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梦幻阵容
作者:衣青箬      更新:2023-07-30 12:39      字数:3770
  “这是在写歌词吗?”戚蓝扫了一眼, 立刻做出判断。

  不是诗歌, 不会这么分行。但阮渔一向没有作诗的习惯, 而且她打眼一扫就看到了“茶花”两个字, 估计跟剧本脱不开关系, 所以立刻就猜到了。

  见阮渔点头,她便主动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正襟危坐, 一副绝不打扰的样子。

  倒是阮渔,写完了就将小本子往她面前一递, “要看吗?”

  “当然!”连忙伸手接过去。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相较于村民们唱的山歌唱词, 阮渔的用词显然要讲究多了, 但又不是那种堆砌辞藻的雕琢, 有种洗净铅华的简练, 也更贴合她自己写的剧本。

  阮渔的剧本叫《山路》。因为签了保密协议的缘故, 戚蓝并没有看到全部的剧本,只听阮渔给她讲了大致的故事。

  《山路》讲的是, 在大山深处, 有一个与外界几乎隔绝的村子。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村子里还是会定期组织人手下山进城,去跟外面的人换盐和布料之类的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一切他们都能自给自足。

  即便这样,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渐渐吹进了这座闭塞的小村庄。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既让人眼花缭乱, 又令人心生畏惧,同时还不免有几分难以掩饰的憧憬。每次有人出去,都会带回来一大堆的新鲜事。

  就像《百年孤独》里,困居在孤岛上的人们第一次见到吉卜赛人带来的冰块,远远超出想象。

  而就在这个时候,政府也开始接触这个村子,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他们。其中一项,就是要修一条下山的路。

  现在当然也是有路的,但是一路爬悬崖过峭壁,既危险又浪费时间和体力。

  那时候修路也很粗糙,就是靠人力挖过去,挖不过去的地方,就放火-药炸过去,也请不起什么专业的建筑队,就是政府出资,雇佣村民们出力。

  为了一天二十块钱的补贴费,村子里的苏家和张家的两个男人,都接受了这项任务。因为家里还有农活要顾,所以村民们被编成几个组轮换。如此过了半年,这条工程量巨大的路才总算是修完了。

  虽然只是挖平了山填出来的一条路,但跟以前比,也是绝不可同日而语了。还没有人喊过“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但大家潜意识里却都知道,这是能概念他们的人生,孩子们的人生的大事。

  在道路竣工的这一天,苏家和张家的孩子同时出生了。为了纪念这件喜事,两个家长给孩子取名时,不约而同地用上了路子。

  张家三代贫农,张父是个勉强认得一箩筐汉字的木匠,就给儿子取名叫张新路,希望他能沾沾这条新路的喜气。

  苏家出身地主家庭,虽然现在已经一贫如洗,但苏父当年被父亲手把手教着念过书,见识也跟普通人不一样,他给儿子取名叫苏长路,希望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自己修出来的这条路,宽阔、平坦。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了。

  两家的关系不错,他们又是同一天生的,从小就比别人亲近些。二十年间,依托着这条路,村子已经大变样,开始慢慢跟上城里的潮流,而张新路和苏长路,也到了高中毕业的年纪。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们去领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苏长路脑子灵活,也喜欢新鲜东西,跟人借了一辆摩托车载着张新路出门,但回来时,张新路却是被放在夹板上抬回来的。

  他们在那条过分陡峭的山路上出了车祸,苏长路毫发无损,张新路却失去了一条腿。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原本好得跟亲手足一样的两家人从此形同陌路,苏家在凑钱赔了张家两万块之后,很快就举家搬迁,再也没有消息。而张新路原本拥有无限可能的前程,就这样画上了休止符。

  真正的剧本,其实是从这里写起的。

  七年时光过去,当年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当面讲过就狼狈逃跑的苏长路,又回到了村子里。这一次,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上面委派下来,进驻村子的村支部书记。

  他从公车上下来,一眼就看到了拄着拐杖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张新路。

  这应该是个有些悲壮的故事,但阮渔的歌词却写得很温柔。这条路上发生过那么多故事,牵系着这个村子里几代人的人生轨迹,这一切,别人都不懂,但这条路一定懂。那是一种很厚重的爱,只默默出现在所有人都注意不到的地方,就像他们来时的那一路,青山相对、百花齐放。

  一场盛大而无声的迎接。

  苏长路沿着那条路回乡时,应该也是这样的场景吧?

  阮渔给这首歌定下的名字,叫《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我喜欢这个名字。”戚蓝慢慢地默读了一遍,才说。

  “是一首老歌的歌词。”阮渔道,“叫《同一首歌》,如果能谈下来版权,也可以用在剧本里,很合适。”

  不过那都是闫霜要操心的事了。

  一顿宾主尽欢的送别宴之后,众人先转汽车,再转飞机,经过一整天的颠簸,终于回到了p城。

  阮渔还要继续对剧本进行润色加工,而闫霜却已经拿着剧本大纲,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要拉一个靠谱的剧组,给有意向的明星发邀请函,请他们来试戏——当然,几位主角,同样也会是真人秀的嘉宾。

  剧组的事,闫霜之前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有了剧本,她亲自回来主持,没几天就都到位了。接下来就是给明星试戏。阮渔作为编剧,也受邀去现场做评委,基本上,人选就是由闫霜,她和导演来定了。

  戚蓝跟着去看了个热闹,然后受到了好大的惊吓。

  “秦影帝就算了,为什么寇骁也跑来了?”进了房间,她就直奔闫霜身边的位置,压低声音问。

  秦影帝是个老牌影帝,也算是命里带红,一出道就接了一部电影,拿下影帝的奖杯。当时他还不到二十岁,头顶的光环真是闪瞎人眼。

  然而运气似乎就到此为止,之后十几年间,他的星路一直十分坎坷,跟娱乐圈里大多数人比起来,自然算得上是不错,甚至国民度也挺高,但跟他自己的起点比,却要差得多了。勉强算是二线,一直够不到顶级的门槛。

  不过这两年,随着智能手机时代来临,移动互联网普及入千家万户,很多老牌的明星都借着这股东风,又重新翻红了。

  他们红的时候,网络还只是个雏形,电视媒体一家独大,粉丝和偶像的距离是很遥远的,了解一个人,只能通过角色和电视媒体、纸媒的报到。而现在,他们,或者说他们的团队却可以直接接触粉丝了。

  估计也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才会来上这个节目。

  但寇骁和秦影帝不一样,他不缺人气。这个真人秀目前看来,闫霜确实是花了大心思的,摊子铺得也不小,但是目前圈子里还没有同类型的节目,所以也很难去估量一个基本盘。

  对寇骁来说,红了是锦上添花,万一扑街就糟糕了。

  以他的流量,想上什么节目上不去?根本没必要上赶着。

  “大概是他们都很看好我们节目吧。”闫霜笑着道。

  戚蓝一听就知道她在忽悠自己,但闫霜却还没说完,她晃了晃自己手里的简历,“还有更吃惊的。你猜咱们的女主角是谁?”

  “……林深?”戚蓝发誓自己只是随便猜猜,因为她熟悉的的咖位大到闫霜都要惊讶的明星,也就这么一个。结果看到闫霜脸上的笑容,她自己反而不敢相信,伸手将简历抢了过来,“真的假的?”

  看到简历上的照片,戚蓝有种不知道该松一口气还是该继续吃惊的感觉。

  “我倒是想请林深,但就怕第一季做得质量太高,后继无力。”闫霜耸了耸肩,“最后定了她做节目的场外嘉宾,就和国外那种观察室差不多吧,给大家讲讲不明白的部分,做一下互动环节。不过,陈冰的咖位也不比她低啊。”

  陈冰的情况就更复杂了,她是童星出身,十一岁出道,一路红到二十六岁,曾经是业内人人称羡的顶级明星。但她却选择在这个时候退隐,嫁入豪门,让不知多少人跌足叹息。结果这才过了几年,婚姻似乎出了问题,她又开始考虑复出的事。

  她的事话题度高,估计也很多节目争着抢人。闫霜知道这件事之后,亲自跑了几趟陈冰家,这才把人请到。

  戚蓝有些无语,“正经搭一个剧组,都请不到这样的梦幻阵容吧?怎么搞个真人秀,反而……”

  闫霜笑了,“就因为不是正经的剧组,只是真人秀,才请得到。做电视剧和做真人秀不一样,他们现在需要的也不是作品。”她顿了顿,又把寇骁拎了出来,“不过他应该除外。”

  “怎么说?”见有八卦可听,戚蓝连忙竖起耳朵。

  闫霜就简单解释了一下。寇骁自己出身也很好,之所以进这行,就是为了演戏。可惜他当初没上成表演学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什么演技,虽然外形出众,但是要熬出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签的经纪公司是心意娱乐,据说蔡明月亲自为他量身定制的发展路线,先从偶像做起,用几年时间走到顶级,然后再带流量进组,到时候,一般二般的剧组只有倒履相迎的份。

  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是世事就是这样,想成为顶流,千万人中也出不了一个,可当上了顶流,想要抽身而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围绕着他,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不得他自己做选择。

  上次拍《美味同居》,就已经很冒险了。还是因为寇骁和心意的关系毕竟非同小可,这才争取到了机会。

  ——这个八卦戚蓝听阮渔说过,寇骁的女友,就是心意娱乐的大小姐,蔡明月唯一的女儿,要不然她怎么会为他这么巴心巴肺的?

  所以,寇骁想演《山路》这种剧本,根本不可能。偶像剧,都市剧,还有一些耍帅的剧,基本就是资方的底线了。不是在这个真人秀里,他还真拍不上这样的本子。

  也算是打了个擦边球,毕竟真人秀他是肯定要上的,只看是上哪一种。

  当然,其中闫霜费了多少工夫去周旋,就不必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