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赵国猛士
作者:彭家大虎      更新:2019-12-10 19:08      字数:11326
  戏志才那一连串的质问,掷地有声,刘和呆立原地许久。

  天色近黄昏,初春云淡,看不见晚霞的光彩。刘和再次找到戏志才,两人对面而立。刘和深深鞠躬作揖。

  “我欲有雄心壮志,但缺少了英雄的豪情果决,今日得文正当头喝棒,才令我茅塞顿开,仿佛拨云而见烈日。文正所言,直指吾之要害,和在此拜谢。”

  戏志才沉默许久,而后说道:“你虽为豪门世族子弟,但是对我却愿倾心相交。我戏志才虽不敢比肩留候(张良)与曲逆侯(陈平)之智,但也自认胸中带甲十万。今时今日得你相邀随军,倾心而待,不敢不尽心相佐。”

  刘和再次作揖,深深的长出了口气。“志才所言,犹如金玉。此生愿有志才陪之身侧,无论何时何地,再有不足之处,还需志才指正。”

  戏志才向后退了一步,也对刘和躬身作揖。“我出身寒门之族,也自知性情有桀骜偏激之处,非大心胸者实在难容。今日你能容我,且倾心相待,志才必然此生不负。”

  两人相视许久,而后同时大笑。

  刘和走近一步,拉起戏志才的手臂。“走!今日当痛饮一番。”

  次日午时,府衙正庭内,田丰欣然一笑。对于面前这个虽然少些礼仪,但是言语洒脱,且才华横溢的戏志才,田丰有些发自内心的欣赏。

  “既然刘校尉与文正早有定计,我昨日所言也是鲁莽了。”

  戏志才摆摆手。“元皓所言分兵之策,乃是上策。而且这分兵之策,若是没有元皓鼎力相助,怕是难以起到迷惑之用。”

  田丰笑道:“我这就多写几封书信……”

  “书信还是难以达成。”戏志才打断了田丰的话,指着田丰说道:“我等不只是仅仅需要些粮草辎重的补充,此次若想惑敌,确实得分兵。但是若想一战败敌,就得需要集全力于一点,故此方可冀州百姓少于战乱之患。”

  田丰略一思索,面色有些动容。“功其于一役?”

  戏志才微微点头。“所以还需要个诱饵,而廮陶就是这个诱饵。”

  田丰沉默许久,最终缓缓点头。

  冀州巡剿分为了三路,程普韩当率领两千兵卒向东,过安平国而去河间和渤海;徐荣率领两千人南下巡剿清河与魏郡;刘和带领两千兵卒向西,先入赵国,而后北上常山和中山两郡。剩余一千人暗中留在廮陶,由黄忠统领。

  一切谋划妥当后,几路人马几乎同时出发。刘和在戏志才和田丰的随军陪同下,先行进入赵国。

  这赵国在历史中可谓长久,当初光武皇帝刘秀于建武二年封其叔父刘良为广阳王。当时刘良嫌幽燕之地太远,不愿意去封地,就一直定居于洛阳。而刘秀年少丧父,是刘良抚养大的,所以对于刘良也是格外优容。而后没几年,又徙赵王,刘良这才迁居冀州之地。定居封地之后,刘良连年到京朝拜,刘秀也对其尊崇有加,封赏皆厚。刘良去世后,其子刘栩嗣位,在位四十余年,到如今已传到六世。

  此时在位的赵王乃是刘豫,已到不惑之年。对于自己封国的管理,也偏于懒散,本来之前还有些推崇黄老之术。早年间还接触过张角等人,后来这太平道一叛乱,现在是完全闭门不见客。也正因如此,赵国境内匪盗比之其他郡还要多。

  刘和之前还想前去邯郸拜访,只是邯郸地处赵国最南端,往来颇费功夫。田丰也劝解刘和不必亲往,派人送去书信和礼物即可。

  听从了田丰的劝解后,刘和便率军准备直接先去中丘。而在刚至中丘的路上,前方探路的斥候回禀有约两千余匪盗,正在围攻一处坞堡。

  刘和立即下令急速行军。

  行至战场外围,刘和下令停止前行,暂时休息潜伏。前方探查的斥候再次回报,说那匪盗攻势凶猛,但是伤亡也极其迅速。被围攻的坞堡抵抗顽强,匪盗打上去几次,都最终都被击退。不过看起来匪盗的人数优势非常明显,照当前局势,约一两个时辰,估计便可攻下那坞堡了。现在他们都在拼命攻防,匪盗也没有发现我军,五里之内也没发现匪盗的斥候。

  刘和随着斥候来到一座小山丘,远远的瞭望前方的战场。若果斥候的判断无误,那么自己率军突然杀出,必能击溃这群匪盗。

  “文正,元皓,你二人觉得如何?”

  听到刘和的问话,戏志才笑而不语,田丰又仔细的远望了一会儿,说道:“我军与那群匪盗人数相近,而且他们正在全力攻城。我军突袭而至,胜负不言而喻。”

  刘和摇着头说道:“胜负自然无需多言,只是我军人数并无足够优势,想彻底围歼这群匪盗,而不被逃脱却是有些困难。”

  田丰略一沉思,接着说道:“此事也不算难,再往西边有片森林,校尉给我一百兵卒,我绕道去往森林,佯装伏兵……”

  “好计!”旁边的戏志才忍不住鼓掌叫好。

  田丰淡然一笑,而后又与刘和详细交代部署。

  刘和听罢之后,也是赞不绝口。“要不然元皓你领五百兵卒,我这边有千人突袭足矣。”

  田丰拜了拜手。“最多两百人便可以了,人数太多也容易暴露。”

  最终还是由田丰领两百兵卒绕道而行,刘和领着剩余人马缓缓靠近战场。

  所谓坞堡便是乡野间围上了城墙的村庄,一般都是由豪族出资,在其所拥有的田野之间筑造而成,里面除了自家的一些家臣奴仆之外,还有归属的大量佃农。做此坞堡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一些流寇匪盗的劫掠侵袭。

  太平道起事之后,那些豪族门更是加固各自的坞堡,而且还招募了不少游侠武人守卫。

  坞堡外的匪盗们架着梯子拼命攻打,而因为坞堡本身的城墙不够高,也没有女墙过道,只有几处碉楼。

  所以匪盗们只要躲过碉楼的弓箭,便能翻身冲入坞堡内。而此时坞堡内布置的壮勇武人,也正在与翻入坞堡内的匪盗拼杀。

  为首的一名壮汉身高八尺有余,肩宽臂粗,拿着一把重刀四处劈砍。翻墙而入的匪盗在其面前几乎没有一合之敌,全被其斩于刀下。

  可是坞堡内的守卫人数毕竟还是有限,碉楼上的弓手们也越来越疲惫,箭矢的频率越来越低,造成翻入院内的匪盗比之前多了一倍。

  “善之!坞堡内的贼寇越来越多,怎么办?”一名看起来像是郡国兵卒的壮勇跟那拿着重刀的壮汉说着坞堡内的情况。“我担心……”

  “担心个屁……等会儿乃公我领上十几个人出去冲杀一番,打乱他们的军阵。”壮汉摸了摸脸色的血迹,一脸不屑的说道:“一群乱匪而已,他们已经打了一个时辰了,坚持不了多久,等会儿攻不下来自然就撤了。”

  过了约一刻钟,坞堡的大门突然打开。为首持重刀的壮汉领着几十个壮勇猛然间冲出,还把那些攻城的匪盗吓了一跳。

  “杀!跟乃公我杀了贼首……”

  匪盗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冲锋吓得一愣,还真被瞬间斩杀了十几人。

  这群匪盗的首领也先是恍惚的愣了一下神,然后便立即下令。“快去冲坞堡的大门,别让大门关上,冲进去他们就完了。”

  随着这叫善之的壮汉领人冲出来,整个战场便乱做了一团。坞堡城外的匪盗人数太密集,他们冲出来后,根本来不及关上大门。

  那匪盗的首领看到大门被攻破,乐的直拍大腿。“去!去两百人,那冲出来那几个杀了。剩下的给我死命往门里冲。哈哈哈!这坞堡终于破了!”

  刘和的军队离战场已经不足两里,可是这群匪盗依旧没有发现。随着越来越近,刘和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战场的状况,而此时这群匪盗却沉浸在即将攻破坞堡的喜悦中。

  刘和拔剑指向战场。“杀!”

  刚刚破城的匪盗还在叫唤着往里冲,却突然看到东面出现一支上千人的官军突袭而来。

  官军来了……

  轰的一声,密集的匪盗们顿时间散成一片。

  刘和的军队宛若一柄重锤,狠狠的砸在这群匪盗的侧翼。

  已经拼了一个时辰,却好不容易攻破城门的匪盗士气大泄。那匪盗的首领看到刘和所率的也不过千余人,还想拼一下,结果稍一犹豫,就被那叫善之的壮汉杀到眼前,身边的亲卫拼死抵挡之后,只得领着数百亲信近卫开始溃逃。

  刘和看到匪盗们阵型溃散,四处逃窜。冷笑一声后,大喝道:“呈雁阵追敌,别让他们逃走,往两侧逃的就地格杀,散开了的不要管。”

  瞬间便溃败的匪盗在刘和军队有意识的驱赶下,几乎全部都向西边那片树林跑去。

  “善之,援兵来了!是官兵,是我们的援兵!”

  刘和领兵经过这几个冲出来的壮勇身边,瞅了她们一眼。只见那叫善之的壮汉抱拳大声说道:“卑职赵国兵曹史颜良。”

  “颜良?”

  “正是卑职,不知官长是属哪部军伍?”

  “我乃厉锋校尉刘和,你们把人都聚起来,跟着我一起追杀贼匪。”

  刘和简单交代了几句后,便领着众人一路追击。而贼匪快逃到西面那片树林前时,突然从树林中冲出五百余官兵,而且树林内尘烟四起,显然还有更多的伏兵在内。

  投降不杀——

  在官兵的高呼之下,大部分贼匪趴倒在地,喊着投降。

  那匪盗的首领则想趁机往北逃窜,只见林内冲出十余人,为首者身高臂长,疾速冲向那贼首,还未等那贼首反应过来,便一枪将其刺死。

  “投降不杀!逃跑不饶……”

  剩余的人赶紧趴倒在地,高喊投降。

  这时刘和也率军尾随汇合,亲眼看到那贼首被杀,颇为赞叹的说道:“没想到这赵国之地竟有如此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