕的梅国,只将这个农场送给了父亲和余老爷子共同的好友方老爷子。

  而余老爷子的好友方老爷子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地方对余老爷子有着特殊的意义,便也没有卖掉,而是嘱咐儿子要找到余老爷子的后人交还给他。最后最后兜兜转转一圈子,这里被交给了余老爷子的外孙——路远之。

  正如余老爷子在信里说的那样,这些东西,已经从当年一兜米就能换来的一文不值蹭蹭蹭地变成了膨胀好几倍也不止的黄金了。

  “时尉,我想回家了。”路远之将头歪在了时尉的肩膀上,用他的身体遮住了自己眼里的红晕。

  “嗯,明天我们就回去,好吗?”

  时尉被这一连串的操作弄得也有些懵,他知道路远之现在的心情应该会很复杂,所以什么也没说。

  这个时候,只要安静地陪着他就足够了。

  “姥爷他……是个很古板的人,小时候最怕他了,天天躲着。”但后来,却连当初因为认字罚站的忐忑和害怕也模糊掉了。

  小孩的记忆都是这样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路远之已经很用力很用力地去想要将姥姥姥爷妈妈舅舅记住了,但再努力也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看到有人几百件几百件地捐献文物的时候,都觉得他们真的是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