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中山国的危机
作者:彭家大虎      更新:2019-12-14 06:23      字数:11142
  刘和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兄弟二人,仿佛是想看穿他们的内心。

  杜长趴在地上一语不发,旁边的弟弟杜夫虽被刘和搀扶的站起来,但是佝偻着腰,低下的头时不时抬起,偷偷的观察刘和的神情。

  刘和神情渐渐冷冽起来,盯着这兄弟二人许久后。“说吧!你兄弟二人与我相识一场,我不愿对你们用刑。而且若是其他人先交代出来,你二人就彻底没机会了。”

  趴在地上的杜长略显痛苦的说道:“公子虽有救命之恩,只是小人不愿做那背叛之人。”

  杜夫看着心志坚决的大兄,也低声附和道:“对不起,辜负公子的恩义……”

  刘和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转身向旁边的侍卫吩咐道:“包括他俩在内,把所有的俘虏分开关押,另外找几个人分别取审讯。”

  一直跟在刘和身边的家臣亲卫郑志说道:“少主,要不交给我吧。”

  刘和疑惑了看了郑志一眼。“你有办法?”

  郑志笑嘻嘻的答道:“之前跟尾敦大叔学过点,可以试试。”

  刘和随意的点了点头。

  次日上午,刘和所率部卒回到了毋极县。先把钱粮安排好之后,刘和再次巡视了军营。现在刘和对于掌管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之前最早在皇甫嵩麾下督促军纪,再加上后面自己逐步领军,以及这段时间交接各种军资配给。一切都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刘和还特意修改了一些方式方法,简略了一些复杂繁琐的过程,使得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在整体调遣上更有效率。

  刘和在营帐内踱步沉思,这时看到郑志愁眉苦脸的站在一旁,于是询问道:“怎么样?那两个兄弟的询问可有结果?”

  郑志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没想到这俩兄弟还真是硬骨头,我准备今天再试试别人。”

  刘和瞅了他一眼,有些怀疑的说道:“你能行吗?”

  郑志急忙说道:“少主!再让我试试,我今天一定能撬开他们的嘴。”

  刘和挥挥手,郑志一溜烟跑出营帐。

  这时戏志才撩开营帐的帐门进来,对刘和笑道:“等会儿我准备随元皓进城内去拜访甄家,校尉可要一起前去?”

  刘和眼前顿时闪现出那名沐浴在阳光中的甄氏少女,想起了那带着酒窝的浅浅一笑。

  “怎么样?”戏志才摸着自己刚刚蓄起来的短须,颇有些自得。

  刘和无奈的瞅了他一眼。“那么短的胡须,看着如此别扭,也不知你有什么好自得的。你去甄家,我看就是为了喝酒去吧!”

  戏志才露出一副神神秘秘的表情,笑嘻嘻的说道:“今日可是不止哦!我不仅仅是去喝酒,而且还是去打听些事情。”

  “什么事情?”

  “不可说。”戏志才一边捋须,一边摇头。“不能说,还不到说的时候。”

  刘和恨得牙痒痒,却毫无办法,拉着戏志才走出营帐。“走,走吧!我倒要看看你能打听什么事情。”

  两人走到营门时,田丰已经等候在前了。

  刘和拱了拱手。“元皓久等了。”

  田丰摆摆手,示意无碍。刘和走近发现田丰脸色凝重,似乎在思虑着什么事情。

  “元皓可有所虑?”

  田丰深沉的说道:“今日我去了一趟毋极县的府衙,听闻中山国的守相府发出命令,让所有之前因为军功受封的官吏暂时停职。”

  刘和顿时一愣。“怎会有此命令?”

  田丰摇了摇头,面露忧虑之色。“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中山国各县的县尉几乎都是因平叛黄巾贼而因功受封,若是照此命令执行下去,短时间内所有县城的守卫会陷入瘫痪的境地。这……极有可能将整个常山国陷入……险境……”

  戏志才在一旁听罢后,略一思索。“此命令已经在整个中山国都已发出?”

  田丰沉思片刻,低声道:“或许……应该已经通知全郡。”

  戏志才接着问道:“除此以外,可还有其他命令?”

  “似乎还有各县令在三日内要去往守相府自证清白,否则便犹如毋极县和安熹县的县令一般,要接受查抄。”

  刘和有些不明所以,疑惑的说道:“中山国的守相何以如此?各县百姓刚刚春耕完,理当先想办法继续安抚百姓,以待秋收。难道是为了从各县令手中勒索钱财,那此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索贿贪腐?也太过嚣张了!”

  戏志才摆了摆手,说道:“咱们今日去甄家吃完宴席,就准备整军先撤出中山国吧。”

  刘和一愣,知道戏志才虽然看上去狂放不羁,但是每次必然言之有物,绝不会无的放矢。“文正此言何意?莫非……”

  戏志才撇了撇嘴。“太行山上的那群叛贼余孽时时刻刻都盯着山下,尤其紧邻的中山和常山两地,现如今中山国各县的县尉被停职,甚至可能撤职,而县令又不在城中。那么各县的府衙必定人心惶惶,此时若是太行山上的叛贼一涌而下,整个中山国必然顷刻即覆。”

  刘和听得后背顿时冒出一层冷汗,辩解着说道:“那我们在中山国……”

  戏志才摆手说道:“我们根本还没来得及在中山国布局,现在仅仅依靠毋极县一城,根本无法完成前期阻挡和消耗太行山上那群叛贼的目的,若是再稍有犹豫,我们手上这五千余人的军队也同样有覆灭之忧。”

  田丰有些不甘心的呢喃着。“事已至此?可惜……”

  “不是可惜,而是可恨。中山国守相此时出这等昏招,完全就是将整个中山国拱手相让。若是无意造成,那此人根本就是个庸官、昏官!若是故意……”戏志才说到此处戛然而止。

  田丰面沉似水,冷哼一声。

  刘和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反复思考着若如戏志才所言,那么对整个战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之前几人的布局谋划是否会落空。

  “既然如此,那还去赴什么宴!”

  见刘和似乎没有心情,戏志才反而有些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咱们依靠元皓兄的面子,筹集了不少军资粮草。这期间都是靠人家甄氏帮忙才有此结果,现在咱们不仅不能驳人家面子,而且还得去提醒中山国之危,也不枉人家的一番辛苦啊!”

  田丰也不再接话,双腿一夹马腹,先行而去。刘和看了戏志才一眼,苦笑随行。倒是语出惊人的戏志才一脸的无所谓,平静的慢悠悠跟在最后。

  进了城内,来到甄逸的府邸,只见甄逸早已在大门恭候。

  田丰没有丝毫寒暄客气的心思,跟着甄逸进入府院之后,还未等落座,便把前面的忧虑托盘而出,并且建议甄逸尽快举家离开毋极避祸。

  甄逸听罢,稍一愣神,而后陷入沉思。田丰也不催促,毕竟此事只是自己这边几人的推断,虽然把握很大,但毕竟事关他人家族决策,不好多言。

  不一会儿,甄府的管事小心翼翼进入堂内,说宴席已经备好。

  甄逸这时从沉思中清醒,伸手相邀。“诸位,咱们先饮宴,具体的事情,还需诸位再详细告知,区区感激不尽。”

  戏志才率先站起,笑着拱了拱手。“若是今日有好酒可饮,便定有明路指予安国兄。”

  甄逸也拱手回礼,有些无奈的笑道:“文正大才也,今日必然奉上好酒。”

  甄家不愧是中山第一豪族,整个宴席极其奢华,饮宴中舞乐一直未停。刘和还真有些饿了,索性放开矜持一顿暴食。田丰则似乎没什么胃口,都是浅尝而止,仆役给轮番上的菜肴中,几乎一大半都没有动过。倒是戏志才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舞乐,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甄逸看宴席过半,忍不住轻声向戏志才问道:“文正,元皓之前所言,可否告知详情?”

  戏志才喝了口酒,淡淡的打了一个酒嗝,笑吟吟的说道:“之前随我家校尉前来拜访时,府门外偶遇安国兄的妻女。不知安国兄那长女可许配人家?”

  甄逸皱了皱眉,面色略显不悦,但还是很有教养的并未语出不逊,只是轻轻摇头。

  戏志才撇嘴一笑。“呵呵呵!安国兄莫恼,我只是随口问问。言归正传,之前元皓所言,并非虚言妄语。安国兄虽家资丰厚,又有众多门客仆役护佑家人,但是面对数十万叛贼,可有抵抗之力?我建议安国兄一两日之内,带着家仆和钱财,暂时去往甘陵国境内。那里的守相乃是我家校尉之父,名望享誉海内的堂堂刘伯安。现在冀州若乱,至少甘陵之地可保安国兄全家无恙。”

  甄逸略显疑惑,试探着问道:“数十万叛贼?莫非文正是指……太行山?”

  戏志才点了点头,又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非是我危言耸听,相信安国兄也听闻到太行山上的隐患,那聚集了数十万的叛匪,岂会乖乖的一直待在太行山上?”

  甄逸确实也听过太行山上聚集的匪盗,太过的细节倒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上面聚集的人数似乎是有几十万,而且是以去年溃散的黄巾军叛贼为主。只是毋极县毕竟也是大县,即便有匪盗攻城,也不至于轻易攻破。那些匪盗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所谓几十万人,除去老弱妇孺外,能打仗的也不过几万,其中配给兵刃的不过两成,而这一成的叛贼兵卒中经历过战阵的也只有一成。

  有必要在叛匪还未下山之前就离开毋极县?难道那群叛匪的实力已超乎自己的判断?

  甄逸试探着问道:“文正可知那太行山上的叛贼何时会再下山?”

  “快则三五日。”戏志才晃着脑袋,看了眼惊讶的甄逸。“慢则……至少是本月之内。”

  甄逸听罢,盯着举起酒爵狂饮的戏志才,再次陷入沉思。