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黄忠的箭
作者:彭家大虎      更新:2019-12-05 06:55      字数:10570
  连续几日以来,南阳郡的黄巾余部几乎被大军扫荡一空,刘和也在抓紧时间拿着朱儁的军令调派人手补充部曲。

  刘和先是将自己麾下所有部曲交给王越统领,而后又将另外补充的一些兵卒凑了五百人让程普统领,韩当为其副手。自己只留了父亲的亲信家臣尾敦率领的五十人。

  “德谋、义公,你二人曾斩杀贼首,立下大功,此次随我北上冀州之后,我便让家父立即给安排职务。你们心中可有何想法?”

  程普和韩当听罢,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赶忙一起拱手称谢。

  刘和笑着拍拍二人的手臂说道:“你二人乃是幽州人,可能因为家父曾在幽州任职的关系,我对幽州人感觉十分亲切。家父身边缺少懂得行伍的军阵猛士,到时候要多依赖你二人了。我会先推荐你们担任兵曹史,先协助家父整顿地方。”

  程普和韩当一听,十分高兴。他二人家中也不过是小吏出身,又不曾研习经学,只能走武人的路子。虽然立了大功,但是若论封赏,给个县尉就不错了。现在听刘和的言语,会将他二人推荐给刘虞这等宗亲大吏,而且还定会重用,这让二人如何不心花怒放。

  最早之前孙坚还曾找过二人闲聊,因为孙坚对他们两人的武勇也很是欣赏,也说过如果有机会会向朱儁推荐,到时候叛乱平定了也会有个好的封赏。现在不知何故,孙坚自身都没落下封赏来,更何况他二人呢。

  现在刘和亲口允诺,二人高兴之余,自然也十分感激刘和的赏识。韩当忍不住问道:“不知咱们何时北上?”

  刘和看着营门外归来的黄忠,笑着一指营门方向说道:“咱们等这位黄军候整顿好兵卒之后,咱们就出发。”

  程普和韩当顺着刘和手指方向看起,只见黄忠领着一队兵卒,押解着上百名贼寇向营内走去。

  “为何非要等此人?”韩当的口吻有些不屑之意。

  旁边的程普虽未讲话,但是从表情来看也有类似韩当的疑问。

  若论军功而言,本次平叛程普和韩当所立的功劳不亚于黄忠,不过人家是本地太守秦颉帐下之人,已任职比六百石的曲军候。而程普韩当两人因为早前征募他们的上官阵亡,虽然也有阵斩贼首的功劳,却无晋升,依旧还是屯长。正是因为刘和这几日让其二人统领了新整编的部曲,他二人才得以升任军候。

  刘和笑着说道:“这位黄军候步战之武可与子度一较高下,而且射术无双。”

  程普和韩当一听,心中还是忍不住惊叹。那王越的武技他们是较量过的,真可谓是步战无敌。听闻刘和说着黄忠步战与王越是一个层次,那武技自然是高出他二人许多。虽然难以相信,不过既然刘和这么说,他们未曾亲眼所见,也不好反驳。

  不过北疆幽燕之地的勇猛之士,几乎每个都是射术精湛,刘和说黄忠射术无双,程普和韩当二人就心有不忿了。

  韩当冷笑一声,出口说道:“若论射术,我倒是想跟这位黄军候比试比试。”

  刘和笑意盈盈的看了韩当一眼,也不多说,只是让身边亲卫去请黄忠来一叙。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黄忠迈着大步来到刘和身前,拱手见礼之后,出声询问。“不知刘参军召唤何事?”

  刘和拉着黄忠坐下,亲切的说道:“我过几日将率军北上冀州,朱中郎已经答应再调派一千兵卒随行。我见黄军候勇猛无畏,深谙行军之道,便向朱中郎和秦太守请求,让黄军候随行统领。”

  黄忠听罢后,说道:“只闻参军不日即将领兵北上,我却还未曾听到调令。”

  刘和笑着解释道:“朱中郎和秦太守已经答应,想来因为分派兵卒还需要些时日的关系,估计也就还没跟你提起。此乃军机要事,我绝不会诓骗黄军候。”

  黄忠赶忙站起身,肃容正色的说道:“绝无怀疑参军诓骗之意。”

  刘和摆了摆手,说道:“此乃是玩笑之语,黄军候莫放心里去。”

  黄忠脸色微微一红,面色有些尴尬的跪坐一旁,不再言语。

  刘和直到此时在才真正的近距离,认真仔细的观望黄忠一番。还真是人如其名,无论从外貌,亦或者行为神态,皆给人忠厚正德之感。

  “本次北上,虽说大体上来由我调遣,但是军阵行伍之中,还需在坐的几位担任起统领之职。到时候冀州黄巾之乱平定后,冀州有家父和皇甫中郎提携,朝中亦有三公九卿等大人相助,定然不会辜负诸位之功。届时不敢说比千石的高官,至少在那燕赵之地,郡内和县内的官职还是必然会按功封赏的。”

  刘和这番话说的难免有些显摆家世之意,不过现在的刘和无论是年龄、资历、身份、地位都没有达到足够服众的地步,面对几位军中拼杀出来的悍勇猛士,刘和也只得假借自己父亲的身份地位来利诱。程普和韩当目前尚无故主,一切好说。至于黄忠,因为刘和也不清楚那南阳太守秦颉与他的关系是何种地步,所以只能是把封功拜职的事情说的尽量十拿九稳,也希望借此让黄忠生出好感。

  程普、韩当再次向刘和说出一番感激之语,而旁边的黄忠木讷的拱了拱手之后,说道:“为朝廷社稷平定叛乱,乃是本分。无论是否有功劳赏赐,忠亦定当竭力报效。只是家中独子体虚易病,叛乱平定之后,我需归家照料,届时还请参军多多担待。”

  听完黄忠的话之后,刘和眉头一皱。“黄军候家中独子乃在病中?”

  或许是提起了难言之事,黄忠面色显出一股抑郁之色,声音低沉的说道:“家中只此一子,因出生时不足月,一直以来缠绵病榻。我为其多方寻医找药,勉强维持到如今。”

  刘和一听,心中忽然有所明悟。历史上黄忠青壮年时期默默无闻,未曾显露峥嵘,一直到刘表到了荆州才被启用。莫非其中的缘由便是他这病弱孩子的缘故?

  想到这里,刘和关心的询问道:“黄军候独子年岁几何?”

  “尚未到总角之龄。”

  “如此年幼……可有医匠确诊?”

  “郡内多名医匠确诊,都说那孩子最多活不过束发之龄。”

  刘和心中一颤,所谓总角之年也就七八岁,而束发之龄也就是十五岁,那些医匠既然都这么说了,显然黄忠的这名独子确实乃早夭之相。

  “那黄军候可曾找名叫华佗和张机看过?”

  “华佗听过其名,据说医术冠绝海内,我也曾四处打听寻找,但是一直未曾有消息。至于张机还未曾听过其名,莫非是高明的隐世医匠?”

  刘和摆摆手,压下了心思,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黄军候不必担忧,平定黄巾叛乱之后,我请家父和光禄勋大人帮你寻找华佗,相信以他们的能力,更容易找到那华佗。到时候无论是否找到了华佗,我都保证领你去洛阳,去太医院给你儿子诊治。相信太医院的那些人,总归比地方上的医匠高明一些吧。”

  黄忠听罢后,激动的向刘和躬身拜谢。之前刘和的封官允诺,黄忠都毫不在意,现在听到刘和愿意帮助寻找可医治自己儿子的医匠后,却连连感激,可见其独子的病体将其折磨的有多么压抑痛苦了。

  “黄军候别客气了。今日不提这些郁闷之事,我们来聊些武技射术之事岂不高兴。”

  一提到这方面,黄忠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股桀骜之色。

  刘和向黄忠介绍了一下程普和韩当后,略显调侃的说道:“我的射术不堪入目,要么你们三人比试下射术,也让我观摩一番?”

  程普和韩当都跃跃欲试,黄忠微微皱眉之后也没拒绝。

  等其他兵卒在百步外摆好箭靶后,韩当首先拿起弓箭。“我先来试试手。”

  众人后退几步,只见韩当猛力拉开弓弦,微微眯眼,调整了下呼吸。一阵轻风掠过后,韩当一箭射出。

  刘和还未看清箭矢,便听到砰的一声,箭头深深插入箭靶中心。

  旁观的一群兵卒轰然叫好。

  韩当长吁一口气,然后再次张弓搭箭,连射三箭。第二箭依旧正中靶心,第三箭稍偏,却也距离靶心不算太远。

  刘和看了看远处的箭靶,称赞着说道:“百步之外,能有这等射术,可称神箭否?”

  韩当摆了摆手,说道:“我等幽燕之地,多的是射箭好手,我这等射术也只是堪堪入眼罢了。所谓神箭,据我所知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倒是北疆胡人之中,不乏射术高手。”

  刘和点点头,韩当性子直爽,既然如此说了,那也不算是谦虚之语。看向黄忠后,出言说道:“黄军候,觉得这等射术如何?”

  “尚可。”

  众人看向黄忠,眼神难免有些不屑。刚才韩当展现出来的射术,虽不敢说是天下顶尖,但此时在这军中算得上出类拔萃。

  黄忠也不解释,上前一步,拿起刚才韩当所持之弓,弹了几下弓弦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拈动。

  程普和韩当的眼神顿时凝重了起来,刚才刘和所说的神箭之称,不过是玩笑而已。但黄忠的动作和姿势,让他们这等非常熟悉弓射的人敏锐的感到了难以言明的气势。

  韩当郑重的走到黄忠身旁,单手伸出,做了个请的姿势。

  黄忠也不推迟,向前跨出一步后,拉开弓弦一箭射出。众人还未听到箭矢入靶的声音,便看黄忠刹那间再射一箭,而后又是一箭。

  只听到砰砰砰,连续三声。三根箭矢顺着一条相同的直线直入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